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懿造反时,皇太后选择支持,这是为什么呢?

司马懿造反时,皇太后选择支持,这是为什么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335 更新时间:2024/1/15 18:03:08

值得注意的是,司马懿发动兵变时,一个女人的帮助可谓至关重要,她就是曹魏的郭太后。那么,问题来了,皇太后为什么不帮助曹爽曹芳,反而支持司马懿这个外人呢?

具体来说,公元249年正月,曹芳去高平陵祭拜魏明帝曹叡。对此,曹爽不仅自己跟随,还将掌管禁军的兄弟、亲信也带在身边。在司马懿看来,这是一个不能错过的反击机会。于是,司马懿前往拜见郭太后,在拿到皇太后的诏书后,司马懿不仅罢免了大将军曹爽的官职,还关闭了洛阳的各个城门,率兵占据了武库,并派人出城据守洛水浮桥。

在这一系列操作完成后,曹爽认为大势已去,在手握天子的基础上依然选择向司马懿投降。众所周知,在皇帝外出的背景下,皇太后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皇室。正是因为有这位皇太后的诏书,司马懿才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控制都城洛阳,断了曹爽反抗的念想。

当然,司马懿自己在曹魏将士中的威望,加上司马师蒋济等人曾在禁军中担任官职,这也是司马懿能够控制禁军的重要原因。不过,如果没有郭太后的诏书,还是不足以迅速服众的,毕竟禁军将士也有不少人是支持曹爽的。

有意思的是,郭太后之所以倒向司马懿,其实和曹爽存在一定的关系,也即是曹爽咎由自取。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郭氏是西平郡西都县人,家族世代为河西地区的世家大族。黄初年间,西平郡发生叛乱,魏文帝曹丕派金城太守将叛乱平定。郭氏因此被没收入洛阳宫。黄初七年(226年)五月十七日,魏明帝曹叡继位,对郭氏颇为宠爱,封为夫人。

魏明帝起初非常宠幸毛皇后,后来宠幸郭氏,对毛皇后日益淡漠。景初元年(237年)九月,曹叡将毛皇后赐死。公元238年十二月,魏明帝在患病后,册立郭氏为皇后。不久之后,曹叡又立养子齐王曹芳为太子。公元239年,曹芳即位后,尊皇后郭氏为皇太后,所居宫殿称为永宁宫。

虽然是皇太后,但是,郭太后和皇帝曹芳并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换而言之,如果曹芳是郭太后的儿子,她显然不会在高平陵之变中倒向司马懿。同时,在成为皇太后之后,郭太后家族的郭德、郭建兄弟同时担任镇护将军,共同执掌都城洛阳的禁军。

但是,公元247年,大将军曹爽采纳何晏等人的计谋,将郭太后软禁于永宁宫。紧接着,曹爽还从郭德、郭建手中夺走了都城洛阳的禁军兵权,改由自己的兄弟担任禁军的将领。由此,曹爽为了独揽大权,所以彻底得罪了郭太后。

众所周知,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在高平陵之变之前,司马懿和郭太后存在一个共同的敌人,这就是如日中天的曹爽集团,所以二者在公元249年选择了联手。在消灭曹爽集团后,郭太后没有和司马懿家族分道扬镳,也即成为了司马氏的忠实盟友。比如255年,司马师正是在郭太后的支持,得以废掉皇帝曹芳,改立曹髦为皇帝。

到了公元260年,司马昭弑杀曹髦后,又借郭太后的名义将其废为高贵乡公,并以普通百姓的礼节安葬。也即司马懿父子篡夺曹魏大权的过程,离不开郭太后的多次帮助。诚然,郭太后此举,也要自保的动机。

不过,投桃报李的是,司马懿父子掌权期间,也对郭太后的帮助予以回馈,比如郭太后的叔父郭立,堂叔郭芝,堂兄弟郭德,郭建等人,不仅获得了将军、校尉等官职,还被赐爵列侯,也即全部被加官进爵。

更多文章

  • 从封侯拜相到身首异处,李斯为何与“千古名臣”渐行渐远?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丞相李斯简介,千古名臣李斯简介,李斯到底是良臣还是奸臣

    李斯当时还与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等议定“皇帝”之号,帮助统治者树立起了一个至高无上的集大权于一身的皇帝形象,并且将其系统化形成制度。李斯等人将皇帝独尊的思想影响不断扩大,使得“君无戏言”的观念深入人心。从李斯的功绩来看,他确实能够被称得上是“千古名臣”,其一生都在实践着法家思想,为秦国的统一和王朝

  • 诸葛亮为什么喜欢用鹅毛扇?原来其中内藏乾坤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诸葛亮鹅毛扇的秘密,诸葛亮的鹅毛扇有什么作用,诸葛亮为何总拿着鹅毛扇

