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开国皇帝中,为什么李世民、刘秀不杀功臣,而刘邦、朱元璋杀功臣

开国皇帝中,为什么李世民、刘秀不杀功臣,而刘邦、朱元璋杀功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607 更新时间:2024/1/22 10:23:10

年龄优势。刘邦55岁称帝,朱元璋40岁称帝,都已步入中老年,功臣的年纪大部分都比他们小。而刘秀30岁称帝,李世民27岁称帝,正逢年富力强精力旺盛之时,也是对自己掌握局势最自信的年龄,也都没到为子孙清除权臣的年龄。

能力权力优势。为了战败项羽,刘邦不得不四处结盟,将权力下放给部下。前方依靠韩信,后方需要萧何,导致其臣子的势力都很大。仅仅异姓王就封了7个,这些人的军队、将领和土地足以抗衡刘邦,韩信更是可以稳胜。而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也是离不开徐达、李善长等人,朱元璋给予这些开国功臣高官厚禄,赐给他们大量土地,还都这些开国功臣赐了免死铁券,这些军事贵族战功大,享有很高的社会特权,朱元璋还颁给他们一枚神物——铁券,形成了如西集团和浙东集团等。后朱元璋思考元朝失败的原因,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元朝朝廷没有权力,权力都在地方手上掌握着,导致国家出大乱子。朱元璋决定将地方的权力集中到中央。

刘秀、李世民皆是文治武功,千古一帝,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内理朝政,外戍山河。刘秀一生经历了数次硬仗,比如昆阳大战、平王郎、三征隗嚣、伐刘永等,都是在极其不利的困境下,实现了经典的大逆转之战。当部将们搞不定的时候,刘秀就会亲自出马,有些战斗,刘秀虽没有亲临,他往往能一针见血地告知将领们,此战的关键处在哪里。总之,刘秀不光能预判战局、远程指挥战斗,他还身体力行,常常替部下擦屁股,也擅长打大仗、打硬仗。他能坐镇京城,制定战略,处理内政。可以从容的限制部将的势力,谁在哪个地区呆的时间过长,就会换个地方,功劳能力强大的部下,就会调到京城,放在自己身边,从始至终,刘秀都稳稳控制着东汉的军政大权。

而李世民,太原起兵、站稳关中、扫平中原,平定薛秦、平刘武周,击破王世充,打败窦建德,平定刘黑闼,横扫东突厥、西突厥、铁勒、吐浑、高昌、焉耆、龟兹、吐播、印度、高句丽,无一例外全胜,不管是战略制定还是领兵打仗,皆是无往不利。唐初的开国名将比较多,但可以确切的说无人能在军事能力上出其右。还有重要的一点,唐朝实行的府兵制,士兵在没有战乱时可以回家种田当农民,而一旦有战争需要时才必须去军队报到。这样军队人员分散,各地不易形成大的派系势力。也就是唐朝初年的将领不直接掌控军队,全国军队牢牢掌握在皇帝的手中。

身份关系优势,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皇帝的个人出身以及在他们取得天下的过程中他们与那些功臣的关系,往往能决定了以后这些功臣的处境。诸如刘邦、朱元璋,甚至包括太平天国洪秀全等等,他们的出身都不太好,在一统天下甚至还没一统的时候就开始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而杀戮功臣。

他们从一无所有到拥有一切,在他们的政权形成初期类似于合伙制企业,他们和部下功臣的关系类似于合伙人的关系,属于平级关系,甚至很多人开始投靠的时候身份都比他们更高。大家约定一起打天下,虽说他们可能是当中权力最大的,但也并不是他们一个人说了算的。在没有成功之前他们和功臣们的主要敌人是那些外部竞争者,他们会一致对外,一旦统一天下后,利益该如何分配,彼此之间便成了竞争关系。利益分配过少,不知道这些功臣们是否会不满会造反,分配过多,自己的子孙能否能镇住他们,所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清除他们。比如几个合伙人一起创立公司,一起打拼最后做大,到最后公司变成了其中一个人的公司了,那其他元老肯定会心生不满,所以就开始着手清除。

而刘秀本身就是刘姓子孙,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李世民也是关陇集团创始人、西魏八柱国之一李虎的后代。征战天下的时候也都是有他们牵头发起的,这种政权类似于个人独资企业,他们的功臣就相当于他们的下属雇员,本身就是上下级关系,在统一天下后,政权依然是他们个人独有的,功臣们也不会有太大异议。

