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真的以胖为美吗?可不要再被杨贵妃的身材给骗了

唐朝真的以胖为美吗?可不要再被杨贵妃的身材给骗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764 更新时间:2023/12/25 13:27:09

文|四季文史

汉朝的美,以“骨感”著称,唐朝的美,则以“丰腴”出名。这是我们曾经一贯的看法。

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21帝,享国289年。唐朝时期,疆域辽阔,万国来朝,是一个气势恢宏的时代。

唐朝的繁荣不仅仅体现在疆域广阔,更体现在文化上的兼收并蓄和思想上的空前开放。人们的审美也跟着发生着很大的变化。

历代以来,除却特殊的环境影响,人们大都会“以瘦为美”,而唐朝就是一个“意外”,因此现代很多减肥的女性就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要是能穿越到唐朝那该多好。

那么,唐朝真的以肥为美吗?翻开史书我们会发现,杨玉环的真实体重,就给出了清晰的答案。

唐朝“以胖为美”的背景

白居易有诗云:

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意思是,樊素的嘴小巧鲜艳,如同樱桃;小蛮的腰柔弱纤细如同杨柳。白居易的姬妾樊素擅长唱歌,小蛮擅长舞蹈,这两句诗很明确地向我们传达了一个信息:女子美的标准是“杨柳小蛮腰”。

那么,唐朝以肥为美,为何会流传久远,肯定不会空穴来风。这背后隐藏着一定的政治因素。

唐朝的统治者们的励精图治,将大唐推向了前所未有的巅峰,不论是疆域、经济、军事、人口还是文化,大唐相对于周边国家来说,都是妥妥的地大哥地位。

国富民丰的背后,老百姓肯定生活优越,男子强壮、女子丰满的体态,这才是举国强大的最直观的体现。试想,如果唐朝有面黄肌瘦的老百姓存在,怎么能算是“盛世”?

事实上,基本上没有唐人说过自己以胖为美,最能证明唐朝以胖为美的,似乎是时人用“环肥燕瘦”来形容杨贵妃,及《资治通鉴》中“素有肉体,天资丰艳”的刻画。

在一些名胜古刹中,唐朝壁画上那些雍容华贵的女子,大都体态丰腴,腰肢浑圆。那么,唐朝以肥为美的可信度到底有几成呢?

杨贵妃“以胖为美”的真实体态

我们就来看看杨玉环的真实体重。《唐史》记载,杨贵妃的身高大概为1.65米,体重约为65公斤,这个身材虽然不算苗条,但绝对谈不上肥胖。

杜甫《丽人行》: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唐玄宗李隆基喜欢杨玉环,可并不是因为她的胖,而是她曼妙的胡璇舞姿和艳丽的气质。

再说胡璇舞,这是一种很有难度的舞蹈,必须穿上长衣服在大殿上旋转。试想,如果杨玉环很胖,她怎么能“轻舞飞扬”,又怎么能引起李隆基的注意?著名的霓裳羽衣舞闻名于世,如果杨贵妃很胖的话,估计也毫无美感可言,不是吗?

而且我们知道,杨贵妃从小就苦练舞蹈,即便受到专宠之后,她每日也一定会花时间练习舞蹈,所以想要保证匀称的体态自然不是难事,再经过日积月累的保养,杨贵妃的体态并无赘肉,反而十分匀称,这样的身材哪怕放到今天,也是很多女性追求的目标。也就是,美始终与运动相伴相随。

唐朝以胖为美给我们的思维定势,还有一方面的因素,那就是画作。唐朝仕女图中的人物形象,也给我们带来了错觉。天庭饱满、身形圆润成了一贯的风格。但仔细看图你会发现,绝大多数宫女都体态苗条,身姿曼妙。

较为著名的《步辇图》、《簪花仕女图》等。唐初诗人吴少微亦在《怨歌行》中写道:“小腰丽女夺人奇,金鞍少年曾不顾。”这些女子的形象,都与胖不挨着,更谈不上臃肿,最多称得上是丰满、丰腴罢了。也就是说明纤腰轻盈的女子还是符合大众审美。

显而易见,大唐视作美的“胖”应该解释为体态匀称而丰满,单纯肥胖的女子是算不上美的,这一点从杨贵妃的日常生活中也可见一斑。

以“胖”为尊,而非“以胖为美”

