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井陉之战:兵仙韩信如何以3万大军大败20万敌军

井陉之战:兵仙韩信如何以3万大军大败20万敌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45 更新时间:2024/1/6 13:40:30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故为兵之事,在于佯顺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是谓巧能成事者也。(孙子兵法)

井陉之战是楚汉战争时的一场著名战役,韩信在此战仅用3万大军就击败陈余20万大军,威震河北,为扭转楚汉战争的局势做出重大贡献。那么韩信是如何以少胜多的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

一,汉军伐赵

[var1]

刘邦

汉高祖二年(前205年),项羽在彭城之战大败刘邦,迫使刘邦惨败而逃。彭城之战使得汉军损失惨重,各地诸侯(魏王魏豹、赵王赵歇、代王陈余)纷纷背叛刘邦,转投项羽,形势对刘邦极为不利。为了扭转战局,刘邦于是前往荥阳,吸引项羽所率楚军主力,派韩信讨伐魏豹(魏豹因为刘邦对他轻视侮辱所以叛汉)。

[var1]

项羽

韩信、曹参率军讨伐魏国,魏豹则派兵驻守蒲坂,封锁临晋,企图以黄河天险阻拦汉军。韩信于是故布疑阵,在临晋对岸打造船只以迷惑魏军,实际则从夏阳渡河偷袭魏都安邑。魏豹听闻安邑失守,急忙回师救援。韩信趁机率军袭击魏豹,大败魏军。魏豹仓皇逃窜,不久被汉军抓获,魏地于是重新归属刘邦。

[var1]

魏豹、赵歇

韩信平定魏地后,向刘邦请命,说自己只要三万人马就能平定燕赵。刘邦同意,派张耳随韩信一起讨伐赵国。韩信为了扫清进攻赵国的隐患,于是先派兵进攻代国,代相夏说则率军在阏与抵挡汉军。韩信出其不意,大败代军,擒获夏说。

二,赵军应对

[var1]

韩信

汉高祖三年(前204年),韩信、张耳率兵进攻赵国。赵王歇听闻汉军前来,急忙派代王兼赵相陈余(与张耳有仇,因为刘邦骗他说杀了张耳,所以叛汉)抵御韩信。陈余为了震慑韩信,称自己率军二十万(20万应为虚数,实际人数不详)驻守井陉(井陉地处太行山东麓,道路十分狭窄,两辆战车不能并行,骑兵也无法排成阵列)。

[var1]

陈余

广武君李左车对陈余进言:“韩信、张耳擒魏豹,俘夏说,率得胜之军远来侵犯我赵国,实在是锐不可当。臣听说千里运送粮饷,士兵们就难以吃好,临时烧火做饭,士兵们也难以吃饱。井陉一带地势险要,道路狭窄,汉军的队伍一定会绵延数百里前进,运送粮草的队伍一定会远远落在后面。希望将军给我三万人马,从小道袭击汉军的运粮队。将军则深沟高垒,坚守不战。汉军向前不能作战,向后又难以退却。我就出奇兵截断汉军的后路,使他们无法获得补给。不到十天,韩信、张耳的人头就会出现在将军的大营。希望将军一定要采纳我的计策,不然必会被韩信所擒。”

[var1]

楚汉战争

陈余听了李左车的话,不以为然道:“我听兵法说,兵力十倍于敌,就应该包围他们。兵力二倍于敌,就可以与之一战。现在韩信号称数万精兵来侵我赵国,实际兵力不过只有几千,能够千里奔袭,已是十分疲惫。现在你让我面对几千汉军就坚守不战,那么汉军主力来了那我又该如何对付?如果让各个诸侯知道,岂不是要笑赵人胆怯,会轻易的来侵犯我赵国。”加上陈余与张耳有仇,担心张耳会跑掉,因此没有采纳李左车的建议。

三,韩信策略

[var1]

李左车

韩信讨伐赵国前,就已经派细作打探赵国消息,听说陈余没有采纳李左车的建议,十分高兴,于是立即向井陉进军。汉军在到井陉还有三十里的地方时,韩信命令大军暂停休息。晚上韩信从军中挑选2000轻骑兵,让他们每人拿上一面红旗,从小道上山隐蔽,秘密观察赵军动向。

韩信告诫2000骑兵说:“我与赵军交战退却时,赵军一定会倾巢而出追赶我军。你们就迅速拿下赵军大营,拔掉赵军旗帜,换上我军的红旗。”然后韩信又让手下通知立即开饭,说“今天打败赵军一起聚餐。”众将对韩信的命令不解,只得回答说好。

[var1]

