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道理讲,杨氏和李世民是仇敌关系,毕竟李世民是把她丈夫李元吉,连同李元吉的五个儿子全都一起给灭了。就这样,二叔和弟媳还能混一块,可以说李世民的心也是够大的,也不怕晚上睡觉被一刀砍掉。
为什么李世民这么放心杨氏,我们可以从四点来分析:
一:李世民杀了李元吉,但没有杀杨氏的子女
在玄武门政变后,李世民出掉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包括他们的所有儿子。李元吉的五子也是同样一个没留。
史书上没有记载过李元吉的五个儿子中,是否有和杨氏所生的。
不过从李世民放心和杨氏同床共枕的行为上来看,杨氏和李元吉并有儿子。
可即便不是自己亲生,那也是嫡母,由此可以看出,杨氏和李元吉的五个儿子关系并没有多好。
在其他的文献记载中,也没有找到李元吉的几个女儿,哪个是杨氏所生。这么多儿女没有一个是杨氏和李元吉所生。李世民和杨氏之间却生有一子,所以也可以看出杨氏和李元吉之间的感情也并不是很好,那么她和李世民之间的仇恨也到不了非要你死我活的地步。
要不然李世民胆子也不会那么肥,敢杀其夫灭其子还占其身。
二:家族关系
李元吉身为皇亲国戚,娶的媳妇自然也不是普通人家。
杨氏娘家弘农杨氏在隋朝时期就是宗室家族,即便隋朝没了,也依然是名门望族,如这种家族在朝野内外都会有不少沾亲带故的亲人。
李元吉被杀之时,也就23岁,在古代一般女子成婚年龄都比男子要小,那时杨氏最多也就20来岁。
杨氏和李世民生下曹王李明的时候也才三十出头,由此可以看出,这时杨氏的父母和兄弟姐妹都还在世。
即使杨氏有报复之心,父母和家人也会劝说她放弃,包括氏族也可能会强势下达宗族命令,让杨氏放弃报复之心。
氏族之间的婚姻本就是一场联姻,利益为主。如果杨氏执意报仇,那为了保全宗族,不用李世民动手,弘农杨氏族内就会杀掉杨氏。
刺伤皇帝的下场,那是诛九族之罪,别说杨氏与李世民之间只有杀夫之仇,就算是真有灭子只恨。为了父母和兄弟姐妹以及族氏也得忍着。
出生大家族,又怎会不明白政治斗争的残酷。所以就算是李世民强行占有她,她也只能忍受,而这也是宗族乐意看到的事情。
三:难忍困苦
李元吉被杀之后,作为其家属,哪怕不死也好不到哪去。对于过惯了锦衣玉食生活的杨氏,又怎能忍受这缺衣少食的生活。
弘农杨氏虽然有钱,但是李世民不开口,谁又敢接济她们。
这点从李元吉女儿归仁郡主的墓志铭上所写:“二尊其养诚周于造次之间。四德兼备,行满淤危疑之地”就可以看出。
贞观二年,李元吉被追封海陵郡王,杨氏成了郡王妃,有了一点生活保障,生活条件才好一些,但想过原来那种大富大贵的生活,那是不可能了。
对于一个20来岁,从未吃苦过得女人。要她从随手挥霍变成精打细算的普通人,又有几人能忍受的住。
而唯一能改变这种境地的人只有李世民,所以李世民和杨氏之间的纠葛也可能是杨氏主动为之,李世民只是顺势接住而已。
史书上记载杨氏:“玉貌雪肤,眉目如画”。这么一个大美女,主动投怀送抱,也难怪李世民会忍不住。
四:长孙皇后去世
长孙皇后在贞观十年去世,正妻去世,后宫无人再能约束李世民。李世民一下放飞自我,不在顾忌二叔和弟媳之间的名声,开始宠幸杨氏。
若是长孙皇后还在,杨氏想要进宫,那怕也是难如登天,除非是李世民一意孤行,但很显然李世民不会做出这么不理智的事情。
据《新唐书》中记载,杨氏为李世民生下一子后,李世民想为杨氏在后宫博取一位。但被魏征拦下,李世民这次被迫放弃给杨氏正式名分,毕竟杨氏是李元吉的遗孀,哪怕唐朝在开放,在名声上也有失大体。
总结:综上四点原因,也就明白为什么李世民敢和杨氏睡一起,不怕她报复。两人之间除了杨氏和李元吉的一场没有感情的婚姻以外,并无深仇大恨。二人之间哪怕没有感情,再来一场各取所需的交易也无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