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日本遣唐使在中国:玩命学习,辛勤搬运,唐朝培养也是不遗余力

日本遣唐使在中国:玩命学习,辛勤搬运,唐朝培养也是不遗余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812 更新时间:2024/2/15 4:54:23

遣唐使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它在唐朝贪婪地吸收所有东西,然后像搬运工一样全部送到日本。

第一期的6次遣唐使虽是政治先行,但亦肩负着吸收唐朝文化的重要使命。645年日本开始了大化革新,效法隋唐制度建立了二官、八省、一台,地方上设置了郡、国、里;在经济上模仿唐制推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法制建设和兵制也都模仿唐制开始起步。但这一系列徒具其表、甚至有些水土不服的生搬硬套,并不能收到很好效果。遣唐使送到唐朝的留学生,其目的正是通过现地学习,由表及里地掌握唐朝制度文化的精髓。

革新展开后立即派出了第二次遣唐使,日本任命了两套大使、副使班子,并派了14名留学生和2名学问僧随行。心急如焚的日本朝廷为确保万无一失,还让使团分两路同时入唐。日本遣唐使的构成大致有四类,一类是使者四等官,一类是航海人员,一类是译、厨、艺等专业保障人员,最后便是担负学习重任的留学生、学问僧。为了鼓舞留学人员积极性,日本朝廷对留学生的赏赐仅次于大使和副使,此后历次遣唐使无不因循此例,有效地激发了学子入唐的热情。

留学生入唐后被允许进入国子监学习,国子监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除了国子学要求必须是唐朝三品以上贵官子弟、外藩皇子王孙才能入学,其余五学全都对日本留学生开放。日本的刑律专家大和长冈,其精熟的法学基础,大概就是留学唐朝期间打下的。橘逸势专修书法,空海和尚精修佛法,为后人熟知的阿倍仲麻吕则在文学领域深入钻研,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李白王维等顶级文人都与其深相要结。多治比县守在唐出使期间,还要求“儒士授经”,唐玄宗专门命令四门助教赵玄默去鸿胪寺为他讲课。一些遣唐官员也深得唐朝喜爱,甚至被授予官职。武则天曾授粟田真人以“司膳卿”,唐玄宗授藤原清河以“特进秘书监”,唐德宗授遣唐判官高阶远成以“中大夫试太子中允”。名闻中日的阿倍仲麻吕更是连仕玄、肃、代三朝,做到了镇南都护这样的大官,堪称遣唐使中的奇迹。

大多数留学生在唐期间都十分好学,他们在唐少则四五年,多则二十余年,在唐朝不遗余力地教育和培养下,基本都成为熟知唐朝制度和文化的饱学之士。他们陆续返回日本后,大部分成为推进大化革新的主力军。日本学习唐朝律令,先后制定了《近江令》《飞鸟净御原律令》《大宝律令》和《养老律令》4部律令,其主要模板就是唐朝的《永徽令》。藤原不比等、粟田真人、伊吉博德等主持编定《大宝律令》,留学生吉备真备和大和长冈一起,删定了《养老律令》。其余诸如多治比县守、藤原葛野麻吕、朝野鹿取、菅原清公任等遣唐使,在日本中央或地方各级文武官员,他们将在唐期间学得的知识变通融会于日本政治施策中,为日本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

遣唐使和留学生、学问僧们不仅在唐期间玩命地学习知识,归国时还不忘购买大量典籍、书籍、器物等等。像吉备真备第一次出使归国后,带回《唐礼》130卷、《东观汉记》143卷、《大衍历经》1卷、《大衍历立成》12卷和《乐书要录》10卷。这些珍贵的律、历、令、史,都是日本人闻所未闻之物,许多都被保存在正仓院作为传世之品。其中《乐书要录》一度在中国失传,幸亏日本尚有保存而得以重新引回。而正是这种文化“搬运工”们的活动,将唐朝文化从精神内核到文化气息,原封不动地搬运到日本,后来都成为日本进行政治改革和文化发展凭恃的基本资源。

遣唐使和留学生的辛勤搬运直接制造了日本文化的繁荣。儒教被日本统治者接受,取得了与在中国同样的地位,儒家经典成为各级学校的教科书,孝谦天皇专门下令居民家中常备《孝经》。在留学生膳大丘的建议下,日本向唐朝学习,也把孔子尊奉为文宣王。学问僧则担负起传播佛教的重任,日本佛教南都六宗全由留学僧传入,其中法相宗由学问僧道昭所传。道昭师从玄奘学法,颇得玄奘的真传。归国时玄奘特地赠予他舍利、经论和铛子,鼓励他在日本弘法。道昭果然不负玄奘的嘱托,成为一代高僧。后期入唐学习的最澄和空海归国后,目睹南都六宗与政治紧密结合出现腐败和停滞,以其广博的学识和惊人的毅力,相继创立了天台宗和真言宗。其余文物典章制度、天文、历法、音乐、美术、建筑、雕刻以及一些生产技术,在奈良、天平时代输入都达到极盛。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王勃和王维都是天才诗人,各写下一首《山中》,千百年来高下难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就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无处不在,也正是由于人们喜爱诗歌,把生活当成了诗,才让唐诗名满天下,成为了古典文学里一颗耀眼的明星,千百年来影响了无数人;当时的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诗歌就是最重要的一环,如果诗写得好机会也更多。而那一时期也是涌现出了一大批的天才诗人,譬如初唐诗时期的王勃,还有盛唐诗人王维就

