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高宗并非软弱无能,只是光芒被李世民和武则天掩盖

唐高宗并非软弱无能,只是光芒被李世民和武则天掩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769 更新时间:2024/2/4 19:52:46

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选择传位给李治呢?

第一、李治“嫡子”身份是其继位的重要基础条件。

李世民有14个儿子,但真正有机会继承皇位的只有3个,分别是长子李承乾、四子李泰和九子李治。因为他们是长孙皇后所出,乃是嫡出的嫡子。在嫡长子继承制的封建王朝,“嫡子”的身份无疑是一个先天压倒性优势,压过所谓的“长”和“贤”。

再来回顾一下李世民的“上位史”不难发现,李世民政权的基础盘主要来自武德年间的秦王府旧部,其成员包括了关陇贵族和山东豪杰两大集团。而这也是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最大的倚仗和功臣集团。而在玄武门之变前,长孙皇后亲临前线鼓舞将士的举动,深深感动了诸将士,而这无疑将她与这些日后的功臣集团牢牢绑定在了一起。

换句话说,如果李世民抛开“嫡长子继承制度”,不立长孙皇后所出的嫡子,改立其他儿子,第一个不答应的就是那些参与了玄武门之变的功臣集团。试问,李世民会傻到冒着动摇政权、根基的巨大风险,做出错误选择吗?

第二、李治“命”好,是李世民真正的“亲”儿子。

李治

按照常理,李治是长孙皇后所出的第三子,也就是第三皇位继承人。奈何身为太子的大哥李承乾策划谋反,二哥李泰为了夺嫡结党营私,双双彻底失去了继位的可能。李治啥都没干,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皇位第一顺位继承人。

更何况李治还有一个其他皇子比不了的特殊优势,那就是他是李世民亲自抚养的儿子。在皇子普遍由后宫后妃抚养的大环境之中,这份特殊让这爷俩的感情远超其他人。也就是说,李治是李世民真正的“亲”儿子,李世民对李治的感情更深更重。

第三、李世民真的想立李恪吗?

李世民曾经这么评价过李恪,让一部分认为李世民有意传位给他。先不说别的,如果李世民真的有这种想法,上面分析过了,李世民政权的基础盘恐怕就要崩了。况且李世民这句话还是对着长孙无忌说的:“吴王恪英果类我。”

刘邦这么评价过刘如意,后世的朱元璋这么评价过朱棣,朱棣对朱高煦也有过类似的评价。嘴上说跟自己哪里哪里很像,但最终他们在传位的时候都没有考虑过。由此可见,很多时候这种评价并不代表什么,甚至可能还是一种隐晦的不满。

李世民

李世民说李恪的英明果敢跟自己很像。李世民做了什么?杀死自己的亲兄弟并且灭了他们的儿子,再逼迫自己的父亲退位。李世民这么评价简直就是把李恪往火坑里推啊!而李恪最终也被长孙无忌给整死了。

所以说,只要李治不搞谋反之类的作死行为,李世民传位给他可以说是板上钉钉。

李治真的软弱无能?能力平庸?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失败!唐太宗李世民终其一生也未能将高句丽打下来!而能力平庸、软弱无能的李治却完成了覆灭高句丽的壮举。“百济立两栅于熊津江口,仁轨与新罗兵合击,破之,杀溺死者万余人。”

百济之战杀敌万余人!

“九月,次于鸭绿水,其地即高丽之险阻,莫离支男生以精兵数万守之,众莫能济。何力始至,会层冰大合,趣即渡兵,鼓噪而进,贼遂大溃,追奔数十里,斩首三万级,余众尽降,男生仅以身免。”

鸭绿水之战斩首三万人!

“高丽有众十五万,屯于辽水,又引靺鞨数万据南苏城。何力奋击,皆大破之。斩首万余级,乘胜而进,凡拔七城。”

辽水之战斩首万余!

薛礼

“侃进至金山,与高丽战,不利,高丽乘胜逐北,仁贵引兵横击之,大破高丽,斩首五万余级。”

新城、金山之战斩首五万余!

“遂为前锋以进,与高丽战,大破之,杀获万余人,遂拔扶馀城。”

扶馀之战斩获数万!

“总章元年……泉男建复遣兵五万人救扶馀城,与李勣等遇于薛贺水,合战,大破之,斩获三万余人,进攻大行城,拔之。”

围城打援斩获三万!

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多次派兵征战高句丽,杀敌十多万!要知道,唐朝时期的高句丽总人口也就三百多万!几乎每次征战,平均斩杀了整个高句丽接近百分之一的人口!

一个国家的军队是统治者对外的武力象征,代表着统治者的意志。如此硬气、霸道的国家军队,岂是一个软弱无能、平庸无能的皇帝可以带出来的?

再看李治为了册立武则天为后所做的“努力”后,就会发现李治展现的政治手段绝对不符合那副病怏怏的形象。

李治的“闪光点”之所以会被掩盖,无非就是有一个“光芒万丈”的老爹和“创造历史”的女皇老婆。但唐高宗李治真的不是一个软弱无能、能力平庸的皇帝。只不过他那孱弱的身体并不能够支撑起他的雄心壮志!心有余而力不足!恐怕这是唐高宗李治内心最深处的感叹吧!

