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如果你看过《新唐书》、《旧唐书》就会发现,这两本正史在很多细节上有很大的不同,例如《新唐书》记载唐玄宗抢儿媳,书中描述了杨玉环最初为寿王妃,后来被唐玄宗送入道观,最后成为自己的妃子,而《旧唐书》只是记载武惠妃去世后,有人知道杨玉环貌美,推荐给了唐玄宗,后来唐玄宗召见了出家的杨玉环,从此唐玄宗彻底爱上了这个女子。可见就算是正史,在一些细节的描述上都是有矛盾点的。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呢?我们从作者的人物背景上也许可以小窥出一些缘由。
《旧唐书》的编撰者刘昫是五代时期的人物,离唐朝覆灭的时间比较近,一些资料也较容易接近史实。《新唐书》是北宋时期宋祁、欧阳修、范镇等人撰写的史书,可参考资料的真实性肯定没有前者有优势,那么为何欧阳修等人关于杨玉环的描述会有如此差异呢?
唐朝时期,空前强大的经济文化使得整个大唐的风格较为开放,包容性也较高,而且那个时期的女子社会地位也较高,女子可以随意出门,穿男装,穿低胸裙,还可以在大庭广众之下打马球。
而宋朝时期就很有很大的不同,程朱理学出现后,女子的地位突然急剧下降,三从四德,不可抛头露面,女子应该在家好好相夫教子等等束缚着女子的思想,加上安禄山叛乱的理由之一就是杀杨国忠,杨国忠又与杨玉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样一来,戏剧性地联想就这样展开了:先是杨玉环使得唐玄宗沉迷女色,又因杨玉环让杨国忠这等逆臣有机会靠近唐玄宗,最终才导致了安史之乱,大唐也才慢慢走向了灭亡。
我们很难知道为何五代都无法得知的详情,到了宋朝欧阳修等人会知道得如此详细,还是真的如上文所说,对杨玉环的描述只是这些史学家的联想而已,但《新唐书》的影响真的很大,以致于后世史学家顺着这种思维又发挥了自己的想象,最后就“真”变成杨玉环红颜祸水,用美色迷惑唐玄宗,从而导致大唐差点直接灭亡。
也许,杨玉环这口锅真的不该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