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史之乱中为什么唐朝北方的军队有好日子不过,要和安禄山造反?

安史之乱中为什么唐朝北方的军队有好日子不过,要和安禄山造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933 更新时间:2024/4/2 4:48:29

一、募兵制造成的军事体系与中央朝廷的脱离,军阀本质的形成。

二、胡人被汉人统治多年,当失去了文治武功齐全的皇帝镇压时,胡人的侵略属性再次爆发。

自宋代以来,关于安史之乱的爆发根源,募兵制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

其实募兵制未必是不好的,若是在战争时期,一致对外的情况下,募兵制所打造出来的军队战斗力更强,因为军人职业化了,未必会比府兵制更差,而府兵制,就是关陇集团统治中原的一种强大制度,自西魏以来,中原政权高度的战斗力,就是来自于此。

府兵制的组成很简单,各级统领不细讲,阶级并不复杂,特点是在于府兵制之下,中央对士卒的控制能力和价值观的灌输。

府兵制之下,士兵既是农夫,也是士兵,具体是什么,要看是在打仗还是和平盛世。

而这样制度下的士兵,要经常到“府”去报道,再具体一点,中央朝廷会不定时地下达命令,以保证士兵们内心对中央政府的忠诚。

所以府兵制时代,没有军阀的趁虚而入,士兵们的凝聚力也很强。

不过再好的制度,一旦失去了外部压力,都会变质。

府兵制并非永恒安全的,一旦常年没有战事,士兵们的战斗力会退化,价值甚至都会受到影响,其实这个问题,开元年间已经暴露无疑了,这也是“募兵制”形成的根源。

而募兵制,就很简单了,那就是中央朝廷给予地方节度使权力,让他们自行“募集”士兵,这些士兵就成为了职业化的存在,若是让他们背诵爱国诗词,他们可能一概不懂,他们只知道,给钱就能卖命。

最致命的还不是这个,而是唐玄宗彻底放开了地方的“军政财”权限,让地方节度使自治地方,朝廷对其的约束极少,如同虚设,唐玄宗敢这样干,还是因为哥舒翰高仙芝等人给予他的错觉,胡人很忠诚于汉人,可问题是,安禄山不是这类人。

唐玄宗的自信,让安禄山有了可乘之机。

如果安禄山是真的忠诚,那么他自然会以三镇的财富来为大唐招募军队,而后灌输爱国爱皇帝的观念,并且任劳任怨地为唐玄宗守卫边疆,可安禄山真的这样做的话,他图啥?

安禄山自己都深思熟虑过,他这样做,没什么好处捞得着,他祖上不是什么凌烟阁功臣,没受过唐朝皇帝的恩赐,他没有必要保持忠诚,既然唐玄宗自己作死,他也不能放过这个机会。

然后安禄山,就拿着当地的税收,开始养“私兵”。

彼时唐朝已经征服内外,以前李世民时代,是因为有大敌环绕,士兵们自觉形成团结的使命感和凝聚力,可问题来了,当敌人都成为了自己人,这种大融合的背后,注定又是一场关系的轮回,正如那句: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无法发展,那就是内卷,安禄山招募的私兵们,也是这样类型的人物,他们没有什么国恨家仇,纯粹就是找工作,成为了节度使士兵,要是下令起兵造反,拿多一点工资,这好像也不是不行。

安禄山讨好唐玄宗,讨好李林甫,刚刚好,又是唐玄宗玩帝王心术打击能臣的阶段,安禄山就拿着节度使所可以收集起来的粮食和财富来招募军队,而安禄山是什么人?

他就是胡人,拉拢的首先也是胡人。

不过大唐还有一个诡异的地方在于,唐太宗所定下的民族策略,一部分胡人和汉人的地位是相等的,奴隶地位的仅仅是昆仑奴还有少部分人数极少的胡人部落罢了,这就导致了,在大唐国内,有一些汉人,混得不如胡人。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与其说安禄山拉拢的是胡人,更不如说,安禄山拉拢的,乃是在大唐不得意的人,从士兵到将领,不得意的人聚成一个集团,他们有汉人,有胡人,谁给奶吃谁就是娘,因此忠诚于安禄山。

强大的帝国内卷,造成这种现象是必然的,因为开元盛世,本质上也是一个国家财富利益已经均分的局面了,武则天打击门阀,扶持士卒,但是随着国家发展,有能力的人又自觉形成门阀,有门阀就会有不公,有不公,就会有暴动。

所以募兵制本身并不是错,错在于唐玄宗的疏忽,甚至说唐玄宗作死,不知道唐玄宗是打心底里信得过安禄山,还是年纪大反应慢了,竟敢把军政财大权都给一个地方节度使,这就是把刀子放人家手上,赌人家捅不捅他。

再者来说,也别把跟着安禄山造反的军队看作是跟着大唐吃香喝辣的军队,他们都是一群社会失败的人,正是因为跟着大唐混没前途,这才造反的,如果所有胡人都像哥舒翰、高仙芝等人一样被汉人敬重,他们为什么要造反?

