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仁宗将19岁女儿嫁给表弟,婚后,公主和太监厮混、和婆婆打架

宋仁宗将19岁女儿嫁给表弟,婚后,公主和太监厮混、和婆婆打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622 更新时间:2024/1/16 15:32:54

宋仁宗本名赵祯,是宋朝的第4位皇帝。他最出名的事件,莫过于“狸猫换太子”了。直到登基之后,宋仁宗才知道自己真正的母亲是李宸妃,便一直懊悔无法为母亲尽孝。他的长女福康公主,是他最宠爱的女儿,也是被他害得最惨的女儿。宋仁宗一共有13个女儿,夭折了9个。他的3个儿子更是一个都没长大。宋仁宗非常疼爱这个公主。刚满周岁时,他就破格给了女儿“福康”的封号,而正常节奏是,公主成年或嫁人时,才会被正式册封。而上一个在周岁就被册封的公主,是唐太宗的嫡公主。

福康公主很懂事,在父亲生病时,还会祷告自愿替父受罪。只是,19岁这年,她的父亲,不顾礼法,非要把她嫁给表叔。宋仁宗为女儿选定的丈夫,是自己的表弟李玮。之所以选择这个人,并不是因为李玮多么优秀,而是他是宋仁宗舅舅的儿子。宋仁宗悲痛于没能给母亲尽孝,便给了舅舅一家高官厚禄,至于他最宠爱的女儿,理应和自己一起尽孝。李玮只比公主大3岁,但在辈份上是表叔。根据大宋婚姻法的规定,表侄女和表叔是不可以结婚的。但被愧疚冲昏了头脑的宋仁宗,才不管什么律法。

公主9岁时,两人就订了亲。李玮这个人吧,不算青年才俊,为人处事也不太行,喜欢和无赖厮混,喜好奢靡。他长得很丑,福康公主多次表示不愿意嫁给他,可无论福康公主怎么闹,宋仁宗都不松口。(《资治通鉴后编》:玮貌陋性朴,公主常庸奴视之,韩氏复相离间。)最后,福康公主认命了,她带了非常多的内侍。在她心中,多带点熟悉的人,日子总能好过一些。然而,每一桩不幸的婚姻背后,可能都有个闹事的婆婆。一次,福康公主和内侍梁怀吉在月下小酌,李玮的母亲杨氏就躲在一旁,偷窥,生怕公主干什么对不起自己儿子的事情。这简直是奇耻大辱。福康公主从小被捧在手心,哪里受过被偷窥的侮辱?她当场和婆婆打了起来,然后连夜跑回皇宫,找父皇哭诉。

按照规矩,公主出嫁后,驸马要抬高辈分,即“升行”。简单来说,公主出嫁,也不用伺候公婆,因为她和公婆是“同辈人”,属于平级。因此,福康公主和婆婆打架这件事,算不上她不孝顺。宋仁宗心疼女儿,违反规矩,连夜打开宫门,把女儿放了进来。为了这件事,他还被司马光等人揪着批评了很久。只是,人总是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宋仁宗拒绝女儿和离的要求,但作为安慰,他给了李玮降职外派的惩罚。

但圣旨只下了1天,他又免除了处罚,只是轻描淡写罚了他三十斤铜。

福康公主绝望了,她知道,宠爱自己的父亲,再也不会为自己出头。更过分的是,宋仁宗认为,女儿和内侍来往,会影响到她和李玮的复合。于是,他听从了言官的建议,将福康公主身边熟悉的内侍全部调走。和公主最亲厚的梁怀吉,更是被发配到洛阳干粗活去了。自从内侍全部被调走,福康公主抑郁寡欢,自此处在疯的状态。公元1062年,宋仁宗于心不忍,让女儿回皇宫居住,还召回了梁怀吉。在梁怀吉的陪伴下,公主的情况逐渐好转。但公主和驸马闹得这么难看,也不是个事。李玮的哥哥李璋得知后,连忙上奏,代弟请求让两人和离。宋仁宗同意了,为了表示歉意,他赐给李玮黄金二百两,还把福康公主的封号给降了级。

按理说,事情已经圆满结束。可谁也没想到,几个月后,宋仁宗突然重病。在病中,他回忆起母亲,愧疚不已,在临终前下令,让女儿和李玮复婚。因为是临终的遗言,此后,谁也不敢让公主和驸马和离。后来,公主的封号越来越尊贵,可她也越来越不开心。公元1070年,福康公主郁郁而终,年仅32岁。公主死后,宋神宗这才发现她遭到了李玮的虐待。是李玮,阻止生病的公主求医问药;是李玮,让公主自己干粗活;是李玮,让公主穿满是虱子的衣服……(《王安石传》上曰:“玮都不恤长主,衣服饮食药物至于呼医,亦多作阻隔,长主衣衾乃至有虮虱,至自取炭生火,炭灹伤面。”)

桩桩件件,令人发指。宋神宗大怒,革除了李玮的驸马职位,将他贬谪。可已经去世的福康公主,却再也回不来了。她是带着绝望离世的。我想,下辈子,她应该不愿意再成为宋仁宗的女儿。因为父亲曾给了她最好的呵护,却又把她推入深渊。这样的落差,无人能够承受。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更多文章

  • 万贵妃去世之后,墓碑上刻写了8个字,据说连乾隆都不敢动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上真实万贵妃,万贵妃墓志铭,万贵妃皇长子去世

    明英宗收到蒙古瓦剌人来犯的战报,不顾大臣们反对,御驾亲征,但由于诏令2日便出发,大军集结匆忙,准备不足,在河北怀来土木镇境内被瓦剌军打得落花流水,伤亡过半。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战。随英宗出征的66名文官武将全部战死,英宗一看突围没戏,就面南盘膝而坐,等待被俘。消息传到京城,朝廷内外,人心浮动,

