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的“铁帽子王”,第一代最强,末代几乎是败家子,甚至卖国贼

清朝的“铁帽子王”,第一代最强,末代几乎是败家子,甚至卖国贼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836 更新时间:2024/2/3 16:07:06

首先,雍正、乾隆、同治、光绪四朝,又有四位亲王因种种原因被赐予世袭罔替待遇,称为“特封”。这四位王爷分别为:

no.1怡亲王

一代怡亲王:允祥,康熙第十三子,在雍正朝负责督理河工水利、办理西北两路军机,立下了很大功劳。死后被封为怡亲王,世代罔替。

末代怡亲王:毓麒,毓麒是溥仪的侍读,喜欢京剧但不会理财,跟朋友出去吃饭经常是他买单,自行车丢了也就说,明天再买一个,最后破产。后来,在戏班靠跑龙套、管服装、管道具为生。1948年卒。

no.2醇亲王

一代醇亲王:奕譞,道光帝第七子,同治十三年(1874年)因次子载湉继皇位而被授予世袭罔替待遇。

末代醇亲王:载沣,溥仪生父,由于坐吃山空,民国后载沣家也是越来越穷,但他还是撑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在铁帽子王中是独一无二的。1951年载沣去世,醇亲王一族也就完了。

no.3恭亲王

一代恭亲王:奕訢,道光帝第六子,曾与慈安、慈禧两位太后一起发动政变,推翻了顾命大臣肃顺等人的势力,在同治元年被两宫太后授予“议政王“之衔,享受世袭罔替待遇,被他辞去,同治三年再度令恭亲王世袭罔替,并赐亲王双俸。后来因慈禧太后猜疑,降其爵位,取消世袭罔替。

末代恭亲王:溥伟。奕訢死后,王爵由其孙溥伟承袭。1936年,溥伟溥伟在贫病交加中,死在新京(今长春)一家旅社里,终年56岁。三年后溥仪将其第七子毓嶦封为“恭亲王”,这也是清王朝王爵名号的最后一次封赏。

no.4庆亲王

第一代也是最后一代庆亲王:奕劻,光绪二十年被封为庆亲王,光绪三十四年授予世袭罔替待遇,这也是清朝最晚出现的一家“铁帽子王”。此人可以称上“老贼”二字,贪污成性,勾结列强,卖国有方。晚清很多的丑事都和他有关。民国成立后,他逃到天津,靠着巨额财产享受生活。民国六年他病死了,儿子载振被小朝廷册封为庆亲王。载振挥霍无度,是个花花公子,但会投机,做点生意,1924年因溥仪被驱赶出宫,载振恐祸及自己,迁入天津英租界,从事工商投资活动,远离政治。1947年病逝于天津。至此庆亲王一族覆灭。

另外八位几乎是靠拥护统治者的开国元勋:

no.1礼(意为有礼)亲王

一代礼亲王:代善,努尔哈赤次子,因为弓伐女真各部、征蒙古、攻大明,以及拥立皇太极有功,被封为“和硕礼亲王”,是清朝地位最崇尊的亲王之一。

末代礼亲王:世铎,活的很“长寿”,几乎经历了整个晚清时代,而且看到了清朝的灭亡。这个人是个典型的腐朽顽固,对世界大局无知,著名语录是:“洋鬼子的国家也下雪吗?”民国二年,世铎去世,他的儿子诚厚被当时的小朝廷封为礼亲王,这个王爷住在当时的蓝靛厂,酷爱养长虫,刺猬,猫头鹰等,还喜爱研究生物学,动物学,所以,也有人称他为“疯王爷”,民国六年,诚厚死了,再经过了诚堃、浚铭两个继承人后,礼亲王家族从此就倾家荡产了。

no.2郑(意为重)亲王

一代郑亲王:济尔哈朗,努尔哈赤弟弟舒尔哈齐的第六子,因征蒙古,攻大明,战朝鲜等有功获封,其后代称为“简亲王”,乾隆四十三年复称郑亲王。

末代礼亲王:昭煦,他是个遗腹子,他还没出生,父亲就过世了,这个人很平庸,善于倒卖祖产。民国七年,他把郑王府以二千五百块卖给了当时的高阳李家,后又以王府作抵押,向什库天主教堂神父包世杰借款十余万元。后来没有能力偿还了,就被告上了法庭。正好当时的中国大学想构建新校舍,就从中调解,并替昭煦还了还了借款,结束了这场官司,中国大学也就收了亲王府,并聘请了昭煦为校董,以补助他的生活。

