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匡胤问手下为何像叫花子一样将他打发,手下一句回复让他大笑

赵匡胤问手下为何像叫花子一样将他打发,手下一句回复让他大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13 更新时间:2024/2/16 9:35:41

有人可能会说赵匡胤家族世代为官,怎么会只比刘邦朱元璋略强一点呢?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起。

五代十国时期,社会动荡,战争持续不断。普通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自不必说,就连那些拥有一官半职的官员,他们的生活也是非常拮据。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在当时只是禁军中一个不大不小的中层领导干部,领着一份不薄不厚的中低层薪水,担负起一家老小的日常开支已经让他心力交瘁了,所以既没精力,也没能力为赵匡胤谋得一个好差事。因此,在二十一岁这一年,赵匡胤开始外出游历。当然游历只是史书中比较委婉的说法,事实上就是跑到外面去讨生活。

赵匡胤先是投奔到父亲的好友,随州刺史董宗本门下。按说董宗本作为一个地方长官,随便找个位置安插赵匡胤是不成问题的。可是,董宗本却有个很跋扈的儿子名叫董遵海。此人本是当地的第一号公子哥,无论是个人气质还是衣着打扮在随州城里都无人可以与他相匹敌。但赵匡胤这位来自京城开封的“官二代”在这些方面却完全盖过了他,这就难怪董遵海对赵匡胤恨得牙痒了。在董遵海的各种“小鞋”伺候下,赵匡胤只好卷铺盖走人了。

值得一提的是,后来赵匡胤成了皇帝,董遵海正好是宋军中的一个中级军官,他非常害怕赵匡胤因当年的事情找他晦气。可是赵匡胤并没有收拾他,反而费了不少心思,帮助他将失散多年的母亲从辽国接回来,送到他的防地。董遵海深受感动,从此死忠赵匡胤。

走出随州后,赵匡胤就前往复州,打算投靠父亲的另一位故交,复州防御使的彦超。王彦超听说老友的儿子前来投奔,立刻摆出酒席招待。待双方酒足饭饱后,王彦超让手下端上一个托盘,里面是十贯铜钱。就这样,赵匡胤被打发走了。虽然不是很清楚当时的物价情况,但在任何一个朝代,十贯铜钱都不会是一笔巨款,估计比打发叫花子要强一点,但也就足够让赵匡胤走出复州城,不会饿死在王彦超的地盘上。

然而,赵匡胤毕竟是赵匡胤。在经过了许多年后,他从一个四处找工作碰壁的落魄年轻人,摇身一变成为后周军事统帅殿前都点检,再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成为了宋朝的开国皇帝。而此时,王彦超正好是宋军中的一员名将,官拜永兴军节度使。

一日,赵匡胤将手下旧臣都召集到一起设宴围猎,其中也包括了王彦超。当几杯酒下肚后,众人都略有醉意。赵匡胤看着王彦超突然问道:“卿昔在复州,朕往依卿,何不纳我?”普通人若是被皇帝问及这个尴尬话题,恐怕要当场吓个半死,但王彦超不愧为老江湖,他立即跪在赵匡胤面前顿首说道:“勺水岂能止神龙耶!当日陛下不留滞于小郡者,盖天使然尔。”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浅水(复州)怎能藏住神龙(赵匡胤),皇帝陛下当年没有留在复州,这都是天意安排。

王彦超的这段回复堪称典范,将当年自己的过失总结为天意,同时也拍了赵匡胤的马屁,赞其为神龙。估计这句话王彦超早就想好藏在肚子里,就等着赵匡胤发问了。听完王彦超的回复,赵匡胤哈哈大笑,从此再没有追究过去的事了。

参考文献:《宋史·卷二百五十五·列传第十四》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时期盐城境内经历了两次大的战争,而且都跟唐朝一位王爷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隋炀帝像大业十二年(616),隋炀帝第三次巡幸江都。而不远处的盐城境内,杜伏威大战隋虎牙郎将公孙上哲,取胜。十三年(617),隋军右御卫将军陈棱率兵来盐,但他慑于杜伏威,迟迟没有动作。杜伏威派人送女装给陈棱,称其为“陈姥”,将其激怒,双方激战,隋军溃败。杜伏威乘胜进军高邮,留部下韦彻守盐城。韦彻,今

