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即位后疯狂屠戮有功之臣,可偏偏不敢动程咬金,这是为何呢

武则天即位后疯狂屠戮有功之臣,可偏偏不敢动程咬金,这是为何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187 更新时间:2024/1/23 0:10:19

文|四季文史

看到文章的题目,可能对历史感兴趣的读者会抛出一连串的疑问,首当其冲的就是,程咬金和武则天并不是一个时代的人,怎能谈得上武则天杀不杀程咬金的问题呢?

我们来梳理一下时间节点:

公元655年:武则天成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

公元656年:程咬金挂帅西征,因为贻误战机,杀降取财,被罢官;虽然随后起用为岐州刺史,但程咬金上表“乞骸骨”,请求辞官;公元660年:李治重病,武则天开始替李治处理朝政;公元664年:李治让宰相上官仪起草了废掉武则天的诏书,被武则天发现,未成功,同年,武则天开始和李治一起临朝听政,合称“二圣”;公元665年:程咬金病逝于自己家中;……690年,武则天临朝称制。剧照:武则天这么来看,女皇身份的武则天,自然没法杀程咬金。但我们从时间表里不难看出,程咬金活着的时候,武则天已经在大唐政坛上很活跃了,甚至说在某些领域已经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了。660年的时候,李治身体已严重不适,李治迫不得已让自己的老婆代为批阅奏章,可以看出,这个时候的武则天已经渐次取代李治的摄政地位。俗话说,机会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从后来的历史我们知道,武则天是我国唯一正统的女皇帝,他聪明睿智,有政治谋略和胆识,治理国家有手段、有魄力,对于阻挡她的人,她也绝不会心慈手软,例如长孙无忌就是一个典型。从丈夫李治病重到去世,武则天全面参与政事:“自此内辅国政数十年,威势与帝无异,当时称为"二圣”。”剧照:李治与武则天可以发现,武则天跟程咬金在政坛上至少有5年的重合期。以我们对武则天的了解,为啥她没有动过杀程咬金的心思呢,这不符合她的性格啊?其实细分析不难理解,武则天根本没有必要灭了程咬金。武则天是政治家,不是“女魔头”自古以来,人们根深蒂固的思想会认为“牝鸡司晨,惟家之索”,认为女性掌权,颠倒阴阳,会导致家破国亡。而这种事例在历史上确实屡见不鲜,西汉吕雉开了外戚干政的先河,导致矛盾不断;汉末王政君掌权,为王莽篡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西晋贾南风乱政,引发了八王之乱,直接导致了五胡乱华;清代的慈禧更是晚清祸国殃民的罪魁祸首……故事画:作威作福的慈禧太后但用今天眼光来看,这其实是一种“偷换概念”,女性掌权就注定会国破家亡?这个论断当然是站不住脚的,相反,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当中,出现的昏君暴君、亡国之君,可大都是男性帝王。相比较而言,无论是男性君主还是女性掌权者,武则天作为封建社会第一位女皇帝,可谓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客观地说,她是一个较为公私分明的女皇帝。武则天当政期间,政治较为清明,经济有所发展,国力变得强盛。她提倡科学,可以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她“政由己出,明察善断”;她命人撰成农书《兆人本业记》发行天下,她兴修水利,推行军事屯田;武则天延续了初唐整顿吏治、严惩贪污的政策,派遣使者“以六条察州县”,贪赃枉法必惩、清廉正直的贤才则破格提拔;虽然严刑峻法,但对于直言敢谏的臣民却十分宽容。武则天画像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政治的持续清朗,让大唐遗风充分展现,武则天在位期间,唐朝人口持续增长,这充分体现了她执政期间的历史功绩。武则天让人诟病的焦点集中在“严刑峻法的形式铲除政敌”。我们知道,新帝登基伊始,采取必要的极端手段来加强中央集权,达到统治效果,不失为古代帝王通行的手段,也是有效的措施,尤其是一个女性统治者,她所面临的反对声音和阻力,可想而知。程咬金在世时,武则天并未掌握生杀大权,真正有决定权的还是唐高宗李治,此时的程咬金,不论对于李治还是武则天,都毫无威胁,自然武则天不会跟他过不去。