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怎样应对因旱灾造成的中原流民问题?

明朝怎样应对因旱灾造成的中原流民问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561 更新时间:2024/1/18 18:30:30

于谦一直在监察御史的任上,官声很好,朱瞻基更加重视于谦。由于中原流民问题逐渐严重,各地农民反抗时有发生,政府的赋役来源也受到影响。此时各省的地方系统,布政司管钱粮赋税,都司管军事,按察司管司法监察,遇到抗税暴动这种事还要三方协调,效率低下。宣德皇帝希望在各地设立一个有权柄的最高地方行政职务,因此选派六人,于谦位列其中。原本于谦级别不够,还是皇上亲自写条子到吏部,为他特批的(“乃手书谦名授吏部”)。此后明朝官制中正式出现巡抚一职。于谦以兵部右侍郎衔兼都御史,巡抚山西河南。旧时巡抚常自称“本抚部院”,指的就是他身兼巡抚、兵部侍郎和都察院御史三重身份,行政、军事、司法一把抓。这一年,于谦才33岁。

于谦到达任上,马上开仓放粮,同时鼓励富户主动降低粮食卖价,并进行表彰。朝廷拨付的救灾款也很快派发下去。同时,虽然中原旱灾,但湖广、四川粮食大丰收,于谦还派人携带公文,前去购买粮食运回灾区。又在秋闲后组织农民修筑堤坝,还减免赋税,很快山西、河南两省的经济得到了恢复。此时是明朝首次设立常设巡抚一职,于谦一个人要管理山西、河南两个重要的省份,只能冬天在太原办公,夏天移到开封,往来19年。山西北部是边防前线,于谦在任上写了不少边塞风格的诗作,如“健儿马上吹边笳,旌旗五色如云霞。紫髯将军挂金印,意气平吞瓦剌家”。胡笳声咽,身在山西的于谦对塞外的威胁看得真切。

《清正廉洁(一)》特种邮票第三枚

于谦在巡抚任上19年,刚上任时,朝中是著名的三杨内阁,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位贤臣辅佐宣宗,政治清明,于谦进京奏报也一向不走关系不送礼。而三杨在英宗朱祁镇继位几年后先后病故,英宗日渐宠幸王振,世风日坏。幕僚也了解于谦的性格,并不指望他也用重金打通关节,只是建议他此时进京奏对应该备些地方土特产之类,如绢帕、蘑菇、熏香用的线香,于谦又很潇洒地说出了那句名言,他只带“两袖清风朝天去”,然后在朝堂上推荐了两个同事,王振党羽弹劾于谦因为长期未得晋升而心生不满,擅自推举人代替自己。

其实那点土特产原本也不会让王振如此斤斤计较,此时朝中有个御史的名字和于谦很像,骂过王振。王振一看于谦进京了,再一查也做过御史,就想当然认为那个冤家就是于谦。在没直接得罪任何人的情况下,巡抚于谦差点丧命,在大牢里蹲了三个月。百姓知道于谦下狱,联名上书。王振发现是个误会,于谦终于获得自由,但被调任大理寺少卿——一个主管司法复核,没有行政权的京官,实际上是明升暗降。结果河南山西的官民组织几千人进京上访要求挽留于谦,连就藩太原的晋王、开封的周王也替于谦说好话,可见于谦在巡抚任上将两省上下各方面利益关系都平衡得很周到。不久于谦官复原职,一年以后因为母丧回乡,守孝完毕回京后调任兵部左侍郎。结果回到北京第二年,遭遇了土木堡之变。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代大诗人李白-《春思》、《秋思》与《思边》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一、唐代大诗人李白-《春思》赏析1.诗词原文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2.诗词难点燕草:即燕地的草,也就是诗词中女子丈夫当兵的地方。秦桑:即秦地的桑树,也就是诗词中女子自己的居所。罗帷:丝织的围帐。3.诗词赏析李白的这首《春思》道出了一位女子十分思念远在

  • 兵部集体反对,战争仍势在必行:明朝精锐野战部队的葬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原本出征之前,兵部全体极力反对这次军事行动,打头的就是尚书邝埜和左侍郎于谦。邝埜其实是个厚道人,非常清廉,同在官场的亲儿子送他一件夏天穿的薄衣服他都不收,结果在64岁的时候倒了霉,被王振强迫随军出行,最后死在阵上。此时明朝行政机构的主要负责人,以及最精锐的野战部队,一瞬间都葬送在土木堡的荒地里,留