说完了募兵制,再将第二个维度,“胡汉”纷争的延续。

胡汉纷争,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话题了。

南北朝时期,胡汉大交融,让胡汉矛盾逐渐缓解,甚至胡汉融合,胡人和汉人,经过一两个世纪的交融,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了。

所以宇文泰缔造了一个胡汉融合的利益集团,而后集团内部又通婚,这就导致了,隋唐这两个汉人皇朝,多多少少又有点草原混血。

但胡汉矛盾消失了吗?

并没有。

在大唐,胡汉应该如此区分。

被汉化过的胡人,其实就是汉人,而没有被汉化过的,南北朝时代以来的“草原原住民”,他们才是正儿八经的胡人。

安禄山掀起安史之乱,哪一个民族跟风跟得最凶?

那就是一直跟大唐都有摩擦的契丹民族,那个时候,契丹还是部落社会,没有耶律阿保机,没有什么汉化,虽然不至于茹毛饮血,但是野性很强,和高仙芝这一些出口成章的胡人比,简直是两个世界的物种。

武则天屠杀大唐皇室的时候,契丹人就进攻过大唐,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太宗手下悍将如云,第二梯次的侯君集都能长途跋涉灭国打仗,当时的大唐是很可怕的,无人不服,这种臣服,有着打心底里的,也有一些是表里不一的。

唐太宗尽了最大的努力,也就是改革国内制度,容纳胡人来大唐内部读书、经商、生活,却没有发展基建和地方机构到胡人的地盘,这就导致了有一些胡人走出去后,再也不回来了,而留在当地的胡人,一直都是很落后的状态。

随着唐太宗逝去,唐高宗皇权旁落,武则天又搞内部瓦解,那些没有受过大唐恩赐的胡人开始蠢蠢欲动,因为他们的环境一样很差,天冷死人,开春淹人,有上顿没下顿,中原的富庶,他们也很向往。

所以这种命运就重复了,匈奴为什么进攻中原,五胡为什么乱华,他们就是同样的理由,进攻大唐,草原民族很多时候并不是版图欲望太强盛,是真的为了找一个温暖的地方活下去。

刚刚好的是,大唐此时正是一个盛世昏君的状态,唐玄宗沉醉在自己的盛世大业中,不可自拔,开始变得昏庸,这个期间,汉人和胡人的冲突升级,胡人的利益被一再侵占,这种胡汉的矛盾已经到达了极点。

安史之乱爆发的导火索就是安禄山看出了唐玄宗的昏庸,他换位思考,大唐此时完全是一个骨肉分离的状态,大唐的肉,饱满让人垂延欲滴,而大唐的骨,也就是唐玄宗、此时已经不再紧贴着肉,只要安禄山取代唐玄宗成为骨,那么盛世他也能拥有。

开元盛世,越到后期,就因为唐玄宗对一众能臣的排斥开始变得没有核心竞争力了,唐玄宗不是唐太宗那样的人物,文治武功让万族信服,让游牧酋长自愿为李世民自杀殉葬,唐玄宗集合了以前亡国之君的特点,也创造出了专属于他的特点。

因此,范阳骑兵,二十万的游牧部众完成集结,震惊世人的叛乱,不是没有前因后果的,假若唐玄宗不松懈于天下,又怎么可能给了安禄山可乘之机呢。

事实上,安史之乱后,便是割据的局面,整一个大唐中后期,就是文臣武将忠诚度不断下降的一个过程,一直到五代前夕,大唐皇帝的威严威望正式用尽。

安禄山也没想到,自己能够起兵,本质上是社会和思想的巨变,关系的巨变,唐玄宗守不住的,他更加守不住,大唐被分裂,不是他安禄山看准了唐玄宗昏庸,想要取而代之的偶然结果,而是大唐发展到这一步,总会有打破阶级壁垒的人群崛起的结果。

而从社会的发展来讲,安史之乱又是合理的。

正如生物不能没有代谢,周期一到,新的会来,旧的消失,这是恒常的规律,大唐盛世不可能福泽每一个人,也不可能满足每一个人的欲望,只要是欲望和得到不匹配,那么就会有战乱。

假若安禄山和郭子仪一样,只做一个忠诚的节度使,如此便满足了,那么游牧民族只待在自己的草原上休养生息,那么这一切不都是不会发生了吗?

