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马伯庸新书《长安的荔枝》:一部小人物的“唐朝职场”实录

马伯庸新书《长安的荔枝》:一部小人物的“唐朝职场”实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960 更新时间:2024/1/22 10:14:29

史书记载,唐朝杨贵妃生于蜀地,好食荔枝,南海荔枝胜于蜀地,为博红颜一笑,唐明皇李隆基不惜动用国家机器,五千里路快马加鞭,几日即将荔枝送达。

最终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但过程中的究竟有多少隐秘的细节,史书中并没有细细道来。

但马伯庸却眼光独到地选中了这个历史的小小切口,写出了一个精彩绝伦的故事,也写活了职场人的艰难。

如果你没有听说过马伯庸,那你一定知道爆火剧《长安十二时辰》,这本书正是他继《长安十二时辰》之后又一篇神作。

看似浪漫的历史故事背后,藏着无数人的殚精竭虑,混沌官场的心计权谋,甚至一个王朝的衰落线索。

职场、自我、社会与人性,“唐朝职场”生存实录拉开帷幕。

6m46

《长安的荔枝》

作者:马伯庸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定价: 45元

点击书封,查看详情与优惠价!

01

玄宗KPI— “荔枝使”

为了宠妃杨玉环能在六月初一的生辰上一展笑颜。玄宗向他臣子安排了一件不可能办到的事情——从距离长安五千余里的岭南运送新鲜荔枝。

所有人都不敢反驳,即使这是个“必死”的任务。

皇上的命令在不同的衙门层层流传,再往下层层叠压,所有人都想着即便办不到也要找个替死鬼。

谁领了这个“荔枝使”的差事,谁就在阎王爷的生死簿上画上了自己的名字。

最终,一个叫做李善德的五十三岁九品小官被推了出来,拿到了这张催命符。

不明真相的他还以为自己领到了一个“肥差”,谁料上官为了甩锅不惜把“荔枝鲜”假贴黄改成“荔枝煎”。

图源:《长安十二时辰》

好不容易项目开始了,上头却不给拨款,还需要自己筹集项目款,甚至垫资先干。

李善德不得不和胡商打起了交道,筹措资金,甚至不得已违规进行了“钱权交易”,为了这个夺命KPI,真可谓豁出去了!

繁杂的唐朝的职官结构和行政运作机制虽然我们可能都没听说过,但却会有莫名的有一种熟悉感。

文中各种利益的博弈、管理层内部的矛盾、职场的情商、不得已的违规,甚至还有不断修改需求的“甲方”。

整一个“唐朝不良职场图鉴”,现代打工人狠狠共情了。

02

唐朝“项目经理”成长记

这本书马伯庸仅花十一日就一口气创作完毕,阅读起来也是让人觉得酣畅淋漓,迅速进入唐代职场氛围。

“当那个消息传到上林署时,李善德正在外头看房。”故事的第一句这样写道。

什么消息没明说,却直接展现了一个生活场景——李善德在买房。目前住在靠近西市长寿坊的他,准备去城边的归义坊买房安家。他一个从九品下的小官倾尽家财仍然不够,还需要找招福寺的典座借贷,本金叫“香积钱”,利息叫“福报”。一个苦哈哈的房奴李善德就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多么像我们现在买房借贷,原来唐代一个工作几十年的小官员也是要贷款才能买到房的。

从新房出来赶去应卯,以为上司交给自己一项“肥差”,没想到是在尚食局、太府寺、宫市使和岭南朝集使都流转过的“催命符”,而且还是用骗的方式让自己接下来,将“荔枝鲜”假贴黄改成“荔枝煎”。也正因为要积极谋生,所以李善德轻易就被中层领导拿捏。PUA就算了,还设局坑下属,部门之间互相推诿、甩锅,这是不是在职场也挺常见的?

