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安石最经典的10首诗词,全是千古名作,绝对值得一读!

王安石最经典的10首诗词,全是千古名作,绝对值得一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061 更新时间:2024/3/12 4:14:13

王安石是北宋的改革家,在北宋太平盛世的背后,他看到了隐藏在背后的危机。

为了改变北宋“外实内虚”、“冗兵”、“冗官”、“冗费”的问题,在宋神宗的支持下,他大刀阔斧地开始了变法。

可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新旧势力的几度拉锯之后,变法失败,而王安石也随着变法几度沉浮。

许多人看到王安石在政治上的作为,却常常忽视了他在文学上的才华。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王安石最经典的十首诗词,见证王安石出众的才华。

1、最绝妙创意的诗: 《泊船瓜洲》

《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因为一个“绿”字,王安石流传千古。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成为千古名句,南宋许顗《彦周诗话》: 超然迈伦,能追逐李杜陶谢。

王安石是一个讲究修辞炼字的人,据说写这首诗时,“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改了十几个字,从 “到”、“过”、“入”、“满”等十几个字,最后才定为“绿”字。

王安石的心血没有白费,方有了这首千古名作,“绿”字的使用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讲究修辞炼字的范例。

更多时候,佳作不是天才而就,而是不断尝试出来的。

2、最喜悦欢乐的诗:《元日》

《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069年,王安石被拜参知政事,宋神宗让他主持变法。

踌躇满志的王安石在新年到来时,更感喜悦,于是写作此诗。

新年来了,千家万户都摘下旧的桃符,换上新的桃符,像极了王安石心中对变法的期待。

他期待新法走进千家万户,替代旧法,人人眉开眼笑。

全诗喜悦而欢乐,充满了王安石对新法实施的美好希望。

我越来越相信,创造美好的代价是:努力、失望以及毅力。首先是疼痛,然后才是欢乐。

3、最深致悠远的诗: 《梅花》

《 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在文学史上,梅花早已成为傲然不屈、品行高洁的代表。

熙宁九年,王安石被罢相,心灰意冷地他,退居钟山。当他看到梅花傲雪而开时,像极了孤独自持的自己。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王安石用梅花吐露心声,即使自己陷入艰难苦痛之中,依然不改心中志向,一如梅花,凌寒独自开,坚持着自我。

梅花的清幽独香,就是王安石内心最真实的写照。

精神的顶天立地,才是自己给生命最好的善待。

4、最雄浑苍凉的怀古词: 《桂枝香·金陵怀古》

《 桂枝香·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金陵曾为六朝古都,先后六个王朝在此建都,到宋朝时,这里灯火万家,一派繁荣景象。

王安石总能在繁华后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金陵确实繁华,王安石也为之折服,他说:画船如同在淡云中浮游,白鹭好像在银河里飞舞,丹青妙笔也难描画这壮美风光。

可他也深知,在繁华过后,金陵又经历了王朝覆灭后的颓败。

怀古是因为伤今,王安石是在提示北宋统治者,居安思危,勿沉迷于纸醉金迷,而忘了深藏其中的危机。

只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才能在危机来临时从容以对。

5、最具有哲理的诗:《 登飞来峰》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三十岁,正值壮年,抱负不凡,当他登上飞来峰时,写下这首壮怀之作。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这首诗没有过多的写眼前之景,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反映了作者高瞻远瞩,胸怀宽阔,不畏困难,勇于改革的豪迈气魄和坚强意志。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成为许多人的座右铭,激励着无数人奋勇前行。

相信自己会变得更勇敢坚定,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跨过自我,不要退缩,勇往直前。坚持做对的事,成为自己,终会达成目标。

6、观点最独特的诗: 《叠题乌江亭》

《 叠题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垓下,被杀身亡。围绕着项羽究竟要不要过江东,世人争论了千年。

杜牧曾题诗: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认为江东子弟能力出众,卷土重来,胜负还未可知。

可王安石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说: 上百次的征战使壮士疲劳、士气低落,中原之战的失败之势再难挽回。虽然江东子弟现在仍在,但他们是否还愿意跟楚霸王卷土重来?

