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天菁瓷器:景德镇传统陶瓷研究所,当代官窑臻品圣地,引领“御窑”绝世风华!

天菁瓷器:景德镇传统陶瓷研究所,当代官窑臻品圣地,引领“御窑”绝世风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863 更新时间:2024/2/7 16:42:13

如今,景德镇的瓷器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在这里有一个独特的窑口,多年来坚持传承正宗皇家御瓷工艺,打造了无数震撼世人的官窑级臻品,它就是鼎鼎有名的景德镇传统陶瓷研究所

御窑再现,绝世技艺

景德镇传统陶瓷研究所自2012年成立以来因其超高的制瓷标准收获了业界无数赞誉。它自始至终都秉承着景德镇御窑制瓷的传统工艺,在瓷器制作上务求精致细腻,从原材料到制作工艺,均为顶尖,力求以御瓷技艺重现明清官窑制瓷的巅峰成就

景德镇传统陶瓷研究所坚持以传承皇家御瓷工艺为使命,不仅对传统技艺如粉彩、料胎画珐琅等技艺进行了复原,而且在此基础上不断传承创新,在当代社会重现了官窑御瓷的辉煌荣耀

人才济济,争奇斗艳

景德镇传统陶瓷研究所历经十年的传承发展,目前已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陶瓷工艺大师、省市级非物质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统陶研所与众多手艺匠人在继承传统古法制瓷的基础上,共同挖掘千年瓷都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

传统陶瓷研究所的发展规模与所作陶瓷艺术水准都堪称突飞猛进,其中主要以当代景德镇极具实力名气的陶瓷工艺大师和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80余位大师为主要力量副研究员以上职称瓷艺家共39人,院士7人,研究员15人,副研究员17人;创作委员团队40余人,这其中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8人。

其作品涵盖历代复烧官窑瓷器、传统文人瓷画、经典实用瓷器及文创藏品等领域,具有极高的历史、审美和收藏价值。截至目前,瓷艺家荣获国内金奖186枚,290余件作品被国内博物馆收藏

“当代御窑师”,传承制瓷绝技

景德镇传统陶瓷研究所既为御瓷研究代表,便少不了官窑大师的领衔创作,作为明清官窑元素的传承人之一,景德镇传统陶瓷研究所的所长,文彬】大师始终秉承着研究所传承与创新的制瓷理念,精益求精的对待每一件瓷器制作,多年瓷艺积淀,技法已到至臻之境

张文彬,1964年生,17岁入陶瓷行,专攻传统陶瓷的研究、创作和经营,至今已40余载。现任景德镇传统陶瓷研究所的所长。

正统的皇家御窑制瓷标准

张文彬老师擅长粉彩瓷板画,秉承“传承与创新”的制瓷理念,通过对相关古籍典册的查阅,恢复和重现了许多失传多年的御窑制瓷绝技与秘方。其粉彩作品在业界的口碑是——画面色彩、纹路细致精美,工艺水平成熟,更具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寓意。作品入选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工艺美术馆承办的“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

珐琅料胎——失传已久的制瓷绝技

料胎画珐琅,是清代宫廷独有的一项绝技,然而失传已久。御瓷坊根据清朝造办处的配方及资料,历时数年,重现这一绝技。张文彬便是当年御瓷坊的艺术总监。珐琅器见三种材质:铜、瓷、料胎,难度依次递增,可见料胎画珐琅的难度之高。料胎因其质地特殊性,绘制不易,极其考验画功。同时,料胎与珐琅熔点相近,难以烧制,温度掌控非常严格,仅5度之差,就会导致料胎融化或珐琅失色,这项高难的烧制技术,目前全国仅有不到10人可制作料胎珐琅,张文彬即为其中之一。

巅峰御瓷,盛世臻宝

经过十余年的积淀,景德镇传统陶瓷研究所突破了无数制瓷难关,在传统粉彩、珐琅彩、陶瓷书法、皇家御瓷复原等方面取得了辉煌夺目的成就,缔造了无数盛世臻宝!在制瓷方面,名师名匠们不计成本、追求完美,以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态度,以卓绝的技艺,力求打造更多彰显御瓷风范、体现皇家奢华富贵的精品美瓷。也恰恰是在这种千锤百炼、精雕细琢的钻研之下,景德镇传统陶瓷研究所才能积淀愈深,让官窑作品品质可与古代御瓷相媲美!

名不虚传,不负盛赞

景德镇传统陶瓷研究所的作品涵盖历代复烧官窑瓷器、传统文人瓷画、经典实用瓷器及文创藏品等领域,具有极高的历史、审美和收藏价值。截至目前,瓷艺家荣获国内金奖186枚,290余件作品被国内博物馆收藏。研究院成立以来,先后出版了《瓷国明珠》《瓷书心画》《瓷上婵娟》等画册,成功举办了数十次不同形式的艺术交流活动,为推动粉彩陶瓷艺术的推广传播可谓不余遗力

景德镇当今瓷坛泰斗锡良称赞研究院是“当代粉彩官窑”;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原所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赖德全称研究院“御窑技艺,粉彩巅峰”;老院长已故著名陶瓷美术家王隆夫称研究院“瓷国明珠”……

