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悔不听管仲之言,齐桓公最终被自己最信任的大臣活活饿死,帝王劫

悔不听管仲之言,齐桓公最终被自己最信任的大臣活活饿死,帝王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684 更新时间:2024/1/19 4:37:06

[var1]

作为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霸主,齐桓公的一生可谓风光无限,当然他必须要感谢的人就是管仲,管仲在齐国推行的一系列的改革,使得齐国的实力迅速大增,有了称霸的实力,齐桓公对他也是信任无比,君臣之教在春秋战国这样动荡的年代里显得尤为可贵。但是管仲逝去,齐桓公竟一时乱了分寸,千秋霸主也难逃厄运,最终被自己的臣子活活饿死于宫中,怎一个惨字可以诉说。

[var1]

齐桓公后期,管仲也是得了重病,人之将死,齐桓公也亲自前往探视。管仲看到齐桓公之后,有些话却是想说却说不出,齐桓公也是看到了管仲很为难,对他说有什么不放心的。可以尽管说出来,于是就对齐桓公说让他远离易牙竖刁、常之巫、公子方四个人。这四个人都是当时齐桓公极度信任之人,可以说齐桓公对他们的喜欢程度不下于管仲。齐桓公很是郁闷,管仲肯定不是出于妒忌之心,这样说就必然有他的道理。

[var1]

当年齐桓公逃难之时,易牙把自己的孩子煮熟给他当粮食,让他尝尝人肉的味道;竖刁为了能够在他身边侍奉,自阉当太监;而常之巫有测生死祸福的能力,常常让他逢凶化吉;而公子启方更是常年在他身边跟随,即使父亲去世了都没有想过要离去奔丧,可以说这四个人把所有的都给了他,管仲为什么让自己远离他们呢?他不禁问管仲。管仲叹了一口气,解释道:“如果一个人可以连自己的亲骨肉都可以杀害的话,那么他还害怕杀别人吗?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身体都可以残害的话,他怎么不会伤害大王您呢?至于吉凶祸福,大王只要做好自己德行,自然可以善始善终;父亲死了,都不会去奔丧,这样的人可以为国家尽忠吗?”

[var1]

齐桓公听过后,也觉得很有道理,就在管仲去世之后,将这四个人打发回去。但是在这四个人走了之后,齐桓公自己觉得不是很舒服,就又将这四个人找了回来,祸乱由此开始。在他们回来的第二年,桓公就卧病在床,易牙、竖刁看到齐桓公快死了,就开始堵塞宫门,不让任何人进去。有一个宫女偷偷溜了进去,看到齐桓公在找食物,于是就将易牙、竖刁的行为告诉了他。桓公这时才悔悟,没有听从管仲的话,但为时已晚,自己被大臣活活饿死,一代霸主终成笑话。桓公死后,齐国大乱,他的儿子们忙于争夺君位,竟无一人想起桓公,他的尸体在床上放了七十多天,最终腐烂发臭,也算是对他不听管仲之言的一个惩罚。

[var1]

齐桓公的后果可能是历史上最悲惨的一个国君,即使在后世权臣谋夺地位的时代,皇帝们也没有活活饿死的情况出现,实在是历史上最大的悲剧。历史还在进行,别人的意见不一定满足自己的喜好,但有可能救命之言,必然有可取之处。

更多文章

  • 当晋国大王遇上妖媚的骊姬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骊姬图片,姬龙杀了骊姬,东周列国骊姬

    [var1]说起帝王,自然先想到帝王身边众多美人,环肥燕瘦,任君挑选。说要雨露均洒,可哪个帝王都有一两个专宠,做不到对每一个平等相待。就好像去买笔,文具店里各式各样的笔,经常让人看的眼花缭乱,手里握的钱,足够买下所有心仪的笔,可是偏偏就有那么一支,是你的心头爱,对于晋献公来说,这个心头爱,就是齐桓公

  • 历史上真实的春秋:打仗不能伤人,敌人受伤要帮其疗伤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春秋打仗的规矩,春秋打仗规矩到底是什么,古代士兵打仗受伤疗伤

    [var1]这是历史上最注重礼仪的朝代,就连打仗都必须遵从礼仪来进行操控。若是两军想要交战,必须先下战书,在对方接下战书之后方可对战。在这之前,敌军会专门派出一个使者来递交战书,战书当中对作战时间,出战人数以及战争地点都有明确描述,大家千万不要把这个使者当成敌人,虽然说他此次前来的目的是递交战书,但

  • 秦穆公五张羊皮定霸业,不愧是春秋五霸的心胸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穆公能成就霸业的原因,秦穆公只用五张羊皮换来了谁,秦穆公羊皮换贤的故事50字

