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有一位大将名叫苏定方,在当时,苏定方是唐朝开国的有功之臣,对于唐高宗来说,同样是一位可用之材。他的功劳,对于唐朝上上下下来说都是不能被磨灭的。西突厥、百济、高句丽先后被他率兵所灭。边疆的和平意味着国家的安宁,唐朝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给人留下盛世之景的印象,就是因为有一个安稳的大环境。
对于苏定方来说,为唐朝鞠躬尽瘁,已经不是自己换取荣耀的一种方式,更像是自己的使命。所以,在他75岁高龄的时候,坚定的领过了唐高宗的命令,带兵前往吐蕃平定叛乱。任务很艰巨,但条件过于简陋,苏定方的士兵只有八千人,可即便如此,他还是打败了吐蕃十万人的军队。苏定方的大军就这样气势磅礴地攻占了吐蕃,他甚至命人一把火烧掉了布达拉宫。吐蕃人着实被收拾了个服服帖帖,老老实实归附了唐朝,但年迈的苏定方也死在了这里。
若论起功劳,苏定方必定会成为后世人心目当中的战神。可恰恰相反,苏定方死后却遭到了万人唾骂。在后来的史料当中,苏定方的形象被大大的抹黑,完全成了一个反面人物。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当时的史官许敬宗与他有过节。因此,许敬宗在史书当中特意诟病苏定方,再加上苏定方从来不愿参与政党之间的利益之争,得罪了不少人,而文官更是将国库资金不足的原因全都归结为苏定方打仗过于频繁,所以他们都不愿意承认苏定方对整个唐朝甚至是我国的历史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就导致了我们如今看到的历史资料,全都在谩骂苏定方,后人也逐渐遗忘了苏定方曾经立下的汗马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