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五代十国:叛徒、伶人、外夷,不堪回首的超级乱世!

五代十国:叛徒、伶人、外夷,不堪回首的超级乱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741 更新时间:2024/1/25 10:09:59

黄巢为李唐王朝掀起了第一抔黄土,朱温则为李唐王朝埋上了最后一抔黄土,这本该是一场君臣美谈,可惜朱温却背叛了黄巢,现在看来朱温的背叛或许是迫不得已,中和二年二月,黄巢任命朱温为同州防御使,但这份委任状不过是一纸空文,因为同州压根儿就不在义军手里,黄巢让朱温自取之,取同州容易守同州却难,同州刚刚攻下,王重荣便纠结数万人马欲来夺取,朱温不敌,十次上表向黄巢求援,却都被孟楷压瞒不报,况且当时黄巢义军已显颓势,朱温自知追随黄巢不是长久之计,自然而然反心已起,是年九月朱温杀了监军使严实,率全同州军民投降王重荣,据说僖宗在得知此消息后大呼:“这是上天赐给我的大将啊。”立即任命朱温为左金吾大将军,赐名朱全忠。

我们的朱温,啊不,是朱全忠同志丝毫没有身份转变后的不适应,与老东家黄巢作战更是分外卖力,在黄巢死后对叛军余孽的追剿更可谓是不遗余力,在为唐朝立下汗马功劳的同时,朱温已然成为了最大的藩镇势力,在朱温将昭宗迎奉回长安时,昭宗更是直言“宗庙社稷是卿再造,朕与戚属是卿再生。”此时的皇帝,不过是朱温眼中一个唯唯诺诺的傀儡罢了。

但朱温依旧是不能放心,他要将皇帝置于自己眼下才能安心,朱温在矫拟诏令诛杀了宰相、京兆尹等大臣之后,上表昭宗欲将昭宗接至洛阳,昭宗哪里还有回绝的余地,赴洛途中,朱温给昭宗身边的大小人等来了一次大换血,不知昭宗看着身边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会作何感想,昭宗选择忍气吞声,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寄人篱下何时才能抬头啊,这莫大的屈辱昭宗咬牙忍受了,但却终是难逃一死。

事情的起源对昭宗来说并不能算是一件坏事,在昭宗抵达洛阳之后,河东李克用、凤翔李茂贞等割据势力结为同盟,打着复兴唐王室的旗号,征讨朱温,尽管昭宗心里清楚,这些人根本就都是一丘之貉,但能看到这些狼子野心之辈互相攻伐,也算不坏。面对人人喊打的局面,朱温决定率军西征,但只要昭宗尚在,他就不能对后方放心,毕竟朝中支持王室的大臣还是大有人在,那些好钻空子的投机小人说不定也会跳将出来,所以昭宗不得不死,昭宗死后,朱温立昭宗第九子李祝为帝,史称唐哀宗,屠刀一旦拿起就不容易放下,次年,在得力谋士李振的建议下,诛杀朝臣三十余人,李振早年因科举不中,恨极了这些科举出生的仕宦大族,一一屠戮仍是不能解恨,于是上言朱温,“此辈常自称是清流,应当投入黄河,使之变为浊流!”朱温听后大笑允之,后世人将此事称之为“白马驿之祸”,一个王朝行至此处,不说是苟延残喘,也实在是名存实亡。

在扫除一切障碍之后,朱温终于要迫不及待的踏出那一步了,当然这一步不能是自己主动迈出去,一定要是别人给才行,还要装出一副不情愿的样子,天佑四年四月,朱温接受哀宗的禅让,正式即皇帝位,改元开平,国号大梁,而年仅十七岁的哀宗则被下封为济阴王,次年死于非命。

