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将侍卫提为军机大臣,乾隆上位后又让他自尽,两位帝王真高明

雍正将侍卫提为军机大臣,乾隆上位后又让他自尽,两位帝王真高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995 更新时间:2024/1/25 4:31:06

古代封建社会帝王制度,将帝王推举到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但是他也有自己的烦恼,为了解决这些烦恼,他们逐渐形成了一套所谓的“帝王术”。

雍正皇帝功绩非凡,在任十三年里为大清朝奠定了经济基础,无论是摊丁入亩还是火耗归公,都让清朝国库丰盈起来。即便是这样的一位实干的帝王,依然有一个位置让他十分重视,那就是负责他安全的这个官位。

雍正对于这个位置的人选十分重视,在深思熟虑之后,选择了钮祜禄·讷亲。雍正之所以选择讷亲为他的侍卫,也就是散秩大臣,主要从两方面考虑。

第一、讷亲的出身好。他是清朝开国五大臣额亦都的曾孙;爷爷是太师遏必隆;父亲则是内大臣尹德;他的姑姑又是康熙的皇后。

正是因为讷亲有这样显贵的出身,雍正一方面是表达对他们家族的恩宠和信任,一方面是这样的背景确实会让讷亲忠心于他。而且他的父亲有内大臣的经历,讷亲作为主管警卫工作的散秩大臣,身份最为合适。

第二、雍正看中讷亲的人品。雍正是一个实干家,他自然不喜欢那些善于谄媚逢迎的人,反而是讷亲这种刚正、清廉、严肃又不失才能的年轻人,让雍正十分喜爱。

雍正对于讷亲的喜爱,除了任命官职以外,最能体现这一点的事情,莫过于雍正让讷亲打小就陪伴在弘历身边,一起生活,一起学习。你可要知道,雍正以后,清朝采取的都是秘密立储制度,而弘历是储君的事情,别人不知道,但是雍正却一清二楚。从这个角度看,讷亲从小就被安排到乾隆身边,其中大有深意。

讷亲不负众望,在雍正末期的时候就官至军机大臣。等到他的“光腚娃娃”乾隆登基上位之后,讷亲红极一时,无人可比。在这个时候成为乾隆的左膀右臂,雍正当年的这个伏笔,开始发挥巨大作用。

(雍正)十一年十二月,命在办理军机处行走。——《清史稿》

乾隆二年,也就是乾隆刚刚登基的第二年,讷亲便受到大幅度提拔,不仅仅是军机处大臣,而且还兼任兵部尚书,又改任吏部尚书,升为一等公。当时的乾隆只有26岁,讷亲作为和他一起长大的人,年纪也不会大到哪里去,年纪轻轻却获得了这一身荣宠,不知道让多少人羡慕。

二年,迁兵部尚书。——《清史稿》

从此以后,讷亲为乾隆鞠躬尽瘁,跑前跑后,在他南巡之前先走一遍,给地方官一些警示,摸清路线上的一些安全隐患。

而且地方官的所有贿赂一律不收,为了让他们知难而退,他还专门养了一条藏獒在院子里,劝退了不少登门的不速之客。他还将来者姓名列成清单,事无巨细的禀报给乾隆皇帝,让乾隆身在深宫,却对外面官员行为了如指掌。

乾隆十三年(1748年),金川之战失利的消息传来,让乾隆十分烦躁。于是乾隆果断调回庆复,任命素称干练的张广泗为川陕总督,让他亲自指挥金川战事,结果张广泗也出人意料的战败了。

乾隆屡次在一个小小的金川上吃瘪,龙颜大怒,想要尽快结束这场战争,于是将当时在山东治赈的讷亲任命为经略,打算由他来统领全军,一举结束金川之战,尽快凯旋。

讷亲年轻有为,能力出众,又在朝中官居要职,这一次临危受命,他自然希望以一场大胜建立自己的“武功”。但是他却失算了,刚到军营不久的讷亲,便贸然组织进攻,结果大败而归,自己的小命差点搭进去。

讷亲虽然有能力,但是却并没有带过兵,他也不想想,连张广泗都吃了败仗的金川,岂能是他可以轻易战胜的敌人吗?

经过这一次失利,讷亲因为自己的鲁莽让清军损失惨重,而且自那以后,讷亲再也不去前线指挥,只是龟缩在军账中“纸上谈兵”,大意之下,又被金川兵连夜偷袭,清军大败。

乾隆收到前方密报之后,勃然大怒,他本来派去讷亲,是希望他能够为自己解忧,没想到他竟然如此不堪,不仅连吃败仗,还不断索要钱粮和兵马,空耗国力。于是,乾隆派人将讷亲押送回京,又将遏必隆的遗刀交给侍卫,让侍卫令讷亲自尽。

冬,杀广泗,赐讷亲死。——《清史稿》

至此,一个名门之后,雍正皇帝的侍卫,到位极人臣的高官,以这种凄然的形式自尽,结束自己璀璨而短暂的一生。乾隆为什么突然对自己一手提拔的心腹下此狠手呢?