在陶瓷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景德镇传统陶瓷研究所抱着让中国陶瓷再度崛起的信念,在御窑瓷技方面深化钻研,让陶瓷工匠的智慧造福当代,更是将陶瓷业的发展推动到更高的维度

喜欢瓷器的瓷友,可来公众号“天菁陶瓷工坊”一起交流~!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为什么要天子守国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天子守国门是明朝的特色,这也是很多明粉喜欢明朝的重要原因。那么明朝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明朝第一任守国门的天子是朱棣。朱棣守国门的时候还不是皇帝。后来夺取皇位后就不敢再让别人去守国门了。尤其是北平(北京)。因为北平(北京)是军事重镇,如果守将兵力太少,就难以抵挡蒙古骑兵的兵锋。如果兵力太多就会威胁中央。

  • 古代名人智慧:郑成功出敌不备收台湾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南明永历十五年,郑成功率将领百员,水陆士卒二万,乘大小战船百余艘,向台湾进发,欲收复被荷兰人占领的台湾。到台湾外围海岛鹿耳门,便停船结成水寨,派人侦察。侦察人员化装成渔民,驾着小船,混进出海回归的渔船中,来到台湾岛上。趁夜色察看禾寮港(今台湾台南)地形和防守情况。只见明碉暗堡,防守严密,并在海边布置

  • 转载: 蔡京和蔡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宋四家的蔡襄,时常有好事者故弄玄虚,说些原是蔡京被顶换的段子,以博人耳目。然而果真如此么?古人都单以人论书么?恐怕未必如此! 蔡京自称是蔡襄的族弟,曾学书于蔡襄。其幼子蔡絛说:“鲁公(蔡京)始同叔父文正公(蔡卞)授笔法于伯父君谟。既登第,调钱塘尉。时东坡公适倅钱塘,因相与学徐季海。……未几弃去

  • 名妓李师师:没有为宋徽宗守身如玉,面对金兵却能以死抗争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常回家看看投稿 为繁荣、弘扬传统文化, 欢迎向《趙氏宗亲》微信号投稿。联络微信858620059! 出品 | 趙氏宗亲(ID:zhaoshizongqin)编辑 | 趙英雄最早看到李师师的故事,是在冯梦龙所编著的《情史》中。后来看《水浒传》,也出现了这位奇女子的身影。据说李师师本姓王,父亲王寅在京城

  • 老人自称朱元璋后人,自愿上交守护600年的画像,专家鉴定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常回家看看投稿 为繁荣、弘扬传统文化, 欢迎向《趙氏宗亲》微信号投稿。联络微信858620059! 出品 | 趙氏宗亲(ID:zhaoshizongqin)编辑 | 趙英雄在中国上下5000年的历史长河当中,有过许多封建王朝。这些王朝不断的更替,不断的更迭。每一次王朝的后面和新王朝的建立,都是要经过

  • 宋太祖赵匡胤的忧虑与奋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常回家看看投稿 为繁荣、弘扬传统文化, 欢迎向《趙氏宗亲》微信号投稿。联络微信858620059! 出品 | 趙氏宗亲(ID:zhaoshizongqin)编辑 | 趙英雄中国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他个人的性格和气质,其实对这个王朝影响是非常大的。也是我们现在讲的,原生家庭的这样一个影响。宋太祖赵匡胤

  • 对东方市北宋“镇州故城”遗址的再思考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不仅海南,甚至在北宋徽宗时代,朝廷对王道祖,拓疆开土的政绩,被当成邀宠,而在大观四年(1110年)蔡京被罢相后,继任宰相张商英追究了王祖道在广西时以“妄言拓地”的罪行,追贬他为“昭信军节度副使”。政和元年(1111年),张商英被罢,蔡京回朝,重获“太师”身份,又恢复了王祖道的名誉,只是他所创立的州县

  • 揭秘宋朝弱而不亡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宋朝是一个神奇的朝代,它算不上是一个大一统的朝代。但是,它却在强敌环伺的环境中顽强地生存了下来。甚至打破了王朝过不了三百年的记录。即使是从蒙古人的视角来看,宋朝也是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看似弱小的宋朝“弱而不亡”呢?宋朝的前身是郭威建立的后周政权。其本质上还是唐朝藩镇的延续。它具

  • 原创《尚食》:终于有一部影视剧为锦衣卫正名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在最近热播的《尚食》里面也出现了锦衣卫的角色,在这部剧中,由演员王一哲扮演的游一帆就是一名锦衣卫,也许是由于演员的扮相问题,在他刚出场的时候,很多人并没有马上反应过来这是锦衣卫,而是觉得他应该出自于东厂。随着剧情的发展,大家知道了游一帆出场的时候应该是锦衣卫中的二号人物,在历史上锦衣卫的前身是朱元璋

  • 清代官窑图鉴-松石地珐琅彩花蝶纹琮式瓶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物件名称:清代 松石地珐琅彩花蝶纹琮式瓶物件规格:高:19cm 口径:6.4cm 底径:7.8cm物件来源:中国台湾琮式瓶最早出现于南宋,仿自良渚文化玉琮造型,玉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形玉器,为我国古代的重要礼器之一。《周礼·春官·大宗伯》中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