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戚继光的戚家军,战斗力有多强?为何到最后落得全军被屠的下场?

戚继光的戚家军,战斗力有多强?为何到最后落得全军被屠的下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08 更新时间:2024/1/22 10:47:35

明朝末年,沿海地区倭寇横行,百姓民不聊生,可偏偏军队束手无策,原来这些倭寇大部分是由日本地区的流浪武士组成,不但武功高强,而且来去无踪,他们不仅抢夺百姓的财务,还严重的影响的沿海地区的经济。

无奈之下,戚继光临危受命,前往福建地区剿灭倭寇,经过多年发展,戚继光组建了自己的戚家军,不仅使得倭寇消失,还打造出一支强大的军队,可遗憾的是,这只军队最终惨淡收场。

戚家军

嘉靖年间,名将戚继光临危受命,来到福建地区攻击倭寇,可是刚刚来到这里,戚继光就感受到了深深的绝望,原来这里的军队早已被倭寇吓破了胆,不但战斗起来束手束脚,还有临阵脱逃的现象,这种军队如何与倭寇战斗。

在深入了解倭寇后,戚继光发现,想要打败倭寇,必须在气势上压倒他们,于是戚继光便有了自己组建军队的想法,此时,来自义乌地区的冯子鸣告诉了戚继光一个好消息,原来倭寇在这里并不是百战百胜,他们曾经有过一次失败。

在义乌地区有一座银矿,那里有很多矿工,都是青壮年,倭寇来到这里后,这些矿工与倭寇展开了大战,虽然受伤惨重,可却将倭寇直接赶了出去,从此倭寇再也不敢踏进银矿一步,从未进行过军事训练的他们尚能打败倭寇,如果进行正规化训练,结果可想而知。

于是戚继光来到义乌,用丰厚的军饷开始招募军队,也许是军饷很高,也许是报仇心切的原因,没过多久,戚继光就组建了超过四千人的军队,这就是戚家军的雏形。

不过光有人还不够,想要打败倭寇还需要多方面的培训,于是戚继光发明了三件攻击倭寇的法宝,首先就是戚家刀,倭寇所使用的武器大部分是日本的太刀,这种武器攻击范围大,但又足够灵活,令士兵非常的头疼。

于是戚继光就发明了比太刀更长的戚家刀,不仅在攻击距离上更有优势,而且戚家刀只在刀尖一掌长的地方开刃,可远攻也可近战,极大的限制了倭寇的战斗力。

除此之外,戚继光还发明了狼羌,这种武器酷似竹子,不仅可以同时干扰多个敌人的视线,还能最大限度地进行杀伤,为了弥补战士们武艺较弱的缺陷,戚继光还发明了鸳鸯阵,多个人为一个战斗小组,保护自己的同时不给敌人逃跑的机会。

经过短时间的磨合,戚继光手下的战士开始了对倭寇的大范围围剿,最终将所有倭寇击败,保护了沿海地区的安危,经此一役,戚家军的名头便传遍了全国,但这也决定了戚家军日后的悲惨命运。

妒忌之心

从战斗角度来说,戚家军是国家的重要武装力量,不仅能打,而且纪律严明,但从私人角度来说,靠着戚家军风起云涌的戚继光,自然就成为了很多人的眼中钉,其中对戚继光敌意最深的李成梁。

其实李成梁也是嘉靖年间的一位大将军,威名赫赫,他负责镇守明朝的北方地区,俗称北军,在朝中位高权重,话语权仅次于当朝首辅张居正,本来李成梁是很欣赏戚继光的,毕竟是同类人,可随着戚继光的军功越来越多,李成梁变了。

他开始嫉妒甚至仇恨戚继光,因为戚继光只用短短的几年时间,就达到了和李成梁同样的高度,不仅如此,最让李成梁嫉妒的,还是戚继光和张居正的关系。

身为当朝首辅,张居正有着很大的权力,可以说戚继光是在张居正的庇护下逐渐成长起来的,当年戚继光招兵的时候,就是通过张居正拿到了超高的军饷,才能顺利完成任务,而在剿灭倭寇的过程中,张居正也一直增加拨款力度。