  • 一代名相魏徵竟然还是中国的葡萄酒宗师,唐太宗亲自酿酒向其致敬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但凡对中国历史有些许了解,都不会不知道魏徵。作为唐初“贞观之治”时期的一代名相,他留下了从“以人为镜”到“梦中斩龙”的一系列故事。不过,在朝廷之外,他还有另一个身份:葡萄酒酿酒师。唐朝一代名相魏徵丝绸之路八千里,葡萄美酒三千年中国葡萄酒最著名的宣传词至今仍是唐代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只是“葡萄

  • 和珅家中有一宝,嘉庆都不敢动!至今还在恭王府中存留!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和珅在历史上是一个大贪官,所贪钱财数不胜数。后来,乾隆驾崩,和珅没有了依靠,嘉庆在乾隆去世的几天内就把和珅给查办了。连带抄家,把所有的金银财宝都一洗而空,充盈国库。因此民间还有了“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一说。在抄和珅的府里时,有一宝物,嘉庆也不敢动,所以一直就在和珅府里留存,至今仍在。这个

  • 李白另一面:没资格科考,学剑术跑到山东拜师,还收了徒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近日,一个“很重视的友情对方却不看重是种什么体验”的回答火了,网友吐槽李白为什么不给杜甫回信,李白对杜甫无情。不仅成了一个梗,还使李白成了“负心汉”。虽然网友花样吐槽、洗白,剧情有牵扯到孟浩然、王维,但这都体现的是网友们对这些大文豪们的喜爱。然而李白不仅是“负心汉”,还是个“古惑仔”,下面国历君给

  • 此人揣着一包金豆子进宫,出宫时一个不剩,最后逆袭为康熙宠臣!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宠臣这个词,在皇宫里是非常受用的,说要是皇帝的宠臣,那皇宫里甚至皇宫外的人都对你另眼相看,为首是瞻,在你面前话都说的好听了,都一个劲地巴结你。但是要成为皇帝的宠臣,那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那得有两把刷子才行,就像大贪官和珅,若不是精通几国语言,肚子里又有点墨水,还鬼点子特多,能成为乾隆的宠臣吗?但是

  • 李世民杀十个侄子,他十四个儿子有多少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遭殃的十个小孩,包括李建成五个儿子:安陆王李承道、河东王李承德、武安王李承训、汝南王李承明、钜鹿王李承义。李元吉的五个儿子梁郡王李承业、渔阳王李承鸾、普安王李承奖、江夏王李承裕、义阳王李承度。唐太宗李世民自己也有14个儿子,21个女儿。这35个皇子皇女,比他们的堂兄弟姐妹强多了,不过生在皇家,他们又

  • 是什么原因,能让9个女人都终生未嫁?网友调侃:民国黄金剩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民国,是辛亥革命以后建立的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为了简便,称为民国。民国时期涌现了一大批知识青年,一直被誉为知识分子的黄金年代。比如,鲁迅啊,徐志摩啊,都是民国才子。当然了,除了男人,民国也有很多女才子,最有名的就是吕碧城、石评梅、萧红、张爱玲、她们四个被称为民国四大才女!那个时期的女性,非常向往

  • 傅申 | 我是如何鉴定李白书法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李白所生活的唐代(618-907年),是中国历史上国力强盛,影响深远的王朝。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等方面均达到了较高的成就,是当时的世界强国之一。唐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是亚洲经济文化的中心。随着经济日益繁荣,唐代的文化艺术也进入兴盛时期,在诗歌、绘画、书法等方面达到了一个巅峰状态,奏响了一曲

  • 【常德文史】刘禹锡在朗州的故事之三:哭吕衡州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吕衡州,即吕温(772—811),元和六年八月死于衡州刺史任上。被贬朗州的刘禹锡闻讯后,不胜悲哀,写了悼念文章,全题是《哭吕衡州时予方谪居》。柳宗元有和诗,题目是《同刘二十八哭吕衡州兼寄江陵李、元二侍御》。刘禹锡、柳宗元和吕温三人都参加永贞革新,特别受王叔文的赏识,是战友,政治情趣相投;永贞革新失败

  • 慈禧的水烟袋原来是这么来的,人们看后感叹,难怪大清要亡!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慈禧,晚清最高的统治者!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子,后来一步步高升,当上了太后,垂帘听政,1875年,同治帝驾崩,慈禧便拥立自己的侄子爱新觉罗·载湉继咸丰大统,年号光绪。1881年慈安太后逝世,慈禧独掌大权!光绪帝驾崩后,慈禧选择了当时年仅3岁的溥仪继位,尊自己为太皇太后,次日,慈禧太后去世。说起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