讷亲出身名门,他的可靠性很高,因为他财富地位都有,不会轻易背叛,所以雍正把他留在身边负责自己的安全工作。雍正不仅自己用讷亲为亲信,而且还让他陪伴弘历,给自己的儿子留一个可用之人。

雍正死后,乾隆皇帝登基,乾隆皇帝作为新帝,必然离不开重臣的辅佐,雍正留下三人给乾隆,分别是讷亲、张廷玉、鄂尔泰。

鄂尔泰和张廷玉虽然是雍正留给乾隆的辅政大臣,但同时他们更是重臣,而重臣一旦心生歹念,就会变成凌驾于皇权至上的权臣。这也是雍正为什么急不可耐的提拔讷亲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保证讷亲与乾隆的亲密关系,一方面给讷亲可以抗衡鄂尔泰和张廷玉的权位。

乾隆自然深知父亲的想法,于是在上位之初,就屡屡提拔讷亲,一直让他位极人臣,可以制衡鄂尔泰和张廷玉二人。只不过,随着鄂尔泰的死去,讷亲接掌了鄂尔泰的权力之后,这种微妙的平衡被打破,对乾隆威胁最大的人已经不是张廷玉和鄂尔泰,反而成为了讷亲。

讷亲有几分本事,乾隆最清楚,但是最可怕的是,乾隆有几斤几两,讷亲最清楚。在这个时候,张广泗在金川之战失利,乾隆知道张广泗的本事,也自然了解想要战胜金川的艰难,于是,他派了自己最“信任”的讷亲前去。

金川的地理位特殊,地处青藏高原边缘,又处于大渡河沿岸,可谓山高水险,而且此时的金川有一个实力强大的土司,名叫莎罗奔,他不仅凭借天险据守,而且还建立了许多碉寨。

碉寨是一种防御工事群,每一个碉寨都包含许多的碉楼,这种碉楼用石头垒建,十分坚固,一般高达10米以上,最高的甚至能达到50米。里面有水井和食物,平时作为生活所居,战时就成为战斗堡垒。碉楼当中设置了许多内大外小的射击孔,给清军造成极大杀伤。最重要的是,因为路途艰险,清军的大炮根本上不去,发挥不了作用,否则,张广泗也不会轻易失败。

张广泗失败以后,必然会做一份详尽的失利奏折上报乾隆,可以说当时的乾隆对金川情况一定有所了解,在这种情况下,他依然派遣讷亲前往,因为他不仅了解金川战况,更了解讷亲的为人和水平,他或许办其他事情才能出众,但是让他带兵打仗,他却无法胜任。

“讷自恃其才,蔑视广泗,甫至军,限三日 克刮耳崖,将士有谏者,动以军法从事,三军震惧”

最终,讷亲果然战败,并且因为胆小和刚愎自用,几乎得罪了所有的将士,在军中威信大减。军队战败的后果,成为压死讷亲的最后一根稻草。再加上朝中对讷亲早有人不满,弹劾的奏折从未间断,此时此刻,讷亲的死,无论是朝廷还是军中,成了众望所归之事。

乾隆知道时机到了,顺天应人之下,将战败的讷亲处死,成为一代明主。

乾隆处死讷亲,不仅可以除去威胁,因为此一时彼一时,此刻的讷亲早失去了制衡的作用,反而成为乾隆的忧患。而且对金川失利,需要有人负责,乾隆斩杀重臣,就是为了威慑众将士,让他们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未来再战,能拼死效命。

不得不说,雍正和乾隆两位帝王真高明,几乎将讷亲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只不过可怜讷亲,出道即巅峰,巅峰即终结,让人不禁唏嘘,对于此事,大家怎么看?

参考文献:《清史稿》

雍正将侍卫提为军机大臣,乾隆上位后又让他自尽,两位帝王真高明

更多文章

  • 商朝后期已吸取嫡庶不分的教训,周朝正式确立嫡庶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商朝和周朝制度的异同,商朝周朝建国时间,周朝统治者吸取商朝灭亡的教训

    嫡出庶出之别,源于西周,据说由周公所制。王国维著有《殷周制度论》。其云:“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三个制度,是为整体,但以第一为扼要。夏代,到目前仅

  • 西周灭商后楚曾迁徙到南阳,之后才向南迁徙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周朝灭商,周人灭商的历史背景,南阳经改商暂停了吗

    这里距岐山不太远,才能参加周举行的歧阳诸侯盟公。《国语·晋语八》称:“周成王盟诸侯于歧阳,楚为荆蛮,置苞茅,设望表,与鲜卑守嫁,故不与盟。”与周原甲文所载的微人、楚人向周献廷燎器材相符。因为荆楚为祝融氏之后,世掌火正,掌握了用火技术,所以周王派他守燎火,也就没有时间参加歃血盟会。这次盟会应是周武王会