朱温当了皇帝,李克用却并不买账。

李克用临终前给儿子李存勖留下了三支箭,第一支箭要其征讨刘仁恭,第二支箭要其打压契丹国,第三支箭要其消灭朱温政权。遗愿仍然念念不忘,二人的仇怨不可谓不小。

两人结怨缘自一场酒席,作为李唐王朝不得已才祭出的一张底牌,李克用的乌鸦军团是征讨黄巢义军的绝对主力,一路所向睥睨,当然这睥睨的不只有黄巢的义军还有一同征讨叛贼的其他唐军,中和四年,李克用军路过汴州休整,作为东道主的朱温,自然是要好好招待这位活阎王,当然在酒过三巡之后,不要指望本就没把朱温等人放在眼里的李克用能有什么好脸色,反倒是将朱温一干人等好生辱骂了一番,朱温当时的反应倒也还好,和颜悦色的堪堪受着,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但接下来的事情就有些出乎朱温的意料之外了,仅带了数人赴宴的李克用在喝的酩酊大醉之后,竟然提出要留宿在朱温军中,朱温在惊讶之余也不由得露出了一抹冷笑,既然送上门来了就只好笑纳了,半夜,被仆人用一瓢冷水泼醒的李克用,看着外面燃起的熊熊大火,不仅顿时醉意全无怕是还生出了一背冷汗,若非恰巧夜降大雨扑灭了大火,李克用哪有机会能够夜缒城墙而出,这真的生死大仇。

对于父亲的临终嘱托,李存勖很是在意,每逢战事必然要将三支箭从太庙中请出,携之出征,李存勖是个争气的儿子,骁勇善战不说,同时也长于谋略,文治武功皆可,在王位十五年,南击后梁、北却契丹、东取河北、西并河中,在帝位三年,并岐国,灭前蜀后梁,得河南、山东、凤翔、汉中及两川等地,五代领域,无盛于此者。如此功绩真是没有愧其亚子之名,但任谁也没有想到,这样一个拒虎驱狼的君王,竟会死于几个伶人之手。

皇帝也是人,有一二喜好未尝不可,但却只能限于喜好,点到即止,李存勖对于这一点显然是拎不清,过分沉湎已是不该,还将伶人摆于庙堂之上,插手家国大事之中,岂不是荒唐可笑。

况且这些伶人仅连忠心一条都不能依靠,其实在郭从谦发动叛乱之时,后唐已是风雨飘摇,先是河北等地发生叛乱,平叛军队连连失利,李存勖本欲御驾亲征,但拗不过大臣们的劝阻,只能重新起用李嗣源,李嗣源北上平乱,于魏州城下却遇到亲军哗变,又被叛军装模做样的迎请进城,李嗣源自知如今自己就算是跳进黄河也无法自证清白了,而且被形势所逼,只得接过了那一面反旗,倒戈相向。三月,李存勖率军亲征,但行至万胜镇时得知叛军攻陷汴州,知事不可为,不得已下令全军折返,一时军中人心浮动,归途逃散过半。

四月,郭从谦叛乱,率部攻入兴教门,李存勖死于绛霄殿,又有伶人将乐器覆于其尸身之上,纵火焚尸。好一个戏子伶人,共富贵尚可,同患难又有几人。

叛徒和伶人相继登场,下一个是外夷,而开门楫盗的则是石敬瑭,其实这个说法不甚准确,因为石敬瑭和之前提到的李克用李存勖父子没有一个是汉人,中原大地上早已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而这次被石敬瑭大开门户进入的是契丹人。

石敬瑭本是后唐大将,之后的情节其实很老套,无非就是将领拥兵自重,君臣互相猜忌,最后不得不反,至于结果嘛就要看哪边的手腕更加厉害,说不得究竟是改朝换代还是削藩平乱,就这次的情况来看似乎是朝廷军略胜一筹,清泰三年,石敬瑭举兵造反,很快后唐军队便兵围太原,看似如水花般短暂的起事,内里却是暗流涌动,后唐军队兵临城下,石敬瑭却有恃无恐。

