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从经济领域开始腐败,最后涉及其他领域,并导致最终覆灭

唐朝从经济领域开始腐败,最后涉及其他领域,并导致最终覆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358 更新时间:2024/1/16 13:17:16

王朝的强大不在于国都被攻陷了多少次,而是被攻陷之后是否能恢复,天子是否能顺利归位,继续延续王朝生命。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北宋、南宋的国都各被攻陷了一次就亡国了,元朝、明朝也是如此。对比一下唐朝的生命力是十分顽强的,无愧为当时世界的政治、经济中心。

唐朝国都陷落六次,各有原因,简单了解一下:

1、至德元载(756年)6月,安禄山叛军攻陷长安。至德二年(757年)9月28日,唐郭子仪和回鹘共同收复长安。

安禄山叛军之所以能攻陷长安,纯粹是唐玄宗瞎指挥,导致潼关之战的大败,长安守备空虚,唐玄宗弃城而去。757年,安禄山之子安庆绪杀安禄山,叛军内部分裂严重,但叛军的实力犹在。经过几番争夺并有回鹘兵助阵,收复长安,唐肃宗继位。

李豫

2、广德元年(763年)10月,吐蕃军队直逼长安城下,唐代宗因来不及调集军队防御,弃城而去。(一连串的失误)

这次失陷还是和安史之乱密切相关,为了镇压叛军,唐王朝将西域诸地的军队调往平叛前线,导致西域等地防守空虚,吐蕃趁机攻下了不少地区。

即便是吐蕃进犯,唐朝的最高权力机构却没有及时得到消息,吐蕃军队到了灞桥,唐军已经来不及调动军队了,只好弃城而去。吐蕃军队在长安肆意劫掠15天,因军队出现大规模的“平原反应”(醉氧),自己撤退而去,长安随即被唐朝重新占据。

3、建中四年(783年)10月,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率5000兵马途径长安,士族哗变,顺势攻占长安,唐德宗逃亡。

此事皆因唐王朝的内乱而起,淮宁军节度使李希烈勾结几个节度使作乱,唐德宗迫不得已调动泾原节度使得5000兵马平叛。途径长安之时恰逢大雨倾盆,士族又冻又饿,而唐王朝却给士兵粗粮和咸菜。俗话称“皇帝不差饿兵”,唐朝对待即将上战场的士兵却极其刻薄,士兵因为造反,顺势攻下长安。

兴元元年(784年)6月底,收复长安,7月13日,唐德宗回归长安。史称“泾原兵变”。

黄巢

4、广明元年(880年)12月,黄巢攻陷长安,唐僖宗逃亡成都。光元年(885年)3月,唐僖宗回归长安。

5、光启元年(885年)12月,王重荣和李克用攻击长安,唐僖宗逃亡凤阳。

6、乾宁元年(894年),凤翔节度使李茂贞纠集几个节度使攻陷长安,唐昭宗逃亡。

至于天子九迁,也大都集中在唐王朝灭亡之际,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唐朝的衰败起于安史之乱,造成藩镇割据的政治格局,前三次迁都都受到安史之乱的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后三次则是已经接近灭亡的唐朝,起义和藩镇之间的战争频仍,都城被攻陷也在情理之中了。

前三次都城能够收复完全是唐朝的底蕴犹在,后三次则是动乱灭亡的时代,是否收复已经没有多大的衡量意义了。

其实唐朝的腐败源自于经济领域,从而传导到政治、军事领域,尤其是军事领域。唐王朝最先开始的府兵制,也就是国家提供给农民一定数量的土地耕种,然后这些农民就有相应的义务服兵制。每个府都有一定的出兵名额,所以称“府兵制”。

李隆基

随着政治腐败的严重化,很多唐朝分给府兵的土地集中到少数人手中,而国家也默认这种兼并,最终导致府兵制到了唐玄宗时期已经不能完全实施了,每个府很少招到府兵了,取而代之的是“募兵制”。这就产生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原先由唐王朝提供的土地,改为地方节度使提供的土地,以供士兵的钱粮。

