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弟子上课睡觉,孔子随口一句“脏话”,成现在老师口头禅

弟子上课睡觉,孔子随口一句“脏话”,成现在老师口头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181 更新时间:2024/1/17 15:49:08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化历史中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信奉他思想的人不计其数,其中追随他学习的弟子也过千人。《史记》中记载“子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孔门十哲”、“孔门十三贤”都是后人对其中有显著贡献的弟子给予的美称。

这些弟子要么是聪慧过人,要么是德才兼备,是天下学子的榜样。可是其中有一位名叫宰予的学生却与众不同,就是他让“圣贤”的孔子一气之下说了句流传两千年的“脏话”,到如今都还被很多老师当成口头禅。

那么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这句“脏话”又是什么呢?

[var1]

“坏学生”宰予?

孔子的教育理念十分先进,他提倡“有教无类”,认为人无论身份高低贵贱或是背景出身如都应该有受教育的权利。他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当时只有贵族子弟才能上学的制度。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因材施教”这种教育观不仅只是一种理论,而被孔子真正的实践在自己对弟子的教导上。他通过观察去了解弟子们的品行和性格,然后根据每个弟子的特殊性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以此来培养出在政事、言辞、文学等不同方面的人才。

孔子的言传身教也时刻在感染着弟子们,他们的师生关系融洽,成为后世的典范。

[var1]

老师往往都会以出色的学生为荣,孔子也不例外。围绕在他身边的学生大都是颇具才华之人,对于这些终有一日会成为栋梁之才的“潜力股”更是孔子最为关注的对象。毕竟“玉不琢不成器”,像子路、颜回都是他的得意门生。

但不是每个学生都是听话的孩子,总有一个或两个“刺头儿”的出现让老师烦心。宰予就是这样的弟子。

宰予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被描述成“口齿伶俐,擅长辞辩”,可见他确有过人之处。

宰予的特别在于他经常会针对传统的礼教或是思想提出自己的看法,包括对孔子的言论都会表达出异议。在现代社会,这种表现是十分值得推崇的。因为这说明他擅长独立思考,敢于质疑权威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var1]

可是在那个时代,宰予的做法是离经叛道之举。孔子始终不懈于恢复周礼,而身为弟子的宰予却一再诋毁周朝.“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颤栗”,说的孔子不知该作何回答,只能用“过去的事就不要再追究了”这一句搪塞过去。

宰予还质疑“三年之丧”太久,三年的时间可以用来做很多有用且有意义的事情,例如做学问或是做音乐。却偏偏用来守孝,实在是浪费时间。因此他提出守孝期为“一年即可”。

孔子听后很是不悦,他反问宰予“父亲或母亲过世仅仅一年,你就可以心安理得得享受生活了?”,宰予答道“可以”。这样的回答令孔子不能接受,他认为“予之不仁也!”,宰予对父母的思念连三年都达不到,实在是一个不仁的人。

[var1]

宰予成了孔子心中当仁不让“坏学生”,甚至还坏在了道德品行方面,绝非君子。

宰予昼寝,引孔子“脏话”骂之

有一次孔子正在课上滔滔不绝,正巧看见宰予在呼呼大睡。顿时气不打一处来的孔子张口说道“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意思就是“腐朽了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一样的墙壁不能粉刷。对宰予这个人,不值得责备啊。”,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孔子对宰予的失望和恨铁不成钢。

[var1]

白天正是学习和努力的大好时光,却用来偷懒和堕落,这又是一个大错。从现代的角度来看这并不是“脏话”,而是一句气话。但是孔子作为智慧的化身,本应该是最理智之人,说出这样带有一定人生攻击的斥责话语是一种“非理智”的行为。

然而,正是这句“脏话”流传至今,成了老师们的口头禅。每每面对学习不争气的孩子都会说上这么一句,实属无奈。

其实,从孔子和宰予的相处中还延伸出一句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话,那就是“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var1]

意思就是“以前我总是听了别人的话就相信他的为人,现在的我不但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这都是因为宰予而改变了我。”这句话慢慢地就被用来形容做人要言行如一,不然就会像朽木和粪土一样被嫌弃。

虽然对于宰予,时常有破口大骂的时候,但英雄惜英雄,孔子也称赞宰予是他最富有才华的学生之一。宰予虽然不被孔子所喜欢,但依然尊敬孔子,称赞孔子贤于舜。

这对好似“欢喜冤家”的师生在一起长达十几年,为后世留下了很多发人深省的典故。其中所蕴含的哲理依然值得后世推敲,但也有一些在流传的过程中出现了误解,引发了学术界的争议。

[var1]

例如孔子因为宰予昼寝说出的这句“脏话”,真实原因是宰予的身体不好,晚上休息不佳才白天犯困。孔子因为了解宰予的健康状况才无奈地说了一句,并不是痛恨宰予的懒惰。而后人曲解了这句话的含义,让宰予背负了千年污名。

从历史记载来看,宰予因为巧言善辩的本事被列入“孔门十哲”之列,他周游列国,经常受孔子的派遣出使齐国和楚国,据《韩非子》所述,宰予被齐国人所杀,被韩非子列为圣贤之一。

唐朝时,宰予被追封为“齐候”,南宋时被追封为“齐公”,明嘉靖年间被追封为“先贤宰予”。

[var1]

人无完人,即使再圣贤的人都不是完美的。从宰予所获得的这些封号可以看出他在推进历史文化进程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他的思想迄今为止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更多文章

  • 世人皆知“负荆请罪”,却不知廉颇与蔺相如的最终下场,令人哀叹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廉颇负荆请罪时对蔺相如说了什么,廉颇和蔺相如负荆请罪的过程,廉颇蔺相如负荆请罪故事