同一件事情,有人看到希望,有人看到失望。不管是哪一种,都有其合理性。

一个成熟的人,是同时拥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还能正常做事的人。

7、最耳目一新的诗:《明妃曲二首·其一》

《 明妃曲二首 ·其一 》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这首诗被称为是咏王昭君最好的诗。王昭君,是中国历史上获得后人同情最多的女子。

人们同情王昭君,她离开家乡,远赴塞外,人生悲苦。

可是王安石却一反此前人们写到王昭君时就表达同情的惯例, 反而指出在塞外还有可能过得更幸福,得出“人生失意无南北”的结论,令人耳目一新。

汉武帝的皇后阿娇就是一个例子,失宠后被打入冷宫,从此过着暗无天日的日子。昭君如果留在宫廷,也不一定会获得幸福。

出塞,不出塞。皇后,或是妃子。人生都不免失意。世上总有比你得意的人 ,也总有比你失意的人。不论处在哪里,感受是你自己定的。

8、最清静幽雅的诗: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

《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 》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王安石被罢相后,住在金陵半山园,这一天,他去拜访一位朋友,在朋友家中的墙上写下这首清幽的诗。

来到友人家中,他看到这样一幅画面: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成垄,猜想都是主人亲手栽种的。

走到庭院外,只见一条小河护卫环绕着园田,将绿苗紧紧环绕;两座青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来绿色。

“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化静为动,显得自然化境既生机勃勃又清静幽雅,诗人以神来之笔,留下千古传诵的名句。

微风吹拂掀起层层粼粼的水波,恰似一幅山明水秀的美丽画卷,有世外桃源之意。

9、最春风得意的咏史词:《 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 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

一为钓叟一耕佣。

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

兴王只在谈笑中。

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王安石早立大志,要致君舜,但长期不得重用。直到宋神宗即位,他才有了类似“汤武相逢”的机会,可以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这首词当作于作者任宰相之时,可能是推行新法取得初步成功时的作品。

王安石在歌颂伊、吕的不朽功业的背后,伊、吕的遭适明主和建立功业对于王安石来说,是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他从中受到了鼓舞,增强了推行变法的决心和勇气。

清·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卷一:至王荆公《浪淘沙》云:“伊吕两衰翁谁与争功”,则隐然欲与争雄矣。……后世以经济自负者,当以公为鉴。

当心中的大志有机会实现时,你一定比王安石更激动。

10、最空灵婉丽的词:《千秋岁引·秋景》

《千秋岁引·秋景》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楚台风,庾楼月,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可惜风流总闲却!当初漫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梦阑时,酒醒后,思量着。

这首词没有《桂枝香》的豪雄慷慨,也没有《浪淘沙令》的踌躇满志。

全词采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情真心切、恻恻动人、空灵婉曲地反映了作者积极的人生中的另一面,抒发了功名误身、及时退隐的的慨叹。

作为一代风云人物的政治家,王安石也并未摆脱旧时知识分子的矛盾心理: 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两者中间徘徊。他一面以雄才大略、执拗果断著称于史册;另一面,激烈的政治漩涡中也时时泛起激流勇退、功名误身的感慨。

这首小词便是他后一方面思想的表露。无怪明代的杨慎说: “大有感慨,大有见道语。”

没有什么比宁静更能历练心性,没有什么比放下更能颐养精神。报曾经以释怀,送未来以浅笑,用出世心看千帆过尽,用入世心迎万木盛开。

在文学史上,王安石的政治家身份相较于文学家的身份,更加突出。

在王安石的诗词中,我们可见他的宏图壮志,可见他的失意悲凉。

众所周知,熙宁变法最终还是失败了,可王安石却不后悔,已经努力过了,无愧自己。

王安石的事例告诉我们 ,人还是要有梦想的,因为这样,才会有一个沸腾的人生。

--end--

版权声明: 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责编

投稿信箱:tg@weizy.cn(欢迎您原创投稿)

古诗词文苑

ID:songciba

介绍:聆听文人故事,品读诗词之美,于醉美的文字中,体味人生百态!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大明最牛的锦衣卫:权倾天下却不曾陷害一人,一生充满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锦衣卫在锦衣卫中,曾有一人权威比明朝首辅更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代首辅夏言死于其手,张居正与之不能比肩,奸臣严嵩亦不敢与之对立,这个人便是嘉靖朝锦衣卫指挥使陆炳,堪称最强锦衣卫,明朝唯一获取三公兼三孤(太师、太傅、太保合称三公,少师、少傅、少保合称三孤,所有明代除陆炳外,无人兼得)的官员。陆炳(

