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都说包拯一生清廉,为何还要设疑冢?专家打开墓葬后给出解释

都说包拯一生清廉,为何还要设疑冢?专家打开墓葬后给出解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827 更新时间:2024/1/21 19:56:33

这一句话清楚地揭示了历代官场上的腐败。人们一说起清官,总会是那么几个:明代的海瑞、清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郑板桥,还有宋代的鼎鼎大名的“包青天”,这些都是在历史上有名的清官。

人们对于清官的第一反应就是两袖清风、为民请命,日子清贫。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一处工厂在扩建时,疑似发现包拯的衣冠冢,但是包拯为官清廉,财力有限,怎么会有能力设置衣冠冢?

直到后来专家奉命考察,进入到墓穴当中后,有了惊人的发现,才解释了这一切。

包拯墓的传说

包拯,字希仁,北宋时期庐州人(安徽合肥人)。天圣五年考中进士,为官数十年,先后担任户部判官、开封知府、御史中丞等职位,晚年官至枢密副使,位高权重。天佑七年前包拯去世,享年六十四岁。

包拯为官期间,勤政爱民,秉公执法,思维敏捷,破解了当时很多冤案奇怪案,深受当地的百姓爱戴,百姓称其为“包青天”。

包拯为官十年如一日地拒绝贿赂,以至于包拯去世的时候,家中无私财,甚至百姓自发捐款为包拯置办后事。

但是史书上并未记载包拯死后埋到了哪里,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认为包拯埋在了安徽合肥。因为包拯的祖籍就是这里的,根据古人的传统,死后回到祖籍地安葬是符合当时礼制的。

但是另外一种说法是认为包拯埋到了河南,因为包拯虽然祖籍庐州,但是后半生一直在朝为官,加上当时开封到庐州的路途遥远,运输极其不便。

而包拯去世的时候又是七月份,天气炎热,古代有没有火化遗体的传统,要是从开封运到庐州,大概要十天左右,那时尸体早就已经腐烂发臭,如果所以很多人认为包拯埋在了河南开封。

自古以来,这两种观点一直争吵不休,直到1973年,安徽合肥的一处工厂在扩建打地基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墓葬群,其中一共有十二个墓葬。

专家听说后立马出动,经过实地考察后,确定了这是北宋时期包氏的家族墓葬。

专家还发现了一处墓葬中有墓志铭,上面记载着这墓中是包拯和其夫人的合葬之处,以及记载着包拯的生平和死后如何处理尸体被运到老家安葬,

至此考古人员才确定了这所墓穴是主人就是北宋时期大名鼎鼎的包拯。

包拯墓中惊天发现

发现包拯墓的几天后,上级领导批准了考古队员发掘包拯墓的请求。考古队员进入墓穴后发现这个墓不大,也就是几十平左右,当考古队员进入到主墓室后惊呆了。

主墓室不大,但是居然连棺材都没有,只是主墓室地上散落着零零散散的白骨,考古队员此刻脑海中不约而同地闪过一个念头—坏了,墓被盗了。

果然,考古队员在墓穴中私处寻找后,发现了该墓的西北角,有盗洞的痕迹,但是根据考古队员们分析,这盗洞类似于“官盗”这不太像是民间盗墓贼干的。

于是考古队员推测,包拯生前秉公执法,在朝堂上树敌颇多,这有可能是包拯的政敌为了报复包拯所做的。

还有一种说法是当时金兵攻占庐州后,对庐州大肆劫掠,并且对庐州豪门大族的墓也不放过,包拯墓也有可能是在那个时候遭遇的不测。

为什么有包拯衣冠冢的说法?

