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溥仪游太湖时见到乾隆御碑落泪,旁人问原因,溥仪是如何回答的?

溥仪游太湖时见到乾隆御碑落泪,旁人问原因,溥仪是如何回答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43 更新时间:2023/12/31 19:21:20

溥仪本是醇亲王载沣的长子,皇位对他而言,可谓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但是,光绪无子,慈禧为了稳固侄女隆裕的地位,在光绪驾崩的当天,指定了当时还未满3岁的溥仪继位。

惊喜来得很突然,还在怀中抱着的溥仪在1908年登基,成为了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不过,溥仪的皇位还没坐热,就又稀里糊涂地退了位。1912年初,在袁世凯的威逼利诱之下,隆裕太后颁布了退位诏书,6岁的溥仪正式退位,清朝灭亡。

1917年,在张勋的主持下,溥仪短暂复辟,再次登基,但是,很快又被赶下了龙椅。到了1924年,又被冯玉祥赶出了紫禁城。

1932年,日本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溥仪就职执政。两年后,即1934年,溥仪再次登基,成为了伪满洲国的皇帝。这次,溥仪做了11年的皇帝,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溥仪被苏联抓获囚禁,结束了第三次皇帝生涯。

溥仪的新生,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后。

1950年,溥仪被移交新中国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经过了近10年的劳动改造和思想教育,1959年,溥仪被首批特赦,正式成为了新中国的一名普通公民,迎来了新生。

一开始,溥仪在中科院北京植物园工作。到了1963年底,他调入了全国政协工作,并在1964年正式任职全国政协文化历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

溥仪在此前,虽然三次登基称帝,活动区域却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旖旎的江南风光对于溥仪而言,只是偶尔从一些人的口中听到一些,根本就没有机会亲身领略。虽然他也曾想效仿当年康熙乾隆的下江南的壮举,却因为当时的局势,根本就无法成行。而在新中国,溥仪实现了他的梦想。

1964年3月10日,由全国政协组织的江南参观团正式程。在这个旅游团中,聚集了很多清末、民国时期的著名人物,其中除了溥仪之外,还有溥仪的弟弟溥杰,以及杜聿明、王耀武、宋希濂、范汉杰、廖耀湘、沈醉等人。

溥仪因为第一次到江南,异常兴奋,心情非常好,所以,一路上跟同行的人是有说有笑,甚至兴奋到难以成眠。

参观团的第一站就是南京,他们先后参观了南京汽车制造厂、中山陵、梅花山、灵谷寺、明孝陵、玄武湖和夫子庙。在汽车厂,会开车的杜聿明还拉着溥仪,开车转了一圈。溥仪则在驾驶室乐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而在参观中山陵时,溥仪还和沈醉见到了沈醉的老上级、军统头目戴笠的墓冢,让溥仪感触颇多。

不过,最让溥仪动容的还是他们继续向南行,游览太湖的时候。

参观团之后到达了无锡,并游览了太湖。溥仪和陪同游览的吴钟琪先生,在太湖边偶然发现了一座乾隆题字的御碑。溥仪当时很兴奋,立刻将弟弟溥杰叫了过来。经过仔细辨别,确认是乾隆亲题的祖碑无疑。

吴钟琪见状,就讲起了乾隆下江南的传说。一旁的溥仪,听着听着,手抚摸着石碑,泪水从眼中扑簌簌流了下来。

吴钟琪发现后就问溥仪:“您是不是想起了什么伤心事?”

溥仪立刻知道自己失态了,立刻抹掉了眼泪,摆摆手笑着否认,说见到这块乾隆碑很激动。然后,又接着说:“我的祖先以封建皇帝身份巡游江南,而我作为新中国的公民畅游江南的,意义绝然不同了。我从自己的经历里感到,一个有真正自由的公民,比起封建皇帝来要自由自在,幸福得多!”

溥仪不愧是做过皇帝,经历丰富的人,说话也很有分寸。相信在他的心中,应该还是非常向往康乾盛世之时,康熙、乾隆下江南时的排场和盛况的。但是,清朝亡在他在位期间,溥仪心中必然是五味杂陈。

不过,溥仪说的有些话,应该还是真实的。相比被禁锢在紫禁城,或者是作为日本人的傀儡,被日本人控制,溥仪作为新中国的一名普通公民,的确是自由多了。

这也许就是有得必有失的真实写照吧,有时候的选择,本就必须顺势而为。溥仪最终也得到了很好的照顾,在平淡中安稳度过了余生,也算是不幸中的幸运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名人智慧:李世民虚张声势救皇驾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隋炀帝好巡游,出巡江南之后,又大张旗鼓地去巡视塞北。突厥国始毕可汗早就想夺取大隋天下,今见隋炀帝送上门来,心中大喜,秘密调兵数十万,把隋炀帝困在雁门关,驱兵猛攻。隋炀帝的御林军都是些能征惯战之士,在这个节骨眼上,当然拼死护驾。敌人攻了几次都没得手,于是把隋炀帝及御林军团团围住,妄图饿死他们,使隋军不