  • 蔡京是北魏奸臣之最,为何宋徽宗还让他四次出任宋朝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是因为蔡京能投其所好,其次才是蔡京能力出众。北宋时期著名的三大奸臣当中,比起水浒传中记载的高俅而言其他的两位蔡京和童贯似乎名声更臭。但是他能从一介草根百姓一步步做到宰相的位置,并且四次出任其能力可见一斑。一、蔡京投其所好年轻的蔡京是一个颇有才气的孩子。年纪轻轻便中了进士,不仅头脑聪颖,能够见微

  • 真实的宋朝是怎样的,真的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真实的宋朝并不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在赵帝王开辟的时代,宋朝在中国历史中的发展达到了顶峰。中国许多的历史文人说过,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华夏文化,是华夏文明的传承,华夏文明在宋朝被发展壮大。一、 经济飞速发展、老百姓富庶繁荣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发展总体的水平来说,宋朝是所有朝代中发展最好的

  • 明朝朱棣当年能够成功谋反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朱棣这皇位来的可不是理所当然,甚至在他和在世人心里他这皇位来的都有些不堪入目,但是像他这种通过篡权的方式夺得皇位却能成功,是因为什么?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元朝的开朝帝王朱元璋,是因为他仅仅拘泥于眼前的利益而大杀四方,使得那些能攻善战的功臣在后期屈指可数,这才成就了朱棣篡位的成功。一、朱棣在了解他是如

  • 王安石不纳妾,原因只因为史书没有记载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王安石不纳妾的主要原因错综复杂,他也有纳妾的。只是当时身居高位,一些事情不方便在明面上表露出来,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纳妾也是一件情理之中的事情,在封建社会,女子社会地位低下,想要在这个社会中生活下去,或许成为人家的下老婆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一、夫妻同心,恩爱有加王安石和吴氏成亲之后,琴瑟和鸣,毫无

  •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做了什么,导致了王朝的衰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出身贫寒,小时候家中的父母兄弟因饥饿而相继离世,他本人为了生存,曾经做过乞丐,当过和尚。这段苦难经历造就了他后来建立明朝,当上君王后的性格特征。一方面,朱元璋极度溺爱朱家子孙,建立了藩王制度;另一方面,他又极度不相信大臣,通过胡惟庸案,废除了历史上沿用多年的丞相制度。这些都为明王朝最后的衰败

  • 天菁瓷器:景德镇传统陶瓷研究所,当代官窑臻品圣地,引领“御窑”绝世风华!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如今,景德镇的瓷器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在这里有一个独特的窑口,多年来坚持传承正宗皇家御瓷工艺,打造了无数震撼世人的官窑级臻品,它就是鼎鼎有名的景德镇传统陶瓷研究所!御窑再现,绝世技艺景德镇传统陶瓷研究所自2012年成立以来因其超高的制瓷标准收获了业界无数赞誉。它自始至终都秉承着景德镇御窑制瓷的

  • 明朝为什么要天子守国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天子守国门是明朝的特色,这也是很多明粉喜欢明朝的重要原因。那么明朝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明朝第一任守国门的天子是朱棣。朱棣守国门的时候还不是皇帝。后来夺取皇位后就不敢再让别人去守国门了。尤其是北平(北京)。因为北平(北京)是军事重镇,如果守将兵力太少,就难以抵挡蒙古骑兵的兵锋。如果兵力太多就会威胁中央。

  • 古代名人智慧:郑成功出敌不备收台湾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南明永历十五年,郑成功率将领百员,水陆士卒二万,乘大小战船百余艘,向台湾进发,欲收复被荷兰人占领的台湾。到台湾外围海岛鹿耳门,便停船结成水寨,派人侦察。侦察人员化装成渔民,驾着小船,混进出海回归的渔船中,来到台湾岛上。趁夜色察看禾寮港(今台湾台南)地形和防守情况。只见明碉暗堡,防守严密,并在海边布置

  • 转载: 蔡京和蔡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宋四家的蔡襄,时常有好事者故弄玄虚,说些原是蔡京被顶换的段子,以博人耳目。然而果真如此么?古人都单以人论书么?恐怕未必如此! 蔡京自称是蔡襄的族弟,曾学书于蔡襄。其幼子蔡絛说:“鲁公(蔡京)始同叔父文正公(蔡卞)授笔法于伯父君谟。既登第,调钱塘尉。时东坡公适倅钱塘,因相与学徐季海。……未几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