    [var1]乱世最不缺的就是人才,但是正真有济世之才的,也只是那一两个人而已,就像是群星璀璨的夜空,也就那么几个星星特别亮眼。可以讲谁得到了那么几个稀缺的人才资源,谁就能在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走的更快,才能有望一统天下。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我想大家都学过这句古句。百里奚就是春秋初期当之无愧的济

  • 魏国元气大伤,吴蜀联合北伐魏国两线告急,这时候有个人献计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魏国是怎么防备吴蜀的,三国演义吴蜀夹击魏国,吴蜀联合北伐

    大家都知道三国时期魏国的国力远远强于蜀汉与东吴,他们的实力对比大概为6:2:3。即使东吴歌蜀汉联手也没有对魏国造成多大威胁,但是其实历史上魏国还是有过那么几次被吴蜀联盟撼动的危急时刻的,这要从孙权病逝说起。公元252年5月,东吴大皇帝孙权病逝,诸葛恪预料魏军会乘机伐吴,于是在东兴地区高山险要之处修筑

  • 分封制下的卫国,凭什么最后一个才被秦国所灭?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国分卫国,卫国名人为什么基本帮秦国,卫国为什么要选秦国

    [var1]周朝时期,有一个政治制度,可以说,周朝的覆灭和这个政治制度有着很大的联系——分封制。这个制度,把王室中的人,一代代分封下去,本意是好的,希望这些人可以治理当地,并且守卫自己的家园,可是在这样的制度下,却弄得国家的领土割裂的支离破碎,更重要的是,人的欲望都是无止境的,没有人会觉得钱少,也没

  • 天下有变,为什么姜维没有乘魏国政治动荡出兵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难道蜀汉朝廷不知道魏国政治斗争如此激烈,不知道有王凌图谋另立新军抗衡司马懿,不知道乘虚而入北伐中原么?诸葛亮隆中对提到出兵的条件之一是“天下有变”,这段时间不就是天下有变么?为什么姜维没有乘魏国政治动荡出兵北伐呢?原来蜀汉因为费祎主政,坐失良机![var1]姜维的确想称魏国政治动荡出兵北

  • 宋襄公让国,既不虚伪也不是愚蠢,而是一出精心炮制的大戏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周文襄公,史学界评价宋襄公,襄公二十七年

    主笔:闲乐生在春秋中期,出现了一个“宋襄公让国”的故事,其中颇多争议,试论之。宋襄公为太子时,名兹父,他有个同父异母的庶兄叫目夷,字子鱼,是宋国很有名的贤人,宋桓公很喜欢这个聪明的孩子,也曾想过改立他为太子,但由于兹父也一向表现良好,所以才最终作罢。但兹父此时却做出了一个非常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决定,硬

  • 春秋战国之衣冠楚楚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衣冠楚楚完整版,衣冠楚楚txt在线阅读,春秋战国之春秋篇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礼坏乐崩,百家争鸣。当时至少形成了有八个文化圈即中原文化圈、北方文化圈、齐鲁文化圈、楚文化圈、吴越文化圈和巴蜀滇文化圈这些文化圈的形成,往往是分封带来的周文化和围绕在四周的蛮、夷、戎、狄的蛮族文化,相互融合而形成的,随着藩镇实力的加强,各个文化圈越来越显示其独特性

  • 《大秦帝国之裂变》里商鞅很高大上?功利主义,刻薄无情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大秦帝国之裂变商鞅片段,大秦帝国之裂变商鞅面见秦孝公,大秦帝国之裂变商鞅对话秦孝公

    [var1]到了秦献公时期,秦国的处境更是危险,时刻可能被强大的魏国灭国。秦献公死后,二公子赢渠梁继位,即秦孝公。秦孝公继位时,真是到了秦国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强大的魏国一心想把位居身后的秦国覆灭。秦献公刚死,秦国内忧外患,刚继位的秦孝公无奈,只有向魏国割地,以求换得秦国喘气的时间。和魏国达成协议后

  • 吕不韦,一个商业疯子,亦是一个失败的政治家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var1]秦异人是秦王的孙子,他的老爸安国君独独宠爱一个华阳夫人,丝毫不把异人的母亲夏姬放在心上,再加上安国君儿子有20多个,就更加不在意异人这个平凡普通的儿子了。于是异人便被留在赵国成为质子。在旁人眼里,这能算得上什么事呢?吕不韦却发现了他经商以来最大的商机。原来啊,那华阳夫人虽然盛宠不衰,又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