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兵部集体反对,战争仍势在必行:明朝精锐野战部队的葬送

兵部集体反对,战争仍势在必行:明朝精锐野战部队的葬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150 更新时间:2024/1/6 9:33:18

原本出征之前,兵部全体极力反对这次军事行动,打头的就是尚书邝埜和左侍郎于谦。邝埜其实是个厚道人,非常清廉,同在官场的亲儿子送他一件夏天穿的薄衣服他都不收,结果在64岁的时候倒了霉,被王振强迫随军出行,最后死在阵上。

此时明朝行政机构的主要负责人,以及最精锐的野战部队,一瞬间都葬送在土木堡的荒地里,留守京师的郕王朱祁钰在孙太后的坐镇下召开会议商讨对策,结果大臣们刚到,就“聚哭于朝,不知所为”。日后南宫复辟的核心人物徐有贞,此时还叫徐珵,他第一个发言,却讲什么天数有变,必须南迁。礼部尚书胡濙已经78岁,但他留意养生,写了好几本医学著作,思维敏锐气韵十足,马上站出来反对,“文皇定陵寝于此,示子孙以不拔之计也”,祖宗陵寝设在北京,谁还敢南迁?户部侍郎陈循也力谏不可,他的直系领导户部尚书王佐,正是和兵部尚书邝埜一起被王振点名强迫随军出塞的,此时消息已经传来,王佐也死在乱军之中。

北京于谦祠,位于今北京市东城区

这时,那个“音吐鸿畅”的嗓音再次响起,于谦瞪着徐珵厉声说,“言南迁者,可斩也!”于谦力陈,北京城乃是天下根本,一旦迁都则大事去矣,一统江山的大明就要变南宋了。于谦一锤定音,在危难时刻他升任兵部尚书。作为此时兵部最高负责人,他也明白京师此时守备空虚,账面上还有数万兵力,但都是上次出征时被淘汰下来的羸弱兵士。上任第二天,于谦就建议朱祁钰迅速“檄取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及南京沿海备倭军,江北及北京诸府运粮军”。八月十八日于谦上任,到十月初也先攻城的一个月的宝贵时间里,这些部队陆续到达北京。连缺乏战力的运粮后勤部队都调上了,于谦此时已经将一切筹码都押了上来。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武则天跟高宗李治生了6个孩子,为何跟李世民12年却没有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武则天的生育能力并没有问题。她再嫁唐高宗李治之后,一共生了李弘、李贤、李显、李旦四个儿子,以及安定公主、太平公主两个女儿,共6个孩子。排除了武则天的原因,再来看看太宗李世民的问题。武则天在贞观十一年(637年)入宫,获封五品才人,赐号“武媚”。当时,武则天年仅14岁。太宗李世民呢,

  • “碎金巷”“碎银巷”的由来:宋朝的每一条街巷,可能都有金银器的影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宋代金银器不再局限于王公贵族所有,城市平民成为主要使用者,一些社会地位较高的庶民和酒肆妓馆,都会使用金银器皿。宋代饮酒之风自上而下风行,城乡酒肆林立,酒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高档酒楼“各分小阁十余,酒器悉用银,以竞华奢”。生意不错、财力允许的小酒楼,也会使用银盘盛放果食,以招揽顾客。此

  • 唯一的传世明代朝服:一套完整的朝服不止一件衣服而已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提及明代官服,很多人大概会想到头戴乌纱帽、身穿补子服,两个帽翅摇摇晃晃的芝麻官形象,以明朝为背景的古装剧中,官员也似乎一年四季只穿一身,品级大小全靠前胸后背的补子辨别。实际上明代官服体系之复杂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根据《大明会典》等典籍记载,文武官员服饰分为朝服、祭服、公服、常服、吉服、素服、静忠冠

  • 独孤皇后有什么独特之处?抓住了隋文帝杨坚一生一世的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热播的《独孤皇后》中,在九曲廊相亲时,独孤伽罗直言自己不会与其他女子共享夫君,“誓无异生之子”。她也做到了,在她有生之年,隋文帝杨坚确实只宠爱于她,也无异生之子。那么独孤伽罗有什么独特之处?抓住了隋文帝杨坚一生一世的心。首先,独孤伽罗是美若天仙,这是个基本条件,杨坚守着自己的美人,自然就不会沾花

  • 如果李建成做了皇帝,他会杀掉李世民吗?还会有“贞观之治”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李世民和李建成、李元吉,为了争夺皇位,已经手足相残了。李世民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在李渊还在世的情况下,就毫不犹豫地将李建成的五个儿子,还有李元吉的五个儿子,全部给处死了。而李建成的能力,实际上并不比李世民差多少,他自然也很清楚谁会危及到他的地位。李世民能征惯战,手下人才济济,怎么看这都是一把

  • 元朝末年,财政支出为什么会膨胀到财政收入的400多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忽必烈在诏书里承认金银的地位,之所以要加上“不得不”三个字,是因为在法律上,元朝禁用铜钱、金银。比如至元十九年(1282)中书省颁发的《整治钞法条划》、至元二十四年(1287)尚书省颁行的《至元宝钞通行条划》里均有明文规定:禁止民间私自买卖金银;也禁止民间使用铜钱。金银必须集中于政府,由政府买卖金

  • 有“钞法”“钱法”,而无“银法”:明朝的货币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由于元代纸币政策的破产,大部分民众拒绝使用严重贬值的纸币。因此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首先推行的是铜币。只不过随着社会经济秩序的恢复,铜钱的痼疾重新暴露:不利于大额商品交易,而且原材料铜的供给也遇到了困难,使得有明一代铸造铜钱数量远少于宋朝。可惜此时明朝统治者尚未认识到白银即将成为首币的趋势。朝廷于洪

  • 唐朝“唯一成神”的武将,一生无败绩,三场大战攻下大半个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李靖生于官宦之家,祖父曾为西魏刺史,父亲曾为隋朝郡守。少年时期的李靖,仪表堂堂,具有文才武略,是一个满怀信心的青年。李靖并没有像同时代的官宦子弟,利用家里的关系谋得一官半职,而是凭借自己的能力进入官场。李靖从小接触当时的大人物,其中韩擒虎经常与这位侄子谈论兵道,对李靖的才能极为赞赏。李靖受到韩擒虎的

  • 唐玄宗独宠杨贵妃11年,却未能生下一子,很可能跟一物一习惯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而倾城倾国,风华绝代的杨贵妃,就是从唐玄宗的儿媳,升级为了宠冠后宫的贵妃,而且恩宠十余载不衰。她被唐玄宗宠幸了这么久,竟然未生一子,也的确是件让人稀奇的事情。杨贵妃的首秀,在开元二十二年。当时,寿王李瑁在同胞姐姐咸宜公主的婚礼上,见到了还未出嫁的杨贵妃,瞬间就被吸引了。在唐玄宗和李瑁生母武惠妃的主持

  • 日本爱丝货,明朝缺白银:为什么两国却没有成为最佳生意伙伴?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按理说,中国有如此之多的令日本人爱不释手的丝货,而日本又有如此之多的令中国人无限向往的白银,这本应使这两个海上邻国成为最佳生意伙伴才对——更不用说,长江三角洲到长崎的距离比马尼拉到阿卡普尔科要近得多。偏偏“倭寇之乱”与丰臣秀吉侵略朝鲜的战事,令明朝与日本的关系恶化到了极点,以至于“隆庆开海”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