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嘉靖帝,三位皇后不得善终,母亲蒋太后与子女相继去世,后宫不宁

嘉靖帝,三位皇后不得善终,母亲蒋太后与子女相继去世,后宫不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419 更新时间:2024/1/19 5:34:08

一、三后早死

嘉靖帝是明朝后妃最多的皇帝,仅有封号的后妃就有60多位。但是,嘉靖帝的三位皇后,皆相继故去,不得善终。

第一位是陈皇后。嘉靖元年(1522),由张太后做主,陈皇后入主后宫,成为嘉靖帝的第一位皇后。嘉靖帝因厌恶张太后而连累了陈皇后。嘉靖七年(1528)九月,嘉靖帝与怀有身孕的陈皇后聊天,见两位妃子过来进茶,便拉住这两位妃子的手抚摸,陈皇后见状便站起来要离开,嘉靖帝立即大怒,陈皇后被吓得流产,没过几天,便死去了。

第二位是张皇后。在陈皇后死的当年十一月,嘉靖帝立张顺妃为皇后。六年之后,嘉靖十三年(1534),在新年伺候嘉靖帝吃饭时,张皇后刚刚提起张太后为弟弟求情,“上震怒,立褫(chǐ)冠服,鞭挞之,斥谴以去”(沈德符《万历获野编》)。张皇后受到惊吓,郁郁寡欢,不久死去。

第三位是方皇后。张皇后被废后,德妃方氏被册为皇后。因为嘉靖帝怀疑方皇后害死了宠妃曹氏,在嘉靖二十六年(1547),后宫发生大火时,方皇后被大火围在宫里,嘉靖帝竟然阻止他人抢救。方皇后虽未当场烧死,但终因烧伤和惊吓,十多天后,就去世了。

此后,嘉靖帝不再立皇后。

二、生母去世

嘉靖帝和生母蒋太后母子感情很深。在兴献王突然去世的艰难时日里,在母子俩刚刚进宫的风波中,母子二人相依为命,蒋太后成为嘉靖帝青少年时期的精神依托和情感支柱。

蒋氏识文断字,在安陆王府时,曾著《女训》一卷。嘉靖帝亲自作了序文,将这卷《女训》与记述明太祖马皇后生平的《高皇后传》,以及明成祖徐皇后的《内训》等三篇,刊印成册,公布天下。

这就把蒋太后与马皇后、徐皇后放在同等位置,给母亲以巨大的荣耀。嘉靖十七年(1538)十二月初四日,这位做了30年王妃、17年皇太后的蒋氏去世。母亲的去世,使嘉靖帝悲痛不已。于是他精心筹划蒋太后的葬地。

当初,兴献王死后葬在其封地湖北安陆境内的松林山。大礼议后,兴献王被尊为献皇帝,陵墓被升格为显陵,松林山被封为纯德山,安陆州被改为承天府。考虑到承天府离北京太远,遂有意将显陵北迁,与蒋太后合葬在北京天寿山长陵之西的大峪山。然而当嘉靖帝从大峪山视察返京后,主意变了,打算把蒋太后梓宫南祔显陵。但是,显陵的情况如何呢?嘉靖帝决定亲自去一趟,于是就有了所谓“嘉靖南巡”。

嘉靖十八年(1539)二月十六日,嘉靖帝程南巡。扈从的官员有大学士夏言、礼部尚书严嵩等重臣,120名锦衣官校和8000名旗校前呼后拥。护卫官兵6000名,供旗校使用马匹有3000多匹。

二月二十八日,嘉靖帝一行抵达河南卫辉境内。忽然有股旋风绕驾不散。嘉靖帝很惊恐,忙问随侍道士陶仲文,此兆主凶还是主吉?陶仲文说主凶,声称要发生火灾。嘉靖帝有些慌乱,令陶仲文做法事禳除火灾。陶仲文说:“火终不免,可谨护圣躬耳!”(《明史纪事本末》卷五十二)

