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被夏侯惇秒杀的一员大将,在正史上击败曹操、孙坚,此人是谁?

被夏侯惇秒杀的一员大将,在正史上击败曹操、孙坚,此人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090 更新时间:2024/1/29 9:26:35

曹操带着残兵败将在往回逃跑的时候,又被徐荣伏兵拦截,曹操肩膀中了一箭,被擒。幸好曹洪及时赶到,救下曹操。曹洪将战马让给曹操,并保护着曹操逃命,但是不久之后被徐荣追上。在此关键时刻,夏侯惇、夏侯渊带兵赶到。夏侯惇和徐荣大战在一起,“交马数合”,将徐荣刺于马下。

三国演义中,徐荣是一个战五渣,出场不到一天,便被夏侯惇杀了。然而,在正史上,徐荣是董卓手下大将,先后击败曹操、孙坚等人,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击败曹操

正史上和演义中大同小异,关东各路诸侯讨伐董卓,先后夺取汜水关和虎牢关。董卓迁都,除曹操等少数诸侯外,关东各路诸侯都停止追杀董卓。曹操联合济北相鲍信、张邈的部将卫兹组成新的联军,继续追击董卓。

但是他们在荥阳汴水遭到徐荣伏击。这一战,曹操联军方面特别惨,其中曹操中箭,鲍信负伤,鲍韬、卫兹等将领战死。联军大将战死,可想而知败得有多惨。

曹操中箭之后,之所以能够逃得性命,最主要得益于曹洪将其战马让给曹操,并对曹操说道:“天下可以没有曹洪,但是不能没有曹公您”,曹操才逃出生天。这一战,徐荣的军事才能展现得淋漓尽致,击败强悍的曹操。接下来,徐荣还击败江东猛虎孙坚。

击败孙坚

孙坚,字文台,从小便展现出高超的军事才能。在爆发黄巾军起义后,孙坚征召一千多勇士,跟随朱儁南征北战,剿灭黄巾军。孙坚因功被朝廷封为别部司马。

公元191年,孙坚率领大军讨伐董卓,董卓于是派出手下大将徐荣、李蒙出击。孙坚部队在由鲁阳移屯梁东过程中,被徐荣、李傕等人的军队包围,惨遭大败,孙坚仅仅带着数十骑逃走,几乎全军覆没。

孙坚之所以能够顺利逃走,他的手下大将祖茂功不可没。祖茂戴上孙坚的红色头巾,引开徐荣的追兵。祖茂被徐荣的军队追得太紧了,他于是将头巾丢在一根烧过的柱子上,骗过追杀而来的徐荣士兵,才逃过一劫。《三国志·吴书·孙破虏传》中相关记载如下:

坚移屯梁东,大为卓军所攻,坚与数十骑溃围而出。坚常著赤罽帻,乃脱帻令亲近将祖茂著之。卓骑争逐茂,故坚从间道得免。茂困迫,下马,以帻冠冢间烧柱,因伏草中。

这一战,孙坚败得很惨,差点丢了性命,颍川太守李旻被徐荣生擒活捉,随后被处死。演义中,将徐荣的这场胜仗安在了华雄的头上,祖茂也更惨,被华雄一刀砍于马下。

结语

演义中,徐荣在和曹军的交战中,虽然射中曹操一箭,但是随后便被夏侯惇数合斩杀,他就是一个跑龙套的角色。但是在正史上,徐荣却是董卓手下不可忽略的一员大将。他先后击败曹操和孙坚两大枭雄,为董卓顺利逃走立下大功。

但是在新丰之战中,徐荣和李傕、郭汜等人的交战中战败,不幸战死。胡轸归顺李傕、郭汜。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始皇登基称帝时,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都处于什么发展水平?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六国都归到秦国麾下之前,那之前的中国没有“皇帝”之说。于是嬴政统一六国后,非常骄傲地自封为“始皇帝”。我们认为大秦帝国在当时非常强大,那在同一时期里,世界的其他国家,其发展又如何呢? 日本 那时的日本处于弥生时代,发展相当落后。弥生时代是公元前300年到公元250年,中国已经从春秋时期走到了魏晋南北

  • 汉末军界第一人,董卓曹操都是他的老部下,可惜是个明哲保身之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董卓曹操之间的战争,曹操杀董卓视频完整版,曹操刺杀董卓是哪一年

    皇甫嵩在汉末这个群雄割据,天下大乱,同时又豪杰辈出的时代,留下了不轻不重的一笔。所谓“不轻”,乃是因为皇甫嵩在汉末可以说是当时的“天下第一名将”,甚至可以说黄巾之乱便是被他给一手终结。后来令天下震怖,擅自废立天子,火烧洛阳的董卓也不过是皇甫嵩的副将,被誉为“超世之英杰”,“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

  • 功臣没有一个好下场,但跟着秦始皇的功臣手握大权,有人说出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始皇没有杀过一个功臣,历史上秦始皇为什么不杀功臣,秦始皇灭赵的功臣