我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甚至连丧葬都是极为讲究的。古代讲究道教轮回之说,古代的豪门贵族的掌权者去世后,往往会陪葬大量财物,希望他们死后这些财物也可以保证他们在阴间享受荣华富贵。

但是这就引来了一定风险,那就是—盗墓贼。

盗墓贼以盗墓为生,一旦有盗墓贼光顾的墓穴基本上财宝自然不必多说,可能连墓主人的尸骨都会被随意丢弃,这对于一个墓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

所以很多王公贵族为了防止这种事情发生,都会设立几个假坟墓来迷惑盗墓贼,这些假的坟墓就是我们所谓的衣冠冢,所以衣冠冢当中是没有财宝和尸骨的。

最典型的就是曹操,曹操在位时得罪了很多人,再加上他早期为了筹措军费,甚至专门在军队中设立了负责盗墓的“摸金校尉”来盗墓,中原的汉墓基本上被曹操盗窃一空。

曹操也深知自己树敌颇多,去世后墓自己的也极大可能会遭此毒手。于是曹操在自己死后,有72辆马车赶着棺材从四个城门出发,所以曹操一口气设立了七十一个衣冠冢。

包拯衣冠冢的说法其实也是来源于很多人的猜测,经不起推敲。这些人认为当时包拯的墓里并未发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只是有两块墓志铭和一些陶器、瓷器和铜器,连棺木都没有。

根据包拯生前副枢密使的官职来看,包拯墓太小,也是不符合但是这类官员的墓葬规模,加上包拯树敌颇多,因此很多人不相信这是包拯的墓,觉得包拯也是怕墓被盗所设立的衣冠冢。

但是问题来了,包拯为官清廉,去世时家中都没多少财物,怎么可能会有能力去设立衣冠冢?而且衣冠冢当中还能出现那么多陪葬品,就算这一切都可以解释,那么墓葬当中的人骨头怎么解释?

而且包拯不傻,他设立的衣冠冢不会在自己的家族墓葬当中设立所以专家断定这个墓穴的墓主人就是包拯无疑。

可惜包拯一生为民,却死后也得不到安宁。不过好在我们国家已经对包拯的坟墓进行了保护,列为了省级重点保护单位。

并且在1987年的时候,当地政府将包拯墓迁到了包河东畔,重新为包拯修建了更大的墓,占地1500多平方米,颇为壮观。

每年清明节前后都会有大量游客或者是包氏家族的后人前来吊唁祭奠,这也是我们后人能为包拯做的最后一件事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她身为北宋最美公主却被送给金朝人当舞姬,两年后因谷道破裂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上的宋朝公主赵书颖,宋朝最惨的一位公主,金朝最惨皇后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南宋末年一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一句话,道破了战乱纷飞年代多少人的心酸悲苦。生逢乱世,就注定要在战火中起伏,刀枪无眼,无论世勋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难逃魔爪。乱世浮沉,谁都难逃过,哪怕是金枝玉叶的一国公主,在国家衰微之际,也得为了江山社稷而献出自己一生的幸福。多年来,

  • 成吉思汗后裔,当年各自逃命,600年后,靠一首诗在四川相聚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成吉思汗后裔隐居四川,成吉思汗后人变化,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多次西征

    他是蒙古族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大蒙古国的建立者他就是成吉思汗,出生于辽阔的大草原的他有着像小草一样坚韧不拔的性格,身为蒙古族最伟大的可汗,他有勇有谋,用兵如神,灭国四十载,是当时世界上疆域辽阔的蒙古帝国,地域横跨亚欧两大洲的面积,也留下了无数传奇故事。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蒙古铁骑南征北战,可就算这样成

  • 河南省发现的一座宋朝时的古墓,还原了一位梁山好汉的悲惨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古墓发掘,梁山程垓村古墓,河南北宋时期古墓

    梁山好汉的故事,发生在北宋的末期。那个时候,皇帝十分昏庸无能,不仅任用无能的人做官,还特别贪婪,百姓们的赋税很重。有很多人不甘心就这样背着沉重的生活负担就这么生活下去,所以干脆就一起到梁山上,结成了一股反对朝廷的势力。后来,因为皇帝的各项不合理的制度,所以梁山上的人越来越多,随着力量的加大,梁山上的

  • 戚继光的戚家军,战斗力有多强?为何到最后落得全军被屠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戚家军与戚继光简介,戚继光在什么时间创建戚家军,戚继光为什么要害戚家军