井陉

韩信吩咐手下说:“赵军占据有利地形构筑大营,没有见到我的大将军旗帜,一定不会攻击先锋部队,怕我们遇到险要的地方就会撤军。”于是先派一万大军出动,过了井陉口,背对河水列阵。赵军看了都哈哈大笑,认为汉军纯粹是来送死。

四,井陉之战

[var1]

井陉之战

第二天天刚亮,韩信就派人大摇大摆挥舞着大将军的旗帜,穿过井陉口。陈余见汉军捧着大将军旗帜,认为韩信与张耳就在前方,于是立即出营攻打汉军。双方激战良久,韩信、张耳假装扔下旗鼓,逃到河边的汉军阵地。河边的汉军于是与韩信等人汇合,迎击赵军。

陈余认为韩信、张耳已经无力再战,于是下令全军出动,追击汉军。汉军士卒见前面是大河,后面是赵军。认为只有与赵军拼死一战,才能有生路,于是人人争先,拼死作战,使得陈余一时无法获胜。埋伏在山上的2000汉军见赵军大营空虚,于是急袭赵军大营,将赵军旗帜扔掉,换上了汉军旗帜。陈余见与汉军激战一天,无法获胜,于是下令撤军回营,准备明天再战。

赵军正准备回营,突然发现大营都插上了汉军旗帜,于是惊慌失措,误认为汉军已经捉获赵王,结果军心大乱,纷纷后撤逃命。陈余见军心大乱,命令斩杀逃跑军士以稳定军心,但是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汉军于是前后夹击,大败赵军,斩杀陈余。

[var1]

井陉之战后的楚汉局势

韩信知道李左车足智多谋,害怕他为乱军所杀,于是下令:有能活捉李左车者,重赏千金。有一名汉军士兵将李左车献给韩信,他于是亲自解开捆绑李左车的绳索,请李左车上座,向对待老师一样。众将献上所杀赵军将领首级,向韩信庆贺胜利。

众人不明白韩信是如何取胜,因此问他说:“兵法上说:行军布阵应该右边和背后靠山,左边和前边靠水。但是大将军却让我们反其道而行,结果竟然击败赵军,获得胜利。我们不明白其中道理,请大将军明示。”韩信回答:“这在兵法上有说道,只是诸位没有留意罢了。兵法上说: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我与众位相处时间不长,如果贸然让大家出战一定会不战自溃。现在我让大家陷入死地,那么大家一定会拼死作战,以求生路。如果给大家留了生路,大家一定会拼命逃跑,怎么会拼死一战呢?”众人听了,都对韩信十分佩服。

韩信向李左车请教平定燕齐的策略,李左车告诉韩信按兵不动,派人震慑燕国,燕国见汉军连败魏、赵、代,必然害怕而归附汉王,燕国一归附那齐国也会归附汉王。韩信采纳李左车的建议,果然燕齐畏惧汉军而投汉。自此河北之地皆归刘邦,楚汉战争的局势对他大为好转。

总的来说韩信在井陉之战时做到了战前仔细部署、摸清敌情,战时调动军队的积极性使将士拼死作战,战后成功挟得胜之威迫使燕齐投降,真可以说是杰出的军事家,不愧“兵仙”之名。

更多文章

  • 管仲可谓是营销界的老祖,就连英美垄断钻石矿藏这招都是学管仲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管仲营销,管仲的管理思想,管仲经济思维方式

    英、美垄断钻石矿藏,哄抬钻石售价,赚全球男人的钱—这伎俩管仲早就玩过了。他的代表作是把石头变成顶级奢侈品,让各国诸侯和贵族削尖脑袋哄抢。当时有个地方叫阴里,专门出产一种玉石,是王室祭祀专用璧的材料。管仲建议加强阴里的防御工事,修了三层城墙、九道城门,然后命工匠在里面把玉石做成一个系列,分五个等级,各

  • 古代人有没有户籍?聊聊秦国的户籍制度对后世有何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国的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是起源于秦国吗,新会迁户籍和入户籍需什么资料

    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其有爵者乞无爵者以为庶子,级乞一人,其无役事也,其庶子役其大夫月六日,其役事也,随而养之军。——《商君书·境内》说起户籍,每个人不陌生,因为从出生那刻起,我们就有了自己的户口,看着我们的户口簿和身份证,似乎这是我们对户籍制度最为浅显的理解。户籍,又称户口

  • 韩愈、柳宗元与刘禹锡本是“大唐铁三角”,为何后来韩与二人疏远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韩愈柳宗元刘禹锡关系,刘禹锡和柳宗元资料,柳宗元与刘禹锡的人生态度对比

