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若要形容皇宫妃嫔众多,经常会用到“佳丽三千”一词,而实际上,某些帝王的后宫佳丽人数远远超过了三千。
就拿晋武帝司马炎来说,其后宫妃嫔女眷的人数一度超过了2万人,而据《新唐书》记载,在天宝年间,唐玄宗的后宫女眷竟逾4万多人。
在后宫女眷数不胜数的情况下,皇帝对待自己的女人们难免会顾此失彼,一部分妃子即便入宫十余年之久,不要说得到皇帝的临幸了,极有可能连皇帝的天颜都未曾见过。
女人一旦入了宫便失去了绝大部分自由和自主的权力,身为皇帝的女人身后并无退路可走,若始终不得宠幸的话,那种整日枯坐淡守的滋味绝对不亚于坐牢,拥有的只能是无边的苦闷和寂寥。
那么多的后妃女眷,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被君王临幸,很多没有品阶、不会巴结讨好内侍官的后宫女眷往往到死都没被皇帝召见、临幸过一次,相较之下,她们无人问津的命运可真是太凄哀悲凉了。
贪色的大隋末帝隋炀帝网罗天下美女悉数收为己用
如果给历史上拥有后宫佳丽最多的帝王排出一个位序,那么第一名是唐玄宗,第二名是晋武帝,第三名恐怕就是隋炀帝了。
隋炀帝是隋朝的末帝,虽然他的一生有功有过,但人们一提到隋炀帝便总会率先想起他的凶残暴虐和荒淫无度,世人皆称隋炀帝杨广是个极会伪装的心机帝王。
当年,隋炀帝为了争夺皇位,苦苦地抑制住了自己贪色的本质,佯装成艰苦朴素、不近声色的样子来“骗”他的父皇隋文帝杨坚。
而当太子之位到手,老皇帝杨坚已经奄奄一息之时,杨广再也不想继续伪装下去了。杨广先是强行调戏并占有了隋文帝杨坚年轻貌美的姬妾陈氏,而当他登上皇位后,为了挑选民间美女充实后宫,杨广便命大臣们推荐出来的1000名美貌女子站在龙舟的船舷两侧供自己检阅筛选。
隋炀帝杨广生性喜欢四处游走,他曾数次出宫巡游,每次出巡除了要查访一下地方民情,更主要的则是从民间大肆择选美女,以满足他的色心和淫欲。
自大运河开凿成功后,隋炀帝3度南下到扬州,对淮扬美女垂涎欲滴的他为了恣意淫乐,在运河沿途的河畔之上修建了江都宫、临江宫、湾头宫等多处巡宫别苑。
这些巡宫装饰华美精致、金碧辉煌,但凡当地有被隋炀帝看上的美女,就会被他带进巡宫中蓄养起来,以供其随时宣泄淫欲。
先建西苑后修迷楼,隋炀帝为荒淫纵欲煞费苦心
公元605年初春,隋炀帝决定在洛河、伊水之间修缮扩建东都洛阳,并在洛阳城西向约20里的地方建起了一座规模宏大的新城——紫微城。于此同时,隋炀帝还特意命臣下在紫微城的西面建起一座精美如天上瑶池般的皇家禁苑——西苑。
隋炀帝的西苑乃是史上最具规模、最为华美的皇家园林,它北至邙山,南至伊阙,西至新安,周长达200里,面积近400平方公里,具体来讲,比北京的圆明园要大上10倍有余。
作为我国历史上最为华丽的皇家园林,西苑的内部设计规划甚为超前,内设无数的灵动机关让整座园区有如神变。园囿中央是一个长达10几里的超大人工湖泊,命名为“北海”。
“北海”内建起了3座高出水面约百尺的“仙山”,那山上不但郁郁葱葱,而且建有不同风致的亭台巧阁,不但精美绝妙,而且令游者无不流连忘返。
如果你认为隋炀帝就是为了赏景休闲,那可就实在大错特错,实际上,西苑是隋炀帝为自己精心打造的“生活娱乐区”。
西苑不但可以赏玩观景,而且还可以宴饮宿住,更主要的是,荒纵好色的隋炀帝用西苑来蓄养天下美女,以供其随心所欲地享受人间美色。
据史料记载,西苑“北海”的北侧有一条弯绕曲回的小渠,小渠的两边建起了16个精美的小院,简称“十六院”。
各个院落自为一体,院门临桥而开,每个院内都有独立的殿宇数座。每至秋冬时节,院内花树凋落,宫人就会用染色精美的锦帛剪成花和叶的形状,将其缠绑在树木枝头,使得整座宫苑常色如春、四季皆美。
十六院里四处都是世所罕有的琼花玉树、珍禽飞兽,但更多的则是供隋炀帝任意玩乐驱使的各色美女。
起初,隋炀帝将其从各地掠取的美女都塞进了十六院,随着时间的推移,十六院里各宫的房间已再无空闲,而隋炀帝每年还会不断地收罗天下间的绝色美女。