石敬瑭的倚仗是契丹人,未战先虑败,这一点石敬瑭做的可谓是登峰造极了,对于战事的失利石敬瑭早有打算,很快,便有契丹军队自雁门关南下驰援石敬瑭,大破后唐军队,杀敌万余,是年十一月,辽太宗耶律德光册封石敬瑭为皇帝,改元天福,定国号为晋,当然这背后的代价除了石敬瑭自称儿皇帝以及年年岁岁的大量朝贡以外,还有往后数百年间里中原地区的安宁平定。

为了换取契丹人的支持,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这是一个足以影响往后数百年格局的荒唐决定,要知道自马镫的发明以来,骑兵这一兵种迅速崛起,而游牧民族更是有些先天的优势,马背上的民族不是一句空话,在平原开阔地带,数量相当的骑兵与步兵作战,无异于一场单方面的屠杀,况且到了如今,当初一汉当五胡的时代早已过去,之前的王朝凭借着燕云十六州等地的险要地势还可以最大限度的遏制骑兵在战争中的作用,勉强可以自保,而如今燕云十六州被契丹纳入版图,中原大地彻底暴露在了契丹人的铁蹄之下,况且这些地区本身也是中原一带少有的马场,此消彼长之下,更加岌岌可危,此后的四百余年汉人王朝都不曾将这些地区完全收复,而中原大地也整整被胡人的铁蹄蹂躏了四百年之久,或许还不止。

为了一己私利而葬送了后世百年的安宁的石敬瑭恐怕不会有任何的心理负担,有足够的利益去驱使他这么做,而事实上,无论是朱温也好,李存勖石敬瑭也罢,他们都是那一个时代的佼佼者,他们尚且如此,可见当时是怎样一个泥沙俱下、小丑跳梁的晃晃乱世,大唐陨落的余晖已不足以照耀到这个时代的末尾,一场盛世的沉沦。

作者:钩沉

特此声明:本文由「鱼羊秘史」制作出品,未经授权,不得匿名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文中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

更多文章

  • 武则天:作为历史唯一的女皇帝,有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武则天是不是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宠男视频,轻男重女的皇帝

    这样的一位女皇帝在她内心深处是什么思想贯穿她的整个人生,即遭受世人唾弃又赞扬丰功伟绩,那么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帝,武则天到底有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呢?一、武则天本人的性格1、武则天对待孩子男女无差异武则天对待亲生子女心存慈爱,不可以“燕陳皇孙”一言蔽之。只要孩子们不触及她的政治利益,她对孩子们还是

  • 英雄难过美人关,为了红颜美人,晚期的唐太宗竟做出如此荒唐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太宗之死,唐太宗天下英雄尽入吾彀,唐太宗亲征高丽

    在唐太宗李世明晚年的时候,宫中有一位很是得宠的妃子徐惠妃。据说徐惠在很小的时候就能熟读背诵四书五经,八岁的时候就能写出令人惊艳的诗。随着年岁增长,也出落得水灵,可谓是集美貌和智慧于一身啊。一次选妃,徐惠被选入宫中。徐惠妃凭借自己的卓越才华和晚年的唐太宗甚是聊得投意,对于这个晚年知己李世民也很珍惜他们

  • 唐代藩镇是如何形成的?为何说它导致了唐代的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代后期各藩镇的问题,唐代藩镇有多大,唐代藩镇的过程及影响

    在我国封建社会历史进程中,唐朝是一个令我们骄傲上千年之久的王朝,这个王朝是中华2000年封建历史的中最辉煌的一页。但可惜,安史之乱后,唐朝社会发展急速下滑,伴随着藩镇制度的逐渐成熟,唐朝社会问题逐渐深入骨髓,最终昔日强大的唐王朝走向了灭亡。藩镇制度虽然让唐朝在历史的长河中继续苟延残喘了上百年,但不可

  • 玄武门之变前,发生的这两件事,终于逼得李世民对李建成痛下杀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李建成全过程,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砍了李建成头,李世民玄武门内埋伏李建成

