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人之辩,为何能重于九鼎?还原你不认识的谋士颜率

一人之辩,为何能重于九鼎?还原你不认识的谋士颜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226 更新时间:2023/12/15 16:25:46

今天想在网上查一查《战国策》中出现的第一位谋士,颜率的资料,却被一条名为“评价颜率”的链接引起了兴趣,我点进去看了一眼,大意是说在《战国策》中给了颜率高度评价:“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而洪迈则在《容斋随笔》对于颜率提出自己的看法,“此特儿童之见耳。”很明显洪迈对于颜率的看法表示十分的不屑。这无疑挑起了我的“胜负欲”,所以我打算在此,简单的就《秦兴师临周求九鼎》替颜率说一说话。

相信大家还不清楚颜率许人也,如上他是《战国策》中出现的第一位谋士。也是《秦兴师临周求九鼎》里的主人公。

文中的大意是说,秦国兴兵东周,索取九鼎,九鼎象征着皇权和天子地位,自然是不能交出去,可是又打不过怎么办,东周的国君感到十分忧患,就与朝臣颜率商量。颜率说:“大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这里颜率先是安抚了国君,提出了目标,而且很明显说出了自己的谋划“驱虎吞狼”,接下自然是来到齐国和齐王见面了。

这里或许有熟知历史的读者要说了,魏、韩不是离东周更近吗,为什么舍近求远,向齐国求援。这点问题,相信大家看到后面就明了。

《战国策》里记载,颜率见到了齐王,先是说:“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

那时候东周还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颜率的聪明之处就在于此,他给了齐王一个出兵的借口,自古以来,双方交战,首要就是“师出有名”、张起“替天行道”的大旗。

但是人家不可能平白无故出兵救你啊。所以颜率接下来又说了:“东周君臣仔细谋划了一翻,最终一直认为,与其将鼎送给暴秦。不如送给贵国。贵国在东周危急之时出手相救,这是扬传天下的美名。还有九鼎也是国之重宝,希望大王好好想想。”

在这段话里,颜率先是为了打消齐王的疑虑,说这是周君的想法,然后抛出名义上和实际上的利益。

果然齐王大悦,发师五万人,替东周解了秦国大兵压境的困境。

既然帮东周解了围,齐王自然该把自己的利益拿到手了,于是向东周求鼎,以兑现颜率的承诺。

上一次没给秦国,这一次又岂能给齐国?

东周国君又忧心忡忡地找来了颜率。

颜率能怎么办,为君分忧是臣子本分啊。所以他说:“大王不必担心,请允许臣去解决此事。”

颜率又再一次来到齐国,而且表现出一副“信守诺言”的样子,问齐王:“大王,你打算从哪条路运鼎回国啊。”

齐王说:“从梁国。”

颜率立即反对说:“梁国早就想得到九鼎,而且谋划很久啦。”

齐王没办法,只得另选通道,毫无疑问,又遭到了颜率的否决。

没办法,齐王只能问颜率了。

而也正是这个时候开始,齐王已经注定得不到九鼎了,因为他把决定权交给了颜率。

颜率立即反客为主,抓住机会陈明鄙陋,在齐王发怒的时候,颜率又赶紧和颜悦色地做出解释,颜率确实是为齐王好啊。

人家都这么说了,而且也确实没有办法。最后齐王也只得作罢。

标签: 颜率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五虎将的后人分别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五虎将的后人分别是什么结局?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关羽:长子关平(义子?),二子关兴,三女关银屏(传说人物)在介绍名将关羽的后代之前,我先要跟大家科普一点,关平是关羽的亲儿子,同时也是长子,而所谓义子之说是在演义里才有的事情,纯属编造。名将关羽一生共育有二子一女,长子关平在刘备入蜀后,随