可若真的如此,社会便不会进步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安史之乱中,安禄山只有三镇兵马,唐玄宗为何被逼得狼狈不堪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莫属,唐朝的出现,也将封建时期的经济和文化带向了高潮,但是安史之乱出现之后,盛唐的荣光不在,唐朝逐渐由盛转衰,那么仅仅只有三镇兵马的安禄山,为什么能够将唐玄宗逼迫得狼狈不堪,甚至于弃城携带着一家妻小逃跑呢?公元755年,一路受到唐玄宗的扶持,并且是杨贵妃干儿子的安禄山突然之间起兵谋反,他打的唐玄

  • 安史之乱8年过后,唐朝凭什么还能延续150年左右?实力决定成败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令人奇怪的是,8年的安史之乱,都快把唐朝给折腾完了,洛阳和长安都被叛军攻克了。这么个局面之下,为啥唐朝还能坚持150多年时间呢?是割据的藩镇们太废?还是唐朝的皇帝们命太好?其实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一、从不同时期的诗歌,我们就能看得出唐朝的不同状态。初唐的时候,唐朝刚刚创业成功,那些个文人们意气风发,

  • 安史之乱的爆发是必然的,但安史之乱的失败也是必然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爆发虽然突然,但绝非骤然发生,这是长期的日积月累的矛盾的爆发,说白了就是寒门下层官僚阶层与高层士族之间的博弈,这也是为何安禄山麾下基本上都寒门子弟。这也是安禄山造反第一年就死了, 安史之乱却还是打了八年的原因。虽然唐朝实行科举,大力扶持庶族,但作为新兴的政治力量,寒门庶族在中央

  • 北洋政府时期的内阁制度及历届内阁成员一览表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内阁制以国务院和各部为国家的政行中枢。内阁总理或国务院总理,由总统提名,国会同意后任命。而各部总长由总理提名,经国会同意由大总统任命,内阁总理和各部总长同为国务员,未有特殊权力,凡事与各总长共同负责。各部事宜均须有总理副署才能生效,而各总长只对本部各项事宜有副署权,从这点上说,总理又居国务院首领地位

  • 《大红灯笼高高挂》《鸦片战争》编剧倪震去世,享寿84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公开资料显示,倪震,男,1938年7月生于上海,江苏吴县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员、理事。 1966年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毕业。1980年起在北京电影学院任教。1986年任理论研究室主任。1994年任教授。教学方面,主要开设的课程有:《电影造型》、《电影叙事》、

  • 安史之乱的黑锅,杨玉环背负千年,如此大罪为何会推给一个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事实上,如果你看过《新唐书》、《旧唐书》就会发现,这两本正史在很多细节上有很大的不同,例如《新唐书》记载唐玄宗抢儿媳,书中描述了杨玉环最初为寿王妃,后来被唐玄宗送入道观,最后成为自己的妃子,而《旧唐书》只是记载武惠妃去世后,有人知道杨玉环貌美,推荐给了唐玄宗,后来唐玄宗召见了出家的杨玉环,从此唐玄宗

  • 安史之乱究竟有多乱?长安遭受三次洗劫,唐王朝名存实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殊不知就在大唐北方,此时一场浩劫即将席卷这个古老的都城。在此以前,大唐朝臣已经多番向皇帝上奏,安禄山这个人很有野心,是不甘于居于人下之人,要皇帝对他多番小心,最好杀了他。可是唐玄宗始终听不进去,最终安禄山集结河北的重兵向唐王朝发动了进攻。短短半年时间就攻陷了东都洛阳,兵峰直指长安,一时之间整个

  • 曾国藩乃巨蟒转世?小时候有多愚笨,气得小偷都劝他放弃读书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曾国藩小妾照片,李鸿章为何斗不过曾国藩,曾国藩1至40集播放

    而晚清四名臣中的湘王曾国藩最广为人知,他对近代中国史的影响也最为深远,那么就以趣闻的方式来说一说曾国藩,看看平凡的耕读少年,如何成为权倾朝野的掌舵人?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 - 1872年3月12日),晚清时著名的政治家丶军事家丶战略家丶文学家丶理学家丶书法家,道光十八年(1838年),27

  • 安禄山手下叛军都是胡人吗,安史之乱是不是少数民族叛乱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安禄山不可否认,盛唐其实是个民族包容的时代,唐太宗李世民被称作“天可汗”。唐朝时有很多武将都是出身于各个少数民族,甚至李世民本人都有鲜卑人血统。但因此说安禄山手下军队由胡人组成则是错误的。安禄山安禄山起兵的时候有15万军队,一开始安禄山手下最重要的将领是高邈,何千年,许叔冀,吉温,张万顷,孙孝哲,曹

  • 安史之乱本能提前结束,只因皇帝不听他的话,从此大唐再难翻身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更糟糕的是,由于唐肃宗轻信有勇无谋的文人宰相房琯,在这一年的年底,唐军在陈涛斜之战被叛军大败,收复长安的行动遭重大挫折。当时,杜甫有感而发,著诗题为《悲陈陶》:“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