最后,隋炀帝决定再度大兴土木,在西苑中建起了一座“迷楼”,以容纳更多的绝色佳人。
“迷楼”之所以用“迷”字作称,是取其“迷人”之意。这座形制高耸的楼阁之所以“迷人”首先在于它独特而巧妙的建筑风格,其次则在于楼内如云的美女特别迷人。
据唐代文人冯贽所写的《南部烟花记》一书所述,迷楼内“轩窗掩映,玉栏朱柱,幽房曲室,互相连属”。
隋炀帝登上迷楼后甚为满意,还极为得意地跟左右的随从们说:若使那神仙游巡于此楼内,亦会沉迷于楼中而忘返也。
迷楼建好后,隋炀帝就将万余名娇美芳艳、青春活泼的美女都纳入了此楼之中。其后,隋炀帝整日生活在满是欢歌笑语、脂粉钗裙的温柔乡中,尽情纵享醉生梦死的快意人生。
硬气的侯夫人因不被临幸愤而自杀,令隋炀帝痛惜万分
自大业八年起,隋炀帝便下诏命江南、淮南各地官员献上玉貌纤姿的青春少女,而且要“每岁贡之”。
也就是说,在隋宫和西苑内的那三千后宫佳丽早已无法满足隋炀帝的身心需求,他对江南和淮南一带的年轻美人充满了无限贪欲,想要纵情在美色之中、占尽天下佳人。
在年轻娇小的一众宠妃夫人之中,隋炀帝特别喜爱的是吴绛仙、袁宝儿、韩俊娥几人,这几位小美人虽然年少却极擅迎合、性情柔顺、貌若天仙,因此,隋炀帝不但能记得她们的名字而且还经常钦点她们陪饮侍寝。
除了这几人之外,隋炀帝临幸美女都依靠着一位内侍官进行统筹安排,这位内侍官深得隋炀帝信赖,而他实际上是一位隋宫里的太监,名叫许廷辅。
但凡想接近隋炀帝并想要得到一夕欢宠的美女,都需要向许廷辅或巴结或行贿,否则就根本就无法接近皇帝身边。
隋炀帝在各处的巡宫别馆、园林新苑中蓄养了数万名来自于全国各地的美丽女子,然而,皇帝只有这么一位,自然很多美人终其一生都没法接近隋炀帝,更别提能得到一夕宠幸了。
美人如若不得宠幸,那么最后基本上也就是在宫掖中悄然白头、寂然度日,直至幽幽终老。
然而,性情刚烈而又貌美多才的江南美女侯氏就不愿被动接受这漫长而枯寂的后宫生活,她身为几千名大概终生都无法得见炀帝的后宫佳丽之一,情愿赴死也不愿虚耗年华,用一根白绫实现了惊世骇俗的“自我解脱”。
据野史记载,这位甘愿自缢赴死的江南才女名为侯巧文,她的父亲原为北周的文臣,因而可以说侯巧文自幼便受书香墨韵所浸染,出身于书香门第、仕宦之家。
当杨广登基成了隋朝的皇帝,各地官员奉诏广寻美女竞相献给君王享用,16岁的侯巧文就这样被送进了迷楼,成了西苑宫禁中一朵含苞待放的娇蕊嫩花。
侯巧文正值韶华,不但才貌双全而且较为孤傲清高,她虽然也渴望能够被隋炀帝看中、临幸,继而博得帝王的长久宠爱,但她却绝不屑于向内侍官许廷辅讨好贿赂。
从一开始的翘首期盼,到后来的偶尔动心生情,再到最后的郁郁长叹、心生怨怼,进入西苑将近8年的侯巧文连隋文帝的样貌都未曾见过一次,落得个终年被幽闭在宫苑角落的境遇。
长夜无尽、宫苑深深,终于在某一个寂静寥落的夜晚,侯巧文将自己此前所写下的数首小诗塞入臂囊,再画了一个姣丽雅致的妆容,用几尺白绫悬结在梁木之上,引颈入扣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以惨烈的方式拥抱了她梦寐以求的“自由”。
翌日,隋炀帝闻听数名宫人言及迷楼内有一清丽的佳人悬梁自尽,便陡然生意,亲自前去探查情况。等到隋炀帝进入侯氏的房间,只见一面容依旧姣好秀美的美人已然陈尸在地,不禁心生难过之意。
其后,宫人在侯氏的臂囊上找到了几篇字迹秀婉、词藻清雅的怨诗,连忙把它们呈递给隋炀帝观看。隋炀帝念其诗而始知其意,随即潸然泪下,哀叹道:吾本纳择此女为宫眷,何故未得相见便痛失其女耶?
言毕,隋炀帝亲自为死去的侯氏写下了一篇悼词,并追封其为“侯夫人”,命官员厚而葬之。
艳若桃李、正值华年的侯氏16岁入宫,直到24岁都未曾得见炀帝一面,这位傲娇又硬气的才女没有选择向周遭的环境屈从,以自缢的方式而获得了精神上的超脱与解放,实在是古代刚直烈女的代表典范。后世之人为了纪念这位富于才情的奇女子,一度尊誉其为初唐四杰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