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宣宗李忱演技有多好?装傻36年无人看出,丢进粪坑也面不改色

唐宣宗李忱演技有多好?装傻36年无人看出,丢进粪坑也面不改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44 更新时间:2024/1/26 3:17:43

装疯卖傻36年,一朝称帝高龄上位令人刮目相看,那么唐宣宗李忱为什么要装疯卖傻?这其中究竟有什么缘由?

李忱,唐宪宗李纯的第13子,虽说是唐宪宗的第13个儿子,然而大皇宫里讲究母凭子贵,又何尝不讲究子凭母贵。

李忱的母亲郑氏,原本是唐宪宗的宠妃郭贵妃身边的一个侍女。民间关于李忱的生母,有不少的传闻。

有史记载李忱的生母郑氏,原只是一介草民之女,某一天在集市上逛街时,被一个算命一把手抓住,说她会诞下未来的天子。

好巧不巧,这番话刚好被镇海节度使李锜给听到了,李锜当即就把郑氏带回家,纳做自己的妾室,因为李锜觉得自己就是当皇帝的命。

可没过多久,李锜因为策划谋反,被唐宪宗李纯给抓了起来,家族中所有女眷都抓进宫充当奴仆。而恰巧郑氏被安排给了当时的郭贵妃宫里,也许是郑氏颇有些姿色,或是说算命的预言开始灵验。不知怎么地,唐宪宗就临幸了郑氏这位小小的婢女。

之后郑氏诞下了一位皇子,便是李忱。虽说郑氏诞下了皇子,但并没有母凭子贵受到皇帝的宠爱,而李忱也并没有子凭母贵而被众人看好。反而他很小就知道,自己是母家权势最弱的皇子,所以他收敛锋芒,在这勾心斗角的皇宫中,装疯卖傻来躲避别人对自己的迫害,既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母亲。

但身为皇子,往往身不由己。

李忱身为皇子,从出生起就注定了要卷入皇位争夺的战争,因为生母出身卑微,加上唐宪宗子嗣众多,无权无势的李忱,自然成为了皇宫里其他皇亲欺负的对象。

但李忱自幼便十分聪慧,加上母亲郑氏教导他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所以不如收敛锋芒,表现出一副痴傻的样子,好以此来躲过他们对李忱的戒心。就这样,李忱开始天天在众人面前装疯作傻。

他的两位皇侄儿,唐文宗唐武宗更是有一次,在皇家的宴会上公然捉弄他,完全没有把他这位皇叔放在眼里,宴会上的李忱依然是表现出一副痴呆憨厚的模样。资治通鉴更是记载,众人皆以为李忱不慧是个傻子,可唐武宗却看出了一点端倪。

自古帝王多疑心,他觉得李忱的“痴傻”有点过头,反而像是刻意为之,如果对自己的皇位有觊觎之心,宁可误杀也不能留住这位皇叔。他对这位皇叔的怀疑日渐深刻,并逐渐起了杀心,可是李忱傻名在外,如果就这样杀了他对自己的名声也是不利。

有一日唐武宗命人将李忱捆入永巷,又命人将李忱扔入茅厕粪坑之中,李忱在众目睽睽之下依然装疯卖傻,踉踉跄跄的几近被呛死。这时一位宦官仇公武对唐武宗说,陛下这样对待手足名声一样会受到损害,不如暗中处决。唐武宗觉得这也是个妙计,就交给仇公武去做,没想到仇公武偷偷地将李忱运出城外。原来仇公武看中了李忱的痴傻,认为他将来能被自己控制,作为一个皇室傀。

可是没过多久,唐武宗意外驾崩,彼年33岁。由于诸皇子年幼没有合适人选,于是仇公武便拥护36岁的李忱登上皇位。可谁都没想到的是,这位众人眼中的痴傻了36年的新皇,突然就不傻了。

李忱即位后对朝政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才思敏捷的他,治理江山社稷井井有条,面对群臣正襟危坐言谈有度,毫无昔日里的痴傻模样,令仇公武等众人刮目相看。原来唐宣宗李忱,这36年来并非只是在装傻。

在史记和资治通鉴中所记载的李忱,看似每天装傻子,躲过后宫中的刀光剑影,实际上他背地里却联络朝中被唐武宗打压的官宦集团和翰林院学士,目的就是推翻唐武宗的统治。

李忱以唐太宗为榜样,仔细研读贞观政要,将唐太宗的治国理念和当下国家境况结合起来,实施行之有效的政策,李忱励新改革一系列的措施,使得当时逐渐衰败的唐朝再现盛世景象。

后来的史学家们在政绩方面上,评价唐宣宗李忱与“贞观之治”的唐太宗齐名。而在唐宣宗之后,唐朝又很快进入了衰败并走向灭亡。纵观李忱的一生,前半生的蛰伏隐忍,换来后半生的破茧成蝶,实在是令人惊叹!