剧照:程咬金起于乱世,程咬金“半路杀出”《旧唐书》记载,程咬金(589年-665年2月26日),原名咬金,改名知节。唐朝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既然位列凌烟阁,可见程咬金确实不是一般人。程咬金的家境一般,他为了让自己过得好一点,便冒着生命危险去贩卖私盐,钱没有赚到,反而被捕快给抓住了,在逃脱捕快的抓捕过程当中,一不小心把一个捕快给打死了,后遭四处通缉,最后还是被抓进了大牢,很明显,这是死罪难逃。也许真是应了那句话:时势造英雄。适逢隋末天下大乱,各地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各地旧官僚死的死,逃的逃。程咬金自然也逃出生天,瞬间由死囚犯变成了自由人。身处乱世,为了活命,他变成了一个强盗,因为脑子灵光,很快便在强盗窝混出了名堂,竟成了一个地方的土皇帝。剧照:程咬金但匪终究是匪,程咬金痛定思变,他决心投靠一个明主,以图大事。适逢此时秦王李世民就是一个很有野心的实干家,程咬金横下一条心:决意投诚李世民。相比较武则天的手段毒辣,李世民显得很怀柔,都说他不屠杀功臣,这也是有原因的。首先,初唐的府兵制,实行将、兵分离,守卫皇宫的禁兵也是按期轮值,基本不存在武将造反的可能。而且李世民武艺高强,征战沙场经验丰富,说到带兵打仗,估计无人能敌,所以他没必要跟比自己弱小的人过不去。何况唐朝基业初定,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所以李世民不可能诛杀功臣。其次,吸取西汉、魏晋以来王朝的教训,初唐的功臣们显得十分“低调”,在大唐建立后,很多功臣要么自觉隐退,比如凌烟阁名录中的宗室名将李孝恭;要么刻意低调,比如李靖、秦叔宝等。个别不知眼色、比较嚣张的,比如尉迟敬德,在被李世民一顿威胁后,直接退休享福了十几年。所以,李世民根本不用拔刀相向。剧照:李世民第三,李世民比开国功臣年龄都小,他不担心这些人给子孙留下威胁。李世民去世前,开国功臣们在世的已经为数不多。李世民也给儿子李治配好了文武班子:文是李治的亲舅舅长孙无忌,以及褚遂良,“无忌、遂良在,汝勿忧天下”;武是与李靖并称的李世勣。而除了李世勣外,在世的就属程咬金了。显而易见,这几个人都不入李世民的法眼。大智若愚的程咬金,“人畜无害”也许跟荧幕上的形象相去甚远,荧幕上的程咬金大大咧咧、莽撞无厘头,整个是一个来制造笑点的角色。但在正史上,程咬金却十分稳重,贞观年间他像大多数功臣一样选择“功成身退”,不露风头,不争强好胜,几乎销声匿迹。李治在位初期,虽然他在公元656年被任命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但他仍然不会逾越皇权,对上司言听计从,对同事提议虚心接纳。在率军讨伐西突厥时,在唐军占尽优势的情况下,副总管王文度一句“我有圣旨在身,不许纵军深入”,程咬金立即言听计从,严格管束跃跃欲试、立功心切的众将士。后来到达怛笃城,程咬金更是听从王文度的建议,杀掉降兵、大肆屠城而去。剧照:程咬金班师回朝后,李治以“文度坐矫诏当死;知节(程咬金)亦坐逗遛追贼不及”的罪名,将两人免职。不过没过多久,程咬金又被任命为岐州刺史,很显然这是李治跟武则天的“套路”,心如明镜的程咬金岂能不知。不过程咬金以自己年老为由(68岁)请求退休,从此享受着养老生活,直到公元665年去世。程咬金从高祖到太宗再到高宗,对于李治和武则天给自己的下马威,程咬金一点也不觉得奇怪,因为李治身后有一个武则天。程咬金是四代老臣,对于他这种“老江湖”而言,什么场面没见过,什么大风大浪又没蹚过,与其面上争得一口气,不如明哲保身退一步。在程咬金心里,相对于性命而言,此时的权力又算得了什么。剧照:李治在后来的李治“改立皇后”风波中,何其鸡贼的程咬金并没有表明态度和立场,最终得以善终。翻阅史料可以发现,程咬金死后同样倍享哀荣。他被追赠为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陪葬李世民的昭陵。他的大儿子程处默袭爵卢国公;二儿子程处亮,娶了李世民女儿清河长公主为妻,成了驸马都尉;小儿子程处弼官至右金吾将军。甚至孙子程伯献,在李隆基时期也曾官至左金吾大将军。程咬金塑像在初唐风云变幻的政治环境下,在武周执政风云诡谲的动荡时局中,一家三代、官运亨通,能够达到这一境界的,也许只有程咬金了。这样的职场达人,武则天又有什么理由要杀他?“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再配上武则天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程咬金仍然能独善其身,最终成为人生的赢家,确实堪称“传奇”。

