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匡胤离世后,为何皇位成为弟弟的了?

赵匡胤离世后,为何皇位成为弟弟的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229 更新时间:2024/1/22 18:00:55

陈桥兵中,睡梦中的赵匡胤不知不觉被将士龙袍加身,不得不发动了起义,南征北战之下统一中原,建立了一个强盛的朝——宋。天下平定,宋朝也成为了赵家的天下,宋太祖赵匡胤励精图治,百姓休养生息,宋朝国力大涨。奇怪的是,赵匡胤去世后,皇位并没有传给儿子,而是传给了自己的弟弟赵光义,几百年来,这件事引得诸多的讨论,各有各的说法,也得不到统一。

一、宋太祖驾崩,弟弟赵光义登基

赵匡胤和赵光义从微末之中崛起,两人的兄弟之情在无数次危难中经过考验,可以说

两人互相成就了彼此,两人既是兄弟又是战友。陈桥兵变中,兵变的准备我们不得而知,但赵光义绝对是将哥哥推上皇位的主力,这也是赵匡胤对弟弟赵光义无条件信任的原因。

历史朝代中往往没有哥哥死后让弟弟继位的说法,就算有也是弟弟发动兵变谋取而来的皇位,力量之下获得圣名,但其实名不正言不顺。许多人认为,赵光义在赵匡胤不注意的情况下谋害了他,继而发动兵变控制了皇宫,还有人认为赵光义趁赵匡胤卧病在床时面圣,假传圣旨。话是这么说,但我们需要考虑事实,皇宫之中的守卫森严,不是赵匡胤信任的禁军将领根本不会担任这个职位,就算是赵光义也能难让守卫皇宫的将领暗中投靠,其次赵光义在哥哥赵匡胤驾崩的时候并没有入宫面圣,因此许多说法不攻自破。

二、赵光义登基的原因

唐朝末期,诸多节度使叛乱,唐朝的皇帝无法节制,逐渐形成了五代十国的局面,这么多的国家大乱斗,中原、江南、江北混乱无比,百姓们流离失所,饿死和因战乱而死的数不胜数。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深知五代十国的混乱,临终前为了避免国家的动荡,便让赵匡胤可以想把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等到赵匡胤的儿子长大有能力接手国家时再登基为皇。赵匡胤孝顺,便同意了杜太后的言语,这个关乎国家传承的大事也叫作“金匮之盟”。

不过赵匡胤作为君王也另有打算,如果自己的一个儿子能在他驾崩前挑起大任,那么这个“金匮之盟”不过是废纸,但如果自己早逝,那么只能大肆宣传“金匮之盟”并将皇位传给赵光义暂代,等儿子长大后又用道义压迫他传位。赵匡胤深知弟弟的能力,自己早逝,这些儿子就没有一个是能斗得过叔叔的。

三、赵光义背约,稳固地位

赵光义在皇位上坐的久了,习惯了这种手握天下的感觉,权力获得不易,它能让天下英雄无法自拔。赵光义不想将皇位给侄子赵廷美,便找来了儒学大师赵普,赵普声称:“太祖当时犯了错误,皇上为何要重蹈覆辙呢?”,心安理得的赵光义就把自己的儿子立为太子。

许多大臣也知道“金匮之盟”,对太祖十分忠诚,赵光义为了彻底地稳固自己的皇位,便将宋太祖栽培的亲信大臣调离开京都,去到了许多偏远的地方任职,并开始大肆培养自己的势力,壮大在朝堂中的发言权,其次赵光义大开科举,有科恩收罗人心,受到器重的中举之人,必定会为了赵光义的赏识之恩赴汤蹈火,在一步步的动作之下,赵光义解决了皇位传承难题。

赵光义稳固了江山,笼络天下士子门庭,以正统坐上了九五之尊之位,而太祖一脉则渐行渐远,直到南宋时期皇位才回到了太祖一脉手中。

更多文章

  • 壬辰战争时期,朝鲜王国围绕是否“内附”于明朝所引发的党争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一、壬辰战前朝鲜的党争现象朝鲜的党争始于宣祖八年,围绕吏曹铨郎一职,士林内部开始分化,逐渐形成了以金孝元为首的后辈士林以及与沈义谦为首的前辈士林。金孝元居住在汉阳城东的乾川坊,而以金孝元为首的后辈士林被称为东人党,而沈义谦居住在西边的贞陵洞,因而以沈义谦为首的前辈士林被称之为西人党。西人党多为李珥及

  • 蒯祥为紫禁城修建千条真龙,朱棣叹为观止,赐其“蒯鲁班”的称号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紫禁城的修建者蒯祥视频,鲁班秘史,蒯祥修建的陵墓

    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为抵御北部蒙古部落的入侵,决定移都到北京。经过几年的勘察选址,便开始调集全国的能工巧匠为自己建造皇宫。蒯祥的父亲蒯富原为江苏人,在当地木匠工艺十分出色,明朝时期就以出色的建筑工艺被召入宫,担任建筑皇宫的总管“木工首”,是一位资质颇深的建筑大师。在父亲的引导和教育下,蒯祥从小就

