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史之乱不可怕,如果之后唐玄宗不犯大错,唐王朝还能续命很多年

安史之乱不可怕,如果之后唐玄宗不犯大错,唐王朝还能续命很多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870 更新时间:2024/2/27 3:52:03

但是,由于李隆基执政后期对于边防重镇的带兵将领权利没有进行制约,对于这些将领的防范制约也是麻痹大意,造成安禄山史思明等掌握重兵的节度使有了反叛的实力,并且逐渐生出了反意,最终在公元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在很短的时间内,安史叛军就从河北边镇打进了潼关,造成京城长安难以防守,李隆基只得匆匆离开长安,逃亡巴蜀。

虽然因为皇帝的出逃,导致京城长安轻易被安史叛军占领,但是,只要李隆基及时反省,积极盘活现有资源,还是能够在短时间内抵挡住叛军的兵峰,然后从容地调兵遣将进行平叛的。

安史叛军在起兵的时候,顶多也就20多万人,能够直接用于进攻作战的顶多就15万左右。但是,对于李隆基的朝廷来说,当时在朔方节度使、安西都护府、河西走廊、关中地区的驻军部队加起来也有30多万人,还有郭子仪等一批作战经验丰富、善于指挥打仗的将领,而且战斗力和安史叛军是不相上下的。此外,当时还没有被安史叛军控制的山西、山东、江淮等地也有很多地方驻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也是可以与安史叛军作战的。以此来看,把朔方、河西走廊、安西都护府的驻军调集三分之二,以此部分军队作为与安史叛军作战的主力,然后再调集山东、山西、江淮等地的驻军从外围进行策应,这样就能够对安史叛军形成内外夹击之势,只要不犯错误,安史叛军很快就能被消灭。

安禄山(体型很胖的)

此外,当时从江淮地区向关中和洛阳等地转运钱粮的通道依然是畅通的,而且钱粮的转运一直也没有中断,这对于在关中地区和黄河中游两岸作战的朝廷军队来说,就不缺钱粮。

也就是说,依照上面的情况分析,安史之乱看起来是来势汹汹,但是对于大唐朝廷来说并不可怕,只要应对得当,很快就能搞定的。

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唐玄宗李隆基算是乱了方寸,他在公元758年出逃四川的途中却下了一个现在看来是进一步埋葬大唐的巨大昏招。本来当时全国各地的节度使、防御使们的权利已经很大了,特别是掌控了各地驻军的兵权和对地方官的监察权,而这些权力朝廷并没有进行多少制约。安史之乱的爆发,就是因为安禄山掌握了大量的军队,控制了地方,否则他也没能力造反的。

李隆基出的昏招是:准许节度使在其所辖之地自行招募军队,自行筹措钱粮,自行设置权力机构,废除地方的监察机构,由各节度使掌控监察权利,这样就进一步放权给了各地节度使,造成了中央权威在各地的下降,很容易造成地方割据状态,这种情况就和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之后的局面很像。

郭子仪

本来安禄山的做大,是因为当时边境军镇要经常作战,让这些军镇将领掌握军权、掌控地方,是方便他们统筹使用当地的人财物来进行作战,谁知道由于缺乏制约,让他有了敢于造反的实力,并最终酿成了大祸。而内地的节度使们在此之前还没有安禄山那样大的权力,李隆基的这个昏招一出,算是让各地节度使们也有了成为另一个“安禄山”的资源和条件了,后来的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基本上在763年安史之乱被平息之后,各地的节度使们已经是“听调不听宣”了,朝廷也没办法像安史之乱以前那样随时撤换节度使了,而那些有了实力的节度使们,相互之间也是矛盾不断,战事不断,朝廷也是没能力控制这个局面,最终大唐王朝也灭亡在了朱温这个节度使手上了。

如果李隆基当时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当机立断地反省,然后调集各路兵马进行平叛,同时吸取之前给地方过度放权,但缺乏制约的教训,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实现政通人和,那么,不仅安史之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够平定,而且,大唐王朝还会在几年之内恢复到安史之乱前的安稳局面,唐王朝就还能继续延续很多年的。可惜历史不能假设······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曾国藩:考试被当众羞辱,建湘军险被害,人知耻而后勇终会有大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曾国藩考试真实经历,曾国藩解散湘军,曾国藩湘军高手

    中国有两个半圣人的说法,其中两圣是孔子、王阳明,还有半个圣人则是晚清四大名臣之首的曾国藩。但值得注意的是,曾国藩在30岁之前还是平庸之人,却在之后立功、立德、立言,成为半个圣人,这是怎么一回事?这要从曾国藩经历的4次“奇耻大辱”上说起。庸人曾国藩庸在哪里?自小背书不行,科举也不行曾国藩是晚清重臣,在