  • 夏朝与周围方国未形成稳定政治关系导致后世争斗不断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有关夏朝的政治制度的历史资料,夏朝的政治和文化,夏朝统治范围

    因此,夏王朝对于方国诸侯的控制,主要也还是依仗武力,故夏朝建立之初,“禹朝诸侯之君会稽之上,防风之君后至,而禹斩之”;禹实行“家天下”,传天子之位于其子夏启,“有扈氏不服,启伐之”,“有夏之方兴也,扈氏弱而不恭,身死国亡。”夏朝末年, “诸侯多畔夏”。对此,夏后履癸(桀)并没有采取任何政治措施以恢复

  • 女娲找纣王报仇,结果被两个凡人吓退,留下了一句俗语,无人不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女娲教训纣王,纣王让女娲娘娘怀孕的小说,纣王女娲题诗全文

    我们先说一下《封神演义》,相信大家一定都看过,什么哪吒闹海,什么姜子牙啊,妲己啊,都十分熟悉了,在《封神演义》中,还有许多阵营不同的神仙,有的神仙帮助纣王,有的神仙帮助周王,这其中包括女娲娘娘。然而女娲娘娘曾经“帮助”过纣王,把妲己送到了商纣王的身边,用了一招美人计,果然不出人所料,纣王从此就十分宠

  • 盗墓贼为找到这件“神物”,他挖了姜子牙坟墓,可最后却悲催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上最诡异的盗墓贼,姜子牙坟墓,姜子牙封神榜2

    姜子牙不仅治国有道,而且他还根据实战的经验,写了一部名叫《六韬》的兵书,鉴于姜子牙的成就非凡,古代的儒家、兵家、法家、纵横家等都认他为本派的宗师。在传说中,姜子牙活了800岁,保了周朝800年,可是根据历史的记载,他出生在公元前1156年,而去世在公元前1017年,他实际是活了139岁,可算是一位长

  • 美国教科书对中国历史的描述!是否承认夏朝的存在?其他王朝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夏朝历史见证,夏朝算不算真正的王朝,外国人对夏朝的评价

    1985年,有一本书叫《不列颠百科全书》,这本书是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和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双方共同完成编纂的,这本书当中就有关于中华夏朝的记载。 其他王朝 商朝:美国教材对中华商朝的记载没有把殷纣征东夷拓展的江淮地区纳入商朝版图。 周朝:美国教材并没有区分东西周,而且整体记录比较粗糙,疆域描述不准确。

  • 红颜祸国,藏在新乡市获嘉县村庄里的“妲己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牧野大战之后,周军攻入朝歌,抓获纣王和妲己,并把他们带到了战前祭天结盟的同盟山。准备“人祭”供奉在宁邑同盟山的周文王的木主和阵亡将士。仪式之前先在同盟山附近(现在大、小落纣村),悬挂大、小两面白旗。过后,先砍下纣王的脑袋挂在西边的一面大白旗上,以后这里形成了村落就叫大洛纣村。在这档口,妲己一笑百媚

  • 殷商青铜钺,青州亚醜国!从国宝亚醜钺闲说商代王权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商代亚丑钺价值多少钱,亚丑钺铭文,殷商时期的青铜器

    上期镇馆之宝系列,我们聊了一下山东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西周裸人铜方奁。上一期内容见右边→_→《山东博物馆镇馆之宝:全球仅有3件,其中一件流落日本》。本期我们接着聊山东博物馆的另一件镇馆之宝:亚醜(chǒu)钺!亚醜(chǒu)钺,商代,馆藏于山东博物馆一、国宝醜,读作chǒu,许多人以为这就是丑的繁体

  • 青铜时代的绝唱:故宫博物院镇院之宝,莲鹤方壶到底有多美?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北京故宫博物院精品莲鹤方壶,鹤莲方壶简介,故宫十大顶级鼻烟壶

    恰逢国际博物馆日,本期《国宝传奇》中,以史为鉴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件极为精美的文物,号称有”东方最美青铜器“之称的莲鹤方壶。莲鹤方壶,听名字就知道,这是一件典型的几乎符合所有中国人审美观念的绝世佳品。首先我们来欣赏这件国宝的精美造型。莲鹤方壶,器型高大,高度达到122厘米,宽54厘米,重量达到了64公斤

  • 商王也被传染?从甲骨文中记载的瘟疫,聊聊商代人如何防疫?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甲骨文与瘟疫,周朝商朝瘟疫记载,商代甲骨文玉璧

    在上一期的文章《人定胜天:5000年来,中国人与瘟疫的战斗史》中,提到了世界上有史以来记载的最早的瘟疫爆发事件,是中国小屯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上所记载的一个案例。本期我们就从商代甲骨文上记载的这次瘟疫,简单聊聊上古时期古人是如何面对疾病,如何防疫的。一、甲骨文中的疫病提到甲骨文,就不能不提著名的“甲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