总之,开国皇帝杀不杀功臣,其实与皇帝本人的人品德行,关系不是很大,主要还是在当时政治环境中这些功臣有没有能力和机会威胁到皇权。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大明名臣杨士奇的奇闻趣事,他曾经被拉郎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洪武十一年(1378),35岁的杨士奇同本地望族严氏23岁的女儿严琇成婚。显然,按当时的标准,男女双方都属于“大龄青年”了,尤其是杨士奇,不但年龄偏大,而且家中依然十分贫穷。好在婚后不久,也即当年,杨士奇时来运转,被朝廷召进翰林院参与编纂《太祖实录》,从此逐渐升迁,并一步步地走到了朝廷权力的中心。入

  • 唐朝贵族的“三大享受”:昆仑奴、新罗婢、菩萨蛮,妙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高度发展时期,南征北战,我国疆域也越来越广,达到了鼎盛。人们的包容度也高,随着统治范围的不断扩大,唐朝的发展迎来了新变化,文化、经济发展迅速。与此同时唐朝也收纳了其他外来的文化,造成了一种文化融合的大场面,比如说唐代贵族服饰方面就有多种花样,比如说昆仑奴、新罗婢、菩萨蛮,这三

  • 北京故宫,我们差点错过你!朱棣为何要在北京另建皇宫?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大家是否曾经想过,我们差点错过这座美轮美奂的紫禁城,如果朱棣当年没有迁都北京,也就不会兴建北京故宫,而如果没有明朝对北京的建设,清朝入关也不太会选择北京作为京城,自然也就没有这座跨越明清两代、直至今日的北京故宫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并且兴建这座伟大的皇宫呢?北京故宫明成

  • 同样是篡位,为何李世民敢逼李渊,朱棣不敢逼朱元璋,原因很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一、二人对于王朝建立的贡献不同李世民在李渊建立唐王朝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李渊之所以在太原起兵反隋,跟李世民有着莫大的关系。李世民在年轻的时候,就有勇有谋,曾经带领军队剿灭驻地的土匪,立下了不少的功劳,在军中有一定的地位。在刘文静等人的协助之下,李世民很快就聚集了一批效忠于自己的人,建

  •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是心甘情愿把皇位禅让给李世民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这一天,对于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天。这一天李世民带着最得力的手下尉迟敬德、侯君集等人埋伏在玄武门内,等候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入朝经过时,以将他们除去!当不明真相的李建成和李元吉上早朝途经玄武门时,被早已埋伏的李世民用箭射杀了李建成。李元吉在逃跑寻求李渊庇护的途中

  • 李隆基为什么要废掉与自己同甘共苦的皇后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王皇后其先祖为梁朝冀州刺史王神念,父王仁皎,兄王守一。当年李隆基还是临淄王的时候王的时候就聘娶王氏为妃。而且,王氏在李隆基讨伐韦后时,曾经在幕后协助临淄王,终于完成大业。王氏不仅立下了大功劳,也与李隆基是同甘共苦。所以在李隆基做了皇帝之后,封王氏为皇后。但就是这么一个对他有过帮助的皇后,却常年无子,

  • 剧本杀《隋唐六帝》剧本复盘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隋唐六帝》剧本背景:隋唐六帝齐聚一堂,谁最有说服力呢?了解皇帝们的生平,学习他们的历史贡献!关于剧本杀【隋唐六帝】就分享到这里了!

  • 陕西考古博物馆将于近期开放,颜真卿书丹《罗婉顺墓志》首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陕西考古博物馆 微信公众号“陕西一建集团” 图据微信公众号“陕西一建集团”消息,4月16日上午,“国家文物局、陕西省人民政府合作共建‘世界一流考古机构’暨陕西考古博物馆开馆活动”在全国首座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举行。陕西考古博物馆是依托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历年来田野考古工作实践和文物保护科

  • 闯王李自成,从穷人到皇帝,为什么最后却落了个客死他乡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小编先从李自成的出身说起。李自成出生于今陕北地区的一个小村庄里,家里世世代代都是穷人,他小时候还曾经被家里人丢到寺庙里当小和尚,后来长大了一点便去当地的地主那放羊,积攒了一些资本后,便找了一块地种。李自成本想着自己这辈子就一亩地两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么安安生生的过一辈子。确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天启

  • 西安出土的李建成墓碑,仅55字,考古学家发现改动痕迹,竟与李世民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整体来看,石碑外形呈盝顶形,上面的碑文以阳文篆刻,共有55个字,经翻译后的内容为:“大唐故息隐王墓志,王讳建成,武德九年6月4日薨於京师,粤以贞观二年岁次戊子正月己酉朔十三日辛酉,葬於雍州长安县之高阳原。”(文中配图均源于网络,侵删)通过对上述碑文的分析,它只简单记录了此为谁的墓志铭、谥号、死亡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