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有“钞法”“钱法”,而无“银法”:明朝的货币制度

有“钞法”“钱法”,而无“银法”:明朝的货币制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078 更新时间:2024/1/28 13:08:38

由于元代纸币政策的破产,大部分民众拒绝使用严重贬值的纸币。因此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首先推行的是铜币。只不过随着社会经济秩序的恢复,铜钱的痼疾重新暴露:不利于大额商品交易,而且原材料铜的供给也遇到了困难,使得有明一代铸造铜钱数量远少于朝。可惜此时明朝统治者尚未认识到白银即将成为首币的趋势。朝廷于洪武八年(1375)开始印造称为“大明通行宝钞”的纸币, 从此明朝的货币制度变成了钱、钞兼用,而且与元朝将纸币与白银挂钩的做法不同,明代的纸币面额改以铜钱的贯、计量。《明会典》所载的典章制度中只有“钞法”“钱法”,而无“银法”,便是这个道理。

值得一提的是,明朝允许民间用金银兑换“宝钞”(反过来不行);自己却要求藩属国用金银上贡。位于朝鲜半岛的高丽年在北元与明朝之间摇摆不定,搞得朱元璋很不痛快,于是故意提高了高丽的“岁贡”数额,“增定岁贡马一千匹、金一百斤、银一万两、细布一万疋,岁以为常。”到了1392年,成桂取代高丽自立(朝鲜李朝),较之高丽更为“恭顺”,“岁贡”这才减为“每岁贡献黄金一百五十两、白银七百两。”结果如此区区小事仍令李朝无力负担,苦苦哀求到明成祖时代才算免除了金银“岁贡”——可笑当时如此贫弱的朝鲜半岛,在今日某些韩国人口中,竟成了堂堂“汉服”的发源地,真乃咄咄怪事。

明正德八年(1513)银锭上、侧、下三视图

至于官府征缴的日常赋税,金银亦保有一席之地。譬如,洪武十七年(1384),朱元璋“命苏(州)、松(江)、嘉(兴)、湖(州)四府以黄金代输今年田租”。洪武十八年(1385),朝廷“令各处鱼课,皆折收金银钱钞”。第二年三月,又“诏岁解税课钱钞,有道里险远难致者,许易金银以进”。按理说,纸钞的一大优势就是重量远比金银为轻,假设真的“道里险远难致”,将铜钱折算成宝钞缴纳即可,必画蛇添足换成金银?

由此或许也可以揣测明廷的一些真实想法。当时,朝廷一面大收金银入账,等到出钱的时候,就毫不含糊地开始推行“宝钞”。洪武十八年(1385),就连全国官吏的俸禄也都部分使用宝钞支付了。问题在于,明朝沿用了元朝的纸钞制度,却也很快重蹈覆辙,使得元代那种“无本无额有出无入之不兑现钞乃复现于明代”。宝钞的发行既没有贵金属充作准备金,发行数量又无限制,发行不久就失去信用大幅贬值。朱元璋开始发行“大明通行宝钞”时,规定纸钞一贯可以兑换白银一两,到了将近一百年后的明宪宗成化十三年(1477),却要用2000贯纸钞才抵得上一两白银,即纸钞贬值200000%(相当于年通货膨胀率9%),几乎丧失了流动价值,在经济生活中已无实际意义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唯一成神”的武将,一生无败绩,三场大战攻下大半个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李靖生于官宦之家,祖父曾为西魏刺史,父亲曾为隋朝郡守。少年时期的李靖,仪表堂堂,具有文才武略,是一个满怀信心的青年。李靖并没有像同时代的官宦子弟,利用家里的关系谋得一官半职,而是凭借自己的能力进入官场。李靖从小接触当时的大人物,其中韩擒虎经常与这位侄子谈论兵道,对李靖的才能极为赞赏。李靖受到韩擒虎的

  • 唐玄宗独宠杨贵妃11年,却未能生下一子,很可能跟一物一习惯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而倾城倾国,风华绝代的杨贵妃,就是从唐玄宗的儿媳,升级为了宠冠后宫的贵妃,而且恩宠十余载不衰。她被唐玄宗宠幸了这么久,竟然未生一子,也的确是件让人稀奇的事情。杨贵妃的首秀,在开元二十二年。当时,寿王李瑁在同胞姐姐咸宜公主的婚礼上,见到了还未出嫁的杨贵妃,瞬间就被吸引了。在唐玄宗和李瑁生母武惠妃的主持

