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吴最后一任交州刺史,平定叛乱,击败西晋大军!

东吴最后一任交州刺史,平定叛乱,击败西晋大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569 更新时间:2024/1/19 1:26:35

首先,陶璜,生卒年不详,字世英,丹阳郡秣陵县(今江苏南京)人。陶璜的父亲陶基曾担任交州刺史,因为这一缘故,陶璜对交州的情况非常熟悉,这也为他接下来平定叛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公元263年,掌握曹魏大权的司马昭发动了消灭蜀汉的战役。而就东吴来说,交趾太守孙谞因为残暴不仁,引起百姓的不满。同年,郡吏吕兴等人诛杀孙谞,还主动派人和司马昭联系,而交州境内的九真、日南二郡亦响应附和。

对此,司马昭在消灭蜀汉后,顺势派遣将士夺取三郡,也即开始蚕食属于东吴的交州。不过,因为皇帝孙休在公元264年去世,这导致东吴没有立刻做出反应。公元265年,司马昭去世后,司马炎取代曹魏,建立了西晋王朝。与此相对应的是,东吴新皇帝孙皓,则是有从西晋手中收复失地的打算。

公元268年,孙皓派遣交州刺史刘俊、前部督脩则进攻交趾郡。对此,西晋从蜀地派出援军来进行反击,结果吴军吃到了败仗,交州刺史刘俊等人阵亡。公元269年,孙皓再度出兵,陶璜毛遂自荐,孙皓便派氾为监军、薛珝为威南将军大都督,陶璜为苍梧太守,再一次进攻交趾郡。

此战,陶璜带领数百位士卒在夜间偷袭晋军,挫败了敌方的士气。在后来的攻城之战中,陶璜又用财物拉拢当地的将士,并且,陶璜还采用离间计,分化瓦解西晋将领。最终,陶璜击败了西晋,收复了交趾郡,至于之前背叛的九真、日南二郡也选择归附。

得知这一消息后,孙皓十分高兴,立即任命陶璜为交州刺史。在孙皓时期,陶璜曾平定较偏远的武平、九德、新昌地区的“夷獠”。平定叛乱后,陶璜“开置三郡,及九真属国三十余县”,也即扩大了交州的实际控制范围。

因为陶璜成绩出色,孙皓打算调任陶璜为武昌都督,武昌是孙权登基称帝的地方,还是防御曹魏的重镇,所以,孙皓的这一次调任,自然是对陶璜的重用。不过,因为交州数千百姓极力挽留,也即不愿意陶璜离任,这促使孙皓只能作罢。

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在经过充分的准备后,正式发动了晋灭吴之战。到了公元280年,因为西晋大军已经抵挡建业,孙皓只能出城归降,这意味着东吴的正式灭亡。值得注意的是,当时陶璜依然镇守并州,不愿意向西晋投降。

于是,孙皓亲自写信并派遣陶璜之子陶融送信去劝陶璜归顺。陶璜流涕数日,才派人到晋朝都城洛阳表示投降。考虑到陶璜的忠心和能力,晋武帝继续任命他为交州刺史,并加封“宛陵侯”、“冠军将军”。

三国时代彻底结束后,西晋朝廷打算削减各州郡兵力。身为交州刺史的陶璜并不赞同,便上书力陈不应削减州郡兵力的理由,特别强调了交州的兵力关系到晋朝南方边境的安宁。再加上交州气候炎热,已经导致交州出现了将士和官吏锐减的情况。

对此,晋武帝司马炎采纳了他的建议。陶璜又提出发展及整顿合浦的采珠业,这些建议也获得西晋采纳。总的来说,陶璜历经东吴和西晋两朝,担任交州刺史的时间长达三十年。因为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陶璜去世的时候,史称当地“举州号哭,如丧慈亲”。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司马懿造反时,皇太后选择支持,这是为什么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司马懿和皇太后,司马懿夺权成功吗,司马懿是怎么被夺权的

    值得注意的是,司马懿发动兵变时,一个女人的帮助可谓至关重要,她就是曹魏的郭太后。那么,问题来了,皇太后为什么不帮助曹爽和曹芳,反而支持司马懿这个外人呢?一具体来说,公元249年正月,曹芳去高平陵祭拜魏明帝曹叡。对此,曹爽不仅自己跟随,还将掌管禁军的兄弟、亲信也带在身边。在司马懿看来,这是一个不能错过

  • 从封侯拜相到身首异处,李斯为何与“千古名臣”渐行渐远?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丞相李斯简介,千古名臣李斯简介,李斯到底是良臣还是奸臣