当天夜里四鼓时分,行宫突然起火。火借风势,越烧越旺,浓烟腾空,四处火光。在慌乱中,侍卫们竟找不到嘉靖帝身在何处。幸亏锦衣卫指挥陆炳镇静不乱,“排闼直入”,将被火海包围、不知所措的嘉靖帝背到安全地带,使他幸免于难(《明世宗实录》卷二二一)。

火灾造成严重的损失,许多太监、宫女被烧死,所带法物、宝玉多被焚毁。这场大火是随从宫女乱丢未熄灭的蜡烛造成的。多名官员,因失职,或遭廷杖,或黜为民。

经过26天的长途跋涉,嘉靖帝到达承天府,回到阔别18年的故居。三月二十四日,嘉靖帝离开承天府,踏上归途。

通过实地视察显陵,嘉靖帝的意向又有了变化,他打算让其父仍葬显陵,而其母蒋太后葬北京大峪山。

四月十五日,嘉靖帝回到皇宫。接着,赴大峪山工地进行察看。经过一番详细的了解,嘉靖帝终于打定了主意,确定将太后的梓宫南运到显陵。同年闰七月,蒋太后梓宫由运河水道运抵承天府,与兴献王合葬显陵。

嘉靖帝的后妃先后生下八子五女,但大多早亡。到嘉靖帝去世时,仅剩一子一女。最让他痛心的是皇太子朱载壑,不到四岁立为太子,他生而灵异,不喜纷华靡丽,小心斋慎。尝见上叩头曰:“儿不敢。”时时举手曰:“天在上。”(《明世宗实录》卷三四六)嘉靖帝奇其不凡。

嘉靖二十八年(1549),嘉靖帝为十四岁的太子举行加冠及讲学典礼。谁知两天之后,太子忽然患病,御医诊治,但无效果。只见太子忽北面拜曰:“儿去矣!”正坐而死。

太子死后,嘉靖帝就剩下两个儿子,他长期不立皇太子,但是到嘉靖四十四年(1565)又死了一个二十九岁的儿子,仅存的儿子朱载垕,就是后来继位的隆庆皇帝。皇子、公主相继去世,给嘉靖帝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甚至是恐惧。

嘉靖帝后宫不宁,连续三位皇后都不得善终,母亲蒋太后去世,皇子、公主大多早亡,真是一地鸡毛,不可收拾。

亲爱的朋友们,关于这篇文章,您怎么看呢?欢迎下方留言评论。

您的支持是我写文的动力,如果喜欢此种类型的故事,请关注我,下一篇更加精彩!

注: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建文旧臣:梅殷溺水,徐辉祖善终,朱棣为何区别对待?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1407年,徐辉祖在家中病逝,朱棣以“中山王不可以无后”为理由,让徐辉祖的儿子徐钦承袭“魏国公”爵位,世袭罔替。同样是“建文旧臣”,还都是朱棣的亲戚,梅殷溺水而亡,徐辉祖善终,朱棣为何区别对待呢?笔者认为,梅殷与徐辉祖的性格,决定他们的命运。梅殷,河南商丘人,宁国公主的丈夫,朱元璋最喜欢的女婿。比起

  • 靖康耻到底有多耻?三千妃嫔身披羊皮、趴着被挑选,皇后被辱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说过“靖康之耻”这件事,但大家也许不知道这件事就是发生在宋朝的背景之下,接下来就让我给大家说说“靖康之耻”到底是怎么个耻辱法。宋朝末期的北宋年间,由于朝堂上蔡京、童贯集团的扰政使得北宋已经积弱多年,这时不仅百姓过上了苦日子就连军队都没有什么军饷。此时的宋朝内部积弱,外部又有金朝和