不要小看这一变化,之前当兵是为了唐王朝,慢慢地就转变为为了林立的地方将领了。士兵和地方节度使得关系更加紧密,也就是士兵为谁而战的问题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士兵的思想不是太复杂,就是谁给了钱粮,我就效忠谁,况且自己的老婆孩子都在节度使及其手下将领控制的地区生活,也相当于“质子”了。

矛盾集中体现在安史之乱之上,从此唐王朝的政治权力划分出现了剧烈的变化——皇帝集权制和藩镇节度使权力处于一种微妙的军事对立状态,起码在唐朝的大部分地区是如此的。皇帝的旨意在很多节度使管辖范围内是不太管用了。

安史之乱之后,有几任皇帝想扭转藩镇割据的局面,但都归于失败,威胁平衡的唐朝继续保持着整体的状态,单一节度使或者几个节度使尚不能控制唐朝的全局,一直拉胯的延续着。

黄巢起义使得这种微妙的平衡被打破了,在平定黄巢起义中,几个大的节度使有了可以足以控制大片地域的存在出现了,如朱温、李克用等,时机成熟了,朱温也就取代唐朝而自立,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接连建立,而相对稳定的南方也独立了不少小的王国,五代十国的时代到来了。

古代王朝有盛必有衰,何必纠结于国都六陷,天子九迁。盛世者必谈汉唐,兴衰不是一件事两件事能说明的!

更多文章

  • 司马炎篡魏后将曹奂封为陈留王,陈留国享国二百余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司马炎曹奂,陈留王曹奂后人,陈留王曹奂有几个儿子

    曹丕篡汉称帝建立曹魏,仅45年便又被司马氏所篡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经过长期的战争兼并,后期形成了北方曹氏、东吴孙氏和蜀地刘氏鼎立的局面。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魏政权的奠基者曹操病逝于洛阳,世子曹丕承袭丞相、魏王之位,并改建安二十五年为延康元年。此时的朝廷,曹氏已经是大权在握,于是不久便有人

  • 此人本是唐朝将领,先后侍奉十三位皇帝,见证北宋建立安享晚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北宋,北宋和唐朝的疆域,唐朝史上最厉害的武将

    各位读者晚上好!子渊不久前给大家介绍过众多鲜为人知的宋代名将,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兴趣,今天要讲的这位宋朝武将同样声名不彰,但却有一经历空前绝后——本为唐朝将领,有惊无险地度过唐末乱世,最后成功见证宋朝建立。终其一生,先后为十三位皇帝效力。古语有云“伴君如伴虎”,当个大臣实在是高危行业,假若稍有不慎惹怒

  • 《唐朝诡事录》刘氏三兄弟大结局,大猜想,刘十八和刘十九谁更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苏无名、卢凌风重回 甘棠驿,果然发现了玄机,驿卒刘十八是关键人物。 一:驿卒为什么要S人越货? 二:尸体去哪了? 三:金银珠宝去哪了? ······ 甘棠驿的疑点太多了。刘十八的悲剧,绝大部分来源于原生家庭。刘母生产的时候才知道怀的是三胞胎,刘十七、刘十八已经消耗了她全部的元气,生刘十九的时候不幸难

  • 诸葛亮封神之路: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东晋是个转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被封神了吗,三国时期真实的诸葛亮,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历史评价

    唐国强饰诸葛亮 现如今在网络上经常会有关于诸葛亮军事能力的争论,其实这种争论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在《三国志》问世之后,便开启了对诸葛亮形象的探究。一、陈寿立场与《三国志》中的诸葛亮 《三国志》成书于西晋时期,其作者陈寿曾是蜀臣,后来入晋而修史。陈寿身为晋臣,修史时自然要站在晋的立场上,将晋所因袭的前朝