这么看来,唐朝的绘画大多数是写意。在食物匮乏的古代,胖是生活优越的表现,并不是以胖为美,而是以胖为尊。

据史料记载,唐玄宗让高力士派人选美献给太子,高力士最终献上五位“细长白皙者”。这些女子并非一股清流,正是唐人真正喜欢身材高挑、细长、皮肤白皙的应有态度,是对美的普遍认知。李贺《将进酒》中“皓齿歌,细腰舞”,刘希夷《公子行》里“愿作轻罗著细腰,愿为明镜分姣面”、白居易《和春深二十首》中“秋千细腰女,摇曳逐风斜”等等,都说明唐朝上流人士是以纤细为美的。

当然,唐朝“以胖为美”也夹杂着历史原因。唐朝以前中原王朝统治者大多是汉人,汉人婉约含蓄的审美观,使上流社会更加喜欢体态轻盈、身材苗条的女子,比如大汉王朝,就把“瘦”定性为美的标准。到了唐朝时期,民族间融合不断深入,因受胡人文化的影响,包括唐廷还有一部分胡人的血脉。因为鲜卑族等少数民族长期处于游牧状态,他们则需要强健的体魄,所以唐人自然喜爱体态丰腴的女子,在他们看来身材过于苗条则是不健康的标志。

套用哲学里的一句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盛唐时期属于“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生活上无忧无虑,百姓安定有序,身材自然愈发丰腴。这种情况下,唐人自然推崇“丰肥艳丽,热烈放姿”的女子。

在陕西博物馆中,有几尊唐代妇女雕像。其中一个是身材苗条、脸型丰满的女人,而另两个雕像则没有丰满的脸型。可以看出,出土的唐代塑像大多身材修长。即使是那些被称为胖的女人,她们最多也就是有一张饱满的脸,而不是肥胖的身材,更不是臃肿的体态。

大唐历经300年的女性审美观演变,无论从清秀到丰满、拘谨到开放,唐代女子的形象演变给人的视觉冲击总是最强的。如今,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生活质量也提高了,人们似乎都在追求“以瘦为美”,其实“美”不光是外在,还要有内在,不一定看上去要倾国倾城,但必须要有一颗阳光向善和乐观豁达的心态,这便是人生最美好的景致了。

(唐朝给我们的印象是“以胖为美”,但实际上,唐朝女性的美不是臃肿,也不是本质意义上的“胖”,严格来说是以胖为尊。你说呢?欢迎点评关注,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必删。)

——THEEND——

精彩导读:

44岁妇女弥留之际,对清洁工丈夫说出一个秘密:我曾是大清皇妃

宋理宗赵昀:三宫六院不能满足他的私欲,死后头颅被做成骷髅碗

曹操为何狠心地杀了华佗?多年后真相显露,曹操的做法是正确的

萧皇后对一首淫诗赞不绝口,皇帝知道后赐她自尽,死后遗体遭践踏

更多文章

  • 南唐李后主收藏的一幅画,画中景物会动,比《清明上河图》名贵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南唐李后主人物画,中国名画72幅赏析,李煜千古名画欣赏

    说起中国古代的名贵画,很多人第一个想起的就是《清明上河图》。的确,《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不但艺术水平高超,而且如实地反映出了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称得上是传世名作,被评为一级国宝。不过,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唐张萱和周昉

  • 唐朝特殊少数民族政策之下的都护府制度:对外制度管辖的开创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在边疆设置的六大都护府,六大都护府,唐朝对外霸气宣言

    就整个封建王朝时代来说,中原王朝和西方少数民族关系最为密切的时期应该就是唐代了。唐代之所以能够拥有如此开明的少数民族政策,和当时大的社会背景有着深刻的关系。首先就是在魏晋南北朝的社会环境之下,汉族对少数民族的排斥早已减弱,至于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的联姻更是司空见惯。例如李唐王朝,李家便拥有着少数民族的

  • 李世民杀了李建成之后,还干了一件大事,但唐朝的史书根本不敢写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世民终于狠心杀李建成,李世民娶了李建成妻子视频,李世民晚年哭祭李建成视频

    秦朝、明朝都是轰轰烈烈的大朝大代,但在权利和地位面前,亲情也就不值一提了。话说,在我国历史上还有一个大朝,那就是唐朝,争权夺利更激烈。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在玄武门之变中,杀死了自己的长兄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的。值得一提的是,在登上皇位之后,他登上皇位之后还做了一件大事,只是这件事连当时的史官都不

