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皇家后宫的争斗是每朝每代都在不断发生和上演的事情,由此在国内关于后宫争斗的权谋电视剧总是能得到很高的收视率。在子以母贵和母以子贵的后宫之争中,胜败关乎的早已不是争宠者一个人的事情,所以一朝得宠子嗣受益,一朝失宠子嗣遭殃。
论起后宫争斗的著名性和残酷性而言,唐高宗李治时期绝对首屈一指,围绕着王皇后、萧淑妃、武则天三个女人展开的争斗大戏,绝非电视屏幕里上演的那些夺人眼球的争宠剧情可比。随着武则天的胜出,落败的王皇后和萧淑妃的下场之惨也是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王皇后无儿无女一了百了,但是萧淑妃却和唐高宗李治却有一儿两女,逝者虽然安息了,但是生者却还在遭殃——两个女儿义城和宣阳公主被罚入掖庭充当奴役,李素节被贬出长安长年受到监视。
在随着萧淑妃的失势而死之后,李素节就被贬离了长安,那一年他刚刚八岁,对于一个八岁的孩子而言,失去了母亲,没有了童年,被人长期监视,睡着冷炕吃着冷饭,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而言,我们真的无法想象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对逼死自己母亲的武则天,对自己亲生父亲李治是一番怎样的个人感情?
作为一个从小在苦难中长大又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李素节而言,如果说不恨武则天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但这种恨有多少呢?恐怕不会有太多,或者根本就谈不上恨,因为后宫争斗自古就有,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他母亲失败了,作为儿子就应该承受这样的结局,这一点无话可说。
反过来看,如果当年失败的是武则天,那么遭受同等命运的就会变成李弘和李贤兄弟两个了,这是常情,如果因为现在的生活惨境就怨恨于武则天,那是小孩子不成熟的人才会有这种思想,他李素节显然不会。
相比起对武则天的感情而言,估计李素节对他父亲李治就是满满的恨了,因为娘是后娘,爹可是亲爹啊!固然他母亲萧淑妃因失败而死,可他李素节却是李治的亲生儿子,人都说舐犊情深,但是从李治后来的所作所为,对待李素节哪里还有半点父子亲情,李素节就好像是李治身体哆嗦后被扔掉的废物品一样。
多年来被扔出长安不管不问,仿佛从来就没有过这个亲生儿子,如果因罪被废,李素节当然无话可说,关键李素节是无辜的,是无罪的,如果因为母亲之失就迁怒于儿子,这哪里是一个慈父该有的样子。
对他的疏远和冷漠难道就仅仅是为了皇权?为了所谓嫡系血脉的顺利传承就扼杀一切亲情,不给他一点起复的希望?可是现在呢?李氏的皇权在哪儿?血脉何存?全被你所钟情的妻子武则天斩杀的一干二净了。
多年来为了你所谓的皇权,防了这个防那个,防了那个防这个,疑神他、疑神她、疑神她他还有他,上至宰相太子,下至将领臣民,只要走入你的朝纲,没有不在你所怀疑的范围之内,到头来又被疑神成了什么?好宰相好太子都被内耗的死的死疯的疯,到最后没有金沙、没有红土(金沙不足红土为贵),选了个顽劣不堪的李显当皇帝,资历平平的裴炎当顾命大臣。
直到现在李唐的江山一步步被你最爱的妻子所霸占,宗室被她杀得死伤殆尽,朝臣被她杀得一个不剩,李唐的江山就要不复存在了,你满意了吧!玩城府、玩制衡之道你够资格够份量,但是你错就错在猜忌心太重,世上的事就是这样,你越是在意什么反而就越容易失去什么。
论父亲你不是个好父亲,论君王你也不是个好君王,因为大唐的江山就要毁在你的手里了,恨你的不止我李素节一人,还有高祖、太宗皇帝,还有整个李唐宗室,还有被武氏所杀的每一个心向大唐的老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