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武帝反击匈奴从根本上摧毁了匈奴赖以发动骚扰战争的军事实力

汉武帝反击匈奴从根本上摧毁了匈奴赖以发动骚扰战争的军事实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017 更新时间:2024/1/26 6:06:09

汉匈大决战

(一)河南、漠南之战

元朔二年(前127年),匈奴骑兵进犯上谷、渔阳等地,汉武帝避实就虚,实施反击,遣卫青领兵从云中出击,北抵高阙,迂回至于陇西,夺回河套一带。汉武帝在那里设置朔方郡,并重新修缮秦时所筑边塞。同年夏,汉武帝募民十万口徙于朔方。河南之战,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直接威胁,为汉军建立了一个战略进攻的基地。匈奴贵族不甘心失去河南这一战略要地,数次出兵袭扰朔方,企图夺回河南地区。

汉武帝得朔方后,匈奴连年入侵上谷、代郡、雁门、定襄、云中、上郡。汉武帝于是决定反击,发起了漠南之战,时在元朔五年(前124年)春。当时卫青任车骑将军,率军出朔方,进入漠南,反击匈奴右贤王;李息等人出兵右北平,牵制单于、左贤王,策应卫青主力军的行动。卫青出塞二三百公里,长途奔袭,突袭右贤王的王廷,打得其措手不及,狼狈北逃。汉军俘敌1万多人,凯旋归师。

这一仗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朔方要地,彻底消除了匈奴对京师长安的直接威胁,并将匈奴左右两部切断,以便分而制之。

次年二月和四月,新任大将军的卫青两度率骑兵出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前后歼灭匈奴军队一万多人,扩大了对匈奴作战的战果,迫使匈奴主力退却漠北一带,远离汉境。这就为汉武帝下一步实施河西之役并取胜提供了必要条件。

河西之战示意图

(二)河西之战

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武帝命霍去病将兵远征。霍去病自陇西出兵,过焉支山,西入匈奴境内千余里缴获匈奴休居王的祭天金人。同年夏,霍去病由北地出击,逾居延海,南下祁连山,围歼匈奴。这次战役,沉重地打击了匈奴右部,匈奴浑邪王杀休屠王,宰部四万亲人归汉。汉武帝分徒其众于西北边塞之外,因其故俗为五属国。后又迁徙关东贫民七十二万余口,充实陇西、北地、西河、上郡之地。西汉王朝又在浑邪王、休屠王故地陆续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汉武帝得河西四郡地,不但隔断了匈奴与羌人的联系,而且沟通了内地与西域的直接交通,这对西汉和匈奴势力的消长发生了显著作用。河西水草肥美,匈奴失河西,经济受到很大损失。所以匈奴人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河西之战给河西地区的匈奴军以歼灭性打击,使汉朝统治延伸到这一地区,打通了汉通西域的道路,实现了“断匈奴右臂”的战略目标,为进一步大规模反击匈奴提供了可能。

(三)漠北之战

经过河南、漠南、河西三大战役的打击,匈奴势力遭到了重创,汉军已完全占有了这场旷日持久反击战争的主动权。然而匈奴不甘心失败,仍继续从事南下袭扰的活动。并采纳汉降将赵信的建议,准备引诱汉军主力至沙漠以北地区,寻机加以歼灭。

汉武帝为了彻底歼灭匈奴主力,从根本上解决这一边患问题,在经过充分准备后,决定对匈奴采取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元狩四年(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带领十万骑,“私负从马几十四万匹”,步兵及转运者数十万人,分别从定襄、代郡出发,向漠北穷迫匈奴。

卫青出塞后,得知匈奴单于的战略意图,即率主力直扑单于所在,横渡大沙漠,北进几百公里,寻歼单于本部。同时命令李广赵食其率所部从东面迂回策应。不久,卫青部主力与匈奴单于相遭遇。卫青下令用武刚车环绕为营,以防匈奴军的袭击,接着便指挥5000精骑向单于军发起猛攻,单于即遣一万骑应战。