可相比之下,李成梁的处境就要相差很多,北方苦寒之地,李成梁一守就是几十年,不敢说威名赫赫,起码对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戚家军冉冉升起后李成梁发现,无论是受重视程度还是军饷,戚家军都呈现出碾压状态。

对于这一点,李成梁一开始也试图联络张居正,不求增加多少,起码和戚家军的军饷持平也可以,但张居正这边直接拒绝了李成梁,那边去收下了戚继光送的礼物,从此,李成梁心中仇恨的种子开始发芽,也注定了戚家军灭亡的悲剧。

戚家军灭亡

有了仇恨之后,李成梁开始不停地寻找机会,终于,张居正的倒台让他看到了希望,随着张居正离开权力中心,戚继光也失去了庇护,被直接调去了广东任职,虽然表面看起来是一次升官,可实际上,戚继光彻底失去了对戚家军的管理权。

不过这只是第一步,随着朝鲜战争爆发,长期负责北方战事的李成梁成为了这次战斗的总指挥,为了保证战斗力,戚家军自然也被调入了北方,归属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松管理。

有了指挥权,剩下的事情就好办很多,戚家军刚来到朝鲜就被派遣了大量的高难度任务,虽然戚家军十分的勇猛,在损失巨大的情况下也完成了作战任务,但等待他们的却是下一个阴谋。

眼看戚家军完成了任务,李成梁的心中又生一计,他将这次戚家军的所有军功,全部记在了另外一只部队身上,这很快就引起了戚家军的愤怒,要知道在张居正倒台后,戚家军的军饷已经多次缩水,现在军功又被别人拿走,当然不能忍让。

但戚家军的愤怒却正中李成梁下怀,借着这次机会,李成梁立刻向上汇报,戚家军有反叛的心思,接下来的一幕,让李成梁笑出了声,很快朝廷便下达命令,全面抹杀戚家军,整整四千多人的部队,除了不到一百人逃出生天外,全部被当场击杀,没有一个活口。

不仅如此,戚家军所使用的武器、战法等,全部被朝廷禁止,曾经辉煌的戚家军最终以悲剧落幕,在历史中,有的金子注定会发光,可有的金子也会被埋没,如果戚家军流传下来,将会成为整个沿海地区最大的屏障。

更多文章

  • 宋朝有“打假”机构?从州到县,聊聊不卖书的宋代“书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拍一拍宋朝#“打假”这个词汇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在商品鱼龙混杂、各种违法不良行为足以以假乱真的现代社会,打假不仅是提高大家购物体验的手段,也是保障市场平稳运行以及消费者权利的重要工具。但其实早在千年之前的宋朝就出现了“打假”意识,只是因为时代需要不同,必然性地导致了针对范围以及侧重点不同而已。那么

  • 北平城是如何成为大明朝国都呢?其中牵涉4代皇帝、历时74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代北平城,明朝北京城布局,明朝北平有多大

    建文帝时期,明成祖朱棣是藩王,建文帝听从臣下建议开始削藩,对诸藩王形成很大威胁,随着削藩力度的加深,朱棣开始反对削藩,最后造反。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在南京登上皇位,实现长久以来的夙愿。朱棣登上帝位后,战乱给北方的少数民族以机会,不断入侵包括北平在内的北部。而北平正是是朱棣的“龙兴之地”,

  • 从明朝忠臣到边境叛贼:建州女真为何会在明宪宗时期被两次攻打?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中后期建州女真,建州女真族,建州女真努尔哈赤

    在1616年的时候,努尔哈赤发布了出征去讨伐明朝的七大恨,他们就是想要和明朝做出一个决断。从这个七大恨就可以看出来,明朝和清朝之间存在很大的仇恨。他们的关键点就是努尔哈赤的家族惨遭到屠杀。不过,就在努尔哈赤家族被杀害之前,名和曹就已经和女真族产生了很大的矛盾,而且他们之间还爆发了战争。这场战争就是明

  • 《大明风华》朱祁钰的皇后,历史上其生前悲催,身后更是尸骨无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皇帝朱祁钰简介,朱祁钰个人资料,郕王朱祁钰的小说