  • 武则天退位时,群臣皆喜,有一人却当场痛哭,1年后才知其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的狠辣和阴毒不仅仅表现在她以残忍的手段折磨并杀掉了后宫劲敌,还对她的前朝政敌从不姑息怀仁。更可怕的是,她因惧怕自己的地位不稳而不惜对自己的亲生儿女痛下杀手。武则天为了自保和上位不择手段人尽皆知,而她在晚年的时候虽然希望武氏一脉能够传承国祚,但她非常明显地感知到时局和朝臣们都不情愿天下继续姓“武

  • 武则天儿子戏弄大臣,赐他50岁奶娘为妻,洞房时大臣直呼皇上万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人就是窦怀贞,窦怀贞出身高贵,他的祖父窦玄德是唐朝一个大人物,被称“左相”。不过,他和祖父大不相同,祖父厚善良谦虚,而窦怀贞却是一位卑鄙狡诈的小人。当时韦皇后与安乐公主都在干预朝政,窦怀贞珍以此为契机,对攀附韦皇后。为了向韦皇后证明自己是的忠心,还把名字改成了窦从一。从此窦怀贞借着这股东风可谓是

  • 北宋的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这哥们搞艺术是天才,当皇帝就是个棒槌。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在《宋人轶事汇编》里面,有一个关于赵佶出生的故事,据说在公元1082年,赵佶的父亲宋神宗,曾经到秘书省观看过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并再三赞叹李煜的儒雅神态。不久之后,他的第十一个儿子赵佶就出生了,大家都说说这孩子应该就是这个李煜转世,今后肯定是成就非凡呢。早在这个赵佶之前,宋神宗就已经物色好了帝国的接

  • 出于可怜,朱元璋随手救下一小乞丐,最终他的家族守护大明300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那一年,这个小乞丐8岁,此后,入了朱元璋的门,他的生活比之以前非常好,朱元璋夫妇待他如亲生子女,这样朱英深受震动,视朱元璋夫妇为亲生父母,在战乱中,朱英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当别人的童年都是花蝴蝶时,他见证了这个世界的冷漠与残酷。1362年,18岁的朱英正式被朱元璋任命为帐前都尉,参与战争,也许是耳濡目

  • 杨贵妃给安禄山洗澡,为何唐玄宗不但不生气还给予了赏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他可以说是站在朝代繁华时期的最高点,但之后也因为他骄傲自满、不思进取、宠信奸佞,最后引发了唐朝衰退的最大导火线“安史之乱”,使得唐朝繁华落尽、哀衰四起、一蹶不振。众所周知的大唐王朝在唐玄宗李隆基时期是鼎盛至极,周边各国都视大唐为偶像膜拜,俯首称臣、连年进贡,且不断派遣使臣来到大唐学习各种文化。而大唐

  • 写了近万首诗的陆游,很少填词,一出手便是千古佳作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一说起宋朝的文学,我们第一反应肯定是宋词。宋词确实是唐诗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座不可逾越的的巅峰。但是,也不是所有的宋代顶级文人,都是词人,比如说欧阳修,比如说陆游。这是因为在当时,诗被认为是承载文化传承的黄钟大吕,而词作不过是供人消遣的雕虫小技,所以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谈到了他对于词的不屑一顾:坐

  • 武则天是死于谋杀吗?陕西出土一块碑文,专家找到真正的死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图片来源网络武则天在执政期间,教化人民,施政得当,善待百姓,重用人才,经济也得一定的发展,从整体来看,还是非常不错的。就这样一位女皇帝,在她晚年的生活里有些不着边际,到后来,连一些朝政也不过问,逐渐让大周朝衰退。在这期间,借助男宠之事,便处决了一些有功之臣,这里面也包括自己的亲人。据《新唐书》记载,

  • 李自成的丞相投降清朝得善终,为何张献忠的丞相没降清却背负骂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朱元璋的这个决定对他来说是一件好事,自己大权独揽,但是对于后世帝王来说却并非好事,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有他这样的体力或者意愿去做一个劳模,于是,明朝中后期就出现内阁大学士、首辅这种变相的宰相。而两位明朝的掘墓人——李自成和张献忠更是直接恢复了宰相制度,那么他们用的什么人来做他们的宰相呢?这两位宰相

  • 唐朝善交朋友的人是谁?当属程咬金,他有这4个朋友就足够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就有很多朋友之间互相帮助,从而建功立业的故事,而这次要讲的一个人,他的朋友可谓是万里无一,为他的人生带来了莫大的助力。强盗,反贼和武将程咬金是现在的山东人,而他在隋唐演义中可以算是知名度最高的人之一,跟秦琼,单雄信比肩。但是他的事迹却让他的人气可以算是隋唐演义中最高的人,这与隋唐演义中程咬金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