    在民间的传说当中,诸葛亮每次出场都是身穿八卦衣,手持鹅毛扇,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八卦衣和鹅毛扇的来历。传说诸葛亮少年时,师从于水镜先生司马徽,因为学习刻苦,不但深受司马徽的赏识,就连师母对他也是疼爱有加。诸葛亮为了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很是花了一点小心思。古代没有时钟,计时通常

  • 马超投靠刘备后傲慢无礼,张飞设一计,马超顿时心悦诚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马超归顺刘备张飞来找马超,新版马超和旧版马超,马超妈妈喂马超吃马草

    俗话说:“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在很多人眼中,张飞就是一位五大三粗、头脑简单的猛将军,因为不管是在正史《三国志》中,亦或是小说《三国演义》里,张飞都是一位堪比万人敌的人物。不过,世上并没有超人,张飞再是勇猛,若是没有一点脑子,也不可能做到一方统帅。在历史上,张飞、关羽、刘备三人的关系确实很好,正史

  • 帮助秦始皇一统六国的李斯,为何会被具五刑夷三族,还遗臭好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斯点评秦国不能一统,李斯五刑是哪五种刑法,李斯死前受的五刑

    后来吕不韦倒台,他却凭着在吕不韦麾下混出的名声,投靠了新的东家嬴政,这个他,就是在后世名声严重两级分化的李斯。第二,一统六国,不是你把人家打趴下就行了,你还要消化所得,然后稳稳地站住脚,像蒙古铁骑那样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不算真正的一统,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秦朝建立之前,中原的国家虽然都在周朝的名下

  • “千古能相”助秦始皇开创天下大统一,却落得腰斩牵连三族灭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始皇三族,秦始皇统一中国发生的历史事件,秦始皇统一的三大战争

    图片来自于《忘川风华录》手游李斯死于公元前208年,至于他的出身年份,由于他前期如沧海一粟,所以生在哪一年也没人关注了。他大概生于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县西南)一个贫穷家庭,曾做过籍籍无名的刀笔小吏,也算一名公务员。李斯在茅房看到老鼠吃屎时,见到人和狗过来立即就被吓跑了,他又看到粮仓里的老鼠

  • 李斯:功名尽在咸阳道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斯何事忘南归,秦李斯简介,李斯的女儿结局

    《史记·李斯列传》: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於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提到李斯,很多人会想到《史记·李斯列传》上的这个故事,以及他后来辞别恩师荀子时的那句名言,“故诟莫大於卑贱,而悲莫甚於穷

  • 韩信受胯下之辱,让他受辱的屠夫最后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韩信屠夫,韩信当初受过胯下之辱怎么对待,楚汉传奇屠夫替韩信收尸

    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将韩信与一众古代军事家一同进入 “武庙十哲”之列,成为中国古代最高军事素养的代表。与其他几人不同,除了杰出的军事才能外韩信的身上似乎只剩下了他唏嘘的结局,很多人认为韩信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物,他的死是因为刘邦妒贤嫉能,认为他过于锋利所以想除之而后快。也有些人认为在楚汉相争之

  • 武则天为何不为李世民生孩子,却给李治一连生了6个?原因是这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她足智多谋,文采方面也略有成就。在政治上,她兴起酷刑,但是对人才又极具观察力,会用人,以至于在她执政的时期,朝纲不乱,贤者辈出,改革农桑,把大唐也治理的好好的。 然而,就这么一位千古女君王,在死后的墓碑下却无刻画任何评价,任何事迹,只想用让自己的行为由后世而评价。武则天传奇一生,上有贞观,下有开元

  • 陕西挖出武则天孙女墓,墓中有一盗墓贼,在金堆中坐化上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武则天孙女墓被人挖了,武则天杀孙子孙女,武则天孙女

    皇家皇帝作为最高的统治阶级,其死后都会有丰厚的陪葬物品,这不仅是身份的象征,也是一种古人对死后的期望。既然有了丰厚的陪葬品,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引起盗墓人的注意。“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句话放到什么时候都不过时。古往今来,就有许多的盗墓人为了皇室的陪葬品,前仆后继,不顾自身安危,一心扑在盗墓里。一

  • 李世民女儿死后,高宗李治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世民驾崩后李治怎么对待他妃子,李治是李世民第几个儿子,武则天是李世民老婆还是李治老婆

    李世民女儿死后,高宗李治做了什么?人世间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出生在帝王之家,含着金钥匙出生,一生都衣食无忧,只需要好好地享乐。而人世间最悲剧的事情,同样是出生在帝王之家,很多人小小年纪的时候,就不得不牵扯到宫中的斗争之争,要么一朝得志成为君王,要么身死成为累累白骨。即便是中国古代史上最鼎盛的汉唐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