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九龄最著名的一首诗,首句就让人惊叹不已,无愧千古名句

张九龄最著名的一首诗,首句就让人惊叹不已,无愧千古名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241 更新时间:2024/3/10 12:02:56

今天小编要大家介绍的一首诗,便是九龄最经典的诗作之一《望月怀远》。这首诗是望月怀思的名篇,千百年来受到无数人的赞颂。这首诗是张九龄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所写。全诗语言浑然天成,情意缠绵却不见丝毫感伤,景美、情真,情景交融、感人至深。下面我们便一起来看看张九龄的这首《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首诗的第一句“海上生明月”,历朝历代评价甚高,让人惊叹不已。它的意思说起来也很简单,其实就是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简单自然,没有任修饰。但是我们仔细想想,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上,看到那高悬海上的月亮,以及洒遍大海的清辉,是不是一幅绝美的自然画卷。并且气象不凡,“望月”,望的是一幅浑雄壮美的画面。(更多张九龄的名句:www.yeziriji.com/poets/zhangjiuling/mingju.html)

第二句“天涯共此时”,则是从“望月”写到“怀远”。面对茫茫大海,皎洁的月亮,张九龄的心胸思绪,也随之飞远,直到天涯海角。在这一刻,诗人眼中的一轮明月,是天涯各处所有人都共同拥有的一轮明月,这样思念亲人的情感便也从诗人身上飞到了亲人身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两句结合一起,便是流传至今的千古名句。

三、四句“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这里所说的“竟夕”,也就是现在我们说的通宵。虽然月色很美,但通宵去看,一般人是不会这么做的,但对于情感执着的张九龄来说,因为思念才会无眠,又因无眠而怨夜长。一层层的铺垫,可见张九龄的情感之细腻。

五、六句“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晚上睡不着觉的人,在给自己找点事做。诗人可能心想睡不着是因为烛光太亮了,于是把它吹灭,但吹灭了,却被屋外的月光一下子照耀了整个房间。这下子更睡不着觉了,于是披上衣服在院子里徘徊,直到清凉的露水悄悄沾湿了诗人的衣服。这两句诗表明的是诗人的一个情感的转变,从内心的激动归于平静。

最后两句“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在这相思不眠之际,没有什么可以相赠,只有满手的月光。因此诗人想把这清辉掬起来、捧起来,送给远方的朋友。这两句构思奇妙,意境幽清,如果没有深挚的情感和切身体会,恐怕是写不出来的。整首诗到了这里仿佛已经结束了,但仔细读下来却又觉得味无穷。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何李治把亲妹妹以皇后礼下葬?千年之后的公主墓,揭开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女子在男权的压迫下,始终无法独立自主,她们被所谓无才便是德的话术压抑,自身命运总是随波逐流。纵使唐朝作为历史上最开明的朝代,也无法改变几千年来对女性的压迫。琵琶女身份卑微如是,贵为公主亦如是。唐朝公主著名的新城公主,身为天可汗李世民之女,出身富贵,品貌端庄,也在这样的封建社会的剥削下,郁郁寡欢,

  • 戚继光承袭的“登州卫指挥佥事”是多大的官?相当于如今什么军衔?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戚继光承袭的“登州卫指挥佥事”究竟是多大官职?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军衔?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全国共有17个都司(都指挥使司,明代地方最高军事领导机构)、329个卫、65个守御千户所,军数约为120万人。到永乐十二年(1414年)前后,全国总兵力为280万人左右。兵士称“军”,有军籍,世袭当兵

  • 考古证实:世界文化遗产点锁阳城遗址内的塔尔寺建于隋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的锁阳城,历史上是扼守丝路交通咽喉的要塞,也是目前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隋唐故城之一。2014年,锁阳城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的组成部分。2019年起,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敦煌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研究室和瓜州县文物局对该遗址启动系统考古发掘

  • 嘉靖朝最有权势的人是谁?掌管锦衣卫15年,收敛的财富不下严嵩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 陆炳由、演出的《锦衣之下》结局还算好的,结局说,到了隆庆朝,隆庆皇帝给夏言家平反。可在真实历史上,夏言是被平反了,但因为陆炳的连累,陆绎可是被问罪了。历史上,陆绎真的是陆炳的儿子,陆绎所在的陆家是嘉靖朝最有权势的家族,陆绎之父陆炳因为救了嘉靖,因此深得嘉靖信任。陆炳任锦衣卫

  • 李渊两个妃子,曾多次陷害李世民,李世民当皇帝后,她们有什么样的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先来看看,为什么说李世民非常恨这两个女人。根据史料记载,尹德妃之所以和李世民发生矛盾,是因为李世民在平定洛阳以后,得到了不少好宝贝,尹德妃想要李世民给她一些宝贝,又想让自己的人,去李世民的手下当官。但李世民觉得这样不好,拒绝了尹德妃。这两个妃子,因为常年在李渊身边伺候,比其他妃子更得宠爱。因此,

  • 【世文联】宋代十大窑系第十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世文联】宋代十大窑系第十集“FOWCAAS” Top Ten Kilns Of The Song Dynasty - Episode 10宋代十大窑系Top Ten Kilns In Song Dynasty各国主席、教授、院长、老师及朋友们大家好:【世文联】感谢诸位的鼎力支持,《综合界》项目中的

  • 开国皇帝中,为什么李世民、刘秀不杀功臣,而刘邦、朱元璋杀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年龄优势。刘邦55岁称帝,朱元璋40岁称帝,都已步入中老年,功臣的年纪大部分都比他们小。而刘秀30岁称帝,李世民27岁称帝,正逢年富力强精力旺盛之时,也是对自己掌握局势最自信的年龄,也都没到为子孙清除权臣的年龄。能力权力优势。为了战败项羽,刘邦不得不四处结盟,将权力下放给部下。前方依靠韩信,后方需要

  • 大明名臣杨士奇的奇闻趣事,他曾经被拉郎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洪武十一年(1378),35岁的杨士奇同本地望族严氏23岁的女儿严琇成婚。显然,按当时的标准,男女双方都属于“大龄青年”了,尤其是杨士奇,不但年龄偏大,而且家中依然十分贫穷。好在婚后不久,也即当年,杨士奇时来运转,被朝廷召进翰林院参与编纂《太祖实录》,从此逐渐升迁,并一步步地走到了朝廷权力的中心。入

  • 唐朝贵族的“三大享受”:昆仑奴、新罗婢、菩萨蛮,妙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高度发展时期,南征北战,我国疆域也越来越广,达到了鼎盛。人们的包容度也高,随着统治范围的不断扩大,唐朝的发展迎来了新变化,文化、经济发展迅速。与此同时唐朝也收纳了其他外来的文化,造成了一种文化融合的大场面,比如说唐代贵族服饰方面就有多种花样,比如说昆仑奴、新罗婢、菩萨蛮,这三

  • 北京故宫,我们差点错过你!朱棣为何要在北京另建皇宫?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大家是否曾经想过,我们差点错过这座美轮美奂的紫禁城,如果朱棣当年没有迁都北京,也就不会兴建北京故宫,而如果没有明朝对北京的建设,清朝入关也不太会选择北京作为京城,自然也就没有这座跨越明清两代、直至今日的北京故宫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并且兴建这座伟大的皇宫呢?北京故宫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