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小知识 | 王勃-天才也会犯糊涂

小知识 | 王勃-天才也会犯糊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132 更新时间:2024/1/31 16:49:59

上回说到天才 少年王勃受到唐高宗的赏识

被安排在沛王身边做 文职工作

仕途正值上升期,但就在此时

这位天才少年却犯了 糊涂

武则天与唐高宗有 四个儿子

沛王 李贤是第二个儿子

李贤不过才十二三岁

正是 贪玩的年纪

所以王勃也就跟着沛王出入各种游戏场合

当时唐朝 风靡“斗鸡”

沛王和弟弟英王便经常一起 比赛

看着两兄弟天真烂漫地游戏

王勃童心未泯,写了一篇 《檄英王鸡》

相当于是给英王的鸡下战书

给沛王的鸡 应援助威

然而正是这篇文章

给王勃招来了 祸端

所谓 檄文

一般是指声讨敌人或叛徒的文书

骆宾王就曾经写过《为徐敬业武曌檄》

来反对 武则天的统治

言归正传

由于王勃的《檄英王鸡》写得实在精彩

就像是正式的檄文一样

所以这篇文章引起了武则天和唐高宗的注意

唐高宗读了文章后

想到兄弟争位、手足相残的往事

对王勃非常生气

他怒骂王勃是 “歪才”

认为王勃在 挑拨沛王和英王兄弟俩的关系

最后唐高宗 罢免了王勃的官职

将他逐出长安

王勃怎么都没有想到

自己竟然因为一篇助兴的游戏之作丢了官

成也才华,败也才华

离开长安,王勃来到四川散心

在四川,王勃创作了许多诗篇

其中不乏一些 送别诗

但王勃这时创作的送别诗

就不像在长安时所写的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那样潇洒豪迈了

从王勃的《别薛华》中

我们便可以感受到他内心的沉重

前路多艰

即便我送行时陪你走了一程又一程

最后还是你独自匆匆忙忙地去寻路

漫长的路途中

游子的内心是多么的悲凉啊

这样凄惨的心境

会击垮一个人的身躯

我的心情和你同样起起伏伏、漂泊不定

生活也一样充满了艰难困苦

但我们要记着无论是离开还是到来

我们都是会在彼此梦中出现的人

“无论去与往,俱是梦中人”

可见薛华与王勃的关系并不一般

薛华的爷爷薛收是王勃爷爷王通的学生

两家世世代代互相交好

所以薛王二人也十分要好

咸亨元年(670年)

王勃与薛华再次分别

于是王勃又写了一首《重别薛华》

月色皎洁洒满江岸

秋风徐徐拂过江面

楼台依偎着陡峭险峻的江岸

洲渚与辽阔的天空衔接

漂泊的旅途大概要以千里为单位计数了

或许我一生都会是这样奔波不定吧

眼看着人生好像已经走到头了

我唯有以泪洗面

回头看看来时的路

也叫我忍不住潸然泪下

在另一场送别中

王勃创作了《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巴南之地的流水涌入滚滚长江

群山横亘在塞北大地上,直插云霄

秋天的夜晚

月色笼罩着渡口

在这座小亭子里

有谁看到过离别时哭哭啼啼的呢

凌乱的烟雾弥漫在长满青苔的台阶

月色高高悬挂在江亭的南门之上

万籁俱寂,离亭的门紧闭着

今夜的山河也变得如此苍凉

历经罢官放逐

王勃已然不是过去那个热情豪放、

锋芒毕露的少年郎了

他所写的诗词也愈发悲苦凄凉

咸亨元年(670年)

恰逢重阳佳节

王勃爬山登高为友人践行

创作了《蜀中九日》

不知不觉重阳节就到了

我同好友一起登上高台、眺望故乡

我原本就身在异乡

如今又要为友人举杯饯别

我早已厌倦了客居四川的孤苦生活

想回北方回不去

为什么大雁偏偏却是从北方来?

之后王勃写下了一首小诗《山中》

依旧是抒发旅愁归思之作

长江滚滚向东流

而我还滞留在这儿

我多想回到万里之外的家啊

但现在我只能看着

那晚秋的风吹得满山黄叶翩翩飞舞

咸亨二年(671年)

王勃不愿再终日无所事事地生活,

于是他回到京城

重新参加科举考试

不幸的是王勃这一次名落孙山

碰巧王勃的朋友凌季友在虢州做官

他告诉王勃虢州药草丰富

非常适合王勃来做研究

于是给王勃谋得了个参军的职务

正当王勃的仕途再次步入正轨之时

麻烦还是找上了他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画说传统是一款由南京如一乐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制作的,用漫画形式讲解传统文化、非遗知识的文化资源类数据库。

数据库主要包含文化典故、民间非遗、趣谈书画、互动答题四大栏目,各栏目亦有下属分类若干,囊括了上百篇原创漫画故事,读者可通过各地图书馆官方微信公众号的“画说传统”资源端口进入平台阅读。