  • 古代惨不忍睹的腰斩酷刑,一般会用在什么人身上?方孝孺现身说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随便查阅了些史料,上面记载着酷刑我简单列举了一些,诸如夏商时期的膑刑、战国时期的活埋、春秋时期的车裂、商朝的炮烙以及五代的凌迟等等。这些酷刑让人生不如死,让身心遭受到极大的折磨后才一命呜呼,简直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不过我们今天聊的问题并不是以上的酷刑,而是腰斩!这种刑法一般会用在什么人身上?它的起

  • 唐宪宗中兴唐朝,爆锤藩镇不留情,三战三捷大显神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宦官在唐德宗的扶持下掌握了禁军的领导权,藩镇在唐德宗的姑息纵容下形成了自择主帅的风气,这两股势力反对王叔文的改革,支持唐宪宗上台,完全是为自己的利益着想,试图维持唐德宗时代的局面。然而唐宪宗并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皇帝,他念念不忘唐太宗和唐玄宗时代的盛世,渴望打破唐德宗时代的局面,改变安史之乱后唐朝衰败

  • 明代名臣徐阶年轻时科场得意,做官后不畏强权,官至内阁首辅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可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的考卷却是波澜周折,差点让自己名落孙山。应天府批卷考官看到他的卷子,不知道什么原因,心生厌恶,气不打一处来,二话没说,顺手便丢到了落榜的那一堆里。而这一幕呢,恰巧被走进来的主考官看到了,鬼使神差地,主考官顺手捡起了刚刚被批卷考官阅过的徐阶的试卷。这不看不要紧,一看眼前一亮,紧接着把

  • 武则天待在李世民后宫12年无子,为何跟了李治才一年就生下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能够成为皇帝,与她作为李治的皇后的身份是分不开的,心念李唐的狄仁杰之所以肯在武则天手下任职,就因为他知道武则天迟早是要还位于李唐的。不过武则天与李世民还有李治的关系,向来是史官诟病的地方,因为她先是待在李世民的后宫之中作为才人12年,后又成为李治的皇后,最后自己也成了皇帝。“聚麀之诮”是武则天

  • 欧阳修大为赞扬的北宋书法家叶清臣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叶清臣为苏州人,著作今存《述煮茶小品》等,《宋史》、《东都事略》有传。《全宋词》录其传世的唯一一首词,《贺圣朝·留别》:“满斟绿醑留君住,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花开花谢,都来几许?且高歌休诉。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写出了心中几许的离愁别绪,似有婉约的风格,真看不出他还有如此

  • 唐朝最独特的一首诗,顺着读是千古绝唱,倒过来读也是千古绝唱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现在我们说到唐朝的诗人,那肯定首推李白、杜甫、孟浩然、白居易等著名的诗人。但说到唐诗中最特别的一首,那么首推的这首诗必然是《题金山寺》。说到这首诗,我们得先来聊这首诗的作者——徐夤(寅)。看到这个名字,或许很多亲们并不知道他是谁。没关系,因为亲们如果知道了,那么也不用不二来介绍了。徐寅是唐朝末期至五

  • 西方夸宋朝、国内批评者居多,对比背后有何思想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1)国人对宋朝评价并不低,宋朝的经济、文化评价一直不低而且很公道提到过去贬低宋朝,现代网络上的人经常批评“积贫积弱”四个字。但要注意,“积贫积弱”说的是宋朝政府的“财政盈余”问题,以及对外妥协。现在有些人经常说每年宋朝的财政收入问题,财政收入确实很高,但你为啥不说说财政支出以及收支盈亏问题?如果不

  • 唐太宗杀弟夺妻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唐太宗李世民画像因为李世民传奇的一生,致使他的各类传说层出不穷。其中,李世民杀其四弟夺其美妻的传闻流传至今,那么,这件事究竟是不是真的呢?今天,@大圣夫人镕铟姐姐就来和大家聊聊 。李世民的四弟名叫李元吉,(603年-626年),本名李劼,小名三胡,与李世民乃一母同胞,都是穆皇后窦氏所生。李元吉为人

  • 朱元璋为什么不准蒲姓人当官?蒲姓人做过什么让朱元璋不高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剧照)那么,是什么原因,朱元璋要对“蒲姓”做出这样的限制呢?这件事,要说到南宋末年的蒲寿庚。蒲寿庚的先祖非汉人,而是阿拉伯人,信奉伊斯兰教。南宋初年,蒲寿庚的先世徙居广州,因总理蕃客贸易,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富商。宋代学者郑思肖在《心史》中说,蒲家“富甲两广”,其居所“宏丽奇伟,益张而大,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