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人太老实了,会吃多大亏?白居易告诉我们,江州司马青衫湿

人太老实了,会吃多大亏?白居易告诉我们,江州司马青衫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576 更新时间:2024/4/18 5:56:35

公元809年,唐朝江淮地区发生旱灾,老百姓都快没饭吃了,唐宪宗下诏统统减免赋税。但是,有人就提意见了,这个人就是白居易

白居易看到唐宪宗的诏书,没有把具体减免赋税怎么减、减多少等各方面的情况说清楚,就跟唐宪宗提意见说:“旱灾的情况很严重,为了让老百姓休养生息,陛下应该免除江淮两地的全部赋税,这样才能显示出来陛下的恩德。”

这还不算,白居易还建议皇帝,您也应该以身作则,减少一些宫女,缩减一些宫中的支出。

唐宪宗看到白居易的上书,很生气,还专门把他叫到跟前来:“你倒是够大方的,倒是朕格局小了,你这是一个好臣子的做法吗?”

白居易看到唐宪宗很生气,但是,他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您这么说,臣就不同意了。百姓是陛下的儿女,陛下就应该大方一点,臣虽然说话不是太好听,但是,臣一点私心也没有,全是为了陛下的江山社稷考虑。”

唐宪宗看白居易一副诚恳的样子,最终还是同意了他的建议,但是,心里却不是很高兴。

唐宪宗要任命河东道节度使锷为宰相,白居易却跟唐宪宗唱反调,语言尖锐:“王锷这个人贪婪虚伪,他不管百姓疾苦,四处敛财,百姓苦不堪言。陛下怎么能任命他为宰相呢?人们会说,陛下因为王锷给您送钱财,您才让他当宰相,以后各地节度使有样学样,搜刮百姓一个个无师自通,遭殃的就是百姓了,您的名声也会被败坏了。长期下去,这国家还有什么希望,这是陛下愿意看到的情况吗?”

白居易说得没错,河东道节度使王锷确实是这样一个人,他千方百计横征暴敛,又把从百姓身上榨出来的钱,拿出来一部分给唐宪宗,所以,唐宪宗对王锷有好感,嘉奖王锷,还想给他升职,白居易这才是谋国之言啊!有白居易这样的好臣子,这是李世民给他儿孙积的德啊!

但是,白居易这么给领导提意见,难免也会引来领导的不满。

王承宗作乱的时候,唐宪宗想让宦官突承璀带领军队去讨伐叛军,白居易又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一点也不客气,很直接地说道:“陛下您错了。按照规矩,凡是带兵作战都是把权力交给统军大将,哪有太监做大将的先例?再说了,太监又不懂行军打仗这一套,给他们统帅军队的权力,他们能打胜仗吗?您这么做,恐怕周边别的国家会笑话我们大唐没人了,陛下也会留下不会用人的不好名声,陛下可别这么干啊!”

唐宪宗看到白居易居然当众批评他,一点面子也不给,还讽刺自己瞎胡闹,那是非常生气。

他没有接受白居易的意见,还私下抱怨说:“白居易这小子居然敢这么没大没小,他别忘了是我一手提拔他的,真是再也受不了他了!”

大臣李绛看到老大生气了,赶忙为白居易求情说:“陛下千万别这么做,白居易为什么敢说话,那是因为陛下能够容纳说真话的人,这是陛下容纳进谏、虚怀若谷的美德,何必要给自己抹黑呢!陛下如果把白居易赶走了,大家都为了自己的前途考虑,谁是会说真话呢?陛下怕是再也难听到真话了。”

唐宪宗听了,怒气这才消了,没有对白居易的无礼行为进行追究,但是,心里却埋下了钉子,对白居易越来越反感了。

李绛回头找到白居易说:“兄弟,你老这么当众给皇上提意见,不顾及皇上的面子,皇上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啊!时间长了,你说的话再对,皇上也会认为你是针对他了,你的善意不能让皇帝明白啊!”

白居易听了,解释道:“真心的话,一定是不好听的,怎么能做到真心话还顺耳呢?小人说话那倒是好听,那是我这种君子能做的吗?”

心直口快的人,总会得罪人,这道理古今都一样啊!

白居易因为心直口快,很快又得罪人了。

宰相武元衡被刺客刺杀身亡,整个朝堂都震惊了。

白居易立刻就跳出来上疏,请求皇帝下旨严查,一定要把罪犯抓起来绳之以法,这简直就是朝廷的耻辱。

武元衡被刺这件事,有复杂的背景,很多看不惯白居易的大臣,也找到了由头,就非议白居易越权,一起攻击白居易。

接着,又来了一波攻击。

坊间传言,白居易的母亲掉进井里淹死了,但是,白居易却一点也不悲伤,还做了《新井》《赏花》诗,言辞华丽轻浮,这简直是世风日下,枉为人子。

那些敌视白居易的大臣,看到了机会,就拿这个小道消息跟唐宪宗说:“白居易这小子这行为跟禽兽有什么区别呢,要仁没仁,要孝没孝,这样人,德行太差了,陛下早就应该把他赶出朝堂了,简直让咱们大唐朝堂群臣脸上无光啊!”

唐宪宗听了,冷笑一声,赞同道:“说得没错,他平时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没想到现实中是这么无耻,真是太让人生气了。”

于是,白居易被唐宪宗贬到了江州,先是江州刺史,后来又不解气,再贬为江州司马。所以有了“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这个天涯沦落人,真是让人欲哭无泪啊!

