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武则天最终还是把王位还给李家?

为什么武则天最终还是把王位还给李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695 更新时间:2024/4/19 20:30:53

关于女皇武氏,她可是各类文学、影视作品所钟爱的素材,因为她的一生太过于传奇,而且褒贬不一,她自己也立了无字碑,所谓是非功过任后人评说。论治国手段、政绩,武氏不比别的皇帝逊色,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使得一些有识之士围绕在她身边效忠,比如一代名臣狄仁杰。不过最后武氏也是因为狄阁老推荐的张柬之所发动的神龙政变而下台的。

早在政变发生之前,武氏已经让儿子李显做了太子,有明显的传位之意,而张柬之、李显发动政变的一个重要原因不是因为武氏,而是为了清除她跟前的男宠张氏兄弟。是他们逐渐脱离了男宠的界限,因深受宠爱而有了不臣之心,离间武皇与朝臣、以及与太子之间的关系,对于李显的威胁日盛,最后才不得已出手。相信如果不是张氏兄弟势力太大,李显等人也不会逼宫,毕竟他继位一事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了。

说到这里,可能就有人会有疑问了,武氏当政时,她的亲族武家人也得到了重用,从亲疏远近来说,她有没有考虑过将皇位传给同姓的武家人呢?为何最后依旧是将江山社稷还到李家的手里呢?

其实武氏登基之后,最早确实是考虑培养自家小辈做接班人的,比如外甥贺兰敏之一度就被她重用,但最后一来是因为外甥品行不端,二来是因为他的母亲及妹妹皆死于武氏之手,所以担心将来会被报复,加之他嚣张跋扈,屡次惹事,才最终将其流放。

在贺兰敏之后,武氏陷入了纠结,是继续培养自己家族的后人呢,还是重新考虑将皇位传给儿子呢?在这个时候深受她器重的狄阁老就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他的一番话,让武氏坚定了传位于儿子的想法。狄仁杰的意见是,李显毕竟是皇帝的亲生儿子,他登基后肯定会在庙堂中立有武氏的牌位,毕竟是生身之母当然会拜祭了。

但若是将皇位传给武家人,他们将来拜祭的只会是自己的父母,至于武氏这个亲戚,完全有可能抛到脑后了。狄仁杰的话打动了武氏,儿子祭拜母亲是天经地义的,但是侄子却不一定祭拜姑妈了。

武氏还发现,尽管自己一直着重培养武家后人,但他们确实表现不佳,性格暴躁,修为不深,加上朝堂上的臣子虽然没有明说,但实际上还是拥护李显的更多,就算自己强行传位给侄子的话,恐怕这位子也坐不稳,既然如此,归还大唐江山到李家人手里,成为武皇当时唯一的选择。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什么为武则天守乾陵的石像都没脑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位于咸阳市西北五十公里处的乾县城郊梁山上,在乾陵司马道东侧,北靠土阙,南依翁仲,西与述圣纪碑相对,奇崛瑰丽,巍峨壮观,有神秘的无字碑,有巨大的石人石狮, 更加诡异的是,其中有61尊无头佣。位于八百里秦川腹地的陕西渭北山地,在这巍峨峭拔的群峰中,矗立着数十座中国汉

  • 新展预告 | 由微见著——宋代美学的日常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开幕时间2022年9月8日(周四)10:00展览地点丽水市博物馆临展厅梦回大宋——士人生活日记特展展览前言韩 天 衡2020年韩天衡先生在“回眸两宋”展厅上网课倘使由今往前推千年,正是大宋王朝。宋朝在国家治理方面卓有成效,农业经济和商品经济高度发达。《清明上河图》就是北宋盛世可信的风俗画卷。北宋末年

  • 两晋-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所带来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头条创作挑战赛##二十四史名家精讲#八王之乱,历经十六年,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面,诸王相互攻伐,百姓民不聊生,严重的破坏了百姓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因为常年的战争给西晋的百姓造成了巨大的伤亡,西晋的国力也是不断下降。同时也给了北方胡人入侵中原的机会。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八王之乱带来的影响。一、引狼入室

  • 岳飞被杀前接到的圣旨,书法绝美,气韵直逼《兰亭序》,内容却暗藏杀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这其实就是君臣之间的私信,但在岳飞看来,自然是一道圣旨。果然是宋徽宗的儿子,皇帝能写出这样的书法作品,实属惊艳。先介绍下作者:赵构(1107-1187),字德基,宋徽宗赵佶第九子,15岁封为康王,北宋靖康元年(1126)十一月,金兵攻陷宋都开封,徽、钦二帝做了俘虏,北宋灭。其时,赵构受命为河北兵马大

  • 唐朝的节度使到底有多大的权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节度使刚设置的时候,主要作为地方上的军事统帅,掌管军务抵抗外敌,可随着时间推移,地方上的节度使逐渐掌握了一个地区的各方面的所有权力,俨然割据一方。节度使这种“怪物”的出现,要从唐朝的征兵制度的改变说起。原本唐朝施行的是府兵制,这个制度从北朝时代就诞生了,简单来说就是兵农合一,国家在地方设置军府,挑选

  • 夺门之变后明英宗将朱见清封为德王,朱见清后裔降清后却被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正统十四年(1448年)七月,轻信宦官王振撺掇的英宗决心御驾亲征、讨伐入寇的瓦剌部。临出征前,他册立朱见清的大哥、刚满两岁的皇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又命皇弟郕王朱祁钰辅佐皇太子,留居京师监国,自己亲率五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赴大同边塞,意欲一举荡平和大明作对的蒙古瓦剌部。英宗出征时,已经有了三个皇子,即皇

  • 杨炯最霸气的一首诗:短短四十字,通篇气势磅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看似很强大,其实在边塞地区时常会爆发战争,无数的文人都渴望去到战场,希望可以在那里实现人生理想,去建功立业。但是能够去到战场的人,则是寥寥无几,毕竟书生手无缚鸡之力,不可能真的去到战场。杨炯是那个时代有名的才子,他与当时的骆宾王、王勃、卢照邻等人并称为“初唐四杰”,在文学上史上也是有着极其重要的

  • 宋代秋日怎么吃:越是对食物有态度,越重视食物本真的味道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让你选择,你最想回到中国古代哪个朝代生活?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宋朝人在秋日怎么吃呢,借着宋人林洪《山家清供》一书,让我们走进宋代秋日的饮食生活。宋代是中医食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阶段,不仅体现在皇家重视,当时几部官修大型医书如《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等均

  • 泪痕春雨漫评隋唐历史(六)站在十字路口上的杨坚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周武帝543年出生;杨坚541年出生。换而言之,周武帝比杨坚还要小两岁。但是,周武帝却死在了杨坚前面。周武帝36岁死的时候,杨坚38岁了。如果周武帝能多活二十年,估计就没有杨坚啥事了。反过来说,如果杨坚也36岁死了,就更没有杨坚什么事了。这对历史而言,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如果是这样,无非是该杨坚干的事

  • 方孝孺虽是宋濂得意门生但与宋濂思想截然相反,大力批驳佛道二教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建文皇帝召他为翰林博士,进侍读学士。他深得建文帝的信赖,建文帝有什么疑问时,常常宣召相谈,君臣之间就像师友一般。然而,“靖难之役”后,当夺得帝位的燕王朱棣要他起草登基诏书时,他却坚决不从,而且怒骂不已,并大书“燕贼窃位”。于是,他被拉到聚宝门外肢解,还株及十族,坐及此事者达847人。当时,方孝孺年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