卫青‍

双方鏖战至黄昏,大风骤起,飞沙扑面,两军难辨彼此。卫青乘势分轻骑从左右迂回包抄。单于见汉军人多势众,自度无法取胜,遂带数百精骑突围,向西北逃遁。卫青发现单于潜逃,即派轻骑连夜追击,自率主力随后跟进。是役虽然未能擒服单于,但一举歼俘匈奴军19000人,挺进到寘颜山的赵信城,尽烧其城和匈奴积粟而还。

在另一个方向,霍去病率军出代郡和右北平,北进1000余公里,渡过大漠,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尽歼其精锐,俘获屯头王、韩王以下70400余人。左贤王及其将领弃军逃逸,霍去病乘胜追杀,直抵狼居胥山,然后凯旋班师。

漠北之役是汉匈间规模最大、战场距中原最远,也是最艰巨的一次战役。是役,汉军虽然付出了很大代价,但共歼匈奴9万余人,严重地削弱了匈奴的势力,使得其从此无力大举南下,造成了“是后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的局面。

漠北之战示意图

汉军占领了朔方以西至张掖、居延间酌大片土地,保障了河西走廊的安全。这时,汉在“上邢、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逐渐开发这一地域。

经过这几次重大战役以后,匈奴力量大为衰竭,除了对西域诸国还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以外,不能向东发展。百余年来,中原所受匈奴的威胁,到此基本解除了。

汉武帝反击匈奴的伟大历史意义

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农耕民族完全战胜游牧民族,从根本上摧毁了匈奴赖以发动骚扰战争的军事实力,使匈奴再也无力对汉王朝构成巨大的军事威胁。战争中,匈奴被歼人数累计高达15万之多,无力再与汉朝相抗衡。匈奴失去水草丰盛、气候温和的河南、阴山和河西两大基地,远徙漠北苦寒之地,人畜锐减,开始走向衰落了。这为后来东汉时期彻底击垮匈奴,迫使匈奴一部分南附,一部分西遁西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是中华文明的保卫战

黄帝击败蚩尤,统一了中原,开创了华夏文明以来,华夏文明历经五帝、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逐渐发展巩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明。

但是在战国以来,匈奴的不断强大始终威胁着中国,匈奴人一直垂涎中原的富庶,不断南下袭扰中原,给中原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破坏!

冒顿

秦末汉初,在杰出的匈奴首领冒顿单于励精图治下,匈奴成为了一个草原超级强国,并不断出击,占据了草原周围很多地方,并试图侵占富庶的中原,威胁中华文明的生存!

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从根本上摧毁了匈奴赖以发动骚扰战争的军事实力,成功地保卫了华夏文明,实为中华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式的壮举!

(二)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极大地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匈奴在草原上崛起以后,几乎所向无敌,差不多没有哪个民族能够抵挡住匈奴铁骑的马蹄,不少民族在匈奴的铁蹄下消亡或者屈服。匈奴凭借其武力推行惨无人道的霸道和霸权。

汉匈对峙示意图

在匈奴的扩张下,只有中华民族予以了坚决的抵抗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将李牧曾经给予匈奴一定打击,秦始皇时期蒙恬王离主动出击收复河套地区,这样的一系列胜利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匈奴对中原的入侵,但是没有给予匈奴有力的打击,得到决定性的胜利。

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从根本上摧毁了匈奴赖以发动骚扰战争的军事实力,使这个草原上的昔日超级大国轰然倒塌,汉王朝成为了东方的超级大国,虽然中华民族并没有像匈奴那样推行惨无人道的霸道和霸权,但是通过这样的胜利,汉王朝声名远扬,四海臣服,华夏儿女能够非常自豪地宣称“我们是汉人!”并形成了“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民族豪情,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成为了中华民族雄立世界东方的坚实的精神文化基础!

