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王爷被禁锢在封地,清朝王爷则被禁锢在京城,哪种限藩政策好

明朝王爷被禁锢在封地,清朝王爷则被禁锢在京城,哪种限藩政策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725 更新时间:2024/2/3 21:09:31

明朝的王爷们被禁锢得很厉害,原因与明朝前期的两次小宗取代大宗事件有关。

第一次就是著名的靖难之役,燕王朱棣成功地击败正统继承人建文帝朱允炆,夺得帝位。

数代之后,土木堡之变又再次上演小宗取代大宗的故事,不过这一次朱祁镇运气好,被囚十几年后还能回来再次称帝,成功地将皇位又从小宗手中夺回。

这两次事件,对大明的藩王制度有着深刻的影响,皇帝身为大宗,担心小宗的藩王们危及帝位,就不得不限制他们的权力,并不停地削弱他们的实力,以至于让藩王们变成了奇葩的“高级囚徒”。

到了后期,明朝的那些王爷们,甚至连进京面圣的机会都没有了。比如先帝的儿子,一旦被分封出去,就意味着与自己仍然活着的母亲永别,因为他们只要一之国,就再也无法回京了,而他们的母亲,作为后妃,自然又是无法出宫的。

明朝不让王爷进京,清朝则不让王爷出京

明朝的藩王制度可以说是奇葩,有意思的是,紧接而后的清朝,也同样有着奇葩的藩王制度。清朝的王爷与明朝的王爷正好相反,不是不能回京,而是不得出京。

所以清朝时期,整个北京城到处都是王府,大街上随便来一队车马,可能就是某某王爷。由于王爷们身处京城,也就有更多的机会见到皇帝,其中的一些,就会被皇帝任命重要职务,故而清朝经常会有亲王辅政。比如晚清的恭亲王,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清朝的特殊藩王制度,究竟因何而起?

明朝藩王制度的成因,开头已经分析过了。那么清朝的这种奇葩藩王制度,又是因何而起呢?这恐怕与满清外族统治的现状有关。明朝帝王最担心的事,就是王爷造反,可清朝却没有太多这方面的顾虑。

因为清朝的统治者是满族,而天下子民则以汉族居多,让一帮汉族人死心塌地地跟随一位异族藩王造反,是不太可能的事。故而在防范藩王方面,清朝就会相对放松警惕,反倒是防汉,才是它的主旋律。

明清迥异的藩王制度,究竟哪一种更好?

两朝完全不同的藩王制度,从结果上来说,究竟哪一种更好呢?很显然,是清朝的更好一些。明末之时,由于藩王们都被禁锢在自己的封地上,以至于被民间义军以及清军大肆屠杀。而且由于明朝的王爷养尊处优,没有从政经历,见识短浅,关键时候也没法被扶起来重振朝纲。所以南明小朝廷,就一直没有起色。

可以说,大明的迅速灭亡,就多少与它那奇葩的藩王制度有关系。否则的话,以明末十多万宗室的存在,出一两个刘秀般的人物,恐怕亦非难事吧。如果是那样,明朝是否又可再续几百年呢?

相比之下,清朝行将就木的时候,就有宗室站出来把持朝政,比如上面提到的那位恭亲王。这样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即便皇帝失势,天下大权也不容易旁落到外姓手中,仍然还是爱新觉罗家的。

事实上,宗室藩王们的参政,对于皇权来说,还等于是起到了拱卫的作用,天下有变之时,皇帝也敢放心地将军权交给他们,一来他们是自家人,二来这些人的家人也都留在京城,相当于人质。

当然了,说清朝的藩王制度优于明朝,也不等于说这套制度就是好的,否则的话,岂非应该延续到今天?

社会在发展,古代的那一套以血缘传承为基础的统治制度,已经不适合时代的发展了。就算清朝的藩王们对皇权的拱卫之力再大,也无法保证满清的统治持久地延续下去。

事实上,就算宗室内部,“看空”大清的也不在少数。比如前些年名噪一时的“庆亲王”,不就将自己的财产拼命地往国外转移吗,甚至还被评为晚清第一“裸官”。如果他真得看好大清王朝,又何必这样做呢?

参考资料:

《清史稿》《明史》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末陕西女首富周莹,是慈禧的“干女儿”,历史上她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代陕西女首富周莹,慈禧的干女儿周莹的下场,周莹和慈禧的关系

    慈禧的这位干女儿来头不小,曾是那个风雨飘摇的动荡年代里,富可敌国的清朝女商人。不过与慈禧身背骂名,遗臭万年不同,她的干女儿却得了民心,受人爱戴。这位慈禧的干女儿,正是清朝末期的陕西女首富周莹。周莹出生在民间,并非皇亲贵胄,那她又是如何与慈禧扯上关系的呢? 慈禧干女儿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原

  • 施琅回到京城,向康熙介绍了七个儿子,为何唯独不介绍二儿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施琅见康熙,康熙为什么拒绝施琅,康熙决定全力支持施琅