    这场谋权夺位的动乱在一个深黑的夜晚悄然开始,军队直奔南宫,捣毁城墙,将明英宗扶上帝位。不久,朱祁镇废景帝为郕王,并将他软禁在西苑。他死后被葬在金山,明英宗将他原先所建的寿陵拆毁。这寿陵是朱祁钰做皇帝时给自己建的陵墓,他宠爱的杭皇后就被葬在其中,准备等自己死后与她同葬,相依为伴。但世事难料,明英宗复辟

  • 朱元璋临死前称:妃子一律陪葬!3岁女儿说了一句话,母妃被赦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陪葬妃子一览表,朱元璋46个妃子殉葬,朱元璋死后有几个妃子殉葬

    朱元璋的前半生用惨淡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他当过农民,做过乞丐,后来甚至为了一口饭吃还去做了和尚。但就拿着这么一手烂牌,却让他打出了一个逆天结局,建立明朝,实在可以称其为乱世英雄。但作为皇帝,朱元璋一生功过参半。而他最大的过错之一,就是在晚年时重新开启了人殉制度。在明末毛奇龄的《彤史拾遗记》中有记载,

  • 万历皇帝:三千多有功的戚家军凯旋归来,万历为什么将他们斩首?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万历杀戚家军,万历15年中万历皇帝的人物事迹,万历的一生万历后悔杀张居正吗

    戚家军大家应该都耳熟能详吧,这是中国历史上战斗力特别强悍的一支队伍,因为是戚继光组建的,故得名为戚家军。戚继光之所以建立这样一支军队,也是因为对当时的明军战斗力感到不满。在台州之战中,明军虽然获得了胜利,但也暴露出明军的一些问题。这些士兵一遇到短兵相接的场面时,就会怯战,有的甚至临阵脱逃。为此,戚继

  • 李自成身边的第一智囊,如果此人不被谋害,大清就不可能入关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自成简历,陈圆圆李自成私下关系,李自成285集免费听

    在明朝的末期,因为宦官干政,朝廷里的臣子们也是相互结党谋私,西北地区发生了持续多年的天灾,广大的老百姓已经苦不堪言。最后全国大范围地区都出现了农民造反的现象,而这些起义军里实力最为强大的就是来自于西北地区的李自成。有关于此人的评价有非常多,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此人一生都怎么了。 有不少专家学者认

  • 朱元璋大杀功臣,刘伯温靠一首诗侥幸逃脱,如今此诗几乎人人会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自古以来,“功高震主”四个字都不是一个单纯在书面上出现的成语,在真正的朝廷政治当中,功高震主的事件,屡见不鲜。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至高无上的皇帝,不会允许手下有人才能过高,势力过大,即使是当年一起并肩作战过的兄弟,在无上的权力面前,也只能成为牺牲品。皇帝们的共识就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而说到这

  • 正史上以宋江为首的梁山好汉只有36人,有一人最惨,却被凌迟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上最真实的宋江,历史上的宋江的最后结局,宋江的历史战绩

    梁山只有三十六位好汉,这也意味着梁山没有所谓的千军万马,不过是实力较强的一股起义势力。只不过在宋江被招安之后,朝廷派遣他率领众好汉东征西讨,损失惨重,最终还落得喝下毒酒的下场。如此看来,宋江一生悲惨,不过与之相比还是上文所提到的那个惨遭凌迟的好汉。我们先说说当时的背景故事,从而引入正题。三十六位梁山

  • 中国为什么很少拍元朝历史剧?并不是不想拍,而是确实不能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元朝为啥很少拍剧,关于元朝的电视历史剧有哪些,真实的元朝历史剧

    我国历史上下五千年,不仅时间上源远流长,而且内容跌宕起伏,这几千年的时间里,在秦始皇统一之前,我国是部落和诸侯国的时代,从秦开始算起,到今天也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时间。两千多年以来,有能力统一全国的朝代不少,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其中比较特殊的一个朝代,那就是由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它哪里特殊呢?我们发现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