  • 靖康之耻时慷慨赴国难的宋高宗赵构为什么称帝后就变成了赵跑跑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能文能武有赵匡胤之风的皇帝不但没有力挽狂澜一雪靖康之耻,也没守住继位时的国土,反而是畏金如虎一路南逃,甚至一度逃亡海上漂荡了四个月之久,成了独一无二的海上皇帝。为什么史书记载中英明神武中兴宋朝的赵构前后表现反差如此之大呢?下面就通过不同史料的对比佐证,透过历史迷雾看看宋高宗赵构身上被

  • 建文帝到底去了哪里?为什么朱棣挖地三尺也没办法抓住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建文帝是朱元璋的嫡孙,本来皇位是太子朱标的。结果这家伙不争气,出去溜达了一圈就暴病身亡,这让朱允炆捡了个现成便宜,成为这庞大帝国的继承人。为了让群臣服气,朱元璋还做出了一个相当霸气的解释。朱元璋说的冠冕堂皇,由于是文言文,我这里就不再多加翻译,只说他的核心思想:这国家是我开创的,我说了就算,我就是王

  • 靖难之役后,朱棣杀光朱允炆旧臣,为什么不敢动30万沐家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起初,人们认为朱元璋尊崇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因为朱标在九岁的时候就被册立为世子之位。按照这个制度来说,朱棣成为太子,也是必然的,因为他的三个哥哥都死了。可奇怪的就是,在朱标离世之后,朱元璋依旧没有将太子之位传给朱棣,反而是给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这其中的原因,就让人不太明确了。后来,大家对于这件事情也给

  • 嘉靖帝把朱棣庙号由太宗升为成祖,看似尊崇,实则用心险恶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因此,按与武宗最近的血脉来看,该立朱祐杬的儿子即朱厚璁为帝。嘉靖在位时间之长在明朝排第二,一共四十五年,他在位期间名臣不少,故事颇多,现代人对他的印象基本定格在“道士皇帝”上,奸臣严嵩的故事也广为流传,当时南方的倭乱和北方的蒙古都成为明王朝极为严重的外患。为什么历史上嘉靖朝陷入如此内忧外患之中,却有

  • 建文帝可以追封父亲朱标为帝,嘉靖帝追封父亲为何很多人反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上如果一个人飞黄腾达了,不只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是自己的父辈也跟着沾光。像有些人成为皇帝以后,父亲不是皇帝的话,往往会追封为皇帝。这种追封情况一般分为三种,一是开国开国皇帝追封父祖。二是太子早亡,儿子继位后追封其为皇帝。三是藩王以小宗入大宗成为皇帝以后,追封父亲为皇帝,当然像这种情况是比

  • 成基命:大明王朝一位普通的图书管理员,却创造了一桩历史奇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伊丽莎白一世)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按中国独有的干支纪年法,是一个己未年。这一年,伊丽莎白一世几经辗转,终于加冕为英国女皇。法国和西班牙打了半辈子的仗,终于发现打来打去谁也战胜不了谁,只能是彼此内耗,于是开始坐下来和谈。欧洲各国并无太大变故,中原大地上的大明王朝也十分平静。当然,这份平静来

  • 朱元璋驾崩前问朱棣来没来是希望除掉朱棣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明太宗实录》记载:“太祖不豫,遣中宫召上。已至淮安,太孙与齐泰等谋,诈令人赍敕符,令上归国。及太祖大渐,问左右燕王来未?凡三问,无敢对者。”“不豫”指皇帝病重,“大渐”指皇帝病危。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十日,朱元璋临终前问“燕王来未”,还问了三遍,左右却无人敢回答。对于朱元璋的这段临终遗

  • 魏忠贤能活到崇祯十七年,大明是否还能延续?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万历四十八年九月初一,继位仅一个月的明光宗朱常洛驾崩,随即,后宫势力和东林党之间为争夺皇太子朱由校的移宫案发生。万历四十八年九月初五,移宫案的胜利方东林党拥立明熹宗朱由校继位。明熹宗朱由校的继位标志着东林党数十年来一直追求的在朝堂上一家独大的梦想终于实现。如果东林党真像他们标榜的那样忧国忧民且拥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