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官之后,可能社会地位会提高一点,家里人会觉得有面子,街坊邻里也会觉得你这家人有出息。那么,是不是当了官之后工资就很高呢?其实事实并不是如此。每个朝代的掌权者不同,相应地所实行的政策,也会有所不同。就拿清朝来说,当官的工资简直超乎一般人的想象。清朝的工资不像我们现在分月发放,那时是分春,秋两季发放。发放的时候除了发现银,还发一点米。举个例子,就好比有的事业单位,发放工资的时候,另外再给点油啊,面啊之类的生活用品。
在清朝除了皇帝以外,最大的就是一品官阶。这些一品大员,每个月的工资只有现在的人民币三四千,一年下来也没有5万块钱。一品的大官年薪都不到5万,可想而知那些小官,一年能拿多少钱了。既然当了官,那么不管是一品大官还是芝麻小官,家里面总是会有三五个看家的,做饭的佣人。这些佣人的口粮,总是要给的,每个月还要给他们点月例钱。逢年过节的,还要去一同做官的同事家里串串门儿,礼尚往来。偶尔需要别人帮忙办点事,还得额外给些打点的费用。家里面有女眷小孩的,过年时还要添置些珠钗首饰,绫罗绸缎之类的。
这么一算下来,每个月三四千的工资,哪里够花?除了养活自己,还得养活一大家子人,所以,就滋生了贪污腐败的现象。在清朝后期,政治腐败,基本上百分之八九十的官员都会贪污。如果为官清廉,可能家里面都揭不开锅。为了减少贪污的比例,雍正在位时,给官员们统一增加了工资,它有个名目,叫做养廉银。这个养廉银就类似于我们现在企业发的年终双薪。现代社会,有的企业到过年的时候,会在年末的最后一个月,给员工双倍的工资作为奖励。
清朝的养廉银,不是工资的两倍,而是工资的10倍到100倍。这个倍数是根据任职地的贫富程度决定的。比方说,在清朝,当时的江浙地区因为地势平坦,年年丰收,是全国出了名的富裕地,那么,在这个地方做官的人,就能按级别拿到数倍的养廉银,相反的,在云贵这些山区做官养廉银就低了。由此可见,在哪个地方做官也是很重要的。
清朝即使历代实行了一系列政策来整顿贪污腐败,但依旧没能阻止官场上的贪污之风,历史上出名的和珅,最终也因为贪腐被抄家。听说他之所以如此贪财,就是因为以前做官时家里面太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