(在武则天铁血手腕下,程咬金仍然可以独善其身,堪称传奇。程咬金四代老臣,经历无数,最终功成身退,他在武则天面前表现得大智若愚,不失为明智之举。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点评关注,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必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史学家常把隋朝与唐朝合称为“隋唐时期”?有一定的依据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隋朝和唐朝的关系,隋朝唐朝历史知识,先有隋朝还是先有唐朝

    而中国历史上还有这样两个朝代也常常被人合在一起提及,与秦汉的说法极为相似,正是中国人民思想最开化的隋唐时期。那么为什么隋唐时期常常并称为一起呢?有什么依据吗?还真有,且听小编为您一一道来。隋朝之功一般来讲,提及隋唐时期时,人们的目光会更多的放在素有盛唐之称的后者,更多以隋唐历史为背景的影视剧集也多将

  • 杨贵妃明明是自己的儿媳,唐玄宗为何还要将其纳为爱妃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可见唐玄宗沉湎于杨贵妃的美色之中,已然放下朝事,与佳人芙蓉帐暖度春宵。但伴在君王唐玄宗之侧的杨玉环并非“养在深闺人未识”,她其实早已是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显然是唐玄宗巧取豪夺,霸占了自己的儿媳妇。按照今天的伦理纲常来说,这已经是违背道德的了,何况李姓的唐朝皇帝本身就有着胡人的血统。但这样的事情

  • 唐太宗靠一杯毒酒,令妒妇服帖,还创下一流行词汇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上的妒妇,唐太宗临死前最忌什么,唐朝妒妇

    也是因为他们对爱情的专一才被会世人们视为佳话美谈,流芳百世。虽然那时候一世一双人很不错,但是爱情偶尔也是需要激情浪漫和美好的乌龙。你们看看李世民的宰相房玄龄和妻子卢氏的爱情,这不,那一场“醋坛子”的乌龙真是让人哭笑不得。那时的房玄龄还没有走进庙堂为官,他只是乡下一介苦读诗书的书生。日子虽然贫苦,但是

  •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从杜甫诗歌看诸葛亮的人格美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蜀相杜甫怀念诸葛亮的体现,杜甫诸葛亮,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

    本文以杜甫“诸葛亮”体材诗为主要文本,透过观察杜甫对诸葛亮人格崇敬、功业赞美、才能肯定、结局同情之书写,探讨杜甫诗中诸葛亮之人格美!马克思认为:一个人的人格美,必须立基于其人对于社会是否能做出贡献。这时,人格中的才智情操特质就显得格外重要,因为有足够的知识才气与道德情操,才能将人格美转化为行为美,并

  • 比卖国贼更可恶,此人卖给外国人3000多件文物,还盗了唐太宗的墓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太宗墓被盗了吗,唐太宗墓三次被盗真实图片,唐太宗陵墓被盗过没有

    千万不要低估这个词,因为从上古时期炎黄帝时代,就正式开始有文物的存在了。可是本应该属于我们国家的宝物却只能在海外国家的手上任由他们宰割。八国联军重要首领那些流落在外的国宝除了战乱的原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那些不可饶恕的文物贩子。国宝的巨大利益是他们昧着良心贩卖给洋人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所有文物贩子里

  • 武则天出上联:河里荷花和尚摘来何人戴,女童对出,堪称千古绝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武则天见怀义和尚,武则天对联欣赏,武则天对联100句

    武则天出上联:河里荷花和尚摘来何人戴,女童对出,堪称千古绝对众所周知,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很多才子佳人的佳话,才子常见,而才女则不常有,多数女子都被要求在家中相夫教子,很少有人能接触到书本,更别提入朝为官了。但在武则天在位期间,通过政令让不少女子到朝中做官,她们大多对政事很积极。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

  • 此国曾是中国藩属,却作死袭扰中原王朝,唐高宗忍无可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高宗对洛阳的评价,唐高宗实际控制领土,唐高宗与中原王朝

    当时的高句丽王朝在一代英主渊盖苏文的带领下实力强大一度侵占中国东北领土。尤其是在大隋王朝刚刚建立之时,高句丽更是联合当时的契丹,契丹等政权侵扰中原,由于地理位置太近使得当时的隋炀帝哪怕是冒着亡国的危险,也是发动了三次征伐高丽的战争,但由于高丽死守,隋朝缺衣少粮30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到了千古一帝的唐

  • 唐武宗为何灭佛?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武宗是否灭过佛,历史灭佛事件,佛越灭越兴盛

    自古以来,佛教就和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一起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在整个世界信徒无数,不过有意思的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却爆发了很多次灭佛运动,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就是唐武宗灭佛。皇帝和这些“方外之人”有什么冲突,以至于居然下了灭佛命令。唐武宗为何灭佛佛教自从汉明帝时期传入中国,就有了很多信徒,可这些人对统治

  • 隋炀帝先后3次出兵高句丽都未能拿下,唐太宗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隋炀帝为啥要打高句丽,隋炀帝三次征高句丽死了多少人,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兵力

    这个重大的使命牵引着各朝各代的统治者们围绕以中原王朝为中心向外开疆拓土,不断征服周边的少数民族地区或部落,纳入到汉民族的文化体系当中。这其中当然不乏无数次战争的存在,但大都以我们汉民族的胜利为结局。但是当中原王朝向外拓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这样的小国,这个小国与中国死磕700多年,还耗垮了中国的一个

  • 安禄山本来已经攻占长安,形势大好,为什么却被亲儿子给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安禄山攻占长安后有何暴行,唐朝安禄山简介,安禄山为什么阉掉李猪儿

    其实,安禄山发动战乱的时候,他的手上已经有了充足的兵力。这也就是为什么,他能够带领军队直捣长安。就在形势一片大好之际,安禄山却被自己的亲儿子安庆绪给杀了。那么,一代叛军将领为什么最后会惨死于自己的亲儿子刀下呢?有人这样评价安禄山——他外表憨厚老实,实则内里奸诈狡猾,善于逢场作戏。是了,在影视剧中,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