好不容易项目开始了,上头却不给拨款,还需要自己筹集项目款,甚至垫资先干。李善德不得不和官方不喜欢的胡商打交道,筹措资金,并不得已违规逾矩、“钱权交易”,为了这个重大项目,一切都豁出去了。现实生活中不也有这样的事情吗?包括后面各级官吏斗智斗勇,使绊子为自己谋私利,整个一不良职场活地图。

当然,这其间也有友好的合作关系,纯洁的友谊,一心做事的冲劲,善良的人性。但这些都像极了我们生活中的日常,有我们为一家老小辛苦奋斗的身影,有我们在职场拼命做业绩的样子,有我们为了公平正义奔走呼告的形象,读这部小说就像是映照自己,给了我们一个俯瞰自己生活的机会。

一个职场“社畜”拼命上岸的故事。繁杂的唐朝的职官结构和行政运作机制虽然我们可能都没听说过,但却会有莫名的有一种熟悉感,文中各种利益的博弈、管理层内部的矛盾、职场的情商、不得已的违规,甚至还有不断修改需求的“甲方”。阅读每一行字,都是在阅读自己。

03

“老实人”的逆风翻盘

书中的一些名言:

“仿佛只有沉溺于艰苦的工作中,才能让他心无旁骛”。

“流程,是弱者才要遵守的规矩。”

“我嫁的是他,又不是长安。”

“和光同尘,好处均沾,花花轿子众人抬”

缕缕被大家拿出来作为金句分享

能够最终圆满完成荔枝转运这件事,还因为李善德的身上还有一种让人印象深刻的精神:“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这是一种冲破一切阻滞,豁出命去守护我们所珍视的东西,李善德就是凭借这种精神对得起职责,更对得起家人。

李善德最终也没有谋大官,在一次次的荔枝转运中,他逐渐发现自己越接近成功,朋友就越少,心里就越愧疚。在即将成为朝堂红人之际,他果断放弃了一切荣华富贵,选择了当面质问杨国忠,得罪权臣。有些冲动是苟且不了的,在经历了荔枝转运的艰难历程,李善德也没有丢掉自己的善良。最终他举家到了岭南种植一片自己的荔枝园,远离了长安的惊险日子。

马伯庸说:“这是一本写给基层办事员的书,以他们的视角审视历史。”看到了李善德的一腔孤勇和一颗初心。人都一样,越长大越会发现自己的渺小和平凡,但只要相信自己,就能成为站在光里的英雄。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门店信息)

更多内容想读

与你一同遇见一周新生活!

北方图书城,新媒体矩阵

抖音/快手请搜索@北方图书城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乾隆给英国国王下敕谕,全文976字尽显愚昧,今被大英博物馆收藏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十全老人,在自己八十多岁的时候向远在大洋彼岸的英国下了一道“圣旨”,这道不足千字的圣旨至今还被英国收藏展览,完完本本的凸显了这个皇帝的愚昧和目光短浅。乾隆他就是爱新觉罗·弘历。流传最广的通俗名字就是乾隆皇帝,因为弘历登基时把年号改为了“乾隆”,取“天道昌隆”的美好寓意,完完本本的继承

  • 李白深夜困在山中,被陌生妇人收留,天亮后写下一首诗,感动后世1300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有一白衣男子,正在焦急地四处张望,奈何黑暗掩盖了归路,教人辨不清方向,隐约还有野兽低吼的声音传来。此时他心中无比懊恼,不该因为流连于山中美景,而忽略了时辰,被困在这深山老林中。极目望去,远方有一处微弱的灯火,来不及细想,他便急忙朝着唯一的光亮走去。走近才发现,原来是几间并排小屋,不知何人在此居住。“

  • 《如懿传》说剧中造型土?不存在的,这都是乾隆的喜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在布置场景的道具上可以看出,《如懿传》对清朝历史还是仔细了解过一番。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历史上存在而其他的清宫戏中没有出现的道具,比如壁瓶、象生瓷、太白尊等等。壁瓶是明清时期十分常见的装饰物。和正常的瓷瓶不同,壁瓶不是放在木架子上,而是挂在墙上。所以壁瓶一面是完整的,一面是水平的。乾隆时期,精美的壁