这个人卖完了王府,还接着卖祖坟坟园里的东西。1927年,郑亲王昭煦又将祖坟上驮龙碑和砖瓦石片卖给了张学良,东北军拆除王爷坟时,还布置了岗哨。后来,有人来盗墓,被抓,审讯后才知道是郑亲王本家的(据传是他的儿子),从此,郑亲王一族就这样没落。

no.3睿(意为智者)亲王

一代睿亲王:多尔衮,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顺治八年因谋逆大罪而削去爵号。多尔衮没有儿子,以弟弟多铎的儿子多尔博为嗣子。其后代多次降级,乾隆四十三年,恢复了睿亲王爵位,世代沿袭,不再降级。

末代睿亲王:魁斌,他是御前大臣,也是个有名的“无知人”,连什么是革命党都理解不清楚。民国四年,魁斌去世,他的儿子中铨被小朝廷册封为睿亲王。他死后,两个儿子拿着他的家产挥霍一空,花巨款建新房,后来又把别墅卖了,拿着两万块带着妓女跑去天津,不到两天就花完了,后面又把王府的房间抵出去,借了十万块,没过多久就花完了,就又把祖坟里的树木建筑全卖了。1925年,王府被查封了,两兄弟急忙把家里的东西卖了,还把2000亩坟地卖给了看坟人,然后卖衣服,首饰。1931年,中铨自己去盗祖坟,被抓住了,判了7年徒刑,死于监狱中。他的三个侄儿只得靠摆小摊维持生活。睿王府家族彻底没落。

no.4豫(意为雄壮的)亲王

一代豫亲王:多铎,努尔哈赤第十五子,因与多尔衮有牵连,也被降级,被压抑了一百多年,直到乾隆四十三年才恢复豫亲王封爵。

末代豫亲王:懋林,这个也是个只会吃喝玩乐的王爷。民国五年,实在没钱花的懋林把王府卖给了当时的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美国人请了中美专家,把王府拆了,建医院,据说拆除王府的时候,挖出了很多历代豫亲王埋在地下用来应急的金银财宝,懋林知道后后悔莫及,全家人哭哭啼啼。而协和医院正是用了这笔钱财购进了当时先进的医疗设备,成为了当时很出名的医院。至此,豫亲王族也就完了。

no.5肃(意为严肃的)亲王

一代肃亲王:豪格,皇太极长子,崇德元年因为军功获封,此后有被革爵,又复爵,顺治八年仍被封为亲王,并且封其子为显亲王,世袭罔替。乾隆四十三年封号恢复为肃亲王。

末代肃亲王,善耆,这个人算在宗室中有本事的,他是中国现代警察制度的建立者之一。民国之后,他成为了“保皇派”,企图复辟,两次发起满蒙运动,但都以失败告终了。1922年在大连病逝。善耆不许子女做中国的官,他有38个子女,其中有三个儿子分别去了英国,德国,比利时,其余全部去了日本。他死后,很多子女就和日本帝国主义勾结,其中就有川岛芳子。

