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统一后曾打算北伐匈奴但被李斯以代价过大为因劝阻

秦始皇统一后曾打算北伐匈奴但被李斯以代价过大为因劝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695 更新时间:2024/1/17 16:22:40

很多人感到奇怪,秦始皇这样一个崇尚武力的人物,为何能够灭掉六国,将百越划进大秦的版图,却不能携灭六国之余威灭掉匈奴呢?

按照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匈奴其实与华夏民族同根同源。他在《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曰淳维。”后来这一部落的百姓来到北方草原生活,与草原上的部落相融合形成了匈奴部落。

在战国时期,匈奴不断壮大。北方草原生活环境恶劣,导致匈奴不得不经常南下掠夺。与之相邻的秦国、赵国、燕国等北方国家经常被匈奴骚扰。

赵国与匈奴相邻,大将李牧曾在边界处多次与匈奴作战。《史记》中记载李牧曾率领军队大破十万匈奴大军以至于匈奴十多年不敢再冒犯赵国的边境。

秦始皇

就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中,中原大地战乱不断,匈奴又趁机南下,占据了河南地这块水草丰美的土地。而这里距离秦国的首都咸阳很近,对于秦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就在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立刻便派出大将蒙恬北伐匈奴。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攻打匈奴,抢回了河南地。《过秦论》中记载:“却匈奴七百余里,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在欧亚大陆各游牧民族当中,匈奴族是当中最强悍者之一,他们长期雄踞在北方,活动范围十分广大,战国时期,中原各国的领土都向北发展,赵国、秦国、燕国都曾经攻占过匈奴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土地,中原与匈奴之间的争斗愈演愈烈。

在秦王朝建立前后,匈奴的首领是头曼单于,当时的匈奴并不是所谓的部落聚合,而是一个初具规模的军政合一、精于骑射的帝国,而且也和秦朝一样,属于上升期、崛起期,骑兵十分彪悍。

之前它趁中原混乱,攫取了河套地区,占据了南至河套,北到贝加尔湖的庞大领土,匈奴骑兵经常侵扰中原,野蛮而又具有很大的破坏性,所以在秦始皇灭亡六国之后,为了解除北方的威胁,决定对匈奴用兵。

蒙恬‍

于是在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击北胡”,蒙恬很快就收复了河套地区,第二年,秦军越过黄河,迫使匈奴放弃了头曼城,连接退却三百里,可见秦军并不是没有能力打赢匈奴。

关于当时秦兵出战的兵数,以《史记·秦始皇本纪》以及《史记·蒙恬列传》的说法,是三十万人,实际的情况可能有些出入。

因为蒙恬第一次率兵收复河南地时出战人数是十万,战国时期李牧曾率十五万攻击匈奴,而秦朝占据的是燕国、赵国和过去秦国的北境,要用来防御匈奴侵扰的士兵肯定不少,所以,当时应该是在边境用来防御匈奴的士兵人数为三十万,这也正和匈奴的总兵力差不多。

其实在秦始皇准备对用兵的时候,李斯就明确表示了反对,汉朝主父偃的《谏伐匈奴书》中就曾记载:“昔秦皇帝并吞战国,务胜不休,欲攻匈奴。李斯谏曰:‘不可。夫匈奴无城郭之居,委积之守,迁徙鸟举,难得而制。’”《谏伐匈奴书》中李斯还说道:“轻兵深入,粮食必绝;运粮以行,重不及事。得其地,不足以为利;得其民,不可调而守也。胜必弃之,非民父母。靡敝中国,甘心匈奴,非完计也”。

他的话可以说是历代遭受游牧民族侵扰的朝代的一个共同难题:打吧,劳民伤财兴师动众而且得不偿失;不打吧,又时时受到侵扰,甚至有灭亡的可能。这也是秦始皇把匈奴赶远之后,就采取了防御姿态的原因。