(本文为“画说传统”独家版权,如需转载请注明转自“画说传统”哦!)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他是一代美男子,能言巧辩,乾隆信任他的原因另有内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有一种说法认为,早年乾隆皇帝还是宝亲王弘历的时候,曾经有一次闯入了雍正皇帝的后宫,看见父亲新娶的妃子正在对镜梳妆,弘历按奈不住自己的欲火,便上前蒙住了妃子的双眼,本来只是个小玩笑,妃子恐慌之下用木梳向后砸去,正好砸在了弘历的额头上。顿时血流如注。后来弘历的母亲知道了这件事非常生气,逼迫那位妃子自杀,

  • 清朝大臣上早朝有多辛苦?不仅要起大早,一不小心还会丢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官员上朝跟我们现在上班是一样的只不过比我们上班时间要早太多了。清朝的皇帝大多数比较勤快,一般早上3.4点就开始办公了。自雍正朝之后,皇帝召见的第一批大臣通常是军机大臣,之后再召见其他大臣。一般早上的五至六点左右,其他京官就要开始上朝了。根据清朝官员讲述自己平时上朝的经历,清朝的官员一般天不亮就开

  • 颜真卿的学书笔记,一定要看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原文 余罢秩醴泉,特诣京洛,访金吾长史张公,请师笔法。长史于时在裴儆[jǐng]宅憩止,有群众师张公求笔法,或存得者,皆曰神妙。仆顷在长安二年师事张公,皆不蒙传授,人或问笔法者,皆大笑而已,即对以草书,或三纸、五纸,皆乘兴而散,不复有得其言者。仆自再于洛下相见,眷然不替。仆因问裴儆:“足下师张史有何

  • 清朝道光帝为何一脚踢死了自己的长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道光除了这些永留史册,人尽皆知的事迹之外,还有很多秘闻不为人所知。他的大儿子爱新觉罗·奕纬的离奇死亡,就是曾经的一桩谜案,一直来被世人所关注、探讨。道光皇帝大儿子之死,究竟隐藏了什么秘密?难道真的如传言中所说,是被道光踢死的?那道光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简直就是一个疑问接着另一个疑问。我们就尝试来揭开这

  • 明宣宗朱瞻基:文如李世民,艺赛宋徽宗,虽是好皇帝但也毁了明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永乐二十二年,明成祖朱棣驾崩,临死前他将皇位传给了 太子朱高炽。在朱高炽的努力下,明朝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之景,但 朱高炽过于短寿, 他 在位的时间仅有 10个月。朱高炽去世前, 选定 朱瞻基作为自己的继承人。 朱瞻基登基后确实没有辜负自家老爹的厚望,一直维持着王朝生机, 民间更是形成了国泰民安的升平

  • 古代名人智慧:李靖失小获大破突厥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唐太宗贞观年间,李世民决定对东突厥用兵,消除边患,派李靖为帅,率六路三十万大军攻突厥。东突厥可汗颉利仓促应战,被打得大败,于是退守城堡,向唐王朝投降。唐太宗李世民接到降表,派唐俭等为受降使,前往东突厥接受投降事宜。这时大唐正在兴盛之时,故对东突厥提的条件很苛刻,除了纳贡称臣之外,还有不许扩兵等限制。

  • 他原是突厥王子,为唐朝歼灭2国,拓境万里,李世民:做我妹夫吧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阿史那社尔出生于漠北,属于突厥最顶级的贵族——阿史那氏。从小,阿史那社尔就擅长弓马骑射,11岁时就跟随长辈打仗。长大后,阿史那社尔被大可汗颉利可汗派去管理铁勒、薛延陀以及回纥等附属部落。阿史那社尔和同族不同,他不贪财,对于自己所辖的附属部落,他从来不横征暴敛,还说:“只要部民们富足就好了!”对于东突

  • 清史第一奇案:皇太极的手段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明末清初,危机四伏,北京有大明崇祯,南面有农民李自成,蒙古有察哈尔部林丹汗。面对内忧外患,皇太极如何在这场政治角逐中取得最终的胜利?又是如何为大清问鼎中原夯实基础?《今晚老故事》“清朝秘史”系列,为您讲述“皇太极的成功之路”。说完了努尔哈赤,咱接着往下倒,跟您说说他儿子皇太极的那些事儿。我们说,皇太

  • 清朝皇帝上朝时,说满语还是汉语?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由于距离当代比较近,留下了许多的清宫秘闻以及更多的史料参考。近些年来,随着众多清宫剧的热播,例如《如懿传》、《延禧攻略》以及《甄嬛传》等等剧,赢得了大部分人的喜爱。在这些清宫剧中,每当有大臣在朝堂之上汇报奏表的时候,都是统一用的流利的汉语,而几乎没有出现过使

  • 唐朝不建长城为何可以打爆突厥、回纥,这三座大漠雄城说明了一切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不建长城,就建堡垒 唐朝初年,唐军对漠北民族一直保持着强大的军事攻势。东突厥、薛延陀和铁勒,纷纷在大唐的陌刀面前俯首称臣。即使不用长城,唐朝也不用害怕这些漠北民族。然而到了武则天统治时期,北方形势却急转直下。由于武则天的无能,导致原本臣属于唐朝的北方突厥部落叛唐独立,建立了后突厥汗国。由于武则天忙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