(三)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是中华文明稳固发展的基石

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解除了匈奴对中华文明存亡的威胁,使中华文明得到了一个相对安定的长期发展环境,在汉武帝及以后的三百年间,是中华文明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时代,极大地充实了中华文明,增强了中华文明的厚度与抵御外来文明的能力。

同时,这样的胜利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形成了“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民族豪情,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这些是中华文明在“五胡乱华”时代能够很好地得以保存发展、唐朝能够再次击灭突厥、宋朝亡国之后中华文明没有因此断绝、明朝成功复国复兴中华文明、明朝亡国之后中华文明依然没有断绝、近代西方文明的强势扩展下中华文明能够顶住压力、当代的中华文明复兴的基石!

刘彻

(四)加强和巩固边防建设,促进中国与中亚、西亚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开辟了道路

汉武帝在反击匈奴的同时,移民垦边,加强了北部的边防。在对匈奴作战过程中,汉朝为了争取与国,曾派遣张骞等人通西域,扩大了中外交流。而对匈奴战争的胜利,则帮助解除了东北、西北各少数民族所受匈奴的威胁,送去了汉族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和文化成就,促进各族人民的通商和友好往来,推动了边疆少数民族的发展和民族间的融合,也使中国同中亚、西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比较通畅地开展起来。

(五)促进了军事的进步

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农耕民族完全战胜游牧民族,在世界历史上为农业文明抗击、反攻游牧民族的侵扰提供了典范。

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推动了中国骑兵队伍的建设,积累了大规模骑兵作战的经验,促进了战术的革新。

汉匈决战的战争纷繁复杂,不乏经典战例,为后来的隋唐反击突厥、宋朝抗击辽夏金蒙、明朝反击蒙古等与游牧民族的战争提供了范本,也为军事理论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汉武帝两次河西之战均为大迂回作战,且是匈奴最不愿开战之时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两次河西之战概述元狩二年(前121年)春,汉武帝派遣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兵河西之地,发动了第一次河西之战。此战,霍去病率一万精锐骑兵从汉帝国的陇西郡出发,一路向西北行军,越乌戾山、渡黄河,闪击匈奴遫濮部、速斩遫濮王。之后,渡狐奴水、六天转战千里,破败匈奴五个部落王国、迫降一众部落小王。而后,继续向北奔袭

  • 汉匈战争势在必行,但汉武帝连年征战致海内虚耗,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打匈奴势在必行能够做好汉,谁也不想做孬种。汉朝从汉高帝刘邦时期开始,就一直想要摆脱被匈奴欺压的困境。然而刘邦在白登山被匈奴击败后,汉朝便开始丧失了对匈奴作战的信心。刘邦驾崩之后,冒顿单于曾经写信侮辱吕后,“高后时,冒顿遗高后书曰:‘孤偾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域,数至边境,原游中国。陛下独

  • 吕蒙偷袭荆州和夷陵之战对孙权而言只是战术胜利却是战略失误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孙权叫吕蒙不要杀关羽,孙权周瑜吕蒙战法搭配,新三国孙权吕蒙

    这是真实的历史。而这个真实的历史,其实要比演义更离奇。而离奇的原因,就是孙权集团的两次战术胜利抵不过自己的一次战略失败。吕蒙偷袭荆州,这是第一次战术胜利;陆逊夷陵之战,这是第二次战术胜利。两次胜利基本锁定大部荆州,也把刘备势力彻底赶出荆州、赶到四川。但代价则是孙连联盟全面崩盘。这个代价,不是战术代价

  • 刘徽对《九章算术》进行深入研究,并创造了割圆术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九章算术》是一部现有传本的,最古老的中国古代数学的经典著作,它总结了周、秦以来数学研究成果。即使它偏重于当时与生产、生活密切相结合的数学解题方法,没有明确的数学理论论证,只是寓理于算,但不能因此否认它的数学价值。在中国,《九章算术》被称“为算经之首,盖犹儒者之元经,医家之难素,具法之孙子”, 是汉