秦长城

秦始皇在河套以北,阴山一带设立九原郡,并且派遣蒙恬率领数十万大军镇守,并且沿着北部边疆修建长城,如果不是有长城,仅靠三十万大军是守不住匈奴骑兵的,而终秦始皇之世,北方边境没有太大的战事,可见这确实是当时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秦始皇在派遣大将蒙恬将匈奴人赶出河南地之后便选择了建造长城来对匈奴进行防御。这建长城的方法并不是秦始皇的原创,早在战国时期,与匈奴距离较近的燕国、赵国等都在边境处修建了长城。

秦始皇修建的长城也是以这些老长城为基础,将长城修成一道首尾相连的防御工事。但是修建长城导致秦朝的徭役十分繁重,百姓苦不堪言,于是纷纷揭竿而起,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跟秦始皇修建长城有很大的关系。

修建长城也成为了秦朝的暴政之一。秦始皇“遣蒙恬筑长城,东西数千里,暴兵露师常数十万,死者不可胜数,僵尸千里,流血顷亩,百姓力竭,欲为乱者十家而五”。

这是《史记》对于秦始皇修建长城时造成的结果进行的记载。寥寥数字便可以看出修建长城给当时的百姓带来的苦难。

秦长城

即便修建长城会给秦朝带来极大的负担,甚至会引发动乱。但相比于主动对匈奴出击而言,修建工事防御还是更理想的办法,所以秦朝无论如何都要修建长城。

对于他们而言,匈奴根本不需要消灭,不让他们过长城就可以了。而且秦始皇在修建长城的时候将蒙恬留在那里的,后来还让自己的长子扶苏去到蒙恬身边。

秦朝的将领大多是在与六国交战的战场上成长起来的,善于与匈奴人作战的将领并不多。蒙恬是最重要的一位。蒙恬率病大败匈奴已然让匈奴产生忌惮。只要有蒙恬在匈奴就不敢轻举妄动,这是秦始皇对于匈奴所采取的防御措施。

更多文章

  • 秦始皇修筑直道方便了粮草运输,后世也多享其利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始皇修直道,秦始皇时代修建的直道,秦始皇给后世带来的影响

    这就是关于“秦直道”的全部记述,司马迁在交代修建这条“高速公路”的作用,仅仅是秦始皇为了旅游,那么真的就这么简单么?现代学者认为秦直道由秦林光宫(汉甘泉宫、即今淳化县北梁武帝村)起,沿子午岭主脉北行,至今定边县,然后折向东北,经今天内蒙乌审旗侧,伊金霍洛旗南红庆河旁,东胜县南的海子湾,到达黄河南岸昭

  • 王莽建国后众多汉室宗亲起兵反抗,刘秀也与众多宗室交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王莽与刘秀的血缘关系,王莽刘秀31至40集,王莽赶刘秀31集莫红梅

    王莽未篡汉时,因笼络人心的需要,他对刘姓宗室可谓是极其厚待,比刘姓皇族更甚。自西汉开国至王莽当权,在这二百余年的时间里,有许多的刘姓宗室因绝嗣、削藩、因罪夺国等种种原因丧失了王族的身份。为此,到了王莽当权时,王莽为了获得刘姓宗室的支持,遂采取了“兴灭继绝”的政策,在全国遍寻沦落为平民的刘姓宗室,为他

  • 汉武帝反击匈奴从根本上摧毁了匈奴赖以发动骚扰战争的军事实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汉匈大决战(一)河南、漠南之战元朔二年(前127年),匈奴骑兵进犯上谷、渔阳等地,汉武帝避实就虚,实施反击,遣卫青领兵从云中出击,北抵高阙,迂回至于陇西,夺回河套一带。汉武帝在那里设置朔方郡,并重新修缮秦时所筑边塞。同年夏,汉武帝募民十万口徙于朔方。河南之战,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直接威胁,为汉军建立了

