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真实的春秋:打仗不能伤人,敌人受伤要帮其疗伤

历史上真实的春秋:打仗不能伤人,敌人受伤要帮其疗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795 更新时间:2024/2/3 14:28:28

[var1]

这是历史最注重礼仪的朝代,就连打仗都必须遵从礼仪来进行操控。若是两军想要交战,必须先下战书,在对方下战书之后方可对战。在这之前,敌军会专门派出一个使者来递交战书,战书当中对作战时间,出战人数以及战争地点都有明确描述,大家千万不要把这个使者当成敌人,虽然说他此次前来的目的是递交战书,但我军也不能忘了礼仪,按照礼仪我军是要请他喝酒的。使者在喝完酒之后便会回到军中复命。战书提交成功,战争即将打响,双方军队都需要做应准备。

在那个年代是不存在抓壮丁的,所以出战者绝不会是平民或隶,而是最低等的贵族,大家又把这种人叫做战士。战士们在打仗时都是乘车而行,打仗地点一般定在两国交界的野外,这样才可以减少双方损失。当双方军队到达目的地时,便开始准备作战。那个时候的打仗是非简单的,并不像后世之人那样混乱,更不会用到兵法。兵法虽奇而令人敬重,但在那个年代是不被允许的,而且这种行为会令人所不齿。既然不能用兵法,那打仗时就只剩下肉搏了。

[var1]

大家不要想歪了,这种肉搏可非同寻常,虽是直接进攻,但不能伤人。打仗不能伤人,这应该是很多人都无法接受的事实吧,但那个年代打仗就是如此。双方出战要是针对于对方的战车,而且也只能打对方的战车,决不能伤到人,只要将对方的战车击垮,就示自己胜利了。攻击对方战车也是有规矩的,在出战之前双方战士必须成一字形,并且与敌军一对一对齐,双方出战人数必须一致,这样才能够确保一对一攻击,且无人落空。待双方都准备好了之后即可开战,那如果一方准备妥当,而另一方还未准备好又该如呢?这个时候准备好的这一方就会对方大喊一声:“准备好了吗。”而在对方答复之后才能开战。

[var1]

开战的时候只能一打一,而且只能打自己正对面的战车,若是打到左边或者是右边的战车都是不行的。一次没有将对方战车打垮,那么就回过头来再打一遍,反反复复,也就有了大战300回合的传说。那万一在开战的时候不心伤到了人该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双方都会帮助此人疗伤,要是这个人伤的过严重,那这仗就不要打了,赶找大夫吧。

虽说这种打仗方式效率极低,甚至会令不少现代人忍俊不禁。但不得不承认,那个时期是最尊重礼仪,最崇尚人道的。随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不断进步,这种礼仪也渐渐消失了。尊重生命的思想不复存在,尔我诈,勾心斗,视人命为草芥,以及弱肉强食的世界便应运而生,真是令人叹息。

更多文章

  • 秦穆公五张羊皮定霸业,不愧是春秋五霸的心胸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穆公能成就霸业的原因,秦穆公只用五张羊皮换来了谁,秦穆公羊皮换贤的故事50字

    [var1]乱世最不缺的就是人才,但是正真有济世之才的,也只是那一两个人而已,就像是群星璀璨的夜空,也就那么几个星星特别亮眼。可以讲谁得到了那么几个稀缺的人才资源,谁就能在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走的更快,才能有望一统天下。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我想大家都学过这句古句。百里奚就是春秋初期当之无愧的济

  • 魏国元气大伤,吴蜀联合北伐魏国两线告急,这时候有个人献计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魏国是怎么防备吴蜀的,三国演义吴蜀夹击魏国,吴蜀联合北伐

    大家都知道三国时期魏国的国力远远强于蜀汉与东吴,他们的实力对比大概为6:2:3。即使东吴歌蜀汉联手也没有对魏国造成多大威胁,但是其实历史上魏国还是有过那么几次被吴蜀联盟撼动的危急时刻的,这要从孙权病逝说起。公元252年5月,东吴大皇帝孙权病逝,诸葛恪预料魏军会乘机伐吴,于是在东兴地区高山险要之处修筑

  • 分封制下的卫国,凭什么最后一个才被秦国所灭?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国分卫国,卫国名人为什么基本帮秦国,卫国为什么要选秦国