  • 诸葛亮为什么要北伐?我从李世民亲爹的身上,发现了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诸葛亮北伐详解图解,李世民评价诸葛亮原文,诸葛亮和李世民谁聪明

    因此也有人说,诸葛亮这是以攻为守,拒敌于境外,这样的好处是,能把早晚都要打的仗,给提前打完,省的对方主动进攻时,再破坏了蜀汉的基础设施和正常生产。这个说法靠不靠谱呢?骆驼认为不太靠谱。因为蜀地多山且少路,只要把一些关键节点给防住,没有空军和盾构机的曹魏,几乎不太可能对蜀地造成致命的伤害。可能有人可

  • 32岁的李世民娶了65岁的萧皇后?萧后不仅是丈母娘还是伯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世民和萧皇后的关系,李世民为何要娶萧皇后,萧皇后嫁给了唐太宗吗

    萧皇后是南朝昭明太子萧统曾孙女,西梁孝明帝萧岿之女。因为八字相合,嫁给了杨广,成为晋王妃。杨广篡位后,萧氏成功当上了皇后。由于杨广大兴土木,导致民不聊生,百姓纷纷站出来反抗,最后被胡人宇文化及所杀。隋炀帝去世后,萧皇后成为了宇文化及的妻子。不久之后,窦建德率军攻破聊城,接回了萧皇后,并纳为妃嫔。因为

  • 武则天称帝后还追封了8位男皇帝 有两位出自上古第一大姓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武则天死后下一个皇帝是谁,历史上武则天死后谁当皇帝,武则天称帝后的重要事件

    很多人好奇,武则天为何要追封皇帝呢?其实这跟唐朝也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唐朝也追封了8位皇帝,像老子李耳就是唐圣祖高上大广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上古四圣之一的皋陶就是德明皇帝。武则天建立武周后,当然也要追封皇帝,既然唐朝追封8位,她也追封了8位。这八位分别是:武士彟、武华、武俭、武居常和武克己就不多做介绍

  • 李世民的一次言而无信,造就了历史上最意外的驸马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世民驸马,正史中的驸马李世民,李世民招秦怀玉为驸马

    然而,有个驸马,运气好到爆棚,本来公主根本轮不到他的,就是因为机缘巧合,让他白白捡了这个便宜。他叫做长孙曦,是唐朝初年长孙家族的子弟。当时的长孙氏是名门望族,后宫有长孙皇后,朝堂之中有长孙无忌。但也因为这个原因,作为一代明君的李世民,不会愿意看到后族势力过大。所以,长孙氏其他子弟的晋升就比较艰难了。

  • 跟魏征学会这三招,你也能让领导乖乖听你的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高情商约领导吃饭三招,领导让下属乖乖听话,魏征论诚信

    然而,像魏征这样敢于“犯颜直谏”的硬骨头,历朝历代都有,虽然数量不多,但几千年累积下来也浩浩荡荡,然而却没有一个人能像魏征这样受到推崇、重用,而是动不动就被砍了脑袋,甚至被夷三族、九族。除了唐太宗“善纳雅言”的因素,魏征又有哪些别人不具备的东西呢?综观魏征跟唐太宗共事的17年,之所以能让太宗心甘情愿

  • 武则天驯马的故事,在电视剧中经常看到,是她吹牛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武则天谈驯马,武则天驯马手段讲解,武则天驯马只需三样

    那么这个故事的来源是什么呢?这个故事首次出现来自于《旧唐书·吉顼传》,吉顼是武则天一手提拔的,但是后来却极力维护李氏,在唐中宗复位后拜相。有一次,吉顼在与武懿宗争功,他能言善辩把长相丑陋的武懿宗说得无言以对。武则天看到侄子受辱,非常不高兴,说了以下的话:太宗有名马狮子骢,肥逸无能调驭者。 朕为宫女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