    三位文豪很快成了无话不谈的挚友,常在公务之余饮酒赋诗,堪称“大唐铁三角”。尤其在韩愈揭开“古文运动”的序幕后,柳宗元立刻发声力挺,并创作了《黔之驴》《种树郭橐驼传》等摆脱俗套、言之有物的文章。韩愈对柳宗元极为赞许,二人携手掀起新派文学的狂澜。[var1]然而好日子没过多久,韩愈就出事了。他先是上疏炮

  • 管仲生活奢侈,被批评乱了规矩;晏子生活简朴,被批评是逼迫下级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var1]孔子一辈子的事业就是“克己复礼”,按照这种“礼”的仪式,人们的行为、日常生活的用具、娱乐方式等等,都要符合尊卑贵贱的等级身份要求。一次,管仲用只有周天子或诸侯才能用的仪式进行祭祀,孔子心中也非常不爽,他批评管仲逼迫君主,使他的君主不知该怎么做了。孔夫子的担心当然是有道理的,当管仲僭用天子

  • 孔子成教育家是无奈之举?因被大国排挤,才无奈搞起教育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孔子教育弟子,孔子教育人的方式,孔子教育奖颁奖典礼

    孔子是鲁国人,但他的祖国简直就是一个让人绝望的国度:谁也惹不起不说,还常常被当成周边大国的受气包。鲁国国小势弱,和楚国好了,晋国就怒;和晋国走近了,楚国就来打;怠慢了齐国,齐军就打过来。挤在三大强国的夹缝中,日子实在不好过。[var1]孔子觉得,国家要富强,首先需要人才。也许,这就是孔子铁了心要办学

  • 晋国与楚国平分霸权的两次“弭兵之会”究竟是怎样的会盟?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晋国在什么中击败楚国,晋国和楚国的大战,晋国与楚国之间的战争

    [var1]城濮之战后,春秋历史进入了晋国与楚国争霸的“两极格局”。而在晋楚争霸的“两极格局”中,最难受的诸侯就是夹在晋楚之间的二三等诸侯,比如宋国、郑国。根据史书记载,在晋楚争霸时期,宋国平均每年都要发生一场大规模战争。晋楚争霸搞得这些中等诸侯是苦不堪言。[var1]周定王十三年(前594年),楚

  • 长平之战虽然消灭赵国有生力量,但也导致秦国力量受到极大损失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长平赵国,长平赵国骑兵优势,长平战后赵国女人

    在随后的邯郸之战中,秦国更是大败,把多年来“远交近攻”获得战果全数吐了出来,导致秦国对六国执行全面打击政策的全面破产,国势一度危急。最后,秦国被迫改变策略,采取了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外交方针来分化离间东方各国之间的关系,稳扎稳打,又经过了几十年苦心经营,才一扫六国,统一华夏。上党地区地势险要,位于现

  • 此人杀父亲抢王位,却令楚国跻身强国,他的儿子更令楚国称霸中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楚国王位更迭十五位国君六个被杀,宋国霸业杀君案,同姓楚国和异姓楚国

    [var1][var1][var1]楚国的君王都是芈姓、熊氏,楚穆王名商臣,出生年史料没有记载,他是第20任君王楚成王的长子。商臣年少的时候,楚成王就想把他立为太子,不过心腹大臣子上却反对,他说楚成王还是青壮之年,不需要这么快就立太子,倘若日后楚成王想废掉商臣,改立他人的时候,一定会有流血的宫廷政变

  • 我国“罗盘”的发明时间尚有疑问,有人认为战国司南为机械性指南车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司南罗盘,最早古代罗盘,罗盘哪个朝代开始使用

    中国对于“堪舆罗盘”的最早记载,是庆历元年(1041年)宋代杨维德的《茔原总录》。“堪舆”,原来是天地之总名。《文选·甘泉赋·注》云:“《淮南子》曰:堪舆行雄已知雌。许慎曰:堪,天道也;舆,地道也。”《史记·日者列传》列有“堪舆家”。《汉书·艺文志》录《堪舆金匮》十四卷,列于“五行家”。后来,“堪舆

  • 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个人打破了一项制度被流传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春秋时期晋国有多强,春秋晋国军事制度,春秋末期晋国历史

    中国历代均实行回避制,主要包括地域回避与亲属回避两个方面,简单来说即是“避地”与“避亲”。主要是因为人是感情动物,我们习惯将好处留给自己喜欢的人,而将恶给了仇人。因此,为了避免以个人好恶而影响大局利益的事情发生,回避制度历代实行。但有这么一个人,他不仅推荐自己的仇人做高官,还推荐自己的儿子也做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