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月刊》 2008年11期
张志善
日前,笔者在绛县博物馆发现一通距今已有499年的皇帝敕谕石碑。
此碑系青石质地,高230厘米,宽92厘米,厚20厘米底座长147厘米,宽92厘米,厚52 厘米。碑上楷体阴刻着明正德皇帝朱厚照向山西按察司副使陈凤悟发的敕谕,共192字,内容为
朕惟自古帝王治天下者,率以兴学育材为首务。而学校之兴废,人才之盛衰,治道之隆替系焉。此盖以然之,明验也。今特命尔巡视提督山西各府、州、县儒学,尔其钦哉!夫总理一方之学政,是即一方之表率也。然率人以必先正己。尔其务端轨道、严条约、公劝惩,俾为师为弟子者,一崇正学,迪正道,革浮靡之习,振笃实之风。庶几储养有素,而待用不乏。斯足以称简任之意。如或因循岁月,绩效弗彰,朕将尔责焉。乐其勖哉。所有合行事,宜申明条示于后,其慎行之,毋忽,故谕。正德四年(编者注∶1509年)十月三十日。
此碑经近500年风雨剥蚀,基本保存完好,它明示山西按察司副使,如在巡视督察中认真负责,成效显著,即可继续留用反之,将严责不贷,对研究当时的儒学教育提供了难得的实物
资料,弥足珍贵。
温馨说明:本平台目的在于集中传递全国各县考古成果,不作为任何商业目的,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注明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图文编辑校对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我们将及时纠正修改。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