  • 日本爱丝货,明朝缺白银:为什么两国却没有成为最佳生意伙伴?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按理说,中国有如此之多的令日本人爱不释手的丝货,而日本又有如此之多的令中国人无限向往的白银,这本应使这两个海上邻国成为最佳生意伙伴才对——更不用说,长江三角洲到长崎的距离比马尼拉到阿卡普尔科要近得多。偏偏“倭寇之乱”与丰臣秀吉侵略朝鲜的战事,令明朝与日本的关系恶化到了极点,以至于“隆庆开海”之后,

  • 唐代第一个封王拜相宦官的张狂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李隆基虽不在位,反而自在,反正乱局自有儿子收拾。可偏偏他的惬意让权宦李辅国大为不爽。李亨灵武即位至今,李辅国已是军权在握,权势滔天,可左右朝政。早年时,他曾在高力士身边担任过仆人,又曾被李隆基轻视,受过各种屈辱。历经艰辛,他才走到了今日,看着李隆基、高力士每日在长庆楼逍遥度日,他心中怒意沸腾。上元元

  • 一边反对用白银,一边顺势而行:明朝面对白银主导货币的两种反应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面对这种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情况,明朝统治阶级的反应是颇值得玩味的。一方面,封建士大夫激烈地反对使用白银。所谓“言足国必先富民,欲富民必重布帛菽粟而贱银”。在这些人看来,白银的流通打破了朝廷对铸币权和印钞权的垄断,将会严重危害明王朝的统治基础。另一方面,究竟是形势比人强。“自银之用流行于天下,役粟

  • 乱世之后,如何打造新天地?大唐的气象万千,毋需多言。这是一个沉淀与突破的时代。璀璨的诗歌之外,政史、地理、传奇、宗教等遍地开花、均结硕果。「中国原典通读计划」第七季,杨照选取九本传世经典,从多维视角解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 西方物理的华夏源头:光是王充和宋应星这里就发现了好多,应重新认识古代科学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一种陷入西式思维分科模式的严重误读,同时跪族也以此作为话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黏贴,不断宣扬,混淆视听,让人信以为真。就算有人表示怀疑,可由于缺乏相应了解,一时半会儿还无法回击。为了正本清源,有必要让大家重新认识一下中国的自然科学发展史。今天就物理方面重点介绍一下东汉的王充和明代的宋应星。王充和

  • 药王孙思邈: “一人饮酒,全家无疫”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孙思邈(541年—682年,存在争议),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在本次疫情发生之后,网上辟谣的内容之一就包括“饮酒可以杀死病毒”之说。科学无容置疑。但是,本次防疫普遍采用75%的酒精外用消毒防疫也是消杀规程之一。喝酒消毒杀菌这种说法到底从何而来?

  • 被大火吞噬的皇后:嘉靖帝为什么对方皇后见死不救?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嘉靖二十六年(1547)十一月壬午日,北京皇城之内火光烛天。失火之处不在紫禁城内,而在位于宫城之北,万岁山(今景山)以西大高玄殿。大高玄殿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是用来尊奉“三清”的皇家道观,下令修建者自然是以迷信道教而闻名的嘉靖皇帝朱厚熜。嘉靖二十六年十一月初一,明世宗朱厚熜偕皇后方氏

  • 明成祖朱棣折腾程度不亚于隋炀帝杨广,为何明朝没二世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成祖朱棣历史评价,杨广朱棣,朱棣为什么叫明成祖

    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他之前是侄子建文帝朱允炆,历经四年的靖难之役,是成功将侄子赶下皇位,成为大一统王朝中唯一一个造反成功的藩王,可以说朱棣就是明朝实际上的二代皇帝。纵观朱棣在位时期,大手笔可谓是相当多,迁都北京、派郑和下西洋、五征蒙古、收复安南等等;朱棣这些作为,说不好听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