no.6承泽(意为有造化的)亲王

一代承泽亲王:硕塞,皇太极第五子,顺治五年获封为亲王,其子博果铎袭爵后封号改为庄亲王。

末代承泽亲王:载功,载功的哥哥在当时支持义和团运动,还在自己王府里设拳坛。所以八国联军攻进北京后,王府被焚毁,但没有完全烧完。载勋被自裁后,载功袭承爵位。民国四年,载功死了,他的儿子溥绪被小朝廷册封为庄亲王。后来溥绪因为没钱将王府卖给了军阀李纯兄弟俩,他们也想从庄亲王府挖出金银财宝,可却没有。溥绪后来改姓庄,名清逸,号清逸居士。他喜爱京剧,也编写了许多优秀的京剧剧本,成为当时有名的京剧剧作家。这在这些末代的亲王中算有本事的了。但这人也干过卖祖坟树木换钱的事情。溥绪的晚年靠艺人们接济度日,生活也非常凄凉。庄亲王族至此也就完了。

no.7克勤郡王

一代克勤郡王:岳托,礼亲王代善的长子,先是被皇太极封为亲王,后面获罪,被降爵,死后封为克勤郡王。

末代克勤郡王:宴森,这个人也喜欢挥霍,其貌不扬,最后非常潦倒,沦为“洋车夫”。到了国民党时期都还在北京拉黄包车。溥仪听说了他的潦倒,给过他一个宝贝,可就被他转手就卖了,花的干干净净。宴森在王府败落后,也先后卖掉了祖坟上的建筑和树木,最后只有去当车夫,还被当时社会上的人戏称为“车王”,他家的祖坟还被称为“车王坟”。

no.8顺承郡王

一代顺承郡王:勒克德浑,礼亲王代善的孙子,顺治五年以军功封为郡王,世袭罔替。

末代顺承郡王:讷勒赫,民国六年死了,因为他没有儿子,5岁的文葵为顺承郡王的承继子,被小朝廷册封为顺承郡王。讷勒赫家本来是铁帽子王中最富有的一家,最后被败的只剩八亩庄田了。1917文葵将王府卖给了张作霖,成为大帅府。现在这个王府就是全国政协办公室所在地。

这就是清朝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们,其实从他们家族的的兴衰来看,一代不如一代,正是大清王朝整个的走向,也代表了封建王朝在中国已经走到了尽头,如初升的太阳,已到了黎明的尽头。

枫叶吹兮,微风萧瑟,览历史,品文化。喜欢的话点赞和分享。

更多文章

  • 清朝武官到底穿什么衣服上朝面圣?从衣服上图案可看出官职的高低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武官官服图案级别,清朝正一品武官,清朝武官官服

    补服,又称补褂。“补子”就是在褂子的前胸后背所缀着的一块布。清明时期当朝官员会在补子上绣有不同的飞禽走兽用以区别官阶的高低。补服从明代是兴起,清朝在沿用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革。如文官的补子上绣飞禽,武将的补子上绣猛兽,品级不同,禽兽有别,以显示清朝严谨的官制,也可以说是补服里的衣冠政治。 补服上的补

  • 清朝末年犯人审判,并不在衙门手里,而是中间的这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衙门审判过程,清朝处置犯人,清朝十三衙门

    在租借犯罪的人基本都会送到中国衙门进行审判,表面上看来中国人自己决定内事,实际上更多的时候却在外国人的手里。如上图中,中国人的建议仅供中间那个人参考,真正决定判罚的是中间的那个外国人。 那时候带枷锁的犯人一般是犯小罪的,而佩戴枷锁目的是警示他人。枷锁上还会表明犯人是哪个县的。 另外行刑的时候,

  • 清朝最惨烈的鸿门宴,八大将军开心赴宴,还没动筷就被砍下人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说古代哪顿饭吃得最让人感到惊心动魄,想必大家都会想到鸿门宴。只是楚汉争霸时的那场鸿门宴,远没有清朝的这一场更有杀机。据说清朝的这场鸿门宴,八位大将受邀出席,可他们却连筷子都还没有动,头就被咔嚓掉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1863年,太平天国运动虽江河日下,但仍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苏州守城的八位太

  • 清朝最奢侈的皇后,一天生活费4万两银子,甚至吃掉了一个舰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皇后一年俸禄,清朝最厉害的皇后,清朝皇后一个月的生活费