  • 清朝一律要剃发留辫子,那秃顶和光头的人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呢,这在明末清初,推行“薙(读剃)发令”时,却不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而是充满了残暴与血腥。因为自西汉开始,汉武帝推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儒家思想逐渐深入人心。特别是经宋明之后,更是达到了刻板迂腐至极的地步,完全已经跟孔子最初的思想背离了。儒家经典《孝经》中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

  • 马伯庸新书《长安的荔枝》:一部小人物的“唐朝职场”实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史书记载,唐朝杨贵妃生于蜀地,好食荔枝,南海荔枝胜于蜀地,为博红颜一笑,唐明皇李隆基不惜动用国家机器,五千里路快马加鞭,几日即将荔枝送达。 最终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但过程中的究竟有多少隐秘的细节,史书中并没有细细道来。但马伯庸却眼光独到地选中了这个历史的小小切口,写出了一个精彩绝伦的故事,也写活了职场

  • 乾隆给英国国王下敕谕,全文976字尽显愚昧,今被大英博物馆收藏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十全老人,在自己八十多岁的时候向远在大洋彼岸的英国下了一道“圣旨”,这道不足千字的圣旨至今还被英国收藏展览,完完本本的凸显了这个皇帝的愚昧和目光短浅。乾隆他就是爱新觉罗·弘历。流传最广的通俗名字就是乾隆皇帝,因为弘历登基时把年号改为了“乾隆”,取“天道昌隆”的美好寓意,完完本本的继承

  • 李白深夜困在山中,被陌生妇人收留,天亮后写下一首诗,感动后世1300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有一白衣男子,正在焦急地四处张望,奈何黑暗掩盖了归路,教人辨不清方向,隐约还有野兽低吼的声音传来。此时他心中无比懊恼,不该因为流连于山中美景,而忽略了时辰,被困在这深山老林中。极目望去,远方有一处微弱的灯火,来不及细想,他便急忙朝着唯一的光亮走去。走近才发现,原来是几间并排小屋,不知何人在此居住。“

  • 《如懿传》说剧中造型土?不存在的,这都是乾隆的喜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在布置场景的道具上可以看出,《如懿传》对清朝历史还是仔细了解过一番。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历史上存在而其他的清宫戏中没有出现的道具,比如壁瓶、象生瓷、太白尊等等。壁瓶是明清时期十分常见的装饰物。和正常的瓷瓶不同,壁瓶不是放在木架子上,而是挂在墙上。所以壁瓶一面是完整的,一面是水平的。乾隆时期,精美的壁

  • 岳钟琪的兵权不比年羹尧小,为何雍正只杀了年羹尧,放了岳钟琪?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岳钟琪,虽然曾经被革职入狱,但最终还是病死在任上,得以善终。而年羹尧,却是被雍正罢职之后,赐死狱中。二人的结局如此不同,其原因我们可以从他们的生平中窥得一斑。岳钟琪,据传为岳飞二十一世孙,出身武将世家,自幼熟读兵书,习练武艺骑射。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岳钟琪通过捐纳从军,开始了戎马生涯,授松潘

  • 唐武宗轶事之二(资治通鉴卷二四七之十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其二:唐武宗听说扬州的歌女擅长酒令,于是命淮南监军挑选了十七个人进献宫中。监军请节度使杜悰一同挑选,同时打算再挑几个良家美女,教会酒令后一并进献给唐武宗。杜悰说:“你自己接受的皇上敕令,我可不敢参预这件事!( 监军自受敕,不敢预闻!)”监军再三请求,杜悰仍不同意。监军大怒,就把杜悰不愿意参与的事上奏

  • 乾隆有四十多个女人,却最爱她一个,竟把她的两个儿子都立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乾隆皇帝曾经拥有过的所有女人来说,四十多位后妃在他眼里都不及富察皇后一人。从何处可以看出,乾隆皇帝如此爱孝贤纯皇后呢?就拿出一样事例来,就可以让全清朝后妃甘拜下风,乾隆把孝贤纯皇后的儿子都立为了太子。有人说,这有什么?皇后之子,就是太子啊。其实不是,清朝立太子是立贤,不是立嫡立长。可是乾隆却因宠

  • 隋唐帝王智谋 //专委放权:唐玄宗拜相任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姚崇(公元650年-公元721年)本名元崇,字元之,避唐玄宗“开元”年号讳,改名姚崇。父姚懿,曾任硖石县令,祖籍江苏吴兴,因先辈世代在陕州为官,遂定居陕州硖石(今属陕县硖石乡)。姚崇出身于官僚家庭。年轻时喜好逸乐,年长以后,才刻苦读书,大器晚成。历仕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三朝,两任宰相,有“救时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