论语中有一句话,“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人生在世,荣辱与共,忍常人不能忍,则可得常人不可得。李忱用前半生都在诠释这句话,在别人强大的权势统治下苟活,甚至被扔进粪坑,他依旧用异于常人的容忍,承受了这一切的屈辱。

他在36岁的高龄当上皇帝,执政13年,在位期间将唐朝的政治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正可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能容忍一时的人,也定能成就自己的事业。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武则天之后登基的是哪个皇帝?想知道真相吗,我们一起往下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政治斗争中,无论是作为后宫中的人还是前朝臣子,都需要建立自己的势力,武家当时只是一个没有很多大官的家族,在武则天成为皇后之后,逐渐提拔自己娘家人,武家这个家族渐渐发展壮大起来。在武家的后代中,较为出众的有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与武三思,其中,武承嗣的能力更优秀,在“造神运动”中发挥了特别大的作用,甚至

  • 大明王朝:谭伦劝说海瑞修改供词,海瑞一句话揭开大明朝致命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海瑞二审何茂才,得出了一份比较满意的供词,里面有扳倒严党的证据,也能使得胡宗宪开脱,唯一的缺陷就是涉及到了嘉靖帝。面对赵贞吉和锦衣卫的要求,海瑞仍然不肯修改或重审何茂才,一心要把这份供词上交朝廷,并直接搬出了大明律,凡是更改供词的行为,均为欺君!情况一下子僵持在那里,赵贞吉只得先让大家退下,其后便请

  • 武则天是如何把皇位还给李家的同时又保住武家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百年之后,李武两家不管是谁掌权,最后总有一方会被清算,武则天该如何保全两方?武则天76岁的时候纳张昌宗和张易之,兄弟俩入宫,这背后其实是武则天预谋已久的一招妙棋。当时武则天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她死后到底是把皇位传给武家呢,还是李家呢?其实她也很清楚,如果把皇位传给武家的话,势必会激起超长的动乱

  • 苏轼:转变心态,坦然面对逆境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01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21岁的苏轼和弟弟苏辙出川进京参加科举考试,次年二人同时登科,轰动朝野。父亲苏洵感慨吟诗一首:“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但苏轼此后的人生却因“熙宁变法”与“乌台诗案”变得相当坎坷。先贬湖北黄州,再贬广东惠州,三贬海南儋州

  • 唐朝兴庆宫,李隆基对其宠爱有加,见证了开元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中国古代最为繁盛的朝代之一。唐朝是极其繁盛的一个朝代,在各方面都不断地发展,为了展现唐朝的恢弘气势,宫殿是必不可少的,辉宏的宫殿也能体现出每个朝代的发展。唐朝有三个著名的宫殿群,今天我们要讲的一个就是其中一个,那就是兴庆宫,兴庆宫也称为‘南内’。为什么要讲兴庆宫,也是因为兴庆宫是开创了唐朝开元盛

  • 宋江被毒死时仍有三位梁山好汉手握重兵,为何却无一人为他报仇?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不久后,朝廷赐毒酒给宋江。在宋江死后李逵、吴用等人也相继死去。但是此刻仍有三位梁山好汉手握兵权即大刀关胜、双鞭呼延灼、美髯公朱仝,那为何他们不起义为宋江等人报仇呢?大刀关胜乃关羽的嫡系子孙,在梁山之前担任蒲东巡检。在梁山攻打大名府时,关胜以“安邦定国之策,降兵斩将之才”的美誉对抗梁山。宋江也就是在大

  • 朱棣开创的永乐盛世有的不仅是盛世繁荣,还有鲜血与杀戮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富强起来以后明成祖朱棣又把目光放在了国家统一、领土完整上,他亲自率大军北伐漠北、南讨安南,经过多次战役终将漠北与安南统一,使中华民族的领土没有被分裂。明成祖朱棣剧照明成祖在位时期的大明朝繁荣昌盛、万国来朝,这时大明的子民不知要比晚清时期的百姓自豪多少。后世学者为了表扬与肯定朱棣的功绩,故将朱棣统

  • 唐太宗错杀催生唐代死刑复奏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死刑,并不是一件手起刀落的简单刑罚,而是关系到一条活生生的人命,因此在中国古代就已经给出重视死刑的判罚,所以能被判死刑的十之八九是罪大恶极!从中国汉朝开始,就诞生了死刑复核制度,即死刑必须要得到朝廷中央司法部门的审核,然后再提交给皇帝,当皇帝批准才能生效!在隋朝时期,死刑的复奏达到“三复奏”的程度,

  • 「冷门历史人物科普」明朝司礼监掌印太监魏彬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不是你啦,你走开。序言明武宗年间,有宦官八人,因为都是武宗在东宫时的旧臣,都被重用,号为“八虎”,因为诱导武宗玩乐而饱受争议。其中知名度最高也最高调嚣张的,当属刘瑾;也有一位,不仅推翻了刘瑾,还保全了平叛功臣王守仁,那就是张永。所谓八虎,就是刘瑾、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小编今

  • 唐高祖李渊:因为一个玩笑,差一点丢了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有一次,李渊在国宴上喝醉了,然后看着自己的小表弟独孤怀恩,感慨了一句“弟姑子悉为天子,次当舅子乎?”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你们独孤家女人生的孩子,一个接一个都当上皇帝了,什么时候能轮到你们家男人呢?正所谓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独孤怀恩听了这话,心中立马火冒三丈,这简直是瞧不起我们独孤家族。本就心高气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