  • 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对外反击战有头没尾,如果继续唐朝可能扩大领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对外霸气宣言,唐朝对外战争电影大全,唐朝晚期的对外战争

    黑衣大食就是拜占庭王朝,如今的阿拉伯帝国。这是两大帝国之间的对抗,基本上算的上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对外反击战。那么两大帝国之间为什么会起这么大的冲突呢?这场战争谁胜谁负?时间倒回到前一年,大唐以“无蕃臣礼”为由,攻打西域石国。当时的西节度使高仙芝用兵如神将石国打的落花流水。石国投降,高仙芝答应和好,但又

  • 贯穿唐朝始末的“禁铜令”,到底怎么和瓷器的“出名”扯上关系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禁铜,俄罗斯禁铜消息,唐朝瓷器的发展

    纵观唐代的发展,大致可以将其分为前中后三个时期即建立初期、发展中期和走向衰落的后期。在唐朝发展的不同时期中,唐政府推行禁止使用铜器的政策虽然时紧时松,但是“禁铜令”仍然贯穿唐朝发展的始终。那么唐政府采用“禁铜令”和瓷器流行之间有什么关联性呢?唐朝建立初期——各行业百废待兴,唐政府提出禁铜主张铜器在商

  • 写在正史中的大侠,曾把藩镇节度使夹在腋下,在风雨中飞檐走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飞檐走壁的大侠图片,藩镇节度使一览表,唐末节度使割据图

    唐朝诸多制度中,藩镇制度向来饱受垢病。的确,藩镇各自为政,强枝弱干,最终尾大不掉,脱离了中央的操控,为所欲为,国家遂分裂为数十个没有国家之名却有国家之实的“小国”。唐朝末年的情形,大致和春秋战国时差不多了,天下藩镇名义上遵奉朝廷,不过如春秋战国时各诸侯遵奉周天子一样,听封不听调,各行其是。而各藩镇经

  • 司马懿曾留下一个残局,困扰了隋唐两朝50年,李世民至死未能解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世民评价司马懿,唐太宗如何评价司马懿,唐太宗和司马懿关系

    文|四季文史在我国封建王朝,三国时期是一段波澜壮阔且动荡不安的年代。众所周知,三国指的是“魏、蜀、吴”三个政权,其实在“三足鼎立”的时候,还有另外一个国家称雄于这片土地上,而且它比魏、蜀、吴成立都要早,享国50多年。而且,因为这个国家被消灭,困扰了后世400多年,李世民终其一生,也未能解决这个遗留问

  • 唐高宗李治的亲孙子李义珣是“废柴”?那是因为你不知道他的过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文|四季文史#每天都有新发现#虽有皇家血脉,却沦落为别人的奴仆40年,这样的人生算不算“废柴”人生?如果你了解了此人的前世今生,你肯定不会这么想。唐高宗李治之孙李义珣便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好在最后上天待他不薄,又让他在仕途上开启新的征程。说起李义珣你可能不知道,我们往前捋一捋你就知道他是谁了。《旧

  • 狄仁杰被人诬告谋反,第一时间就认了罪,一件棉衣救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狄仁杰参与谋反,狄仁杰被诬告谋反直接认罪,狄仁杰之浴火麒麟

    其中“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描写的是百官在茫茫的晨曦中走进金碧辉煌的宫殿,同万国使节一起向皇帝叩头请安。这是王维在《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中描绘的盛唐气象。“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这是杜牧《过华清宫》在长安回头遥望风景秀丽的骊山层峦叠翠宛如锦绣,而山顶上华清宫千重门依次打开

  • 五代十国最厉害的明君,称帝6年收服所有对手,却让赵匡胤占便宜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匡胤五代十国,赵匡胤统一五代十国用了多久,赵匡胤平定五代十国用了多少年

    柴荣虽然祖上是望族,但是到了他这里已经没了往日辉煌。柴荣无奈之下便投奔了姑父郭威,虽然郭威对他很好,觉得他是个人才,便将柴荣收为义子,但是郭威自己家其实也谈不上多富贵,家用还是很紧张。为此柴荣便外出经商,做起了贩茶的生意。在做生意的同时,柴荣还练得一身好武艺。之后便随着郭威一起从军,当时的柴荣只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