【子霄读史感悟】

我认为,君子固然要求真,但是,君子更要务实。

君子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不能随声附和,不能趋炎附势,但是,君子做事也要讲究方法,要识时务,既要保全自身,又要秉持初心,把事做成。君子既要有高洁的品德,又要有成事的谋略。千万不能为了一时之气,不能保全自身,还把事情搞砸了,这样的名声又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不能保全自己,坚持所谓的真理,意义又在哪里?所以,君子既要有对初心的坚持,对真理的追求,更要有谋事的手段,灵活的手腕。既能为多数人请命,又能保全自身,这样的君子越多才是越好。

你觉得是这样吗?

关注我,每天为你分享读史感悟。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司马光:成由勤俭败由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宋朝名臣、史学家司马光一生清廉节俭,正道直行,严于律己,及于家人,曾作《训俭示康》告诫其子司马康要以俭为美、清正自守,不可追求奢靡生活。父爱如山,深沉厚重,其言谆谆,其情切切。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

  • 为什么武则天最终还是把王位还给李家?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女皇武氏,她可是各类文学、影视作品所钟爱的素材,因为她的一生太过于传奇,而且褒贬不一,她自己也立了无字碑,所谓是非功过任后人评说。论治国手段、政绩,武氏不比别的皇帝逊色,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使得一些有识之士围绕在她身边效忠,比如一代名臣狄仁杰。不过最后武氏也是因为狄阁老推荐的张柬之所发动的神龙

  • 为什么为武则天守乾陵的石像都没脑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位于咸阳市西北五十公里处的乾县城郊梁山上,在乾陵司马道东侧,北靠土阙,南依翁仲,西与述圣纪碑相对,奇崛瑰丽,巍峨壮观,有神秘的无字碑,有巨大的石人石狮, 更加诡异的是,其中有61尊无头佣。位于八百里秦川腹地的陕西渭北山地,在这巍峨峭拔的群峰中,矗立着数十座中国汉

  • 新展预告 | 由微见著——宋代美学的日常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开幕时间2022年9月8日(周四)10:00展览地点丽水市博物馆临展厅梦回大宋——士人生活日记特展展览前言韩 天 衡2020年韩天衡先生在“回眸两宋”展厅上网课倘使由今往前推千年,正是大宋王朝。宋朝在国家治理方面卓有成效,农业经济和商品经济高度发达。《清明上河图》就是北宋盛世可信的风俗画卷。北宋末年

  • 两晋-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所带来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头条创作挑战赛##二十四史名家精讲#八王之乱,历经十六年,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面,诸王相互攻伐,百姓民不聊生,严重的破坏了百姓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因为常年的战争给西晋的百姓造成了巨大的伤亡,西晋的国力也是不断下降。同时也给了北方胡人入侵中原的机会。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八王之乱带来的影响。一、引狼入室

  • 岳飞被杀前接到的圣旨,书法绝美,气韵直逼《兰亭序》,内容却暗藏杀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这其实就是君臣之间的私信,但在岳飞看来,自然是一道圣旨。果然是宋徽宗的儿子,皇帝能写出这样的书法作品,实属惊艳。先介绍下作者:赵构(1107-1187),字德基,宋徽宗赵佶第九子,15岁封为康王,北宋靖康元年(1126)十一月,金兵攻陷宋都开封,徽、钦二帝做了俘虏,北宋灭。其时,赵构受命为河北兵马大

  • 唐朝的节度使到底有多大的权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节度使刚设置的时候,主要作为地方上的军事统帅,掌管军务抵抗外敌,可随着时间推移,地方上的节度使逐渐掌握了一个地区的各方面的所有权力,俨然割据一方。节度使这种“怪物”的出现,要从唐朝的征兵制度的改变说起。原本唐朝施行的是府兵制,这个制度从北朝时代就诞生了,简单来说就是兵农合一,国家在地方设置军府,挑选

  • 夺门之变后明英宗将朱见清封为德王,朱见清后裔降清后却被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正统十四年(1448年)七月,轻信宦官王振撺掇的英宗决心御驾亲征、讨伐入寇的瓦剌部。临出征前,他册立朱见清的大哥、刚满两岁的皇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又命皇弟郕王朱祁钰辅佐皇太子,留居京师监国,自己亲率五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赴大同边塞,意欲一举荡平和大明作对的蒙古瓦剌部。英宗出征时,已经有了三个皇子,即皇

  • 杨炯最霸气的一首诗:短短四十字,通篇气势磅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看似很强大,其实在边塞地区时常会爆发战争,无数的文人都渴望去到战场,希望可以在那里实现人生理想,去建功立业。但是能够去到战场的人,则是寥寥无几,毕竟书生手无缚鸡之力,不可能真的去到战场。杨炯是那个时代有名的才子,他与当时的骆宾王、王勃、卢照邻等人并称为“初唐四杰”,在文学上史上也是有着极其重要的

  • 宋代秋日怎么吃:越是对食物有态度,越重视食物本真的味道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让你选择,你最想回到中国古代哪个朝代生活?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宋朝人在秋日怎么吃呢,借着宋人林洪《山家清供》一书,让我们走进宋代秋日的饮食生活。宋代是中医食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阶段,不仅体现在皇家重视,当时几部官修大型医书如《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等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