  • 金国当初能够消灭北宋 金国为何灭不了南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了解:金国和南宋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金国大军几乎天下无敌,灭亡北宋,为何就是没能消灭南宋?中国历史上,很多中原王朝都是十分忌惮位于北方的游牧民族的,自东周时代开始,一直到明代结束,除了个别的例子,其它全都如此。北方的边境问题和国防问题成为了很多政权多年以来的心病,

  • 爪哇人民起义的背景是什么?是在情况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爪哇人民起义,殖民,历史解密

    爪哇是“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最主要的岛屿,呈狭长形,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除生产稻谷、玉米、橡胶、甘蔗、椰子外,还盛产著名的金鸡纳霜、咖啡、油棕、可可、各种香料等热带作物。16世纪初,西方殖民者接踵而至。1602年荷兰三级会议批准成立“联合东印度公司”,并授予该公司拥有东起好望角、西至麦哲伦海峡广大地

  • 古代尚书到底是什么官职 相当于现在什么级别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兵部尚书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古代的“兵部尚书”,相当于现在什么官职?导言尚书在秦汉时是少府的属官,初名尚书台,三国时代,尚书台脱离少府,成为全国政务的总汇。西魏、北周废尚书省。隋唐后又恢复尚书省,高颎任尚书左仆射,成为最高行政首长,自此尚书省成为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

  • 南北榜案中朱元璋处死了二十多名官员,具体是怎么回事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科举,历史解密

    虽然历朝历代对科举考试的重视程度和选拔人才的渠道不尽相同,也都对科考进行了创新与改良,但不能否认的是,科考始终是古代文人墨客最主要的出路之一。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明朝的开国皇帝为朱元璋,是一位雄才伟略的人,明朝洪武三年,正式沿用了之前的科举考试。从此规定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优

  • 老来成名的三国将领,此人是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老来成名的三国将领,此人是谁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谈及刘备,相信很多朋友都有不一样的看法,有的人说他很虚伪,靠着眼泪骗了天下,典型的伪君子;有的人说他是真正的枭雄,颠沛流离半生,年过半百的时候,终于开始迎来政治事业的崛起,最终开创了蜀汉政权。当然,我们看待某个人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尤其

  • 川北木偶戏起源于哪里?和现在木偶戏有何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木偶戏,历史解密

    大家对川北木偶戏有多少了解呢?川北木偶戏,始于汉,兴于唐,到宋时就相当盛行了。南充地区的木偶戏有川北大木偶与京木偶,二者都是杖头木偶,此外还有指戏木偶,即被单戏。京木偶较小,川北大木偶较大,京木偶与流行于其它地区的京木偶相同,而川北大木偶则风格别具,颇有特色。川北大木偶身高四尺有余,且表演不受剧种限

  • 古代书生身边总会跟着一个书童 他们是用来做什么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书生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古代书生赶考,为何都要带上一位书童?他们具体有什么作用?从古至今,读书都是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方式,古时候有科举考试,如今有高考,两者都是学习生涯所必须经历的环节。古时候的读书人被人们称为“书生”,现在人们称读书人为“学生”。随着社

  • 古代皇帝口谕到底是什么样的 电视剧演的都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对皇帝口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时候如何判断皇上的口谕是真是假?经常看古装剧的朋友们,想必对“皇帝口谕”这种传令方式见怪不怪,一般就是太监或者大臣通过口头转述的方式,把皇帝的命令下达下去。那么就会有朋友问了,口谕既然是口头转述而来的,万一太监或者传谕的大臣记错了怎么办?

  • 张之洞意外成探花,感恩慈禧却不盲从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张之洞,清朝,历史解密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张之洞这个名字,他曾担任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署理)、军机大臣等职务,是晚清洋务派的代表人物。然而,比较鲜为人知的是,张之洞还有两个比较特殊的身份:一、他是晚清中兴名臣胡林翼(湘军名宿,与曾国藩齐名)唯一的入室弟子,另外他还有两位老师——丁诵先、韩超也不得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