  • 岳钟琪的兵权不比年羹尧小,为何雍正只杀了年羹尧,放了岳钟琪?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岳钟琪,虽然曾经被革职入狱,但最终还是病死在任上,得以善终。而年羹尧,却是被雍正罢职之后,赐死狱中。二人的结局如此不同,其原因我们可以从他们的生平中窥得一斑。岳钟琪,据传为岳飞二十一世孙,出身武将世家,自幼熟读兵书,习练武艺骑射。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岳钟琪通过捐纳从军,开始了戎马生涯,授松潘

  • 唐武宗轶事之二(资治通鉴卷二四七之十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其二:唐武宗听说扬州的歌女擅长酒令,于是命淮南监军挑选了十七个人进献宫中。监军请节度使杜悰一同挑选,同时打算再挑几个良家美女,教会酒令后一并进献给唐武宗。杜悰说:“你自己接受的皇上敕令,我可不敢参预这件事!( 监军自受敕,不敢预闻!)”监军再三请求,杜悰仍不同意。监军大怒,就把杜悰不愿意参与的事上奏

  • 乾隆有四十多个女人,却最爱她一个,竟把她的两个儿子都立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乾隆皇帝曾经拥有过的所有女人来说,四十多位后妃在他眼里都不及富察皇后一人。从何处可以看出,乾隆皇帝如此爱孝贤纯皇后呢?就拿出一样事例来,就可以让全清朝后妃甘拜下风,乾隆把孝贤纯皇后的儿子都立为了太子。有人说,这有什么?皇后之子,就是太子啊。其实不是,清朝立太子是立贤,不是立嫡立长。可是乾隆却因宠

  • 隋唐帝王智谋 //专委放权:唐玄宗拜相任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姚崇(公元650年-公元721年)本名元崇,字元之,避唐玄宗“开元”年号讳,改名姚崇。父姚懿,曾任硖石县令,祖籍江苏吴兴,因先辈世代在陕州为官,遂定居陕州硖石(今属陕县硖石乡)。姚崇出身于官僚家庭。年轻时喜好逸乐,年长以后,才刻苦读书,大器晚成。历仕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三朝,两任宰相,有“救时宰相

  • 【重磅】灵璧凤山大道隋唐大运河遗址获评“2020-2021年安徽十大考古新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2020~2021年安徽十大考古新发现”获评项目名单(按项目年代排序)宿州灵璧凤山大道隋唐大运河遗址此次参评的18个重要考古新发现和优秀考古工地在地域上遍布江淮大地,在时间上由旧石器时代延续至明清时期,以居址、墓葬和城址为主,文化内涵丰富,分别从不同侧面反映和见证了安徽在人类起源与演化、中华文明起

  • 正史上,雍正儿子弘时的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弘时突然失宠,离奇死亡,这的确不免让人浮想联翩。弘时到底做了什么事情,得罪了他的皇阿玛雍正,竟然连父子都不做了?而且,民间传闻的雍正,素来薄情寡恩,也不免让人怀疑,是不是雍正赐死了弘时?这里我们就尝试来揭开这个问题的答案。雍正杀子的传闻“雍正杀子”一事,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刻画的是淋漓尽致。雍正

  • 古人如何度过酷暑?雍正的凉席到底有多珍贵,为何下旨不许再制?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据《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中收集的史料所载,清朝时的乾隆八年(1743年),就曾出现过一次超级酷暑。这一年的夏天,高温席卷了整个华北地区。当年的阴历五月底六月初,也就是阳历7月份前后,天气达到了炎热的极点。当时的都城北京内外是“威暑”一片,热老虎在发威。天津则是“苦热,土石皆焦,桅顶流金,人多热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