  • 此人是曹操的至交,堪称三国第一才子,却因一声叹息而无辜丧命!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曹操是第几大才子,曹操最厉害的三大谋士,三国演义中曹操杀了一个才子是谁

    这个人就是蔡邕,他是东汉时期的名臣,不仅精通音律,还在经史、辞赋、书法等方面都有着很高的见解和造诣。提起蔡邕,大家可能对其并没有太多印象,但是他的女儿相信大家一定有所耳闻,她就是与曹操有着不解之缘的蔡文姬。蔡邕最主要的成就是在书法方面,尤其是他的隶书,当时甚至有着“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

  • 三国“隐形”猛将,与吕蒙并称,后世却鲜为人知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吕蒙简介资料,孙尚香太史慈吕蒙最佳战法,甘宁吕蒙黄盖能组一队吗

    此人随孙策平定四郡,讨平黟贼,参加赤壁之战,逍遥津之战中奋战护卫孙权。为江东孙氏立下汗马功劳,虽然位高权重,但是他为人谦虚谨慎,勤俭节约。更可贵的是忘掉私仇举荐和自己有过节的人。他就是江表十二虎臣之一——蒋钦!蒋钦,字公奕,九江寿春人。早年随孙策平定丹阳、吴郡、会稽和豫章四郡。平盗贼,迁西部都尉。讨

  • 诸葛亮死后,魏延果真反骨发作?被杀没话说,但不应被抹黑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魏延反骨,诸葛亮死后魏延必反,脑后有反骨的是魏延吗

    起初,受“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的光环照射,魏延并没有太多机会建功立业跻身刘备阵营一流武将队列。第一次发现魏延军事才干,并且让他崭露头角、地位快速上升的是刘备。汉中之战,经过惨烈厮杀,刘备将曹操势力驱赶出成都平原以北的汉中地带,形成了隔秦岭山脉对峙的格局。如何守住刚夺到手的西蜀门户汉

  • 民间诸葛亮转世说,诸葛亮的前世今生都是谁?最初真的是飞熊精?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的前世,描写诸葛亮转世的小说,诸葛亮真正死因

    这不免让人产生了一个疑问,诸葛亮天天躲在山村耕种,却为何如此厉害?他到底来自哪里?去世之后,又去了哪里?终于,有人从人类最原始的信仰中,找到了答案。在人类较早的信仰中,就坚信灵魂和肉体是分离的,肉体毁灭后,灵魂可以在肉体间不断转移。因此,轮回转世,在世界很多宗教和哲学思想中都普遍存在。由此,有人推测

  • 老版三国:关羽离世,张飞病重瘫痪,独居养老院,刘备退圈当校长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刘备死前梦到关羽张飞,三国演义老版关羽之死

    前两天离世的94版《三国演义》关羽扮演者,追悼会在西安举行。不少网友觉得二爷离世,其实是“归位了”。而后就传出了,张飞扮演者病重的消息,一个人在养老院孤苦伶仃,甚是可怜。刘备的扮演者孙彦军出名后,淡出公众视野,转行搞起了教育,在东莞建立了一所表演学院。2019年还因为自己骑的电动车着火了,烧了家门,

  •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气死周瑜后,为何还敢去东吴吊唁周瑜?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吊唁周瑜为何气死周瑜,三国演义诸葛亮打过周瑜吗,诸葛亮害死周瑜为何还要去吊孝

    其实,诸葛亮去东吴吊唁周瑜,自有他十全的把握。因为诸葛亮一生谨慎,从不冒险。唯一一次冒险使用空城计,就得益于他给世人从不冒险的人设,让司马懿怀疑其中有诈,使得空城计得以成功。他敢于去东吴吊唁周瑜,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周瑜去世刘备阵营必须有人前去吊唁。当时孙刘联盟共抗曹操,周瑜作为东吴的都督,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