    蔺相如从赵国大局出发,处处避让,后来廉颇知道了蔺相如的苦心,主动赤裸上身、背负荆条上门请罪,最终二人冰释前嫌。很多人也是从这个故事中知道了廉颇、蔺相如这两个人。[var1]01故事的主人公之一廉颇,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抗秦、击齐、破燕、攻魏,战功赫赫;另一个主人公蔺相如,则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血

  • 长平之战:一场让秦国得以毕全功于一役的重要战略决战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长平是现在哪里,秦国先攻上党还是长平,长平

    战国时,华夏大地烽烟四起。各诸侯国之间相互争夺,引致混乱局面。在这数百年里,战争成为了这个时代的独特表现。然而作为战国乱世的战略终结者,长平之战无疑是战国最重要的战略决战,没有能与之匹敌的战役。作为这场战役直接的参与双方秦国和赵国,无论是胜利者、亦或是失败者都深受这场战争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自长平

  • 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后,为何不把匈奴一块收拾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灭六国时匈奴在干嘛,秦vs匈奴,秦始皇一统天下为何不灭六国贵族

    从春秋战国时期到秦始皇在位时期,中原王朝的政权不断与匈奴作战,却始终没能灭掉匈奴。以至于到了西汉时期,大汉王朝只能选择屈辱地与匈奴和亲换取短暂的和平。很多人感到奇怪,秦始皇这样一个崇尚武力的人物,为何能够灭掉六国,将百越划进大秦的版图,却不能携灭六国之余威灭掉匈奴呢?[var1]一、先秦时期匈奴壮大

  • 曹操得了重病,却为何要杀死治疗自己的神医华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操为何杀了神医华佗,曹操杀死吕布完整片段,历史上的曹操被谁杀死

    言下之意,曹操认为华佗是一个品行恶劣,骄傲自大,且以做医生为耻的人。但关于曹操为何会这样认为,在《三国志》和《后汉书》中,又出现了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三国时期医生地位很低,华佗想以借医治曹操的功劳,讨要官职华佗列传被列入了方术一类,这个【方术】指的是古代拥有某些特殊技艺的人,这一类人在古代的社会地

  • 战国初期和儒学并称显学的墨家,为何在汉朝后就销声匿迹?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为什么墨家在战国之后销声匿迹了,墨家思想为什么在汉代销声匿迹,墨家儒学

    《韩非子·显学》记载:“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孟子:“天下之言,不归杨(杨朱,道家代表人物)则归墨(墨子)”一、墨家的分裂墨家弟子精通兵略战阵,其中以守备最佳,除此之外还有辩论之术(称为“墨辩”)、械备制造之术。因为墨子倡导“兼爱”思想,这种普遍的爱更受民众的欢迎,

  • 刘秀大哥刘縯,他比刘秀更适合当皇帝,却因锋芒太露而名败身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刘秀很有意思,按照传统观念,一个王朝的创业皇帝,应当是霸气十足,不怒自威的人物,跟柔弱完全挨不上边,秦始皇、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无一不是如此,但刘秀却不是这样。刘秀虽然是汉朝的中兴皇帝,但他毕竟统一过全国,完全可归为开国皇帝那一类,但据史书记载,他是那种喜欢种地的人,种地种得非常好,而且他在起事

  • 诸葛亮和郭嘉,谁才是三国第一谋士?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中郭嘉比诸葛亮强,三国谋士郭嘉排第几,郭嘉和诸葛亮正史

    蜀国有位大家比较熟知的谋士诸葛亮,他的很多计策都被奉为经典故事,对当时的蜀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决定。那么,其他国家没有能够抗衡诸葛亮的人物吗?当然有,这位谋士也是今天故事的另一位主人公郭嘉。至于二人谁更胜一筹,看看毛主席是怎么的评价。诸葛亮的精彩事迹建安六年,刘备集贤纳士,徐庶推荐了诸葛亮,但跟刘备表

  • 诸葛亮为何要娶奇丑无比的妻子,这才是主要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为何娶个丑老婆,诸葛亮为啥会娶丑女,诸葛亮娶了几个妾

    我们知道诸葛亮这个人是非常厉害的,除了因为这这事出名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使之出名。那就是他这个人娶的老婆是非常特别的,因为他是一位非常丑,但是又才华横溢的女子,令人非常吃惊。不过自从两个人在一起之后,他一直对她都是不离不弃的,而且他一生连妾都没有纳过,两个人彼此相伴到老。关于他老婆是不是很丑这件事,他

  • 刘备袁术交战,吕布趁机袭取徐州,有1伙人帮了大忙!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备借兵杀袁术,刘备讨伐袁术真实原因,刘备攻打袁术谁守徐州

    无论是刘备还是吕布,刚开始他们两人都没有多少根基,能够生存下来靠的还是互相合作。吕布这人有实力,但没啥信用,刘备袁术交战,他趁机袭取徐州。那么,他是怎么拿下徐州的呢?有1伙人帮了大忙!刘备得徐州,倒向袁绍一方,与袁术正式敌对,臧霸,孙观等泰山诸将为之羽翼。曹操征徐州,吕布、陈宫等反叛,刘备才逃过一劫

  • 秦始皇的治国策略延续了两千多年,为何秦朝却仅存在了15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始皇的残暴统治,秦始皇是怎样取得统一的,秦始皇是怎么治国

    汉文帝时期,贾谊给文帝上了三篇奏疏《陈政事疏》《论积贮疏》《过秦论》,贾谊希望文帝能够吸收秦朝灭亡的经验,改革汉朝所面临的土地兼并、刑法严苛等弊政。在《过秦论》中,贾谊总结了秦王朝灭亡的原因——太残暴了。《过秦论》: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