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两晋-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所带来的影响

两晋-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所带来的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361 更新时间:2024/2/7 16:35:35

#头条创作挑战赛#

#二十四史名家精讲#

八王之乱,历经十六年,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面,诸王相互攻伐,百姓民不聊生,严重的破坏了百姓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因为常年的战争给西晋的百姓造成了巨大的伤亡,西晋的国力也是不断下降。同时也给了北方胡人入侵中原的机会。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八王之乱带来的影响。

一、引狼入室,胡人之祸由此开始

在晋初就有大量的胡人归附,而常年的战争导致北方的汉族人口减少。侍御史郭钦上疏言:“魏初人寡,西北诸郡,皆为戎居。今虽服从,若百年之后,有风尘之警,胡骑自平阳、上党,不三日而至孟津,今河南孟县南。北地、西河、大原、冯翊、安定、上郡。尽为狄庭矣。在人口上汉族不在占据优势,当时的汉中等地已经存在胡汉各占一半的现象,同时西晋政府将大量的胡人编入军队,使胡人的实力更上一层楼。

在八王之乱时,并州刺史东瀛公司马腾及王浚,杀死司马颖所置的幽州刺史和演。于是司马颖出兵讨伐司马腾。司马腾与王浚结合异族乌丸、羯朱等势力共同攻击司马颖。司马颖派遣新选的幽州刺史王斌及石超、李毅等人抵抗司马腾等人,被羯朱打败。

王浚乘胜攻克邺城。士众暴掠,死者甚多。鲜卑大略妇女,王浚命敢有挟藏者斩,于是沈于易水者八千人。黔庶荼毒,自此始也。胡人之乱,从此开始了。

同时司马颖在被司马腾、王俊等人带领的胡人打败后,感到很害怕,而此时匈奴刘渊劝司马颖说:“现在二镇的人骄横强暴,兵众十万,恐怕不是宿卫军以及都城附近的兵士所能抵抗得了的,我请求回去为殿下您劝说五部的人马来赴国难。司马颖非常高兴,于是任命刘渊为北部单于、参丞相军事。

此时的司马氏都已经相互杀疯了,完全没有考虑到胡人进来后,该怎么防备他们。又或者单纯的认为,以自己的实力可以制住胡人。

司马氏的内乱,让百姓疲弊,特别是北方,常年战乱,更是让百姓苦不堪言。此时的刘渊看到,宗室相残,西晋实力大大削弱,刘宣等人此时也纷纷劝刘渊自立,同时引鲜卑、羯朱等势力为自己的援助力量。

在元熙元年(304年)刘渊在南郊筑坛设祭,自称汉王,大赦境内囚犯,建年号为元熙,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建造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的神位进行祭祀,署置百官,国号为汉。

永嘉二年(308年),刘渊正式称帝,大赦境内囚犯,改年号为永凤。这只是北方胡人崛起的一角,在永嘉之乱后则更是陷入了亡族灭种的危机。

二、西晋对地方的控制力下降

在经历了八王之乱后,整个天下都存在着一种疲弊现象,在洛阳被围困期间,司马越传檄征天下之兵,但无至者。西晋政府此时的信誉额度已经快要见底了,天下人都不想在帮司马氏打仗了。

因为此时洛阳残破,司马越命令王浚、苟晞、共平河朔;臣等戮力,以南路;迁都珥寇,其计并得。皇舆来巡,臣宜转据江州,以恢皇略”。馥不先白越,而直上书,越大怒。"先是越召馥及淮南大守裴硕。馥不肯行,而令硕率兵先进。硕贰于馥,乃举兵,称馥擅命,已奉越密旨图馥,遂袭之。为馥所败,退保东城。

此时地方上也不在把政府的命令当回事了,司马越虽然是权臣,但是仍代表着西晋政府。

永兴二年(305年)七月,石勒同马牧帅汲桑率数百骑参加公师藩在赵、魏的反晋起义。不久,公师藩兵败被杀。永嘉元年三月,石勒和汲桑再度起义。五月,攻占邺城,杀晋新蔡王司马腾。八月,在东武阳为晋兖州刺史苟唏部所败,汲桑被杀,石勒往投汉王刘渊。

光熙元年(306年)三月,东莱郡大族王弥参加怰县令刘伯根率万人反晋起义。后刘伯根战死,王弥继统其众,转战于今河北、山东、安徽、河南等地,有众数万。永嘉二年五月,兵临洛阳,使晋廷“京邑大震,宫城门昼闭”。后被晋司徒王衍率大军击败,王弥率余部投奔刘渊。