  • 武则天跟高宗李治生了6个孩子,为何跟李世民12年却没有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武则天的生育能力并没有问题。她再嫁唐高宗李治之后,一共生了李弘、李贤、李显、李旦四个儿子,以及安定公主、太平公主两个女儿,共6个孩子。排除了武则天的原因,再来看看太宗李世民的问题。武则天在贞观十一年(637年)入宫,获封五品才人,赐号“武媚”。当时,武则天年仅14岁。太宗李世民呢,

  • “碎金巷”“碎银巷”的由来:宋朝的每一条街巷,可能都有金银器的影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宋代金银器不再局限于王公贵族所有,城市平民成为主要使用者,一些社会地位较高的庶民和酒肆妓馆,都会使用金银器皿。宋代饮酒之风自上而下风行,城乡酒肆林立,酒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高档酒楼“各分小阁十余,酒器悉用银,以竞华奢”。生意不错、财力允许的小酒楼,也会使用银盘盛放果食,以招揽顾客。此

  • 唯一的传世明代朝服:一套完整的朝服不止一件衣服而已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提及明代官服,很多人大概会想到头戴乌纱帽、身穿补子服,两个帽翅摇摇晃晃的芝麻官形象,以明朝为背景的古装剧中,官员也似乎一年四季只穿一身,品级大小全靠前胸后背的补子辨别。实际上明代官服体系之复杂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根据《大明会典》等典籍记载,文武官员服饰分为朝服、祭服、公服、常服、吉服、素服、静忠冠

  • 独孤皇后有什么独特之处?抓住了隋文帝杨坚一生一世的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热播的《独孤皇后》中,在九曲廊相亲时,独孤伽罗直言自己不会与其他女子共享夫君,“誓无异生之子”。她也做到了,在她有生之年,隋文帝杨坚确实只宠爱于她,也无异生之子。那么独孤伽罗有什么独特之处?抓住了隋文帝杨坚一生一世的心。首先,独孤伽罗是美若天仙,这是个基本条件,杨坚守着自己的美人,自然就不会沾花

  • 如果李建成做了皇帝,他会杀掉李世民吗?还会有“贞观之治”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李世民和李建成、李元吉,为了争夺皇位,已经手足相残了。李世民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在李渊还在世的情况下,就毫不犹豫地将李建成的五个儿子,还有李元吉的五个儿子,全部给处死了。而李建成的能力,实际上并不比李世民差多少,他自然也很清楚谁会危及到他的地位。李世民能征惯战,手下人才济济,怎么看这都是一把

  • 元朝末年,财政支出为什么会膨胀到财政收入的400多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忽必烈在诏书里承认金银的地位,之所以要加上“不得不”三个字,是因为在法律上,元朝禁用铜钱、金银。比如至元十九年(1282)中书省颁发的《整治钞法条划》、至元二十四年(1287)尚书省颁行的《至元宝钞通行条划》里均有明文规定:禁止民间私自买卖金银;也禁止民间使用铜钱。金银必须集中于政府,由政府买卖金

  • 有“钞法”“钱法”,而无“银法”:明朝的货币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由于元代纸币政策的破产,大部分民众拒绝使用严重贬值的纸币。因此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首先推行的是铜币。只不过随着社会经济秩序的恢复,铜钱的痼疾重新暴露:不利于大额商品交易,而且原材料铜的供给也遇到了困难,使得有明一代铸造铜钱数量远少于宋朝。可惜此时明朝统治者尚未认识到白银即将成为首币的趋势。朝廷于洪

  • 唐朝“唯一成神”的武将,一生无败绩,三场大战攻下大半个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李靖生于官宦之家,祖父曾为西魏刺史,父亲曾为隋朝郡守。少年时期的李靖,仪表堂堂,具有文才武略,是一个满怀信心的青年。李靖并没有像同时代的官宦子弟,利用家里的关系谋得一官半职,而是凭借自己的能力进入官场。李靖从小接触当时的大人物,其中韩擒虎经常与这位侄子谈论兵道,对李靖的才能极为赞赏。李靖受到韩擒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