    众所周知,自古帝王家最是无情,正是所谓的翻脸比翻书还快,这时还是一片晴朗,那时就已经身首异处。上一秒还有说有笑,下一秒可能已经得罪了帝王,下场自然不必说。而皇室中,最爱玩的一套,就是过河拆桥。国家的繁荣,离不开皇帝的治国才能,当然也离不开身边文臣武将的扶持,而且后者显然更加的重要。但古代皇帝拥有生杀

  • 刘邦实行分封制是迫不得已?有秦始皇的志向,没有千古一帝的魄力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邦最懂分封制的奥秘,刘邦为什么不用分封制,刘邦何时恢复分封制

    很多历史说法是:刘邦认为秦朝的灭亡就是没有实行分封制,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采取分封的制度。其实,这也有一定道理,不过,真正让刘邦实行分封制的,不是分封制优于郡县制,而是当时情况下的迫不得已。为何这样说?我们先来看下秦朝没有采取分封制和秦朝灭亡之间的关系。秦朝灭亡有很多原因,比如秦始皇和秦二世滥用民力

  • 陈胜起义后,有没有可能再出秦灭六国的历史?可能非常大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陈胜起义,陈胜吴广起义秦统一多少年,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

    要说这个问题首先就要说其他的国家在干什么?其实这个时候已经有很多的诸侯国复国了,但是他们依旧像原来还没有灭国的时候选择了进行观望,有一些国家虽说出兵了,但却是很典型的出工不出力,最多也就是做了点呐喊助威的事情。所以在章邯出兵的时候陈胜他们是没有任何的一只援军的,这个时候可能有人会说了,他们不是已经打

  • 关羽被杀后,诸葛亮冷冷说了11个字,刘备听后直接赐死长子刘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害死关羽的原因,关羽死后诸葛亮为什么把刘备干掉,关羽是被诸葛亮借刀杀死的吗

    但是选择储君是大事,刘备自然不会随手一指,便让刘禅继位,他这么做肯定有他的考虑。比如他的大长子刘封,其实很有本事,却落了个被赐死的下场。都说虎毒不食子,刘备舍得这么对他儿子,太过心狠。表面看他是为了最看重的关羽,而背后,还有更深远的考虑。 尴尬的养子 关羽失荆州陷入困境,孤立无援,他死后,诸葛亮淡淡

  • 三千人马控制京城,曹操袁绍被吓得弃家出逃,董卓这三招有多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董卓逼袁绍出逃,袁绍朱儁董卓战法搭配,董卓袁绍吵架视频

    东汉除了正规军,地位较高的将领都有数量庞大的家丁私兵,这就是史书中所说的“部曲”——带有人身依附性质的私人军队,与奴婢一样“身系于主,是为家仆”。不管是正规军还是私人武装,消灭董卓的三千人马都并不困难,所以董卓耍了一个花招:部队头一天傍晚穿着便装分散溜出城去,第二天早上身披铠甲整队入城,反复几次,就

  • 曹植和曹丕都是曹操的儿子,夺嗣之争中,曹植为什么输给曹丕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植和曹丕谁大,酒后春风一度甄宓误把曹丕当曹植,赵玉平老师讲曹丕曹植

    第一,曹植政治能力明显不如曹丕论文采,曹丕被甩了好几条街,但一个管理国家的接班人,明显不可能仅靠这个。曹操更加看重的是政治能力。相比之下,曹植文人气、才子气太浓。这是他的优点,但同时也是他的缺点,可以看出曹植压根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在双方的较量中,曹植充分暴露了他在政治上不成熟的一面。第二,曹植背

  • 人们说的“蜀汉四相”分别指的是谁?哪位丞相的能力最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诸葛亮的能力和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他被刘备三顾茅庐给请出来以后,一心为了匡扶汉室。帮助其发展蜀地,是蜀汉建立的绝对功臣。刘备死后,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蒋琬蒋琬被誉为"社稷之器"。诸葛亮病逝,蒋琬执政,任尚书令。他执掌国政后,采取闭关息民政策,发展经济,调整战略,安定民生,协调君臣,对诸葛亮死后

  • 诸葛亮生前最后一计“棺材南抬,绳断便葬”,其主要意图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最后一计断绳埋棺,诸葛亮吊孝哭灵完整版,诸葛亮棺材南抬的意思

    第五次北伐,蜀军安全撤回,但诸葛亮去撑不到回家了。在他闭眼之前,他拿出了最后一个计策,不是为蜀汉,而是为自己。此计叫“棺材南抬,绳断便葬”,是诸葛亮在为他个人选墓地。 丞相的遗愿 作为蜀国的核心领导人,诸葛亮去世,肯定是要风光大葬的,但诸葛亮一生清贫,精力都放在助刘备光复汉室上了。且他手握蜀国大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