    这是《清史稿》中对靖海侯施琅的评价。 施琅同郑成功之间有杀父之仇,因此投靠了清朝,为康熙皇帝效力。在施琅取得对郑成功水军的大捷后,镇守我国宝岛,守卫我国宝岛。康熙皇帝将施琅封为靖海侯,对他很是器重,常常封赏宝物给他。 一次,施琅回京述职,面见了康熙皇帝。康熙皇帝询问施琅:“家中有几子?现在都在干什么

  • 康熙为什么不让八阿哥继位?这个原因整个满清皇帝都顾忌!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康熙儿子继位,康熙继位的主要原因是,康熙死后是太子继位吗

    对于后来继位的胤禛,我们大家并不陌生,他就是后来的雍正,也是清朝历史上最勤奋的皇帝,但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其实八阿哥胤禩在历史上也很贤明,而且能力不亚于自己的四哥胤禛。 胤禩的出生算不上是康熙的皇子里面最尊贵的,但是胤禩有一颗比较好学的心,不光爱学,好学,而且本身能力也相当的厉害,除了文化知识过硬之

  • 孙中山来信商议离婚,发妻卢慕贞只回了个“可”字,独自活到86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和宋庆龄相遇时,孙中山就已是一名有妇之夫,但为了共同的革命理想,他毅然决然选择离婚,和精神伴侣喜结连理。时隔百年,当人们还在感慨孙宋二人的旷世恋情时,却忽略了那个惨遭抛弃的原配卢慕贞。 门当户对,包办婚姻 1883年,年少轻狂的孙中山为表和封建迷信斗争到底的决心,一怒之下砸坏了家乡神殿里的雕像,因此

  • 康熙下旨诛他九族,但仔细一看名字,康熙只好免其官职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为啥康熙要诛温兆伦九族,清朝被诛过九族的官员,康熙下令彻查三道急疏

    孔尚任是山东曲阜人,明初诗人,著名戏曲作家,非常有才华,他为了完成自己“做官”的理想,典卖了家中的田地,捐资获得了“例监”(国子生),有一年康熙帝准备亲自到曲阜祭孔,此时,孔尚任便被当地高层选为“御前讲经人员”,正因为这个难得的机会,孔尚任受到康熙的赏识,被破格封为国子监博士,其实孔尚任是孔子第六十

  • 她44岁无儿女,弥留之际对清洁工丈夫说:我叫文绣,曾是大清皇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绣离婚后的生活,王妃文绣真人照片,文绣和谁结婚

    比如说离婚这件事,想来他堪称第一个被“休”的皇帝:事帝九年,未蒙一幸,备受虐待,不堪忍受,今兹要求离婚,否则唯有相见于法庭。 做出这样惊天动地之事的人就是溥仪的淑妃额尔德特·文绣,后人称其为傅玉芳。 当年,文绣家没落,能够进入后宫也算偶然。但溥仪也没多少优势,毕竟当时他这个皇帝已经有名无实了,不过是

  • 太平天国遭受重创,洪秀全自身难保,临死前他做了多少疯狂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洪秀全阳江祖籍,洪秀全口号,洪秀全坟墓全景

    随着剥削程度的逐渐加深,国内的阶级矛盾也日益激化,最终导致了各种起义,在这其中,太平天国运动是当时最大的一场反清运动。 1851年,以洪秀全为首的一干人员从广西金田村发起起义战争,并正式建号太平天国,起初整个队伍共有2万余人,随着队伍的不断壮大,洪秀全自称天王,分封各个属下为王,一路上披荆斩棘,最终

  • 太平天国最有远见的将领,被封“翼王五千岁”,却功高盖主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翼王之死,翼王石达开行刑,高季左和翼王的关系

    要说清朝末年规模最庞大的反清运动就是太平天国了,提起这场农民阶级的起义,既有慷慨激昂又有悲壮凄凉,同时还有对其落后思想的批判,这场起义借助宗教的影响,以所谓的“天父”的旨意来号召百姓,领导者基本上都是来自社会底层,在攻占南京建立根据与满清分庭抗礼后,满足了这些领导人对于生活的欲望,他们迅速腐化堕落、

  • 太平天国最后的决战:30万大军齐聚天京,为何挡不住1万湘军?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太平天国最鼎盛兵力,太平天国湘军有多厉害,太平天国湘军和太平军

    1863年年底,天京被围。洪秀全下令在外地作战的太平军回援京师,一时间,数十万兵马云集天京,而他们的对手不过万余的湘军。太平军打过好多场天京保卫战,可是这一场,他们输了。为什么太平军拥有巨大的兵力优势,却还是输了呢? 1、太平军乃乌合之众,空有人数优势太平天国本就是农民起义,虽然也有英勇的战士,可

  • 大清最后的铁帽子王,一心随溥仪光复皇室,晚年靠着补贴过完余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最后一个铁帽子王,溥仪光复大清视频完整版,清朝铁帽子王有哪些权力

    铁帽子王是大清在建国时期,为表彰当时大清的八旗贵族,为大清开疆拓土而设立的一种爵位。比如大家熟知的僧格林沁就是一位铁帽子王,而他也应该算是晚清时期最后一位有名气的铁帽子王了。 虽然现在很多人都在痛骂僧格林沁当时妄想用长矛弓箭打垮装备精良的英法联军。但僧格林沁当时既然能够率领大军大加抵抗,就这一点就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