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晋文公流亡时,他卷跑了所有公款;晋文公东山再起,他来索要高官

晋文公流亡时,他卷跑了所有公款;晋文公东山再起,他来索要高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968 更新时间:2024/1/29 2:06:17

但吕、郤各族的党羽甚众,虽然见了赦,却仍不敢相信国君。很快,国内谣言四起。晋文公也整日忧心忡忡,如坐针毡。怎样才能快速治理好这个烂摊子,他一时也没有好的对策。

[var1]

忽然有一天清晨,有个叫头须的人来到宫门外,要求见晋文公重耳一面。

头须以前是重耳身边的一个跟班,工作是保管财物。当年晋惠公追杀重耳的时候,重耳从翟国出走。然而,刚出城没几天,头须就趁乱把大伙的钱财一股脑儿都卷跑了,害得大家苦不堪言。头须,就是春秋时期有记录的最大的贪污犯,以工作职务之便,携公款私逃,眼都不眨一下。

当年,重耳想到卫国去借点路费,但卫国国君闭门不见;想找人讨点吃的,又差点挨了打。因此重耳恨透了头须这个势利小人。

现在,晋文公熬出头了,头须把当初卷走晋文公的钱花完了之后,又厚着脸皮来人家要钱花、要官做。当时,晋文公正准备洗头,突然听说头须在门外求见,顿时勃然大怒:“好你个头须!叫你去守仓库,你居然把钱财全部盗走,让寡人当了好几年的乞丐!今天你还来干吗?寡人不想杀你,快滚!”

[var1]

门卫走出宫,让头须快点走。头须略一沉思,抬头问道:“主公现在正在洗头吧?”门卫大吃一惊:“你怎么知道?”头须笑道:“只有洗头的时候,才会低着头,躬着腰,他的心就跟着身子反过来了,所以他说的话就是颠倒之言。主公能容得下吕、郤两族,难道就偏偏容不下我吗?我有安国之策,你快快再去通报!”

文公召头须入宫相见。头须一进来就跪在地上叩头请罪。晋文公余怒未消,还对他当年卷款逃跑的事耿耿于怀。头须却满口都是狡辩之词:当年我没跟你一起逃跑,是在帮你坚守阵地、守护社稷呀!赵衰之流虽然紧紧跟随你一起走了,但这十几年来,他们究竟又帮了你什么呀?什么都没有!如果你这个一国之君和我这样的小人物都记仇的话,那全国害怕你的人就不知道该有多少了!

文公听了,默然无语。头须趁机说:“吕、郤两大家族在晋国发展的势力很强大。虽然你已经赦免了他们,既往不咎,但他们总还是放心不下。主公,你应该想一个万全之策出来,才好安心。”

文公很为难:“难道还像我老爸、老弟那样搞大屠杀吗?那一套解决不了问题的。”头须便出了这样一个计谋:以前,我为你掌管小金库时,把你的钱都偷走了,使你一度沦为乞丐,我的罪过之大,杀头灭族也还不清了。现在,你不如封我一个高官,把国库的钥匙交给我掌管。这样,别人就都会说你不念旧恶,不记旧仇,有容人之量,自然也就群疑尽释了!

[var1]

他的胆量够大,价钱也开得够高。以前只听说过戴罪立功将功赎罪的事,而身负重罪之人,还敢在君面前漫天要价,恐怕除了他,也没几个人了。文公觉得有理,就封了他一个高官,又让他去掌管国库。头须又说,为了更快地起到宣传效果,现在,就让我开着车,带上你,绕着国都游行一番吧!文公又点头说,好。于是,头须为文公驾车,在国人面前好好地秀了一场。

吕、郤的党羽们见到后,都悄悄私语说:“看来,重耳果然是个不计前嫌、宽宏大量的人,连头须这样的贪污犯都重用了,况咱们呢?”于是他们都不再想着造反了,都去学头须,自比管仲,去向文公效力讨赏。至此,晋国十多年的动荡,这才告一段落。而春秋第一贪污犯也华丽转身,成了晋国的有功之臣。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吴闲云

来源|《百家讲坛》杂志

更多文章

  • 孔子也是个“骑墙派”,国君问话不给肯定态度,三方都不得罪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var1]因此,孔子提出“堕三都”(拆掉三桓封邑的城墙)时,鲁定公知道这是要削弱三桓的势力,很是兴奋。但他由季氏扶植即位,怕贸然行动会落个像哥哥那样的下场。所以,他想试探一下孔子是彻底投靠三桓而架空他呢,还是和阳虎一样能争取过来对付三桓?《论语》里记载了鲁定公和孔子的两次对话。第一次,鲁定公的态度

  • 孔子的弟子给百姓施粥,孔子得知后掀翻粥摊,将弟子大骂一顿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孔子的弟子给百姓施粥,孔子弟子对孔子的评价有哪些,孔子与多个弟子谈话