    明朝末年,沿海地区倭寇横行,百姓民不聊生,可偏偏军队束手无策,原来这些倭寇大部分是由日本地区的流浪武士组成,不但武功高强,而且来去无踪,他们不仅抢夺百姓的财务,还严重的影响的沿海地区的经济。无奈之下,戚继光临危受命,前往福建地区剿灭倭寇,经过多年发展,戚继光组建了自己的戚家军,不仅使得倭寇消失,还打

  • 宋朝有“打假”机构?从州到县,聊聊不卖书的宋代“书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拍一拍宋朝#“打假”这个词汇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在商品鱼龙混杂、各种违法不良行为足以以假乱真的现代社会,打假不仅是提高大家购物体验的手段,也是保障市场平稳运行以及消费者权利的重要工具。但其实早在千年之前的宋朝就出现了“打假”意识,只是因为时代需要不同,必然性地导致了针对范围以及侧重点不同而已。那么

  • 北平城是如何成为大明朝国都呢?其中牵涉4代皇帝、历时74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代北平城,明朝北京城布局,明朝北平有多大

    建文帝时期,明成祖朱棣是藩王,建文帝听从臣下建议开始削藩,对诸藩王形成很大威胁,随着削藩力度的加深,朱棣开始反对削藩,最后造反。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在南京登上皇位,实现长久以来的夙愿。朱棣登上帝位后,战乱给北方的少数民族以机会,不断入侵包括北平在内的北部。而北平正是是朱棣的“龙兴之地”,

  • 从明朝忠臣到边境叛贼:建州女真为何会在明宪宗时期被两次攻打?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中后期建州女真,建州女真族,建州女真努尔哈赤

    在1616年的时候,努尔哈赤发布了出征去讨伐明朝的七大恨,他们就是想要和明朝做出一个决断。从这个七大恨就可以看出来,明朝和清朝之间存在很大的仇恨。他们的关键点就是努尔哈赤的家族惨遭到屠杀。不过,就在努尔哈赤家族被杀害之前,名和曹就已经和女真族产生了很大的矛盾,而且他们之间还爆发了战争。这场战争就是明

  • 《大明风华》朱祁钰的皇后,历史上其生前悲催,身后更是尸骨无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皇帝朱祁钰简介,朱祁钰个人资料,郕王朱祁钰的小说

    这场谋权夺位的动乱在一个深黑的夜晚悄然开始,军队直奔南宫,捣毁城墙,将明英宗扶上帝位。不久,朱祁镇废景帝为郕王,并将他软禁在西苑。他死后被葬在金山,明英宗将他原先所建的寿陵拆毁。这寿陵是朱祁钰做皇帝时给自己建的陵墓,他宠爱的杭皇后就被葬在其中,准备等自己死后与她同葬,相依为伴。但世事难料,明英宗复辟

  • 朱元璋临死前称:妃子一律陪葬!3岁女儿说了一句话,母妃被赦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陪葬妃子一览表,朱元璋46个妃子殉葬,朱元璋死后有几个妃子殉葬

    朱元璋的前半生用惨淡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他当过农民,做过乞丐,后来甚至为了一口饭吃还去做了和尚。但就拿着这么一手烂牌,却让他打出了一个逆天结局,建立明朝,实在可以称其为乱世英雄。但作为皇帝,朱元璋一生功过参半。而他最大的过错之一,就是在晚年时重新开启了人殉制度。在明末毛奇龄的《彤史拾遗记》中有记载,

  • 万历皇帝:三千多有功的戚家军凯旋归来,万历为什么将他们斩首?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万历杀戚家军,万历15年中万历皇帝的人物事迹,万历的一生万历后悔杀张居正吗

    戚家军大家应该都耳熟能详吧,这是中国历史上战斗力特别强悍的一支队伍,因为是戚继光组建的,故得名为戚家军。戚继光之所以建立这样一支军队,也是因为对当时的明军战斗力感到不满。在台州之战中,明军虽然获得了胜利,但也暴露出明军的一些问题。这些士兵一遇到短兵相接的场面时,就会怯战,有的甚至临阵脱逃。为此,戚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