三、君臣不合

司马越虽然是一位权臣,但是不是一个合格的权臣,而晋怀帝也不是晋惠帝,皇帝只要不是傻子,都会想着将权利捏在自己的手中,那么矛盾就此激化。

永嘉三年(309年),司马越因为怀疑朝中大臣会对自己不利,便率兵进入洛阳。司马越处死晋惠帝舅舅王延、尚书何绥、太史令高堂冲等数十人。然后更换皇宫侍卫,徙中书令,专官诏命,任遇日隆。牢牢控制了晋怀帝。司马越还强召有名望的大臣担任自己的幕僚,调集天下的精兵由自己统领。“时殿中武官并封侯,由是出者略尽,皆泣涕而去。”百官对司马越的种种行为越加不满,使司马越丧失了人心。各地叛乱不断,州郡也对朝廷离心离德。

越不得已,乃请出讨石勒且镇集兖、豫,以援京师。帝日:“今逆虏侵逼郊畿,王室蠢蠢,莫有固志,岂可远出,以孤根本?”越言:“贼灭则东诸州职贡流通,若端坐京辇,所忧逾重"盖时京师实已不能自立矣。十一月,越率众出许昌,以行台自随。留妃裴氏、世子毗及李恽、何伦等守卫京都。以豫州刺史冯嵩为左司马,自领豫州牧。率甲士四万,东屯于项。 于是宫省无复守卫,殿内死人交横。府寺营署,并掘堑自守。盗贼公行,袍鼓之音不绝。镇集外州之效未见,京师反弥不能自立已。

在上面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京师已经因为石勒的攻打,陷入危亡,但是此时司马越却带着京师所有兵马和王公大臣,借口出去讨伐石勒,将怀帝一个人留在京师,这简直就是将一个不设防的城池让给石勒了,而司马越也是存了借刀杀人的心。宫内死人无数,盗贼横行,而司马越带兵在外面却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时潘滔为河南尹,与尚书刘望等共诬陷荀晞。晞怒,表求滔等首。又移告诸州,称己功伐,陈越罪状。帝亦恶越专权,永嘉五年(311),正月,乃密诏晞讨越。三月,复诏下越罪状,告方镇讨之。以晞为大将军。越使从事中郎瑁为兖州,与徐州刺史裴盾共讨晞。晞使骑收藩滔,滔夜遁,乃执尚书刘曾,侍中程延斩之。越以祸结衅深,忧愤成疾,薨于项。

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君臣之间已经生死相向,撕破了脸皮了,而司马越也在忧愤中死去。

四、民生凋敝,白骨露于野

《晋书.食货志》记载:到永嘉时,人民饥饿、迁徙,互相鬻卖(卖儿女),不可胜数;加之遇到蝗灾,各地都没有粮食,又遇到大疫,大河南北“流尸满河,白骨弊野”。

并且从从晋怀帝永嘉元年的307年到311年五年中连续遭受旱灾、蝗灾等严重自然灾害、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等因素影响,使内迁割据都城附近的匈奴集团占领洛阳,使胡人积蓄多年的仇恨在北方大地上肆意释放,晋怀帝也被匈奴军队俘虏,并且在次年遇害。

西晋永嘉五年元月,巴蜀流民数万家为避战乱,流亡到荆、湘地区。湘州刺史荀眺欲尽诛流民,四、五万家流民愤而皆反,共推蜀人杜弢为主。杜弢自称梁、益二州牧,领湘州刺史,率众攻占长沙,生擒荀眺。攻克零陵、桂阳,又东击武昌、袭沔阳,占据豫章,屡败晋军。

从上面这些都可以看出此时百姓大多成为了流民,而且政府也无力管辖,特别是在北方战乱地区,常常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岳飞被杀前接到的圣旨,书法绝美,气韵直逼《兰亭序》,内容却暗藏杀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这其实就是君臣之间的私信,但在岳飞看来,自然是一道圣旨。果然是宋徽宗的儿子,皇帝能写出这样的书法作品,实属惊艳。先介绍下作者:赵构(1107-1187),字德基,宋徽宗赵佶第九子,15岁封为康王,北宋靖康元年(1126)十一月,金兵攻陷宋都开封,徽、钦二帝做了俘虏,北宋灭。其时,赵构受命为河北兵马大