    [var1]孔子听说这件事,立刻派子贡去倒掉他的稀饭,打碎他盛饭的器皿,并且质问子路说,这是鲁国国君的百姓,你为什么给他们饭吃?子路没想到孔子竟然会做出这种有失仁爱的事来,他义愤填膺,冲到孔子面前恨恨地说,先生难道不想让我实施仁爱吗?我子路之所以拜你为师,就是为了向你学习仁爱。仁爱,就是爱天下人,和

  • 井陉之战:兵仙韩信如何以3万大军大败20万敌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井陉之战韩信资料,韩信打仗经典战役,韩信井陉之战的获胜原因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故为兵之事,在于佯顺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是谓巧能成事者也。(孙子兵法)井陉之战是楚汉战争时的一场著名战役,韩信在此战仅用3万大军就击败陈余20万大军,威震河北,为扭转楚汉战争的局势做出重大贡献。那么韩信是如何以少胜多的呢,船长为你细细

  • 管仲可谓是营销界的老祖,就连英美垄断钻石矿藏这招都是学管仲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管仲营销,管仲的管理思想,管仲经济思维方式

    英、美垄断钻石矿藏,哄抬钻石售价,赚全球男人的钱—这伎俩管仲早就玩过了。他的代表作是把石头变成顶级奢侈品,让各国诸侯和贵族削尖脑袋哄抢。当时有个地方叫阴里,专门出产一种玉石,是王室祭祀专用璧的材料。管仲建议加强阴里的防御工事,修了三层城墙、九道城门,然后命工匠在里面把玉石做成一个系列,分五个等级,各

  • 古代人有没有户籍?聊聊秦国的户籍制度对后世有何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国的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是起源于秦国吗,新会迁户籍和入户籍需什么资料

    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其有爵者乞无爵者以为庶子,级乞一人,其无役事也,其庶子役其大夫月六日,其役事也,随而养之军。——《商君书·境内》说起户籍,每个人不陌生,因为从出生那刻起,我们就有了自己的户口,看着我们的户口簿和身份证,似乎这是我们对户籍制度最为浅显的理解。户籍,又称户口

  • 韩愈、柳宗元与刘禹锡本是“大唐铁三角”,为何后来韩与二人疏远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韩愈柳宗元刘禹锡关系,刘禹锡和柳宗元资料,柳宗元与刘禹锡的人生态度对比

    三位文豪很快成了无话不谈的挚友,常在公务之余饮酒赋诗,堪称“大唐铁三角”。尤其在韩愈揭开“古文运动”的序幕后,柳宗元立刻发声力挺,并创作了《黔之驴》《种树郭橐驼传》等摆脱俗套、言之有物的文章。韩愈对柳宗元极为赞许,二人携手掀起新派文学的狂澜。[var1]然而好日子没过多久,韩愈就出事了。他先是上疏炮

  • 管仲生活奢侈,被批评乱了规矩;晏子生活简朴,被批评是逼迫下级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var1]孔子一辈子的事业就是“克己复礼”,按照这种“礼”的仪式,人们的行为、日常生活的用具、娱乐方式等等,都要符合尊卑贵贱的等级身份要求。一次,管仲用只有周天子或诸侯才能用的仪式进行祭祀,孔子心中也非常不爽,他批评管仲逼迫君主,使他的君主不知该怎么做了。孔夫子的担心当然是有道理的,当管仲僭用天子

  • 孔子成教育家是无奈之举?因被大国排挤,才无奈搞起教育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孔子教育弟子,孔子教育人的方式,孔子教育奖颁奖典礼

    孔子是鲁国人,但他的祖国简直就是一个让人绝望的国度:谁也惹不起不说,还常常被当成周边大国的受气包。鲁国国小势弱,和楚国好了,晋国就怒;和晋国走近了,楚国就来打;怠慢了齐国,齐军就打过来。挤在三大强国的夹缝中,日子实在不好过。[var1]孔子觉得,国家要富强,首先需要人才。也许,这就是孔子铁了心要办学

  • 晋国与楚国平分霸权的两次“弭兵之会”究竟是怎样的会盟?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晋国在什么中击败楚国,晋国和楚国的大战,晋国与楚国之间的战争

    [var1]城濮之战后,春秋历史进入了晋国与楚国争霸的“两极格局”。而在晋楚争霸的“两极格局”中,最难受的诸侯就是夹在晋楚之间的二三等诸侯,比如宋国、郑国。根据史书记载,在晋楚争霸时期,宋国平均每年都要发生一场大规模战争。晋楚争霸搞得这些中等诸侯是苦不堪言。[var1]周定王十三年(前594年),楚

  • 长平之战虽然消灭赵国有生力量,但也导致秦国力量受到极大损失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长平赵国,长平赵国骑兵优势,长平战后赵国女人

    在随后的邯郸之战中,秦国更是大败,把多年来“远交近攻”获得战果全数吐了出来,导致秦国对六国执行全面打击政策的全面破产,国势一度危急。最后,秦国被迫改变策略,采取了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外交方针来分化离间东方各国之间的关系,稳扎稳打,又经过了几十年苦心经营,才一扫六国,统一华夏。上党地区地势险要,位于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