    咱们先说说唐太宗李世民,原本李世民别说开创盛世,就连成为皇帝的可能性都没有,因为当时唐高祖李渊已把太子之位给了皇长子李建成。但是据史料所载,李建成的形象有许多矛盾之处,一方面描绘其为狡诈阴险、贪功好色之人;但另一方面李建成又有逼退夏军力保中原的战功,同时自他成为太子之后就一直给皇帝李渊处理内政事务。

  • 《水浒传》中男人头上戴花朵有何特殊用意?原来和唐朝一风俗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风俗,水浒传男人头上戴个花是干嘛的,唐朝女子为什么额头上要印花朵

    说起男子簪花,就不能绕开《水浒传》这部名著。《水浒中》中的西门庆,不仅靠着财大气粗引得潘金莲爱慕,就从头上戴着大红花的妖艳面容上说起,也是甩开了武大郎二百条街。这武大郎只靠着一颗赤诚的心,又怎么能拢得住潘金莲呢?毕竟,人也是视觉动物。这西门庆虽然心狠手辣,但是靠着一副好看的皮囊,外加数不尽的金银财宝

  • 唐朝公主为何不好嫁?这几点让男人吓破胆,这件事在现代无人能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以森严的出身等级为特征,皇亲贵胄与平民百姓之间的鸿沟就如楚河汉界一般泾渭分明。对于没有皇室血缘的侯门贵族,如果能和帝王家攀上姻缘,都可以说是祖上显灵、祖坟冒烟的大喜之事。但唯独有一个朝代是例外:在唐朝,许多公主不但没有被王公贵族哄抢,反而成了大龄剩女。据统计,唐朝只有60%的公主正式大婚过,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士,尚清谈而耻实务,这些人对历史有何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晋尚清的个人资料,晋尚清,魏晋南北朝的历史人物评价

    首先,名士们的好空谈,是和魏晋的政治状况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曹魏篡汉和司马家族杀皇帝,都让名士们感到了政治的无常,儒家宣扬的大道在现实面前,那么的不堪一击,高压的士人们不再把注意力集中在政治上。他们把精力更多地放在了文学,乐曲,甚至丹药的炼制上,从哲学的角度考虑,魏晋是春秋以来一个人文主义思想爆发的

  • 没有“玄武门之变”,唐高祖李渊的“隐太子”李建成会比太宗更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建成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玄武门李建成经典语录,李建成对玄武门的评价

    一、唐太宗李世民因“玄武门之变”的真相,一再索要《起居注》。由于“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曾向史官索要记录他言行举止的《起居注》观看。褚遂良是一再拒绝,可皇帝也是一再要求。无奈之下,房玄龄与许敬宗只好将删改、分解了的《起居注》给了唐太宗。唐太宗的这一做法既让历史陡添悬疑,也使自己招尘蒙垢,遭到了后人指责

  • 为了笼络人才,稳固江山,李世民不惜亲自化解妹夫的尴尬处境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世民尸骨面部复原,李世民吻玳姬原版,李世民死时武则天说了哪8个字

    李世民被唐高祖李渊封为“天策上将”以后,李世民又在秦王府中设立了“文学馆”,以招揽四方贤才。虞世南、姚思廉、薛收、孔颖达等相继投奔到李世民麾下,成为了李世民的“智囊团成员”。承继大统,成为天下之主后,唐太宗李世民就拥有了更加绝对的自主权和更为殷实的感召力,以招揽人才,帮助自己治国理政。而且,为了让笼

  • 杨贵妃与安禄山做出丑事,怕被揭发,无意中发明这物品竟沿用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杨贵妃与安禄山私下关系,杨贵妃安禄山结局,安史之乱杨贵妃与安禄山

    第一项要介绍的发明创造是"皮影戏"。据史记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我们所理解的最出名的大概是关于汉武帝和李夫人的传说。《汉书》中记载了两人的爱情故事,也详细描述了皮影戏的渊源。汉武帝的爱妃李夫人因病逝去,皇帝十分思念,以至于终日神情恍惚,不理朝政。于是召唤术士李少翁设坛招魂,在晚上点了灯烛,设了帷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