    [var1]周朝时期,有一个政治制度,可以说,周朝的覆灭和这个政治制度有着很大的联系——分封制。这个制度,把王室中的人,一代代分封下去,本意是好的,希望这些人可以治理当地,并且守卫自己的家园,可是在这样的制度下,却弄得国家的领土割裂的支离破碎,更重要的是,人的欲望都是无止境的,没有人会觉得钱少,也没

  • 天下有变,为什么姜维没有乘魏国政治动荡出兵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难道蜀汉朝廷不知道魏国政治斗争如此激烈,不知道有王凌图谋另立新军抗衡司马懿,不知道乘虚而入北伐中原么?诸葛亮隆中对提到出兵的条件之一是“天下有变”,这段时间不就是天下有变么?为什么姜维没有乘魏国政治动荡出兵北伐呢?原来蜀汉因为费祎主政,坐失良机![var1]姜维的确想称魏国政治动荡出兵北

  • 宋襄公让国,既不虚伪也不是愚蠢,而是一出精心炮制的大戏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周文襄公,史学界评价宋襄公,襄公二十七年

    主笔:闲乐生在春秋中期,出现了一个“宋襄公让国”的故事,其中颇多争议,试论之。宋襄公为太子时,名兹父,他有个同父异母的庶兄叫目夷,字子鱼,是宋国很有名的贤人,宋桓公很喜欢这个聪明的孩子,也曾想过改立他为太子,但由于兹父也一向表现良好,所以才最终作罢。但兹父此时却做出了一个非常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决定,硬

  • 春秋战国之衣冠楚楚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衣冠楚楚完整版,衣冠楚楚txt在线阅读,春秋战国之春秋篇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礼坏乐崩,百家争鸣。当时至少形成了有八个文化圈即中原文化圈、北方文化圈、齐鲁文化圈、楚文化圈、吴越文化圈和巴蜀滇文化圈这些文化圈的形成,往往是分封带来的周文化和围绕在四周的蛮、夷、戎、狄的蛮族文化,相互融合而形成的,随着藩镇实力的加强,各个文化圈越来越显示其独特性

  • 《大秦帝国之裂变》里商鞅很高大上?功利主义,刻薄无情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大秦帝国之裂变商鞅片段,大秦帝国之裂变商鞅面见秦孝公,大秦帝国之裂变商鞅对话秦孝公

    [var1]到了秦献公时期,秦国的处境更是危险,时刻可能被强大的魏国灭国。秦献公死后,二公子赢渠梁继位,即秦孝公。秦孝公继位时,真是到了秦国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强大的魏国一心想把位居身后的秦国覆灭。秦献公刚死,秦国内忧外患,刚继位的秦孝公无奈,只有向魏国割地,以求换得秦国喘气的时间。和魏国达成协议后

  • 吕不韦,一个商业疯子,亦是一个失败的政治家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var1]秦异人是秦王的孙子,他的老爸安国君独独宠爱一个华阳夫人,丝毫不把异人的母亲夏姬放在心上,再加上安国君儿子有20多个,就更加不在意异人这个平凡普通的儿子了。于是异人便被留在赵国成为质子。在旁人眼里,这能算得上什么事呢?吕不韦却发现了他经商以来最大的商机。原来啊,那华阳夫人虽然盛宠不衰,又兼

  • 一书生科举屡不中,想不开对孔子牌位干一事,大儒:必杀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科举与孔子关系,孔子牌位图片,李卫扛孔子他爹的牌位

    [var1]这个读书人的名字叫做洪秀全,他放弃儒家之学后,自己在家捣鼓出了一个拜上帝教的教义,自己独创了一门教派,并且洪秀全还到民间去宣扬自己的教义,洪秀全不是一个读书种子,但他一定是一个聪明人,为了更好的自圆其说,他还专门到广州的一个教堂跟随一个传教士学习基督教义,最后按照自己的理解,又改良了一番

  • 荆轲刺秦为何失败,人们想得太多了,真正的原因就是他想活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荆轲为什么要刺秦,刺秦荆轲完整视频,荆轲刺秦成功会怎样

    荆轲: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在人类历史上,凡是将要灭亡的反动势力,总是要向革命势力进行最后挣扎的”。但是,历史是无情的,谁想阻挡历史前进,就必然要被历史的车轮碾得粉碎。 这是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一段话,时间是1974年,说的是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其主要意思是,如荆轲这样的所谓“壮士”,无非是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