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绛县发现明朝皇帝敕谕石碑

绛县发现明朝皇帝敕谕石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976 更新时间:2024/1/18 15:38:45

史月刊》 2008年11期

志善

日前,笔者在绛县博物馆发现一通距今已有499年的皇帝敕谕石碑。

此碑系青石质地,高230厘米,宽92厘米,厚20厘米底座长147厘米,宽92厘米,厚52 厘米。碑上楷体阴刻着明正德皇帝朱厚照山西按察司副使陈凤悟发的敕谕,共192字,内容为

朕惟自古帝治天下者,率以兴学育材为首务。而学校之兴废,人才之盛衰,治道之隆替系焉。此盖以然之,明验也。今特命尔巡视提督山西各府、州、县儒学,尔其钦哉!夫总理一方之学政,是即一方之表率也。然率人以必先正己。尔其务端轨道、严条约、公劝惩,俾为师为弟子者,一崇正学,迪正道,革浮靡之习,笃实之风。庶几储养有素,而待用不乏。斯足以称简任之意。如或因循岁月,绩效弗彰,朕将尔责焉。乐其勖哉。所有合行事,宜申明条示于后,其慎行之,毋忽,故谕。正德四年(编者注∶1509年)十月三十日。

此碑经近500年风雨剥蚀,基本保存完好,它明示山西按察司副使,如在巡视督察中认真负责,成效显著,即可继续留用反之,将严责不贷,对研究当时的儒学教育提供了难得的实物

资料,弥足珍贵。

温馨说明:本平台目的在于集中传递全国各县考古成果,不作为任商业目的,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注明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图文编辑校对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我们将及时纠正修改。谢谢合作!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王安石最经典的10首诗词,全是千古名作,绝对值得一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王安石是北宋的改革家,在北宋太平盛世的背后,他看到了隐藏在背后的危机。 为了改变北宋“外实内虚”、“冗兵”、“冗官”、“冗费”的问题,在宋神宗的支持下,他大刀阔斧地开始了变法。 可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新旧势力的几度拉锯之后,变法失败,而王安石也随着变法几度沉浮。许多人看到王安石在政治上的作为,却常

  • 大明最牛的锦衣卫:权倾天下却不曾陷害一人,一生充满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锦衣卫在锦衣卫中,曾有一人权威比明朝首辅更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代首辅夏言死于其手,张居正与之不能比肩,奸臣严嵩亦不敢与之对立,这个人便是嘉靖朝锦衣卫指挥使陆炳,堪称最强锦衣卫,明朝唯一获取三公兼三孤(太师、太傅、太保合称三公,少师、少傅、少保合称三孤,所有明代除陆炳外,无人兼得)的官员。陆炳(

  • 蔡京是北魏奸臣之最,为何宋徽宗还让他四次出任宋朝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是因为蔡京能投其所好,其次才是蔡京能力出众。北宋时期著名的三大奸臣当中,比起水浒传中记载的高俅而言其他的两位蔡京和童贯似乎名声更臭。但是他能从一介草根百姓一步步做到宰相的位置,并且四次出任其能力可见一斑。一、蔡京投其所好年轻的蔡京是一个颇有才气的孩子。年纪轻轻便中了进士,不仅头脑聪颖,能够见微

  • 真实的宋朝是怎样的,真的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真实的宋朝并不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在赵帝王开辟的时代,宋朝在中国历史中的发展达到了顶峰。中国许多的历史文人说过,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华夏文化,是华夏文明的传承,华夏文明在宋朝被发展壮大。一、 经济飞速发展、老百姓富庶繁荣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发展总体的水平来说,宋朝是所有朝代中发展最好的

  • 明朝朱棣当年能够成功谋反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朱棣这皇位来的可不是理所当然,甚至在他和在世人心里他这皇位来的都有些不堪入目,但是像他这种通过篡权的方式夺得皇位却能成功,是因为什么?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元朝的开朝帝王朱元璋,是因为他仅仅拘泥于眼前的利益而大杀四方,使得那些能攻善战的功臣在后期屈指可数,这才成就了朱棣篡位的成功。一、朱棣在了解他是如

  • 王安石不纳妾,原因只因为史书没有记载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王安石不纳妾的主要原因错综复杂,他也有纳妾的。只是当时身居高位,一些事情不方便在明面上表露出来,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纳妾也是一件情理之中的事情,在封建社会,女子社会地位低下,想要在这个社会中生活下去,或许成为人家的下老婆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一、夫妻同心,恩爱有加王安石和吴氏成亲之后,琴瑟和鸣,毫无

  •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做了什么,导致了王朝的衰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出身贫寒,小时候家中的父母兄弟因饥饿而相继离世,他本人为了生存,曾经做过乞丐,当过和尚。这段苦难经历造就了他后来建立明朝,当上君王后的性格特征。一方面,朱元璋极度溺爱朱家子孙,建立了藩王制度;另一方面,他又极度不相信大臣,通过胡惟庸案,废除了历史上沿用多年的丞相制度。这些都为明王朝最后的衰败

  • 天菁瓷器:景德镇传统陶瓷研究所,当代官窑臻品圣地,引领“御窑”绝世风华!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如今,景德镇的瓷器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在这里有一个独特的窑口,多年来坚持传承正宗皇家御瓷工艺,打造了无数震撼世人的官窑级臻品,它就是鼎鼎有名的景德镇传统陶瓷研究所!御窑再现,绝世技艺景德镇传统陶瓷研究所自2012年成立以来因其超高的制瓷标准收获了业界无数赞誉。它自始至终都秉承着景德镇御窑制瓷的

  • 明朝为什么要天子守国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天子守国门是明朝的特色,这也是很多明粉喜欢明朝的重要原因。那么明朝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明朝第一任守国门的天子是朱棣。朱棣守国门的时候还不是皇帝。后来夺取皇位后就不敢再让别人去守国门了。尤其是北平(北京)。因为北平(北京)是军事重镇,如果守将兵力太少,就难以抵挡蒙古骑兵的兵锋。如果兵力太多就会威胁中央。

  • 古代名人智慧:郑成功出敌不备收台湾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南明永历十五年,郑成功率将领百员,水陆士卒二万,乘大小战船百余艘,向台湾进发,欲收复被荷兰人占领的台湾。到台湾外围海岛鹿耳门,便停船结成水寨,派人侦察。侦察人员化装成渔民,驾着小船,混进出海回归的渔船中,来到台湾岛上。趁夜色察看禾寮港(今台湾台南)地形和防守情况。只见明碉暗堡,防守严密,并在海边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