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的军制之中,有禁军、厢军、乡兵和藩兵四种之分。禁军可以说是北宋的中央军,也是北宋军队的精锐主力。而在禁军之中,因为驻防地域的不同,又分为中央禁军(拱卫京畿)、河北禁军(防御辽国)、西北禁军(与西夏作战)三种,这西北禁军因为长期在边境对西夏作战,其兵卒大多来自民风彪悍的西北一带,所以战斗力在北宋各类军队中最为强大。而且,西北禁军将领大多是武将世家出身,有独立的统兵权和指挥权,这是其与其他“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军队最大的不同。
西北禁军最为辉煌的时期,是宋神宗赵顼和宋哲宗赵煦在位时期。当时北宋经过王安石变化,国力有了明显提升,因此对西北边陲的西夏展开了一连串的攻势,特别是在两次平夏城之战中,西北禁军一扫北宋军队孱弱的形象,大破西夏四十万精锐主力,并夺取西夏的防御门户之地横山地区,要不是当时辽国出面从中斡旋,或许西夏当时就灭亡了。公元1125年,迅速崛起的金国在灭亡辽国之后,立即大举南下进攻北宋。
当时,金国两路大军紧逼北宋都城汴京,当时初登皇位的宋钦宗赵桓立即下令西北禁军回援。就这样,由大将种师道率领的十万西北禁军顺利从边境赶到汴京城下,而金国军队数次攻城阻,被迫后退安营扎寨。可是,虽然战力最强的西北禁军就在汴京周围,但抵不住北宋朝廷一味屈膝求和,根本派不上什么用场。大将种师道曾建议追击金军(金军第一次围城,索取大量金银宝货后北撤),但受到投降派官员的阻挠,西北禁军开始从汴京陆续返回边境驻地。
此后,金国大军再次南下(北宋答应给的部分金银没有按时交纳),第二次围攻汴京。为了防止西北禁军回援勤王,金国大将完颜娄室率军据守潼关,切断了西北禁军回援之路。最终,北宋都城汴京被攻破,宋徽宗赵佶和宋钦宗赵桓被俘虏,北宋宣告灭亡,而西北禁军也随之分崩离析。后来南宋建立,散落的西北禁军官兵又陆续被收编到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和吴玠的军队里,不过此时已经没有西北禁军这个称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