    首先这个皇后不是别人,是晚清皇帝咸丰的皇后慈禧。慈禧,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这个十九世纪最有权力的女人,往往被人民称之为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的评价,我就不多说了总之,是个政治手腕干练,残忍,也是一个奢侈、祸国殃民的人物。就其奢

  • 清朝最后一位武举人,虽无光鲜绚丽之衣,却有力压群雄之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武举人完整名单,颜姓武举人,武举人有多厉害

    清朝最后一位武举人叫张三甲,或者叫张荣甲,字鼎臣,号魁轩,是开州户部寨村人,属于清贫尚武的世家。从小受环境的耳熟目染,在16岁的时候展露才华,不管是枪、刀、剑、戟。还是弓箭他都能够运用自如,可谓是一个武术奇才。 因此父亲希望他报效祖国,光宗耀祖。先送他去杨什八郎村拜开州武林高手杨国昌为师,在光绪

  • 清朝时期喊大哥的组织,比太平天国闹革命还要早,可有一点差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对抗太平天国的军队主力,清朝的三大革命团体,清朝时期三大民间组织

    广西黔江和郁江合流处的桂平以及浔江北岸的平南等县的山区是太平天国的摇篮。当太平天国的创立者在这个地区进行运动,从传播一种新的宗教的时候开始,酝酿他们伟大命运的时候,还有其他许多农民造反的队伍像火花般迸发在广西省及其相邻的湖南省和广东省。最初的太平军,不过是同时迸发的火花之一。 根据文献记载,太平天

  • 清朝时故宫当中有七十口水井,却无人饮用,还要从玉泉山运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故宫水井图片,玉泉山简介,北京玉泉山的泉水

    所以说,故宫在我国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它不仅是古代帝王的居住地,更是拥有着极其悠远的历史文化和历史文物。但是,相信大家都十分好奇,古代的那些人在这座宫殿中都是如何生活的呢?从古至今,都有这么一句话,说人可以一天不吃东西,但是一天不喝水的话,就极其艰难了。显而易见,水对于人类的生存是极其重要的,那么

  • 清朝官吏的工资,相当于现代的什么水平?养廉银的发放以地方为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养廉银级别表,清朝工资一览表,养廉银

    当了官之后,可能社会地位会提高一点,家里人会觉得有面子,街坊邻里也会觉得你这家人有出息。那么,是不是当了官之后工资就很高呢?其实事实并不是如此。每个朝代的掌权者不同,相应地所实行的政策,也会有所不同。就拿清朝来说,当官的工资简直超乎一般人的想象。清朝的工资不像我们现在分月发放,那时是分春,秋两季发

  • 清朝青楼女子究竟长啥样?别再被电视剧误导,真实照片颠覆三观!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青楼女子的真实长相,清朝大小姐照片,抽大烟的清朝人照片

    青楼女子,自古以来就是文艺创作中重点描摹的一类形象,无论是古代的诗词歌赋,还是现代的影视作品,其中都不乏烟花女子的形象。她们容貌倾城,倚门卖笑,演绎一出段段旖旎风光和风月故事。然而,通过晚清的老照片我们却惊奇地发现,原来历史上真实的青楼女子似乎和电视剧展现的并不一样,那么,历史上真实的青楼女子又是怎

  • 清朝八旗旗主的权势究竟有多大?大学士和珅见到旗主不得不磕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和珅是什么旗旗主,和珅给刘墉磕头,清朝和珅的权力有多大

    八旗制度始于清朝,由大清国的开国之君努尔哈赤一手创建,入关之前满族人以游牧为生,这种全民入旗的制度的建立为编制人口和军队组织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八旗分别为正镶黄旗、正镶白旗、正镶红旗、正镶蓝旗,又跟据族人来源分为了八旗满洲、八旗汉军以及八旗蒙古。八旗制度建立之初民兵合一,所有满人都被编入旗中,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