  • 汉武帝两次河西之战均为大迂回作战,且是匈奴最不愿开战之时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两次河西之战概述元狩二年(前121年)春,汉武帝派遣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兵河西之地,发动了第一次河西之战。此战,霍去病率一万精锐骑兵从汉帝国的陇西郡出发,一路向西北行军,越乌戾山、渡黄河,闪击匈奴遫濮部、速斩遫濮王。之后,渡狐奴水、六天转战千里,破败匈奴五个部落王国、迫降一众部落小王。而后,继续向北奔袭

  • 汉匈战争势在必行,但汉武帝连年征战致海内虚耗,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打匈奴势在必行能够做好汉,谁也不想做孬种。汉朝从汉高帝刘邦时期开始,就一直想要摆脱被匈奴欺压的困境。然而刘邦在白登山被匈奴击败后,汉朝便开始丧失了对匈奴作战的信心。刘邦驾崩之后,冒顿单于曾经写信侮辱吕后,“高后时,冒顿遗高后书曰:‘孤偾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域,数至边境,原游中国。陛下独

  • 吕蒙偷袭荆州和夷陵之战对孙权而言只是战术胜利却是战略失误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孙权叫吕蒙不要杀关羽,孙权周瑜吕蒙战法搭配,新三国孙权吕蒙

    这是真实的历史。而这个真实的历史,其实要比演义更离奇。而离奇的原因,就是孙权集团的两次战术胜利抵不过自己的一次战略失败。吕蒙偷袭荆州,这是第一次战术胜利;陆逊夷陵之战,这是第二次战术胜利。两次胜利基本锁定大部荆州,也把刘备势力彻底赶出荆州、赶到四川。但代价则是孙连联盟全面崩盘。这个代价,不是战术代价

  • 刘徽对《九章算术》进行深入研究,并创造了割圆术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九章算术》是一部现有传本的,最古老的中国古代数学的经典著作,它总结了周、秦以来数学研究成果。即使它偏重于当时与生产、生活密切相结合的数学解题方法,没有明确的数学理论论证,只是寓理于算,但不能因此否认它的数学价值。在中国,《九章算术》被称“为算经之首,盖犹儒者之元经,医家之难素,具法之孙子”, 是汉

  • 此人是曹操的至交,堪称三国第一才子,却因一声叹息而无辜丧命!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曹操是第几大才子,曹操最厉害的三大谋士,三国演义中曹操杀了一个才子是谁

    这个人就是蔡邕,他是东汉时期的名臣,不仅精通音律,还在经史、辞赋、书法等方面都有着很高的见解和造诣。提起蔡邕,大家可能对其并没有太多印象,但是他的女儿相信大家一定有所耳闻,她就是与曹操有着不解之缘的蔡文姬。蔡邕最主要的成就是在书法方面,尤其是他的隶书,当时甚至有着“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

  • 三国“隐形”猛将,与吕蒙并称,后世却鲜为人知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吕蒙简介资料,孙尚香太史慈吕蒙最佳战法,甘宁吕蒙黄盖能组一队吗

    此人随孙策平定四郡,讨平黟贼,参加赤壁之战,逍遥津之战中奋战护卫孙权。为江东孙氏立下汗马功劳,虽然位高权重,但是他为人谦虚谨慎,勤俭节约。更可贵的是忘掉私仇举荐和自己有过节的人。他就是江表十二虎臣之一——蒋钦!蒋钦,字公奕,九江寿春人。早年随孙策平定丹阳、吴郡、会稽和豫章四郡。平盗贼,迁西部都尉。讨

  • 诸葛亮死后,魏延果真反骨发作?被杀没话说,但不应被抹黑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魏延反骨,诸葛亮死后魏延必反,脑后有反骨的是魏延吗

    起初,受“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的光环照射,魏延并没有太多机会建功立业跻身刘备阵营一流武将队列。第一次发现魏延军事才干,并且让他崭露头角、地位快速上升的是刘备。汉中之战,经过惨烈厮杀,刘备将曹操势力驱赶出成都平原以北的汉中地带,形成了隔秦岭山脉对峙的格局。如何守住刚夺到手的西蜀门户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