  • 唐朝的节度使到底有多大的权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节度使刚设置的时候,主要作为地方上的军事统帅,掌管军务抵抗外敌,可随着时间推移,地方上的节度使逐渐掌握了一个地区的各方面的所有权力,俨然割据一方。节度使这种“怪物”的出现,要从唐朝的征兵制度的改变说起。原本唐朝施行的是府兵制,这个制度从北朝时代就诞生了,简单来说就是兵农合一,国家在地方设置军府,挑选

  • 夺门之变后明英宗将朱见清封为德王,朱见清后裔降清后却被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正统十四年(1448年)七月,轻信宦官王振撺掇的英宗决心御驾亲征、讨伐入寇的瓦剌部。临出征前,他册立朱见清的大哥、刚满两岁的皇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又命皇弟郕王朱祁钰辅佐皇太子,留居京师监国,自己亲率五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赴大同边塞,意欲一举荡平和大明作对的蒙古瓦剌部。英宗出征时,已经有了三个皇子,即皇

  • 杨炯最霸气的一首诗:短短四十字,通篇气势磅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看似很强大,其实在边塞地区时常会爆发战争,无数的文人都渴望去到战场,希望可以在那里实现人生理想,去建功立业。但是能够去到战场的人,则是寥寥无几,毕竟书生手无缚鸡之力,不可能真的去到战场。杨炯是那个时代有名的才子,他与当时的骆宾王、王勃、卢照邻等人并称为“初唐四杰”,在文学上史上也是有着极其重要的

  • 宋代秋日怎么吃:越是对食物有态度,越重视食物本真的味道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让你选择,你最想回到中国古代哪个朝代生活?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宋朝人在秋日怎么吃呢,借着宋人林洪《山家清供》一书,让我们走进宋代秋日的饮食生活。宋代是中医食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阶段,不仅体现在皇家重视,当时几部官修大型医书如《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等均

  • 泪痕春雨漫评隋唐历史(六)站在十字路口上的杨坚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周武帝543年出生;杨坚541年出生。换而言之,周武帝比杨坚还要小两岁。但是,周武帝却死在了杨坚前面。周武帝36岁死的时候,杨坚38岁了。如果周武帝能多活二十年,估计就没有杨坚啥事了。反过来说,如果杨坚也36岁死了,就更没有杨坚什么事了。这对历史而言,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如果是这样,无非是该杨坚干的事

  • 方孝孺虽是宋濂得意门生但与宋濂思想截然相反,大力批驳佛道二教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建文皇帝召他为翰林博士,进侍读学士。他深得建文帝的信赖,建文帝有什么疑问时,常常宣召相谈,君臣之间就像师友一般。然而,“靖难之役”后,当夺得帝位的燕王朱棣要他起草登基诏书时,他却坚决不从,而且怒骂不已,并大书“燕贼窃位”。于是,他被拉到聚宝门外肢解,还株及十族,坐及此事者达847人。当时,方孝孺年仅

  • 泪痕春雨漫评隋唐历史(四)周宣帝信任杨坚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最简单而言,周宣帝上位后,把宇文宪、宇文孝伯、宇文神举、王轨都清理出局了,却是独独留下了杨坚。宇文宪、宇文孝伯的江湖地位明显高于杨坚;这个我们上一节已分析过,这里就不再多说了。这里,我们再说一下宇文神举、王轨的江湖地位。事实上,这两个人的江湖地位,也不比杨坚低多少。周武帝死的时候,宇文神举的头衔是柱

  • 方国珍实力不足加之朱元璋需要树立典型故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从一个刀尖舔血的私盐贩子,到称霸浙东的一方诸侯,最后还在以翻脸无情著称的大明开国太祖朱元璋手下混到善终,方国珍这一生堪称一段传奇。浙东海贼王的发家史方国珍,原名方珍,浙江黄岩人,祖辈都以贩盐浮海为生。方国珍的相貌,按照《明史》描述是“长身黑面,体白如瓠,力逐奔马”。和元末有明确政治诉求的红巾军领

  • 大蒙古国刚崛起时宋蒙就有接触,而且已经担心蒙古对宋朝的威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不仅如此,当时刚刚崛起的大蒙古国和宋朝为了针对共同的敌人金国还有结盟意向,所以双方还互派过使者联络。早在嘉定十三年(1220年)宋就派赵珙、苟梦玉等人出使蒙古商讨联合进攻金国的事宜,尤其是苟梦玉还经过长途跋涉来到铁门关(今俄罗斯杰尔宾特西)见到过尚在西征的成吉思汗,而他更是写下了《使北录》这样的长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