更多文章

  • 唐朝从经济领域开始腐败,最后涉及其他领域,并导致最终覆灭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覆灭之后的事,唐朝前期有腐败现象吗,唐朝腐败的图片

    王朝的强大不在于国都被攻陷了多少次,而是被攻陷之后是否能恢复,天子是否能顺利归位,继续延续王朝生命。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北宋、南宋的国都各被攻陷了一次就亡国了,元朝、明朝也是如此。对比一下唐朝的生命力是十分顽强的,无愧为当时世界的政治、经济中心。唐朝国都陷落六次,各有原因,简单了解一下:1、至德元载

  • 司马炎篡魏后将曹奂封为陈留王,陈留国享国二百余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司马炎曹奂,陈留王曹奂后人,陈留王曹奂有几个儿子

    曹丕篡汉称帝建立曹魏,仅45年便又被司马氏所篡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经过长期的战争兼并,后期形成了北方曹氏、东吴孙氏和蜀地刘氏鼎立的局面。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魏政权的奠基者曹操病逝于洛阳,世子曹丕承袭丞相、魏王之位,并改建安二十五年为延康元年。此时的朝廷,曹氏已经是大权在握,于是不久便有人

  • 此人本是唐朝将领,先后侍奉十三位皇帝,见证北宋建立安享晚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北宋,北宋和唐朝的疆域,唐朝史上最厉害的武将

    各位读者晚上好!子渊不久前给大家介绍过众多鲜为人知的宋代名将,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兴趣,今天要讲的这位宋朝武将同样声名不彰,但却有一经历空前绝后——本为唐朝将领,有惊无险地度过唐末乱世,最后成功见证宋朝建立。终其一生,先后为十三位皇帝效力。古语有云“伴君如伴虎”,当个大臣实在是高危行业,假若稍有不慎惹怒

  • 《唐朝诡事录》刘氏三兄弟大结局,大猜想,刘十八和刘十九谁更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苏无名、卢凌风重回 甘棠驿,果然发现了玄机,驿卒刘十八是关键人物。 一:驿卒为什么要S人越货? 二:尸体去哪了? 三:金银珠宝去哪了? ······ 甘棠驿的疑点太多了。刘十八的悲剧,绝大部分来源于原生家庭。刘母生产的时候才知道怀的是三胞胎,刘十七、刘十八已经消耗了她全部的元气,生刘十九的时候不幸难

  • 诸葛亮封神之路: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东晋是个转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被封神了吗,三国时期真实的诸葛亮,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历史评价

    唐国强饰诸葛亮 现如今在网络上经常会有关于诸葛亮军事能力的争论,其实这种争论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在《三国志》问世之后,便开启了对诸葛亮形象的探究。一、陈寿立场与《三国志》中的诸葛亮 《三国志》成书于西晋时期,其作者陈寿曾是蜀臣,后来入晋而修史。陈寿身为晋臣,修史时自然要站在晋的立场上,将晋所因袭的前朝

  • 诸葛亮为什么要北伐?我从李世民亲爹的身上,发现了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诸葛亮北伐详解图解,李世民评价诸葛亮原文,诸葛亮和李世民谁聪明

    因此也有人说,诸葛亮这是以攻为守,拒敌于境外,这样的好处是,能把早晚都要打的仗,给提前打完,省的对方主动进攻时,再破坏了蜀汉的基础设施和正常生产。这个说法靠不靠谱呢?骆驼认为不太靠谱。因为蜀地多山且少路,只要把一些关键节点给防住,没有空军和盾构机的曹魏,几乎不太可能对蜀地造成致命的伤害。可能有人可

  • 32岁的李世民娶了65岁的萧皇后?萧后不仅是丈母娘还是伯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世民和萧皇后的关系,李世民为何要娶萧皇后,萧皇后嫁给了唐太宗吗

    萧皇后是南朝昭明太子萧统曾孙女,西梁孝明帝萧岿之女。因为八字相合,嫁给了杨广,成为晋王妃。杨广篡位后,萧氏成功当上了皇后。由于杨广大兴土木,导致民不聊生,百姓纷纷站出来反抗,最后被胡人宇文化及所杀。隋炀帝去世后,萧皇后成为了宇文化及的妻子。不久之后,窦建德率军攻破聊城,接回了萧皇后,并纳为妃嫔。因为

  • 武则天称帝后还追封了8位男皇帝 有两位出自上古第一大姓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武则天死后下一个皇帝是谁,历史上武则天死后谁当皇帝,武则天称帝后的重要事件

    很多人好奇,武则天为何要追封皇帝呢?其实这跟唐朝也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唐朝也追封了8位皇帝,像老子李耳就是唐圣祖高上大广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上古四圣之一的皋陶就是德明皇帝。武则天建立武周后,当然也要追封皇帝,既然唐朝追封8位,她也追封了8位。这八位分别是:武士彟、武华、武俭、武居常和武克己就不多做介绍

  • 李世民的一次言而无信,造就了历史上最意外的驸马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世民驸马,正史中的驸马李世民,李世民招秦怀玉为驸马

    然而,有个驸马,运气好到爆棚,本来公主根本轮不到他的,就是因为机缘巧合,让他白白捡了这个便宜。他叫做长孙曦,是唐朝初年长孙家族的子弟。当时的长孙氏是名门望族,后宫有长孙皇后,朝堂之中有长孙无忌。但也因为这个原因,作为一代明君的李世民,不会愿意看到后族势力过大。所以,长孙氏其他子弟的晋升就比较艰难了。

  • 跟魏征学会这三招,你也能让领导乖乖听你的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高情商约领导吃饭三招,领导让下属乖乖听话,魏征论诚信

    然而,像魏征这样敢于“犯颜直谏”的硬骨头,历朝历代都有,虽然数量不多,但几千年累积下来也浩浩荡荡,然而却没有一个人能像魏征这样受到推崇、重用,而是动不动就被砍了脑袋,甚至被夷三族、九族。除了唐太宗“善纳雅言”的因素,魏征又有哪些别人不具备的东西呢?综观魏征跟唐太宗共事的17年,之所以能让太宗心甘情愿