  • 赵匡胤离世后,为何皇位成为弟弟的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匡胤后代如何重登皇位,赵匡胤是怎么把皇位传给弟弟的,赵匡胤坐了多少年皇位

    陈桥兵中,睡梦中的赵匡胤不知不觉被将士龙袍加身,不得不发动了起义,南征北战之下统一中原,建立了一个强盛的王朝——宋。天下平定,宋朝也成为了赵家的天下,宋太祖赵匡胤励精图治,百姓休养生息,宋朝国力大涨。奇怪的是,赵匡胤去世后,皇位并没有传给儿子,而是传给了自己的弟弟赵光义,几百年来,这件事引得诸多的讨

  • 壬辰战争时期,朝鲜王国围绕是否“内附”于明朝所引发的党争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一、壬辰战前朝鲜的党争现象朝鲜的党争始于宣祖八年,围绕吏曹铨郎一职,士林内部开始分化,逐渐形成了以金孝元为首的后辈士林以及与沈义谦为首的前辈士林。金孝元居住在汉阳城东的乾川坊,而以金孝元为首的后辈士林被称为东人党,而沈义谦居住在西边的贞陵洞,因而以沈义谦为首的前辈士林被称之为西人党。西人党多为李珥及

  • 蒯祥为紫禁城修建千条真龙,朱棣叹为观止,赐其“蒯鲁班”的称号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紫禁城的修建者蒯祥视频,鲁班秘史,蒯祥修建的陵墓

    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为抵御北部蒙古部落的入侵,决定移都到北京。经过几年的勘察选址,便开始调集全国的能工巧匠为自己建造皇宫。蒯祥的父亲蒯富原为江苏人,在当地木匠工艺十分出色,明朝时期就以出色的建筑工艺被召入宫,担任建筑皇宫的总管“木工首”,是一位资质颇深的建筑大师。在父亲的引导和教育下,蒯祥从小就

  • 香港故宫开馆,北宋定窑孩儿枕,为何成为镇国之宝,原因在这!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宋定窑孩儿枕价格,宋定窑绿釉孩儿枕的价值,定窑孩儿枕是宋朝的吗

    此时,恰逢香港回归25周年之际,想必香港故宫将会成为新的打卡地。毫无疑问,里面的藏品是大家最关注的。据馆长吴志华介绍,馆内共有9个展厅,届时将展出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贵文物914件,其中国宝级文物166件。当被问及最喜爱的镇国之宝是哪一个时,吴馆长毫不犹豫的说,“最爱北宋定窑孩儿枕。”一个长30厘米,宽

  • 晋王嫌弃饭菜不好吃,把厨师暴揍一顿,朱元璋来信说:你想死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吃烤鸭骂晋王,唐竹筠和晋王,晋王折磨周子舒

    朱元璋成为明朝开国皇帝后,准备让儿孙们共享大明王朝的千秋万代,于是给他们分封诸侯,为了凑个吉利数,9个儿子不够,加上了1个侄孙,十全十美。之后,朱元璋将已经长大的10个藩王安排到各自的封地,送他们到城门,此去经年,再见不知在何时,因此给每个人都精心准备了礼物。而给三皇子朱棡准备的是一个厨师,希望厨师

  • 一代才女李清照的坎坷情路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清照是个出了名的才女,李清照是千古第一才女你认同吗,李清照是宋朝第一才女吗

    说起张汝舟,论事业和志趣远比不上赵明诚,才学更是不及李清照,他呢,是军队里负责财务审计的一个七八品小官。官品高低其实并不绝对重要,重要的是人品。但张汝舟这个人天生心术不正,跟钱打交道,精明睿智没学到,反学得一身贪婪算计的本事。就这种人,一代才女李清照怎么会和他走到一起?这还要从李清照的前夫赵明诚病逝

  • 唯一的水底皇陵,因大旱浮出水面,居然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祖陵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元璋皇陵简介,朱桓求朱元璋免死愿意回家守祖陵,朱元璋御制皇陵碑全文

    在古代,一旦皇帝去世,那么整个国家都会一片素缟,每个人都要为皇帝披麻戴孝。随后皇帝就在隆重的仪式当中,葬入生前建造的皇陵里。这些皇陵可以说极尽奢华,甚至有的比自己的皇宫还要巨大,几乎就是在自己登基的那一刻就开始建造了。最典型的就是我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的陵墓。就目前发现的兵马俑陪葬坑,仅仅只是他巨大

  • 28岁包拯考中进士,却因离家太远,坚决辞职,38岁才离家当知县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包拯官复原职过程,包拯出生时被谁抚养成人的,包拯在成为举人后学习几年

    包拯是北宋名臣,为人刚正不阿,被誉为“包青天”。但少有人知,他的仕途之路,和一般人的并不一样。他28岁就考中了进士,但真正开始步入仕途,却是从38岁那年开始的。公元1027年,28岁的包拯寒窗苦读20年,终于中了进士,被任命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今江西永修)知县。这是非常顺遂的仕途。出任一方知县,

  • 他是大明朝的“巨贪”,家中私藏3万两黄金,最后死在祖父的墓地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巨贪,明朝最大的贪官贪了多少亿,明朝历史上最贪的人

    历史上敛财的官员不计其数,能“榜上有名”的严嵩算一个。他捞起钱来如恶虎一般,从一个文官靠着溜须拍马和写青词的本领赢得了皇帝的喜爱,自己稳坐首辅之位,被明史列进史册。严嵩是个聪明的人,他也有不辞劳苦,生死不顾的时候,嘉靖皇帝常年道袍加身,寻求长生不老秘药,道师炼好仙丹,皇上不敢吃,75岁的严嵩一把拿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