    李斯当时还与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等议定“皇帝”之号,帮助统治者树立起了一个至高无上的集大权于一身的皇帝形象,并且将其系统化形成制度。李斯等人将皇帝独尊的思想影响不断扩大,使得“君无戏言”的观念深入人心。从李斯的功绩来看,他确实能够被称得上是“千古名臣”,其一生都在实践着法家思想,为秦国的统一和王朝

  • 诸葛亮为什么喜欢用鹅毛扇?原来其中内藏乾坤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诸葛亮鹅毛扇的秘密,诸葛亮的鹅毛扇有什么作用,诸葛亮为何总拿着鹅毛扇

    在民间的传说当中,诸葛亮每次出场都是身穿八卦衣,手持鹅毛扇,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八卦衣和鹅毛扇的来历。传说诸葛亮少年时,师从于水镜先生司马徽,因为学习刻苦,不但深受司马徽的赏识,就连师母对他也是疼爱有加。诸葛亮为了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很是花了一点小心思。古代没有时钟,计时通常

  • 马超投靠刘备后傲慢无礼,张飞设一计,马超顿时心悦诚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马超归顺刘备张飞来找马超,新版马超和旧版马超,马超妈妈喂马超吃马草

    俗话说:“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在很多人眼中,张飞就是一位五大三粗、头脑简单的猛将军,因为不管是在正史《三国志》中,亦或是小说《三国演义》里,张飞都是一位堪比万人敌的人物。不过,世上并没有超人,张飞再是勇猛,若是没有一点脑子,也不可能做到一方统帅。在历史上,张飞、关羽、刘备三人的关系确实很好,正史

  • 帮助秦始皇一统六国的李斯,为何会被具五刑夷三族,还遗臭好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斯点评秦国不能一统,李斯五刑是哪五种刑法,李斯死前受的五刑

    后来吕不韦倒台,他却凭着在吕不韦麾下混出的名声,投靠了新的东家嬴政,这个他,就是在后世名声严重两级分化的李斯。第二,一统六国,不是你把人家打趴下就行了,你还要消化所得,然后稳稳地站住脚,像蒙古铁骑那样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不算真正的一统,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秦朝建立之前,中原的国家虽然都在周朝的名下

  • “千古能相”助秦始皇开创天下大统一,却落得腰斩牵连三族灭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始皇三族,秦始皇统一中国发生的历史事件,秦始皇统一的三大战争

    图片来自于《忘川风华录》手游李斯死于公元前208年,至于他的出身年份,由于他前期如沧海一粟,所以生在哪一年也没人关注了。他大概生于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县西南)一个贫穷家庭,曾做过籍籍无名的刀笔小吏,也算一名公务员。李斯在茅房看到老鼠吃屎时,见到人和狗过来立即就被吓跑了,他又看到粮仓里的老鼠

  • 李斯:功名尽在咸阳道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斯何事忘南归,秦李斯简介,李斯的女儿结局

    《史记·李斯列传》: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於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提到李斯,很多人会想到《史记·李斯列传》上的这个故事,以及他后来辞别恩师荀子时的那句名言,“故诟莫大於卑贱,而悲莫甚於穷

  • 韩信受胯下之辱,让他受辱的屠夫最后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韩信屠夫,韩信当初受过胯下之辱怎么对待,楚汉传奇屠夫替韩信收尸

    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将韩信与一众古代军事家一同进入 “武庙十哲”之列,成为中国古代最高军事素养的代表。与其他几人不同,除了杰出的军事才能外韩信的身上似乎只剩下了他唏嘘的结局,很多人认为韩信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物,他的死是因为刘邦妒贤嫉能,认为他过于锋利所以想除之而后快。也有些人认为在楚汉相争之

  • 武则天为何不为李世民生孩子,却给李治一连生了6个?原因是这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她足智多谋,文采方面也略有成就。在政治上,她兴起酷刑,但是对人才又极具观察力,会用人,以至于在她执政的时期,朝纲不乱,贤者辈出,改革农桑,把大唐也治理的好好的。 然而,就这么一位千古女君王,在死后的墓碑下却无刻画任何评价,任何事迹,只想用让自己的行为由后世而评价。武则天传奇一生,上有贞观,下有开元

  • 陕西挖出武则天孙女墓,墓中有一盗墓贼,在金堆中坐化上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武则天孙女墓被人挖了,武则天杀孙子孙女,武则天孙女

    皇家皇帝作为最高的统治阶级,其死后都会有丰厚的陪葬物品,这不仅是身份的象征,也是一种古人对死后的期望。既然有了丰厚的陪葬品,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引起盗墓人的注意。“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句话放到什么时候都不过时。古往今来,就有许多的盗墓人为了皇室的陪葬品,前仆后继,不顾自身安危,一心扑在盗墓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