  • 香港故宫开馆,北宋定窑孩儿枕,为何成为镇国之宝,原因在这!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宋定窑孩儿枕价格,宋定窑绿釉孩儿枕的价值,定窑孩儿枕是宋朝的吗

    此时,恰逢香港回归25周年之际,想必香港故宫将会成为新的打卡地。毫无疑问,里面的藏品是大家最关注的。据馆长吴志华介绍,馆内共有9个展厅,届时将展出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贵文物914件,其中国宝级文物166件。当被问及最喜爱的镇国之宝是哪一个时,吴馆长毫不犹豫的说,“最爱北宋定窑孩儿枕。”一个长30厘米,宽

  • 晋王嫌弃饭菜不好吃,把厨师暴揍一顿,朱元璋来信说:你想死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吃烤鸭骂晋王,唐竹筠和晋王,晋王折磨周子舒

    朱元璋成为明朝开国皇帝后,准备让儿孙们共享大明王朝的千秋万代,于是给他们分封诸侯,为了凑个吉利数,9个儿子不够,加上了1个侄孙,十全十美。之后,朱元璋将已经长大的10个藩王安排到各自的封地,送他们到城门,此去经年,再见不知在何时,因此给每个人都精心准备了礼物。而给三皇子朱棡准备的是一个厨师,希望厨师

  • 一代才女李清照的坎坷情路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清照是个出了名的才女,李清照是千古第一才女你认同吗,李清照是宋朝第一才女吗

    说起张汝舟,论事业和志趣远比不上赵明诚,才学更是不及李清照,他呢,是军队里负责财务审计的一个七八品小官。官品高低其实并不绝对重要,重要的是人品。但张汝舟这个人天生心术不正,跟钱打交道,精明睿智没学到,反学得一身贪婪算计的本事。就这种人,一代才女李清照怎么会和他走到一起?这还要从李清照的前夫赵明诚病逝

  • 唯一的水底皇陵,因大旱浮出水面,居然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祖陵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元璋皇陵简介,朱桓求朱元璋免死愿意回家守祖陵,朱元璋御制皇陵碑全文

    在古代,一旦皇帝去世,那么整个国家都会一片素缟,每个人都要为皇帝披麻戴孝。随后皇帝就在隆重的仪式当中,葬入生前建造的皇陵里。这些皇陵可以说极尽奢华,甚至有的比自己的皇宫还要巨大,几乎就是在自己登基的那一刻就开始建造了。最典型的就是我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的陵墓。就目前发现的兵马俑陪葬坑,仅仅只是他巨大

  • 28岁包拯考中进士,却因离家太远,坚决辞职,38岁才离家当知县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包拯官复原职过程,包拯出生时被谁抚养成人的,包拯在成为举人后学习几年

    包拯是北宋名臣,为人刚正不阿,被誉为“包青天”。但少有人知,他的仕途之路,和一般人的并不一样。他28岁就考中了进士,但真正开始步入仕途,却是从38岁那年开始的。公元1027年,28岁的包拯寒窗苦读20年,终于中了进士,被任命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今江西永修)知县。这是非常顺遂的仕途。出任一方知县,

  • 他是大明朝的“巨贪”,家中私藏3万两黄金,最后死在祖父的墓地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巨贪,明朝最大的贪官贪了多少亿,明朝历史上最贪的人

    历史上敛财的官员不计其数,能“榜上有名”的严嵩算一个。他捞起钱来如恶虎一般,从一个文官靠着溜须拍马和写青词的本领赢得了皇帝的喜爱,自己稳坐首辅之位,被明史列进史册。严嵩是个聪明的人,他也有不辞劳苦,生死不顾的时候,嘉靖皇帝常年道袍加身,寻求长生不老秘药,道师炼好仙丹,皇上不敢吃,75岁的严嵩一把拿过

  • 妻子去世后,朱棣看上了小姨子,想立她为后,小姨子果断出家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她就是朱棣那位一生未嫁的小姨子,为什么朱棣不敢强娶小姨子,朱棣为什么放弃小姨子

    尼姑貌如仙人,举止娴雅,连张皇后都深深仰慕。朱高炽说:不愧是拒绝我父皇的女人!这个尼姑已经44岁,她就是徐妙锦,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的第三个女儿。那她和朱棣之间有什么故事呢?这还得从她的姐姐,明成祖朱棣的皇后徐妙云说起。永乐五年,陪伴朱棣30年的结发妻子,皇后徐妙云撒手归去,朱棣悲痛万分,发誓不再立后。

  • 康熙一面跪拜朱元璋的陵墓,为何还要一面将他的后人赶尽杀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康熙跪拜了朱元璋墓,康熙vs朱元璋,康熙和朱元璋对话

    明朝在一统天下之后,朱元璋将都城定在了南京,虽然后来明朝的都城迁到了北京,但朱元璋的陵墓却没有搬迁,一直在南京。因此,明朝的皇帝若是要单独祭拜朱元璋,还要从北京赶到南京来,着实是路程遥远。当然,朱元璋是开创明朝的君王,那些后世的子孙皇帝,谁人又敢忘记朱元璋为他们所做的一切呢?清朝定都选址,也继承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